• 沒有找到結果。

無望感/正負向未來思考與動機間的關係:BAS 與 BIS 的角色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19 -

思考可能在其間扮演中介變項的角色,意為負向未來思考也可能是透過負向預測 正向未來思考,再進一步預測憂鬱症狀。此模式強調負向未來思考跟憂鬱症狀間 的正相關除了反映兩者間的關係之外,也跟正負向未來思考間的消長關係有關。

換言之,模式三表示負向未來思考對憂鬱症狀的影響力應有兩個途徑:一個是負 向未來思考本身對憂鬱症狀的預測力,其二是透過負向未來思考對正向未來思考 的負向預測力,進而可預測憂鬱症狀。

模式二和模式三雖然強調的重點不同,但其都假設正負向未來思考間的互動 間存在一種單向預測的關係。而模式四(圖四)則假設正負向未來思考除了各自 與憂鬱症狀會有關聯之外,兩者間存在著雙向的互動關係,而此互動關係也會與 憂鬱症狀有關。換言之,模式四主張模式二與模式三所假設的所有預測路徑都同 時存在。

因過去的相關理論與研究並未對無望感中正負向未來思考間的關係進行過 闡述,本論文應是第一篇對兩者關係進行探索性研究,故並未對上述的四個假設 模式有任何的預設立場,而將以中介變項的統計分析結果判斷何者為最佳模式,

以瞭解正負向未來思考影響憂鬱症狀的可能路徑與彼此間的關係。

另一方面,若模式一、二、三任一者為四者中的最佳模式,顯示不管正負向 未來思考對憂鬱症狀是獨立分別的產生影響力,或是一者為另一者與憂鬱症狀間 的中介變項,這些結果均反應出無望感量表所使用的正負向期待內容應為兩種構 念,支持以正負向未來思考取代單一無望感概念的主張。但若模式四為最佳模式,

顯示正負向未來思考的構念間彼此相關密切,較支持無望感量表所使用的正負向 期待內容可能均反映單一無望感的內涵。

第五節 無望感/正負向未來思考與動機間的關係:BAS 與 BIS 的角色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一 MacLeod 理論對正負向未來思考與憂鬱症狀間之假設:模式一

註:正向未來思考(PFT),負向未來思考(NFT),憂鬱症狀(DEP)

圖二 正負向未來思考互動的假設模式:模式二(負向未來思考為中介變項)

註:正向未來思考(PFT),負向未來思考(NFT),憂鬱症狀(DEP)

PFT

DEP

NFT

PFT

DEP

NFT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21 -

圖三 正負向未來思考互動的假設模式:模式三(正向未來思考為中介變項)

註:正向未來思考(PFT),負向未來思考(NFT),憂鬱症狀(DEP)

圖四 正負向未來思考互動的假設模式:模式四(兩者相互影響)

註:正向未來思考(PFT),負向未來思考(NFT),憂鬱症狀(DEP)

PFT

DEP

NFT

PFT

DEP

NFT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因在討論無望感或正負向未來思考的構念時,多種理論均用目標的內涵對其加以 定義,因此本論文將採用與目標息息相關的行為動機理論,探討無望感或正負向 未來思考在其與憂鬱症狀間的可能角色,並據此提出以無望感或正負向未來思考 為主的兩種競爭模式。

壹、 行為激發與抑制系統

近期許多學者將研究重心放在動機系統與心理病理間的關係(Carver, 2004, 2006; Davidson, 2000; Gary, 1981; Fowles, 1988; Higgins, 1997, Strauman, 2002), 不論是從人格、神經生物或自我調節的觀點切入,他們都一致主張有兩個相互競 爭的動機系統,其中一個是負責行為或目標趨近的功能,另一個則負責行為或目 標迴避的系統。

行為激發系統(Behavioral Activation System, BAS),或稱為行為趨近系統

(Behavioral Approach System, BAS),是一種酬賞尋求或趨近的系統,導致正向 結果的線索會啟動該行為系統的反應(Fowles, 1988),包含社交投入與正向的情 緒經驗(例如快樂)。因此,這系統會與主觀自信感、愉悅、達成目標的趨力與 生氣有關(Izard, Youngstrom, Fine, Mostow, & Treentacosta, 2006)。此外,腦成影 的資料顯示對 誘因趨 近傾向與左前皮質額葉相對較高的活化有關(Carver, 2004)。

另一方面,行為抑制系統(Behavioral Inhibition System, BIS)會因為知覺到 威脅而啟動,進而促動退縮、抑制行為與焦慮(Carver, 2004),換言之此系統對 導致負向後果的線索產生抑制行為反應,包含社會迴避與傷害迴避(Izard et al., 2006)。此外,腦成影的資料顯示對威脅呈現之刺激傾向與右前皮質額葉相對較 高的活化有關(Carver, 2004)。

個體被認為在 BAS 與 BIS 的敏感度上會出現變動的狀況。例如若誘因的線 索出現,高 BAS 敏感度的個體會比低 BAS 敏感度的個體較容易出現短暫的正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23 -

情緒與投入趨近行為;相對的,若威脅的線索出現,高 BIS 敏感度的個體會比低 BIS 敏感度的個體較容易出現短暫的焦慮情緒與展現迴避行為(Carver & White, 1994)。此外,高程度的 BAS 與外向性、感官尋求性、和悅性以及自陳正向情緒

(快樂、興奮、快活)的提升有關,而 BIS 則與神經質性、負向情緒、焦慮以及 害羞有關(Matthews & Gilliland, 1999)。最後,BAS 與 BIS 被視為獨立與相互抗 拮的系統,其功能類似於車輛結構中的油門與剎車(Mash & Wolfe, 1999)。

貳、兩個系統與憂鬱症間的關聯

在心理病理的研究中,動機理論與自我調節理論將討論的焦點放在憂鬱症狀 與 BAS 功能弱化的關聯性(Miller & Markman, 2007),認為憂鬱症的發病原因 主要來自於趨近或追求酬賞系統的失功能,類似的論述也出現在調節焦點理論對 憂鬱症病理的陳述中(Klenk et al., 2011)。

但在另一方面,負向情緒被認為是憂鬱症狀的脆弱因子之一,具備此特質會 使個體較容易發展成憂鬱症,而若個體進一步缺乏正向情緒或經歷較少的正向情 緒則容易發展成憂鬱症(Clark & Watson, 1991),因此憂鬱症被認為可能同時與 BIS 高度活化以及 BAS 低度活化的狀況有關(Izard et al., 2006)。

Trew(2011)整理與憂鬱症相關的病理構念,並結合相關的神經生物研究結 果,提出一個以 BAS 與 BIS 為主軸的整合性模式,企圖勾勒相關心理構念在憂 鬱症發展病程中各自扮演的角色。其中,他認為有三大主要途徑影響憂鬱症的發 作與維持,分別是趨近系統的受損、迴避歷程以及趨近行為的持續再現(Approach Perseveration)。因後者影響的重點在於個體在目標追尋以及相關的注意力、認知 歷程的功能受損,且前兩系統與正負向情緒以及相關認知處理偏誤有較密切的關 係,因此本論文將只針對前兩個歷程作進一步的描述。

趨近系統的受損 Trew(2011)回顧憂鬱症相關文獻發現,其與欲求或趨近 系統的失調有密切相關。例如,研究支持抑鬱(Dysphoria)與趨近目標以及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畫能力的受損相連結(Dickson & MacLeod, 2004)。且趨近系統的受損與憂鬱症 的某些特徵有密切關係:喜樂不能、失去精力與食慾、心理動作的遲緩等等。最 後,憂鬱與抑鬱的受試者較無法依據酬賞的線索對其行為加以調整(Henriques &

Davidson, 2000),此現象可能與酬賞敏感度有關的 BAS 功能受損有關。

此外,與之前文獻回顧之實證資料相呼應,BAS 與正向情緒有密切關連

(Gable, Reis, & Elliot, 2000)。更重要的是,趨近動機不只與處理正向資訊的增 進有關(Gawronski, Deutch, & Strack, 2005),BAS 的活化亦與個體對愉悅情緒材 料進行精致化處理與記憶提取的增進有關(Gomez & Gomez, 2002)。以上的研究 結果顯示 BAS 與正向情緒、正向資訊處理過程間有密不可分的關連。

因此,Trew(2011)認為造成憂鬱症發作的第一條途徑便是與 BAS 的功能 受損有關。趨近系統的功能不彰造成對酬賞的敏感度下降,並同時使個體減少擁 有經驗到正向酬賞的機會,進一步造成正向情緒的下降與悲傷情緒的上升。而此 種欠缺正向情緒經驗的結果亦造成個體喪失正向訊息處理偏誤的可能,最後導致 憂鬱症狀的出現。

迴避歷程 不同於其他研究只強調 BAS 與憂鬱症間的關係,Trew(2011)

認為迴避歷程在憂鬱症初發與復發的歷程上有不可忽視的重要角色。例如,

Lewinsohn(1974)認為憂鬱症患者較容易對嫌惡刺激作反應,亦使得迴避行為 較常出現。同時,也有研究指出在臨床樣本中的憂鬱症患者上發現較高的 BIS 敏感度(Kasch et al., 2002),且 BIS 的變化狀況可以對憂鬱症狀於跨時間上的改 變進行預測(Brown, 2007)。

此外,與之前文獻回顧之實證資料相呼應,BIS 與負向情緒有密切關連,且 負向情緒亦與憂鬱症狀有密不可分的關係(Clark & Watson, 1991)。Trew(2011)

更指出因為正向經驗的缺乏與負面經驗的增加,迴避歷程可能會促進負向訊息處 理的偏誤,而此現象較常出現在憂鬱症患者的思考歷程中。例如憂鬱症可能會導 致負向材料可及性的增加,以及導致負面材料間產生較廣泛與精緻的連結系統

(Isen, 198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25 -

最後,Trew(2011)更引用語意網路理論的觀點,認為情緒可連結相關的事 件、認知與行為(Bower, 1981)。若網路一經活化,則可透過情緒擴散至相關的 概念、記憶以及行為腳本,使得這些結點在認知歷程被提取的機率較大。因此,

負面情緒的上升可能變成個體在處理認知資訊的過濾器,影響對事件與環境線索 的由上而下推論歷程。

因此,Trew(2011)認為造成憂鬱症發作的第二條途徑便是與 BIS 的功能過 度活化有關。因為負增強的結果,個體不斷使用迴避歷程避免處理嫌惡刺激與事 件,此歷程雖可帶來短暫的舒緩卻無濟於問題的解決。長期而言,個體經歷更多 的負向經驗並提高對懲罰的敏感度,進而增加個體的負面情緒。負面情緒的增加 則進一步提高個體對負向認知資訊處理產生偏誤的可能,最後導致憂鬱症狀的出 現。

呈上所述,在探討行為動機與憂鬱症狀間的關係時,應同時要考慮到 BAS 與 BIS 的角色,才可能將憂鬱症病程的可能機制描述的更加完善。

参、無望感或未來期待的角色與過去研究的限制

Abramson 等人(2002)根據無望感理論與趨近/逃避動機理論提出一套整合

Abramson 等人(2002)根據無望感理論與趨近/逃避動機理論提出一套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