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對國軍的建議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65-6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2 意涵

5.2.1 對國軍的建議

「精實案」於2001 年 6 月 30 日完成後,國軍正處於「現代化」轉型的 關鍵時期,部隊訓練以「整合人裝、強化戰備」為重點,當前要務是使國軍 各級部隊能據以遵行,建構一支國人信賴與支持的新世紀鋼鐵勁旅,為國家

安全提供堅實的保障。換言之,國軍自「精實案」完成後,總體戰力獲致提 升,為能貫徹「有效嚇阻、防衛固守」之戰略構想與指導,任何訓練方針,

均應盱衡未來戰爭形態,以敵情威脅為基礎,並以「戰備任務導向」為核心。

尤其面對中共武力的威脅,現階段國軍訓練工作的重點,在於三軍武器系統 的整合及培養三軍聯戰默契,使三軍戰力能融為一體,發揮聯合作戰效能,

用以透過有效提升戰力,及達成「全戰備」的目標,鞏固國家安全。

國軍肩負保國衛民的重責大任,必須強化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和提高敵 情警覺。現代的戰爭已不是單純的軍事作戰,而是整個國家政、軍、經、心 等各方面的總體戰,也就是「全民參與」的作戰。因此,在「全民國防」的 理念下,國家安全與國防事務的整備,已不全然是軍事作戰的範疇,更是全 體國人同胞所必須共同承擔的責任與義務。

一、建立完整績效評核,並結合合理薪資結構及升遷發展制度

根據本研究的實證結果,管理模式中影響員工工作滿意最為顯著的 莫過於薪資福利、升遷發展及績效評核,顯示國軍人員對此三項管理相 當重視,且國軍人員會具體的從工作態度、甚至行為上直接反應他們所 認知到的公司管理制度之公平性,根據公平理論,若員工認知到組織存 在不公平的現象,則會影響他們對公司的投入與產出。而在組織的管理 模式上,績效評核與薪資福利、升遷發展制度可說是環環相扣,缺一不 可,建議國軍,未來甚至可以改用績效付薪制度的方式,對於年度績效 考核優異者的調薪幅度應明顯大於工作表現平平者,且應暢通公司內部 的升遷管道,避免空降部隊的產生,以增加員工努力的動機,獲得工作 上的滿足與組織承諾。

二、強化後備部隊的教育名集訓練質及量

眾所周知,自一九八○年代以來中共制定「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的對台戰略方針,並靈活操作其「政治矮化」、「外交孤立」、「軍事恫嚇」

及「經貿套牢」等所謂「四合一」的對台策略,意圖發揮「以民逼官」、

「以經促政」、「以商圍政」及「以通促統」的政治效應,以利「台灣問 題」的和平解決。準此,中共不斷運用其「硬則不致造成無可轉圜」、「軟 則不致造成喪失立場」之軟硬兼施「和戰兩手」策略,企圖模糊我方的 敵我意識,並鬆懈我方之備戰心理,以遂其對台「不戰而屈人之兵」及

加速對台和平兼併的目標。

國軍自精實案后,常備兵力已經減至 38 万余人,一旦台海發生戰 事,仍需仰賴後備部隊動員,而後備部隊的編組、動員、訓練、編裝及 管理等配合措施是否完備,能否落實執行,在在影響國軍戰力,關系國 家安全至鉅。

例如,目前新加坡後備部隊,不論身份背景,每次教育召集,都為 期一個月,後備部隊教育訓練的質及量明顯比台灣長且優,建議台灣更 應強化後備部隊的教育名集訓練,畢竟後備部隊的管理與編組業務龐 雜,與實際召集訓練需求未趨一致,且實訓人數不符動員計畫員額,加 上裝備老舊,實際戰力實在難以發揮,而國軍物力動員規畫也不切實際,

未能與現實需要相契合。

與新加坡比較,目前國軍後備軍人教召時程不足,召集次數也不符 合法令規定,點閱召集實施方式及郵寄點召亦未能符合「依法行政」原 則,而預算的短絀,更嚴重影響了與戰力。

三、權變理論非常適合國內管理者

本文發現有眾多個人因素(職級、婚姻狀態、年齡層、教育程度、工 作年資)及組織因素,亦會干擾著工作特性、工作滿足、組織承諾及離職 傾向。權變理論所強調之因時因地制宜的理論,係非常符合國情。

權變理論(contingency theory)彈性的運用是指「不拘泥一定的管理或 組織模式,視實際狀況彈性運用」【12】。易言之,權變學派認為沒有放 諸四海而皆準的管理方法,應視情況而定,故理論的運用,必須按照人、

事、時、地以及所擁有的資源情況,進行管理工作,方能得到管理績效。

易言之,可適用於任何情況的管理方法並不存在。權變理論對管理者的 啟示,就是須視人、事、時、地以及所擁有的資源情況而制宜,因此管 理原則須隨情境的不同而有所調整。

四、重視員工離職問題

員工離職之傾向與實際離職行為之差別在於付諸行動與否。重視員 工離職傾向與問題,除可防患未然,亦可提升整體績效。軍軍樂隊最重 視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良好的服務態度與專業行為必須經由不斷的訓練

來展現於其服務品質。事實上,由工作滿意度與離職傾向呈負相關的觀 點來看,提昇員工的工作滿意度、重視工作設計與價值、薪福管理,讓 員工滿意程度增高,都是可降低離職傾向,防止人才流失的良方。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