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29 -

降。

承上所述, BAS 的程度不僅可正向預測正向未來思考,也可負向預測負向 未來思考;另一方面,BIS 的程度不僅可正向預測負向未來思考的增加,也可負 向預測正向未來思考。換言之,兩個系統間的相關機制不再是單純的各自運作,

而是有相互影響的可能。

此外,根據前節的討論,正向與負向的未來思考間應可能存在互動的可能性。

因此,本論文認為若無望感量表測得的正負向期待為兩種概念,則需要重視兩種 未來思考間的互動性;但因兩者間關係的可能性有四種,故本論文將以前述正負 向未來思考互動關係的四種模式考驗結果為基礎,以確認假設模式中兩者的互動 方向後並加以檢驗。其中,正向與負向未來思考間的兩條預測路徑的保留與否將 視上節四個模式的考驗結果而定。

提出此兩個模式的比較,除了要驗證 Trew(2011)以及 Beevers 與 Meyer

(2002)的理論假設之外,亦可回應無望感量表內涵構念的議題:若無望感量表 內之正負向期待的內涵反映僅為單一構念的兩面,則競爭模式一應較競爭模式二 有較佳的模式適合度;但若無望感量表內之正負向期待的內涵確實代表兩種不同 的概念(正負向未來思考),則競爭模式二應較競爭模式一有較佳的模式適合度。

第六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壹、研究目的

根據回顧上述相關文獻,本研究有三個主要的研究目的:

第一,檢驗貝氏無望感量表的因素結構是一因素或二因素模式。雖然 Beck 等人(1974)對於無望感構念的定義為負向期待,無望感量表內的正負向期待內 涵被視為同一種概念;但因其他理論認為此構念應俱備正負向未來目標或期待的 概念(Abramson et al., 1989; Baumeister, 1990; Klenk et al., 2011),且具備各自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立的可能性,故分析貝氏無望感量表因素結構就成為檢驗此兩大類相關理論主張 的重要研究議題。因此,為了驗證過去研究結果且提供更嚴謹的研究方式,本論 文將利用大學生樣本進行分析,並將研究參與者分成兩群,同時利用探索性與驗 證性因素分析加以檢驗。若二因素模式具備較佳的模式適合度,將根據 MacLeod 與 Byrne(1996)的理論觀點以正向與負向的未來思考加以命名。

第二,檢驗正負向未來思考間是否存在互動的關係。雖然 MacLeod 與 Byrne

(1996)將無望感區分為正負向的未來思考以釐清此構念的內涵,但因其認為兩 者對憂鬱症狀的影響是相互獨立運作(模式一,如圖一),過於簡化此兩類未來 思考間的關係,故本論文提出另外三種的可能模式(如圖二、圖三與圖四)並加 以比較。其中,模式二(圖二)主張正向未來思考有兩種路徑可以預測憂鬱症狀,

且其中一種是透過負向預測負向未來思考而達到此結果;模式三(圖三)主張負 向未來思考有兩種路徑可以預測憂鬱症狀,且其中一種是透過負向預測正向未來 思考的增加而達到此結果;模式四(圖四)則同時包含模式二與模式三的假設路 徑。本論文將利用大學生樣本進行分析,以考驗部分中介變項的方式驗證三種假 設性模式。另一方面,若模式一、二、三任一者為四者中的最佳模式,則較支持 無望感量表內所測得的正負向未來思考應為兩種構念。但若模式四為最佳模式,

則較支持無望感量表所測得的正負向期待概念均為無望感內的內涵。

第三,比較 BAS 與 BIS 導致憂鬱症狀之兩種競爭模式。根據 Trew(2011)

的憂鬱症整合性模式,BAS 的活化不足導致個體經驗到較少的正向情緒,並進 一步影響個體擁有較少對正向的未來思考,最後造成憂鬱症狀的增加。另一方面,

BIS 的過度活化導致個體經驗到較多的負向情緒,並進一步影響個體擁有較多的 對負向的未來思考,最後造成憂鬱症狀的增加。此外,本論文認為兩個系統之機 制間有互動的可能。因此,為了確認此兩條路徑具備模式適合度的可能,本論文 將利用大學生樣本進行分析,檢驗無望感或正負向未來思考在 BAS 與 BIS 導致 憂鬱症狀的兩大路徑中所扮演的中介變項之角色,並比較兩種競爭模式的模式適 合度,以再次回應無望感量表構念內涵的議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31 -

貳、研究問題

綜合先前的討論與研究目的,本研究擬回答以下研究問題:

問題 1:貝氏無望感量表是否為二個因素結構?

問題 2:模式一、二、三、四何者為較佳的模式?

問題 3:兩個競爭模式(圖五和六)何者具備較佳的模式適合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參章 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