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三節 社會排除與生存機會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居住空間分類與資源的空間配置,進一步產生社會與空間中的健康模式,此外,社 會階層化與經濟機會上的社會配置之間存在的關係,是導致健康差距的根本原因。

第三節 社會排除與生存機會

為驗證在階級位置與生活機會之間,其中隱含的機制是個人機會背後所蘊含的 天賦位置,並強調由於居住隔離所帶來負面效應。本研究嘗試以社會排除觀點解 釋,社會排除強調的是某個人或群體,因其社會特性之差異無法全然參與社會、經 濟與政治生活,並強調基於制度與權力導致的排除。世界銀行與國際勞工組織認為 社會排除不僅作為一種多面向的框架,更大多應用於當地的貧窮分析並著重於為何 造成社會弱勢其原因與衝擊之論述,如此概念不僅在英國政府實行多年,也於近年 興起於拉丁美洲與亞洲,更強調公共政策與排除(exclusion)關聯之論述。

有關社會排除之定義有相當多學者提出討論,在此並逐一討論。Kronauer

(1997)認為社會排除現象可分為面向包括:(1)勞動市場的排除:位於就業市 場的邊緣;(2)經濟的排除;(3)文化的排除;(4)疏離所導致的排除(說明 社會接觸、社會空間受限);(5)空間的排除;(6)制度性的排除。另,Beall and Piron(2005)則強調的是社會排除僅有兩面向切分其原因造成:(1)社會認 同:種族、性別與宗教等(2)社會位置:鄰里、居住區位或是遭遇戰爭等因素。

除此,也討論社會排除伴隨的風險與負面之影響,涵蓋社會排除不僅是多元也是動 態的過程。也就是說社會排除對於生活取得、人類發展與平等的公民權,由於受到 排除所造成阻礙,不言而喻更包括弱勢族群對於勞動市場、創業與謀生機會中排 除,因而延續貧窮與不平等。國內亦有學者對社會排除提出討論,葉肅科(2005)

引用 Kearns 於《社會資本與都市政策》中指出社會排除有以下特性:(1)貧窮的 變動;(2)與主流社會斷絕和分離;(3)缺乏機會與低度絕望;(4) 個人排除 與社會排除;(6)權力與責任;(7)施展權利與承認責任;(8)包括個人與社 群的關係品質;(9)包括個人、家庭與社群技能與文化;(10)身分地位、權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與自尊障礙的去除與提升。社會排除之現象並非侷限於物質和經濟上問題,更包括 心理價值以及社會參與等(張菁芬,2010)。

Wilson(1987)在《The Truly Disadvantages》一書中討論城市當中中低階層的 黑人所面臨的困境,並整理出相關美國黑人運動的歷史與進程,尤其在 1950 至 1970 期間蓬勃發展。在 1950 年代,黑人處於種族與貧窮的雙重困境之下,遭受種 種歧視與偏見,因而促進 1960 與 70 年代相關消除因種族所衍生歧視之立法,除 此,其目的更包括保障黑人受到公平分配,這樣的轉變,從過去至 1950 年重視美 國傳統文化—價值保障個人機會權益,轉移至強調個人與群體權利,並應用於就 業、公共方案以及教育等面向。當時城市問題,大多歸咎於中低階層中黑人未婚生 子、單親家庭等家庭問題。這樣的現象與問題,學者認為不僅是黑人權益面臨最大 障礙,是透過多年種族歧視持續及強化如此不平等。例如:社會問題也伴隨著黑人 的失業率增加。值得注意的是,Wilson 指出這些問題雖然高度集中在城市中,但並 非對城市中弱勢群體有著相同影響,也就是說,這些問題對於中下階層有著不同影 響,呈現出同中求異的現象在。為此,Wilson 援引 James Fishkin 所持觀點,種族歧 視是藉由多重因素交互作用而成,因此難以在自由開放市場當中,取得資源與其他 主流優勢團體競爭。即使在在現代工業化國家消除對於種族歧視等障礙,那麼能從 中獲利的,主要是那些受高教育、良好訓練的弱勢族群,並從中獲得機會、益處可 能性也較大,原因在於他們能夠擁有資源與主流優勢團體共同競爭,另一也是因為 他們在過去遭受較少歧視。整體而言,伴隨經濟結構的變遷,現代工業化社會致使 問題更加複雜化,與弱勢族群居於貧窮之地位之關聯,不僅導致弱勢族群原本不利 之地位,也因其居住位置改變,導致面臨缺乏物質資源、就學以及謀職問題,其地 位則更加險峻。

張菁芬(2005)指出社會排除此名詞,相當適合描繪少數團體被排除於社會、

經濟、政治和文化體系之外的現象,但當前政策卻無法適當處理社會排除及其後 果。因此,如採用社會排除之概念作為本研究之立論基礎更能突顯出其居住於都會 區原住民所面臨的嚴峻困境所在。相關研究為劉鶴群、張琬青與陳竹山(2010)研 究顯示南投縣原住民女性之社會排除經驗,發現原住民女性會因其族群與性別身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所產生的社會排除與遭受到物質資源上的剝奪與歧視是相互增強的,不僅突顯出其 不利,且更加嚴峻之處境。誠如上述文獻有關居住隔離層面的討論,亦即地理空間 上的侷限,不僅伴隨著長期負面風險,因此無法與其他團體享有相同機會或資源,

能夠發展的機會也受到侷限。而 Madanipour(1998)與 Van Kempen(1997)透過 歐盟政策分析,認為更應關注居住區域會影響成員是否能運用某些「相關資源」

(relational resources),並且影響著成員彼此間的生存機會。由此可知,居住地區 之差異形式,對生活機會也有著重要的影響,並持觀點呼應本研究秉持「空間上隔 離是作為形塑生活機會重要角色」。然而,眾多學者有關生存機會之定義與闡述,

也會因各學派所秉持之主張有所不同,根據 Wright(2005)整理出,馬克思主義認 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重要資源乃為勞動力與資本;韋伯主義則認為在市場經濟社 會中,市場是生活機會不平等的主要來源,而市場根據個人帶入市場的資源來分配 個人的生活機會,且這些資源在很多方面存在差異;布迪厄對於生活機會概念之論 點,不 僅包括 經濟意 義上物 質生活水平,也包含了某些 象徵性報酬(馬磊,

2011)。本文對於生存機會則傾向韋伯主張社會經濟地位影響其資源上的取得。整 體而言,本文認為生存機會之測量不僅限於財富收入等測量,更包含日常生活中資 源上的配置,以及公共設施層面上的取得。本文目標主要去檢驗桃園市都市原住民 其階級位置當中,藉由資源親近性的角度檢視空間隔離與其生活機會之間關係,並 以社會排除理論解釋,希冀能夠有效地解釋原住民於主流社會當中的不利的社會結 果,尤其是生活機會的差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