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居住隔離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因醫療資源匱乏所導致疾病與營養不良問題叢生,甚至社會中存在暴力與自殺等現 象,同時也存在巴西當局無法有效處置相關居住問題。由此可知,原住民面臨居住 選擇問題更是全球性的問題,並非僅有出現於臺灣都市原住民適應問題。

因此,為加強並驗證都市原住民如何於主流社會處於不利處境之論述,藉由資 源分布的角度檢視居住空間與其生活機會之間關係,並以社會排除理論解釋,希冀 能夠有效地解釋原住民於主流社會當中的不利的社會結果,尤其是生活機會的差 異。因此,於本章安排將依序論述並討論有關居住隔離、資源分布與生存機會以及 社會排除等相關文獻,進而針對作為研究分析時立論參考之依據。

第一節 居住隔離

隔離(segregation)一詞主要是由 Park 與 Burgess 於 1924 年所引入,泛指相 同團體之群體,因為其性別、種族、宗教、職業等社會特徵不同,並透過居住安排 所形成分化之現象。對於隔離之論述,在早期已有芝加哥學派針對並進行討論,但 傾向著重於進入城市中後因社會特徵如種族、階級以及職業不同所造成的隔離現 象,然而,Park 於 1926 年並針對隔離再做進一步的闡述,並將討論重心放在大城 市內各社區(Community)之間,包含了密度、人口分布以及隔離模式之論述,輔 以都會區內各土地使用區當中,論述各族群的競爭資源之圖像,例如:居住於金融 商業區大多為持有經濟優勢的菁英份子(Porter & Howell, 2012)。整體而言,人文 生態學家對於隔離之相關研究,則聚焦於種族或族群當中社會經濟地位之差異,所 導致在居住空間安排之中社會距離,也就是可以透過個人所在的居住地、購屋選擇 以及居住環境可加以判別其社會經濟地位,類比擁有社會經濟地位較低之個人或群 體傾向居住在環境較髒亂、品質較不良之住處。

有關居住隔離之理論,不僅強調除了社會團體內具有吸引力外,也指出團體之 間也存在空間性的競爭。而種族間社會特性之差異,不僅作為隔離之要件明顯地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響居住分布,並聚焦於討論在於社會經濟地位之差異,與其相關之理論論述則正是 以社會經濟地位觀點切入—空間同化(spatial assimilation),亦指具有優勢的主流 族群其社會流動性較高,藉由教育、職業聲望與收入進而帶動種族居住整合,並認 為文化融合(acculturation)與社經地位提升有助於改善居住隔離;另一觀點為為 地區階層化(place stratification),主要強調因偏見與歧視以限制弱勢族群其流動 性並導致面臨居住市場中歧視之行為(Charles, 2003;Fossett, 2005)。

誠如 Duncan and Duncan (1955)等學者論述,指出擁有社會流動性較高的高 地位的家戶單位,由於在經濟競爭中容易取得優勢,可購取品質較好的房屋並尋找 門當戶對的鄰居;反之,在經濟競爭中,持有資源的弱勢群體,不僅居住於品質較 差的房屋,則不傾向族群的聚集形式。換言之,對於處於原地群聚之群體,當他們 累積足夠資源後加上流動性較高,會藉此離開原鄉被吸引至外地尋找更好的生活機 會,然而對於沒有辦法離開原鄉的弱勢族群,不僅於空間上,也著實加深了族群內 部分化(Fossett, 2005)。此觀點說明並非優勢族群本身排除弱勢族群所導致的隔 離,弱勢族群本身亦是會促成內部隔離。

持有「隔離是甚至是作為導致、延續某些弱勢族群於不利處境的根本原因之 一。究其緣故即作為形塑生活機會重要角色」論述下,強調的是隔離與不平等之間 關聯,並被賦予較為負面的態度與意義。Massey & Denton(1993)指出居住隔離 不僅會影響社會與經濟之福利,居住隔離會為弱勢群體帶來著長期負面效應以及風 險,包括著弱勢群體對於資源的可及性以及其他層面的排除,涵蓋私人與公共設施 的參與、工作機會、教育品質以及人身安全等,甚至會影響所擁有的社會網絡品質 的接近性,同時也會侷限個人或團體社會與地理流動性(Charles, 2003)。類似觀 點誠如 Kaufmann(2004)則以資源、商品以及服務的取得性;學習技術之競爭 力;空間占用性,此三面向來決定個人或團體對於流動性之多寡。藉此能夠理解空 間的分化會使得不同群體對於資源取得差異性有所存在,甚至影響其個人與團體移 動之能力,同時也顯示出周遭環境的重要性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不僅於此,Urry(2009)認為團體所擁有的流動性與不平等是有關連的,也就 是不論是實質流動或是無形流動(例如:人們的遷移行為、商品流通以及媒體訊息 之交換)皆與其所連結之行動者所處環境不同,所衍生的社會空間因而有差異居住 隔離的現象所伴隨負面風險,不僅有形資源取得傾向困難,更包含族群之間的互 動。空間上的互動,涵蓋了種族之間與他族之互動,過程中更是伴隨不同的機會以 及風險的產生,包括通婚、文化乃至社會化過程有所不同,例如互動接觸、暴露機 會以及封閉程度,進而影響社會距離的差異。相關臺灣實證研究發現,族群間通 婚,會受到各族群相對人口數、人口結構以及性別比例組成有不同的影響(章英 華、黃樹民,2010;陳端容、陳東升,2001:謝雨生、陳怡蒨,2009)。整體來 說,族群異質性高低程度,以及族群間的地理區隔,都是跨族群交往的重要結構性 原因。除了婚配機會之外,實質地理區域空間上的區隔,不僅代表著族群互動、社 會距離,也伴隨著經濟資源之競爭,進一步產生族群之間觀感之差異(劉千嘉,

2013)。整體而言,意味著遷徙除了帶來經濟地位的改變之外,也重塑族群之間的 界線同時也會影響並形塑著族群之間社會距離之樣貌,除了面臨非原鄉文化與生活 習慣需調適、改變之外,更因族群身份轉變面臨或是應個人認同,並進一步對原住 民與漢人的社會關係產生變化。

有關居住隔離相關研究,主要分為有三,(1)居住隔離分布模式、(2)導致 居 住 隔離 原因 、( 3)居住隔離所造成影響。自 1960 前,Massey and Denton

(1993)指出起初居住隔離研究大多聚焦且於美國白人與黑人之間隔離程度。然 而,自 20 世紀下半葉,美國有關於居住隔離研究不僅在地理尺度上有了轉變,自 國家、城市間測量尺度,抑或是縣市與鄰里尺度測量以求更細緻之分析模式,另 外,在 1960 與 1970 年代公民權高漲期間,美國致力於弭平白人與黑人之間因種族 主義(偏見或歧視)所導致居住隔離原因探討,取而代之逐漸轉移至當地政府對於 該區域對於土地使用、金融借貸等管制。另自 1965 年代起,在大量湧現拉丁裔與 亞裔移民背景下,種族間隔離程度逐漸式微,取而代之的則是經濟開放後,在資本 主義輪軸運轉下,收入不平等所導致社會經濟地位之間隔離,也就是說種族隔離與 貧窮隔離的現象在某些程度的空間條件下會交互產生貧窮集中的現象,除此,不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於都會地區有著貧窮隔離的現象產生,更包括非都會區,如此觀點則聚焦於社會經 濟地位的差距,包括職業、收入、所得與財富等指標、或是都市政府於土地空間上 的規劃與政策、利益團體(房仲業者與財產所有產權者)的政策遊說等,皆會造成 生存機會與空間分布上的不平等,甚至潛在地造成社會上的衝突。晚近,相關研究 並非侷限於以家庭收入與教育程度等測量社會經濟地位,在眾多學者已發現於某些 都會區中越貧窮的地方,其樹木覆蓋率較低的脈絡下,Duncan 等人(2014)進一 步檢視影響個人或群體的健康狀況與福祉樹皮覆蓋率並檢視其空間分佈狀況,發現 種族與收入之特性確實會影響規劃者對於當地公共設施於空間分布狀況,意味種族 特性影響整體鄰里結構,進而影響當地對於某些增進個人或社會福祉相關公共設施 上的規劃。如此觀點更應證 Massey and Denton(1993) 指出居住隔離所造成社會 環境更延續導致弱勢族群於社會經濟地位處於更加不利的地位(Duncan 等,2014;

Massey, Rothwell, & Domina, 2009;Quillian, 2012;Saunders,1981)。

晚近即使多數研究指出原住民於都市生活有著嚴重居住問題之論述,但目前有 關臺灣原住民居住隔離的研究屈指可數,缺乏系統性的研究。目前已知最早相關研 究為謝高橋(1995)使用 1991 年臺北市人口普查資料分析臺北市原住民的居住隔 離,並將社會經濟地位、都市經驗、居住喜好、社會歧視以及社區生態做為解釋變 數進行迴歸分析,於社區生態處理則將都市中心為 0、中心區為 1、外圍區為 2,

並達到顯著水準。爾後,晚近研究僅見於王佳煌、李俊豪(2013)使用 1980-2010 年人口普查資料發現,教育以及職業程度於臺北都會區有著群聚化、分殊化以及階 層化等空間分布模式,其中,原住民、外籍勞工與新移民則有著集中於臺北市的邊 陲地區、新北市原鄉以及工業區集中地區、以及胡志平、陳皇仁(2010)研究則依 據 Massey 與 Denton(1988)建立隔離指數測量新北市各鄉鎮市居住隔離程度,並 發現若以都市生活圈、都市化程度以及平均區段地價可作為解釋變數,其中值得注 意人口規模並無法解釋居住隔離程度,此現象與美國狀況則有所出入,該研究指出 就都市地區而言,雖然都市化程度越高地區相對原鄉部落享有較多資源或是工作機 會,但在都市中生活的原住民卻面臨較為艱鉅的生活挑戰,更彰顯出都市政策是造

並達到顯著水準。爾後,晚近研究僅見於王佳煌、李俊豪(2013)使用 1980-2010 年人口普查資料發現,教育以及職業程度於臺北都會區有著群聚化、分殊化以及階 層化等空間分布模式,其中,原住民、外籍勞工與新移民則有著集中於臺北市的邊 陲地區、新北市原鄉以及工業區集中地區、以及胡志平、陳皇仁(2010)研究則依 據 Massey 與 Denton(1988)建立隔離指數測量新北市各鄉鎮市居住隔離程度,並 發現若以都市生活圈、都市化程度以及平均區段地價可作為解釋變數,其中值得注 意人口規模並無法解釋居住隔離程度,此現象與美國狀況則有所出入,該研究指出 就都市地區而言,雖然都市化程度越高地區相對原鄉部落享有較多資源或是工作機 會,但在都市中生活的原住民卻面臨較為艱鉅的生活挑戰,更彰顯出都市政策是造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