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51 -

第伍章 討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果討論

本論文所要探討的內容可分為四部分:第一、驗證貝氏無望感量表內的因素 結構,並分析其內涵是否能對應無望感或正負向未來思考相關理論的主張;第二、

探討正負向未來思考與憂鬱症狀間之四種假設模式;第三、驗證 BAS/BIS、無望 感/正負向未來思考以及憂鬱症狀間的兩個競爭模式何者具備較佳的模式適合度;

最後,綜合前面三部份的探討內容回應無望感量表的內涵議題。同時,亦將分別 探討上述結果在臨床實務上的啟示或應用。

壹、貝氏無望感量表結構之相關議題

雖然 Beck(1967)對於無望感的定義為對自我未來的負向觀點,但因為此 觀點略為狹隘,故無望感或希望感的諸多相關理論認為對未來目標的負向期待應 區分為各自成立的正向與負向目標(Abramson et al., 1989; MacLeod et al., 1993)。 因此,本論文為了再次驗證貝氏無望感量表正負向期待之題目內涵是否反應無望 感概念的一體兩面(一因素),或是反應正負向未來思考理論的主張(二因素), 先利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方式確認因素個數與結構外,亦再使用驗證性因素分析 以檢核結果是否能與前述分析時的因素個數與結構一致,並確認是否一或二因素 的模式何者具有較佳的模式適合度。

首先,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結果顯示因素負荷量支持貝氏無望感量表可分成二 個因素,二個分量表具備不錯的內部一致性信度,且內含的題目內容也能對應到 相關文獻認為無望感可分成對未來的正負向未來思考的觀點。再者,驗證性因素 分析的結果顯示二因素模式在各種適合度指標上大多符合或貼近建議值,且相較 於一因素模式,二因素模式顯著具有較佳的適合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上述的研究結果與國內過去相關的研究發現一致(許文耀與吳英璋,1996;

許文耀等人,2006),支持二因素為貝氏無望感量表的較佳模式結構。再者,其 量表之二因素結構較支持無望感量表內的正負向期待並非為一體兩面的概念,而 是代表兩種不同且各自存在的正負向未來思考。此結果與 MacLeod 等人(1993)

的主張較一致,意即以正負向未來思考的觀點取代無望感對未來期待的內涵做更 精細區分的理論觀點,並顯示此量表應可做為測量正負向未來思考的研究或臨床 工具之一。

貳、正負向未來思考的假設模式驗證

正負向未來思考的理論觀點隱含兩者彼此間獨立運作,且兩者對憂鬱症狀影 響亦是如此(MacLeod & Byrne, 1996);但在過去的相關研究結果中曾發現正負 向認知間的相關達到顯著或有預測關係(許文耀等人,2006;Chang & D’Zurilla, 1996; MacLeod et al., 2005; Takano & Tanno, 2009),顯示正負向認知間可能並非 為絕對彼此獨立運作的狀況。因此,本論文提出四種關於正負向未來思考與憂鬱 症狀間的假設模式並加以驗證(如模式一到模式四)。

分析結果顯示正負向未來思考間的負相關達顯著外,正向未來思考與負向未 來思考均能分別對憂鬱症狀有明顯的預測力。進一步分析更發現負向未來思考為 正向未來思考與憂鬱症狀間的部分中介變項,但正向未來思考並非是負向未來思 考與憂鬱症狀間的部分中介變項。顯示正負向未來思考間的關係有相互影響的可 能外,結果支持模式二的假設模式較其他三者為佳。

上述結果顯示正負向未來思考間存在預測性的關係,且此關係也可對憂鬱症 狀進行預測,和過去研究正負向認知型態間關係的結果類似(Chang & D’Zurilla, 1996; MacLeod et al., 2005; Takano & Tanno, 2009)。相對地,此與 MacLeod 以及 其同僚的理論主張或研究發現不盡全然相同(MacLeod et al., 1997):雖然憂鬱症 狀確實和正負向未來思考均有關連,兩種未來思考卻不是其所主張的各自運作,

其中的危險因子角色(Everaert, Koster, & Derakshan, 2012; Joormann & Gotlib, 2008)。本研究結果卻顯示正向未來思考本身雖然能反向預測憂鬱症狀,但其亦 中的重要性(MacLeod et al., 1993),但此種重要性不單只是張顯於其與憂鬱症狀 間的對偶關係,而還要考慮其與負向未來思考間的預測關係,以及此預測關係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参、BAS/BIS、無望感/正負向未來思考與憂鬱症狀間的競爭模式

本論文根據 Trew(2011)以 BAS 與 BIS 為主軸的整合性理論,並針對過去 相關的無望感研究結果,提出以無望感或正負向未來思考為中介變項的兩個競爭 模式。主要的假設是憂鬱症狀的產生與否應同時受到 BAS 與 BIS 活化程度的影 響,而兩者可透過無望感或正負向未來思考的機制才進一步預測憂鬱症狀的高低。

此外,Trew(2011)的整合理論中認為正向與負向兩條路徑並非是獨自對憂鬱症 狀產生影響且彼此毫無相關,故模式中亦假設 BAS 與 BIS 的活化程度均可影響 正負向未來思考的程度,而兩種未來思考間亦有相互影響的可能。

研究結果初步顯示,競爭模式二的重要模式指標大多優於競爭模式一,顯示 競爭模式二具備較佳的模式適合度。此外,根據競爭模式二的考驗結果顯示,

BIS 可以預測 PFT 與 NFT,而 PFT 與 NFT 可以預測 DEP,但 PFT 亦可以透過 預測 NFT 的路徑進一步預測 DEP,而 BIS 本身亦能預測 DEP。相對而言,BAS 卻只能預測 PFT,再透過 PFT 或是 PFT 預測 NFT 的路徑對 DEP 進行預測。此 外,BAS 與 BIS 間的相關並未顯著。

上述的結果與 Trew(2011)和 MacLeod 與 Byrne(1996)的主張一致,在 形成憂鬱症狀的病理歷程中,BAS 與 BIS 兩者的角色都不容忽視,且正向與負 向未來思考也都與憂鬱症狀息息相關。另一方面,雖然過去文獻認為正向情緒或 認知是形成憂鬱症狀不可或缺的重要關鍵(Clark & Watson, 1991; MacLeod et al., 1997);但本研究結果發現 BIS 或是負向未來思考對憂鬱症狀的預測路徑效果顯 著,代表在一般大學生的樣本中,BIS 的活化程度或負向未來思考對憂鬱症狀具 備一定的影響力。

過去 BAS/BIS 的相關理論或研究對於兩者與正負向認知或期待間的關係曾 有不一致的看法或發現,Beevers 與 Meyer(2002)發現 BAS 可以預測正向經驗 與期待,但 BIS 卻不具預測力;Trew(2011)則認為兩系統與正負向經驗或認知 間並非兩條獨立的路徑。本研究結果部分支持 Trew(2011)的理論假設:逃避

(Beevers & Meyer, 2002),與本論文的研究結果與過去的理論主張並不一致

(Trew, 2011),造成此現象可能有以下兩種原因:(1)Beever 與 Meyer 的研究 未使用 BHS 測量正負向未來思考,且僅各以兩題測量正負向期待,且文中並未 係應為相互抗拮的觀點較不一致(Mash & Wolfe, 1999)。但 Klenk 等人(2011)

認為健康的個體可以在兩個動機或目標追求的系統間做彈性的轉換:再者,他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也主張雖然單一系統的過度活化會抑制另一個系統的活化程度,但單一系統的活 化不足並不一定會造成另一個系統的過度活化,也代表兩者間並非絕對的抗衡狀 況。因此,此研究結果可能顯示在一般的大學生中,BAS 與 BIS 間並無出現絕 對抗拮或相互抑制的狀況,亦可能代表其有能力在兩系統間進行彈性的轉換,而 非出現對趨近或逃避動機有較僵化與固定的傾向。

肆、正負向期待的概念澄清

Beck 等人(1974)所定義的無望感概念中,正向與負向期待的內容是否為 相同的概念意涵,亦或是兩種各自存在的概念且對憂鬱症狀具有不同的作用性,

是重要且值得探討的議題。因此,以下將彙整前述對此議題以三種不同角度的研 究分析結果進行討論。

首先,本論文的第一個研究問題在利用因素分析的方式探討無望感量表所測 得構念內涵,想要了解量表內正負向期待的試題內容反映出單一概念或是兩種不 同的概念。研究結果較支持量表內容應為二因素的結構,且顯示二因素結構要比 一因素結構具備較佳的模式適合度。此結果初步呼應 MacLeod 與其同僚的論述

(MacLeod, Rose, & Williams, 1993),支持正負向期待並不屬於單一概念的兩面,

應分別代表各自存在的兩類未來思考。

再者,本論文的第二個研究問題在利用探討正負向未來思考與憂鬱症狀間的 可能關係,亦即兩者可能透過彼此對憂鬱症狀產生預測力,而非 MacLeod 與 Byrne(1996)分析時所認為的各自獨立對憂鬱症狀產生影響。但在探討此問題 時所提出的四種模式,亦同時是利用正負向未來思考與憂鬱症狀間的關係對正負 向期待的概念內涵做再一次的釐清:因為若是量表內的正負向期待內容代表著不 同的概念,彼此與憂鬱症狀間的預測關係應會有所差異(如模式一到三);若將 正負向期待視為是同一概念內的內涵,則兩者與憂鬱症狀間的預測關係應即為類 似(如模式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57 -

在模式一到四的分析結果中較支持模式二的假設,意即正向未來思考是負向 未來思考與憂鬱症狀間的中介變項,但負向未來思考並非正向未來思考與憂鬱症 狀間的中介變項,顯示正負向未來思考對憂鬱症狀的預測途徑有所不同,且前述 的討論也說明這突顯正向未來思考之保護因子角色的重要性。因此,此結果提供 另一種證據支持正負向期待是兩種各自存在且不同之概念。

第三,本論文的第三個研究問題在驗證 Trew(2011)提出的 BAS/BIS 與憂 鬱症狀間的整合理論假設,但也透過兩種競爭模式的考驗與比較,第三度探討正 負向期待之概念內涵的問題。在檢驗行為動機系統預測憂鬱症狀的兩個競爭模式 中發現,與以單一概念無望感為中介變項的競爭模式一相比,以兩類正負向未來 思考為中介變項的競爭模式二要比具備較佳的模式適合度,此結果較支持以正負

第三,本論文的第三個研究問題在驗證 Trew(2011)提出的 BAS/BIS 與憂 鬱症狀間的整合理論假設,但也透過兩種競爭模式的考驗與比較,第三度探討正 負向期待之概念內涵的問題。在檢驗行為動機系統預測憂鬱症狀的兩個競爭模式 中發現,與以單一概念無望感為中介變項的競爭模式一相比,以兩類正負向未來 思考為中介變項的競爭模式二要比具備較佳的模式適合度,此結果較支持以正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