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對科學的態度

一、定義

張春興(民 97)指出態度是指個體對人、事、物所持有的一種具有 持久而有協調一致、有組織、習得的、習慣性得內在心理反應之行為 傾向;態度的內涵除了行為之外,尚包含認知、情意兩個成分。所以 態度不但會影響動機,也會影響學生之行為表現。在科學的研究上,

態度亦是相當重要的一個要素。Gagne(1992)在他的學習條件論中 提出學習的目標,將 Bloom 等人所主張的認知、情意、技能目標,

更進一步地細分成五種學習結果(learning outcomes),包括:心智技能 (intellectual skills) 、認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語文資訊(verbal information)、動作技能(motor skills)與態度(attitude)等。其中態度是指 個體對於一些人、事、物影響其行動選擇的一種內在狀態,可包括信 念、情緒、價值等。當一個學習者從兩個或更多選項中選擇時,態度 在選擇情況中表現特別明顯。

Aiken & Aiken(1969)分析相關文獻後,將科學態度(attitude toward sceience)分成三大類,分別為:

1.科學的態度(scientific attitudes):指與科學方法有關的知識和態度,

例如:好奇心、客觀、不妄下斷語…等。

2.對科學的態度(attitude toward science):指對一般科學或特定學科之 態度或感受。

3.對科學家的態度(attitudes toward scientists):指對科學家或科學家所 從事領域之態度。

Gardner(1975)則主張將科學相關態度分為兩大類,分別為:對科 學的態度(attitude toward science)及科學態度(scientific attitudes),前者 指個人在學習科學時,對人、事、物與情境所形成的心理傾向;後者 指個人思考時是否採取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時所持的態度,如:虛 心、誠實、客觀、不妄下斷語…等。就「對科學的態度」而言,通常 指的是學生在其和各項與科學有關事物的接觸或交互作用的過程 中,所形成的感覺、意見和信念…等,因而影響其對科學的看法和行 為,表現出不同的喜好或厭惡。由上述觀點可知,對科學的態度中,

「興趣」是影響學生學習之重要動力。本研究便針對「對科學的態度」

來進行文獻探討。

二、對科學的態度之研究

近年來對於「對科學的態度」之研究雖然眾多,但因為研究工 具、情境和討論的變項不同,導致研究的結果也頗為分歧。茲將相關 研究結果整理於下表:

表 2-4 對科學的態度文獻整理

研究者 研究發現 Fraser(1982)

科學相關態度與科學學習成就之間的相關非常 低,有些甚至無顯著相關存在。

Haladyna &

Shaughnessy(1982) 學生對科學的態度受教師、學生、學習環境等 3 個教室變項的影響,其中學習環境變項以教室情 境為主,且深受教師的影響。

Wilson(1983) 研究科學相關態度和科學學習成就的關係,顯示

在不同國家、學習階段、及不同類型的成就測 驗,科學學習成就與其科學相關態度之間的相關 值並無顯著差異存在。

Koballa Jr. &

Crawley(1985) 認為父母、教師和同儕對科學的態度、科學在社 會中的角色、父母對子女學習的關心程度與期 望、教師的教學風格等變項均會和學生個人產生 社會交互作用,而影響了學生對科學的態度。

Schibeci &

Riley(1986) 學生對科學教學的感受影響學生對科學的態 度,而此態度進而影響其學習成就。

Talton &

Simpson(1985) 學生的智力、自我概念、成就動機以及認知風格 對其所持的對科學的態度有顯著的影響。

Piburn &

研究學生對科學的態度,結果顯示影響學生對自

然科學的態度最重要的是教師的教學策略。

Germann(1994)

學生的「對科學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學生在學習 過程中的認知發展,間接的影響學生在科學過程 技能上的學習。

鄭湧涇、楊坤原 (1998)

1.家庭變項(如家長職業)與學生對生物學之態 度有密切的關係存在。

2.對生物學的態度持較正向的學生,其生物科及 數學科和學業成績都較佳。

3.對生物學的態度不因性別而有所差異。

莊蕙元(2001) 融入科學史的教學有助於提升學生對科學的態 度。

莊雪芳、鄭湧涇 (2002)

1.國一學生的生物能力和科學過程技能及對生物 學的態度不因性別不同而不同。

2.國一學生所持之對生物學的態度與其生物能 力、科學態度、科學過程技能以及邏輯推理能力 之間有顯著的正相關。

陳志豪(2004) 1.對科學的態度量表上,男學生顯著高於女學生。

2.對科學的態度對意圖與科學相關行為均具有正 向而顯著的影響力。

李鴻瑞(2007) 1.國小五年級女生在科學態度上的總得分均高於 男生,且有顯著差異。

2.父母學歷較高,對學童的科學態度有影響。

3.科學態度與學習成就間具有顯著的典型正相 關。

邱炳勳(2009) 1.男女生之間對科學的態度未達顯著差異。

2.對科學的態度整體而言沒有因年級的不同而有 所差異。

3.父親採取開明權威型的學生,在經過實驗教學 後,對科學的態度顯著優於其他父親管教的學 生。

由上述「對科學的態度」的相關研究中可發現,眾多研究者皆著墨 在個人、家庭、學校、性別這四個變項。個人方面多探討對科學的態 度與學習成就之間的關係,此也是本研究亟欲探討的項目;而家庭方 面,無論是父母的職業、學歷、管教方式,皆有不同的研究者提出研 究;學校方面,教室情境、不同的教學法皆會對科學的態度有所影響,

顯示教師如果運用合宜的教學法,確實能提升學生對科學的態度;在 性別方面研究結果則顯示出不同的差異,推測與研究工具、研究方 式、及研究對象有關。

三、IWB 與對科學的態度之相關研究

互動式電子白板具有高互動性,對提升學生對科學之態度亦有相 當大的助益。但國內對此兩者相關的研究尚有限,只有少數相關性之 研究,如翁宏霖(民 98) 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和電腦單槍兩種不同的 資訊融入教學方式,結果發現接受電子白板融入教學的學生和接受電 腦單槍融入教學的學生在「自然科學習態度」的前後測的得分有顯著 的差異;羅芸慧(民 98)發現教師以 IWB 融入探究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之 學童,其學習態度與控制組學生無顯著差異,且不同性別、不同學業 成就的學生之學習態度亦無顯著差異;鄭惠敏(民 97)用個案研究法針 對國小五年級之學生及以 IWB 進行教學之自然科老師進行為期四個 月的研究後,發現學生的自然科學習態度未達顯著差異;周孝俊(民 97)則以花蓮縣北埔國小四年級學生 84 人進行研究,將學生分成三 組,一組為電子白板,一組為廣播教學,一組為學習單教學,研究結 果發現,使用電子白板進行教學的學生,其學習成就及自然科的學習 態度皆有明顯的成效;黃珮雯(民 99)針對新北市某國小五年級學 生做的研究,其中實驗組採用「互動式電子白板」進行自然課,控制 組使用「一般投影機」進行教學,結果發現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國小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對學童自然學習態度有正面之影響。綜合上 述研究我們可發現,使用 IWB 進行教學,對提升學生的科學學習態

度有幫助,而 Gardner(1975)又將科學學習態度分為對科學的態度 及科學態度兩大類,亦即,如果可以提升學生之科學學習態度,也必 然可以同時提升學生之對科學的態度。

學生所持「對科學的態度」不但是其重要的學習成果變項之一,

也是培養學生成為未來公民所具備的科學素養的基本要素之一(莊雪 芳、鄭湧涇,2002)。但 Yager& Penick(1986)發現,在低年級時大部 分學生覺得科學很有趣,但到了高年級以後對科學的態度卻呈現負 面,原因是他們可能不再認同學校所學的科學經驗。Simpson &

Oliver(1990)的研究中則發現,6-10 年級的學生中,對科學的態度隨年 齡逐年下降,且和成績相關。這顯示了在目前的科學教育中,我們重 視的並非在對科學的態度上,而是在對科學知識的傳授和背誦。(莊 蕙元,民 91)。但身為一個科學教育者,如果不能提升學生對科學的 態度,而只是教會他們課本上的知識,對學生來說就是沒有意義的,

並非帶得走的知識。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