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教學策略的類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在「迎向 21 世紀的教育」報告書中指出,未來教育的四大 目標是學習如何與他人相處的能力、學習認知的能力、學習行動的能力與 學習瞭解自我。隨著社會環境的急遽變遷,為了因應時代的趨勢,各國競 相推動教育改革以提升國家的競爭力,學生的學習不再僅限於教科書中的

知識與能力的培養,能夠學以致用才是教育的主流。我國自1994 年以來 實行的教育改革,包括開放教科書、廢除聯考、多元入學方案及九年一貫 課程的實施。而在面臨少子化與教育改革的趨勢下,教育部在「發展小班 教學精神計畫」中揭示三個總體目標:尊重學生個別差異,提供適性教育 機會;改善班級師生互動關係;提高教學品質,並於計畫中指出鼓勵教師 採用學生團體思考、合作學習方式,於班內進行分組教學(教育部,2008)。

教育部從1993 年起陸續公佈各級學校的課程標準,從中可發現培養學 生「創造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是各級學校各學科在教學時應該達 成的目標(教育部,1998)。因此,九年一貫的課程實施後,為了培養 21 世 紀具有競爭力的主人翁,教師在此過程中扮演極為關鍵的角色。教師應跳 脫傳統灌輸知識的模式,不忘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 識應用到其他有意義的關係上。

本研究針對上述第一節小班的意涵與第二節教學策略之文獻探討後,

在順應時代潮流與小班趨勢下,依據研究目的將教師教學策略分為四種,

依序為小組教學策略、個別化教學策略、概念獲得教學策略、創造思考教 學策略。本節擬針對上述四種教學策略的定義與內涵加以探討。

壹、小組教學策略

小組教學是教師教學中常使用的教學策略之ㄧ,主要是學生透過與小 組成員一起合作,彼此互動、學習知識以解決問題而達到學習成效的教學 方式,一般而言,小組教學比起個別學習更能發揮良好的學習成效,因為 小組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學學習新知識的方式,較能激盪出多元的答 案,在團體的凝聚力與小組成員的互相鼓勵下,越能顯出教學與學習的功 效(李咏吟,1992;沈翠蓮,2001)。以下針對小組教學策略中的合作學 習、學習角落策略論述之。

一、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一種有系統、有結構的教學策略,教師運用有計畫的引導 學生分工合作,相互依賴學習知識,以達到教學目標(李秋芳,2002)。

合作學習法自1970 年逐漸發展,其效益也在教學實務與學術研究上受到 推廣與肯定,以下就進而論述之。

(一)合作學習的意義

綜觀國內外學者對於合作學習提出不同的論述。

Nattiv(1986)認為合作學習適合任何學科、年級,是一種為了鼓勵學 生達到團體目標並且幫助他人全力學習的教學方式。

Slavin(1991)認為合作學習是一種有系統、有結構的教學策略,教師 將學生依照不同能力、性別、種族等分配到各小組中學習。

Balkcom(1992)認為合作學習是教師以小組的方式進行教學,小組 成員由不同能力、程度組成,每一個人要對自己負責與幫助其他人學習。

林進材(1990)認為合作學習係透過異質的分組,能讓學生從不同的 對象中學到更多的觀點,比起競爭式的學習更能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何素華(1996)提出合作學習是經由小組同儕協助的學習方式,從團 體互動的歷程中彼此互相合作學習,以達到共同的學習目標。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是一種有結構、有系統的教學策略,它是以學生 為中心的學習模式,採用異質分組的方式將不同能力程度的學生分配到小 組中學習,藉由同儕的分工合作、團體互動的學習歷程,達到學習目標並 提升個人的學習成效。

(二)合作學習的特色

合作學習法普遍受到教師的使用,以下就小組合作學習的特色進行說 明。

D. W. Johnson 和 R. T. Johnson 提及合作學習的特色(引自陳淑絹,

1995):

1.積極的相互依賴(positive interdependance):每個成員的努力都是必 要的,小組間互相協助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2.面對面的互動(face to face interaction):成員間必須面對面的互動,

彼此相互依賴互助合作。

3.個人績效責任(individual accountability):小組的每個成員都有責任 為了共同目標而努力,教師必須隨時評鑑組員的學習與其對小組的貢獻。

4.人際技巧(interpersonal skill):將沒有受過合作技巧訓練的學生放到 小組中學習,通常不會成功。因此在教學之前要先教導學生合作技巧,並 鼓勵他們使用合作技巧,提供適合的情境讓他們練習。

5.團體歷程(group processing):為了讓小組達到學習目的,小組必須 有效率的合作。團體歷程是在檢討、反省小組的學習狀況是否有效、是否 需要修正改進,以促進小組成員繼續共同努力達成團體目標。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強調異質分組,小組成員積極的相互依賴、面對 面的互動、個人的績效責任、人際技巧和團體歷程等,教師要提供合作觀 摩的情境,讓學生能發揮個人努力以達成團體目標。

(三)合作學習法的類型

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依教師的能力以及課程、教材需要加以靈活運 用,以下介紹七種常用的方式(林進材,1999;黃政傑、林佩璇,1999):

1.共同學習法(Learning Together):由 4、5 位學生組成異質團體,共 同研讀一份學習材料,合力呈現學習或討論成果。此為最基本的模式,可 應用在任何需分組進行活動的方案設計中。

2.拼圖式學習(Jigsaw):將相同學習材料分給各小組,各小組中負責 相同主題的成員先組成專家小組,各專家小組瞭解內容後,再回原來的小 組將內容教給其他同學,強調分工合作與個別享有個人努力的成果,這種

3.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Student’s Team Achievement

Division S.T.A.D.):強調異質性的分組,教師先進行教學的呈現,由小組 成員相互幫助以精熟學習為目標,最後瞭解個別學生進步之情形,以作為 小組績效之考量,強調共同分享個別努力的成果。

4.小組遊戲競賽法(Team-Game-Tournament, TGT):結合了小組內的 合作與小組之間互相競爭,以學科遊戲代替小考、以能力代替進步的分 數,活動方式是以遊戲競賽方式進行。

5.團體探究法(Group Investigation, G-I):將教學內容分成幾個主題,

每一小組負責一個主題,小組成員共同討論所負責的主題並向全班報告,

強調小組分工合作與共同分享團體努力的成果。

6.協同合作(Co-op Co-op):依照學生興趣進行分組,每組負責研討不 同的主題,再由各組輪流報告,學生成績是依個別表現來評分。

7.教師自創:教師可以照教學目標、內容與方式,依照年級或特殊需 求採取不同的設計,小組成員輪流擔任組長、秘書、紀錄、計時、糾察、

發言人(名稱自訂)等,學生成績可依個人及在團體中的表現依比率計分。

合作學習類型繁多受到專家學者的矚目,綜合而言是透過各種合作方 法進行小組學習,表揚達到學習成效的個人與小組。

(四)合作學習的教學成效

合作學習之所以廣受研究與推廣自然有其優點,茲將其教學成效例舉 如下(張金淑,1980):

1.提昇學習成就:因為透過同儕合作的方式來研讀教材,有助於學生 對學習內容的瞭解。

2.增加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思考判斷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3.能促進學生學習動機與參與,肯定學生的表現。

4.學生研究探索的能力更純熟,促進學生主動處理訊息並相互學習與

5.人際關係的技巧更熟練,是一種訓練合作技巧的良好模式。

6.學生更懂得瞭解自己、尊重他人,也能為以後參與專業團隊工作而 準備。

綜合言之,合作學習能讓學習者有更多主動學習的機會,並能從中學 習人際互動的技巧。合作學習並不僅只是將學生隨意放置小組中學習,更 重要的是組織合作小組,促進小組的合作學習。因此,建立合諧的學習氣 氛、互助學習的小組才能將合作學習的教學目標確切落實。

有別於以往的大班教學,小班的實施使得學生的學習專注力提升,教 師除了要善用小班學生學習能較專注的優勢外,更要進一步地訓練學生,

使他們成為獨立的學習者,並懂得相互合作。因此,小班教師在教學過程 中可以多運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機會增加,透過合作學習的方式教師可 以從中發現學生的個別需求,藉由彼此分享、同儕合作、分組競賽的方法 增加學習的動機,促使學生能夠獨立學習。

二、學習角落

日本學者加藤幸次指出學習可以在三種環境中進行,分別是「依賴人」

的、「潛在」的、以及「物理性」的學習環境(引自陳順和,1998)。「依 賴人」的學習環境是指教師是學習環境中的主角,教師主導整個教學活動 的進行;潛在的學習環境是學生從同儕、教室裡的互動與班級氣氛獲得的 經驗,非經過教師刻意的安排,也就是所謂的「潛在課程」。物理性的學 習則將學生視為學習的主體,教師要能主動規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教育 環境(徐世瑜,2003)。

學習角落(learning center)或稱學習區,是先盛行於幼稚園,強調讓 幼兒從自由選擇、完成活動與收拾中培養責任感(周淑惠、陳志如,1998)。 Craig(1990)認為一個良好的教室環境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 學習態度增進學習成就。Emmer(1987)指出教師對教室學習環境的妥善安

排,可以提高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效果,由此可知,學習角落的設置對於 教師達成教學目標的重要性,以下就針對學習角落的類型、學習角落的設

排,可以提高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效果,由此可知,學習角落的設置對於 教師達成教學目標的重要性,以下就針對學習角落的類型、學習角落的設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