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資源分布

第二節 案例討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案例討論

藉由表 5-7 居住隔離指標與資源分布相關檢閱,為加強兩者之論述,於此則進 一步檢視生活資源上的配置,並將房屋仲介店、全聯福利中心、機車定檢站、郵政 ATM、醫療資源以及教育資源視為消費便利、取得公共設施以及增進生活機能指 標並以計算駐點數;並將損害個人福祉的竊盜點、潛在健康與安全風險的加油站以 及工廠設置作為對個人生活品質造成潛在威脅或賦於對生活有害指標並加以計算駐 點,並衡量生活機能是否完善10,我們可以發現到若以此計算方式,享有較好的生 活機能主要分布於所得較高的地方,其中又以桃園區同安里、同德里、莊敬里、成 功里以新埔里等村里可見此情況。反之,享有較差的生活機能主要集中分於蘆竹區 內厝里、長興里、蘆竹里、山鼻里,於其沿海等村里像是海湖里與坑口里;中壢區 內定里、永福里;龜山區大華里、龍壽里、嶺頂里、兔坑里以及南上里與比鄰桃園 區汴洲里,觀音區樹林里、八德區茄苳里以及楊梅區高山里(詳見表 5-8)。

進一步檢視這些生活機能較差等村里,可以發現主要有下列模式(1)位於交 通幹道(高速公路、國道與省道)附近:楊梅區高山里、中壢區內定里;(2)位 於工業區腹地:龍潭工業區的龍潭區屋林里;(3)位於沿海地帶,例如:新屋區 永安里、觀音區樹林里、草漯里、大園區內湖里以及蘆竹區海湖里與坑口里;

(4)行政區邊界地帶,例如:鄰近省道以及三興工業區的龜山區龍壽里、兔坑 里;龍潭區烏林里。除此之外,如附表針對前 30 名較差的生活機能的村里來說,

以 101 年度綜稅平均所得,與其該鄉鎮市區平均收入做比較,可以發現在 30 個村 里當中,平均所得低於該鄉鎮市區平均收入的數量竟高達八成11,由此可見,所得 於相關生活資源配置有著一定的重要性在。藉由本文初步檢視享有較差的生活機

10 評價生活機能是否完善計算方式為經由本研究所定義正面資源指標扣除負面指標,公式為(房屋 仲介家數+醫療資源+教育資源+警政機關駐點+全聯福利中心店數+郵政自動櫃員機數+機車定檢站數 +公益彩券店數)-(竊盜點+加油站家數+工廠數),並以絕對數字加以論述並衡量各村里生活機 能。

11 僅有近有兩成的村里,其平均所得高於該鄉鎮市區平均所得。包括:龜山區文化里、大華里、中 壢區忠義里、蘆竹區蘆竹里、平鎮區雙連里以及八德區永豐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透過資源駐點其分布模式,並配合本研究賦於各項資源意涵,所呈現生活機能 是否便利、完善,是增強個人社會福祉(房屋仲介店、全聯福利中心、機車定檢 站、郵政 ATM、醫療資源以及教育資源),抑或是對於個人或生活具有風險(每 千人發生竊盜點加油站以及工廠設置)檢視其中的確有著資源聚集模式存在。然 而,有鑑於前一章節對於桃園市原住民居住隔離現象已發現原住民於地理實質空間 中有著不同隔離現象產生,對於歧異指數以及群聚指數而言,指數較高的分布模式 為:一、行政區交接邊界—龜山區龍壽里、竹圍區坑口里;二、沿海地帶等村里—

蘆竹區海湖里。藉此配合如上述三者生活機能較差村里共同討論(詳見表 5-8、圖 5-14):

(一)行政區交接邊界

龜山區龍壽里、龜山區兔坑里以及龜山區舊路里:三者其地理位置大致位於與 新北市新莊、丹鳳交界之處。就龜山區龍壽里而言,歧異指數為 0.271,也代表著 該地若要達成族群分配,需要有 27.1%的原住民需重新分配;其群聚指數為 1.01107,也意味此區域的原住民與原住民(相較非原住民)存在著群聚居住現象 之外;若探討族群之間互動指數,其互動指數僅為 92.6%,呈現與非原住民交流上 的的確存在隔離現象。相似的隔離狀況也呈現於龜山區兔坑里(歧異指數為 29.38%;互動指數為 92.56%;群聚指數為 1.0053),以及龜山區舊路里(歧異指 數為 27.07%;互動指數為 93.13%;群聚指數為 1.0098)。值得注意的是,這三個 村里其原住民民人口比率龍壽里為 5.82%、兔坑里 15.38%以及舊路里 0.97%,但其 歧異指數相近且高於龜山區整體平均歧異指數 25.71%,又以互動層面來說,略低 於整體龜山區各村里平均互動指數 94.9%,且遠低於桃園市各村里平均互動指數 96%,此外,三者原住民相較與非原住民,皆有著與原住民聚居的現象在。若以資 源可及觀點檢視原住民是否能享有完善的生活機會,但進一步可以發現就龍壽里而 言,就其位置於省道附近且鄰近三興工業區,其工廠數量較高,相較於龜山區每千 人可及工廠家數12為 15.65 家,兔坑里每千人可及工廠家數 18.11 家,龍壽里每千人

12 每千人可及工廠家數計算方式為:(工廠家數/該村里總人口數)*100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可及工廠家數則高達 88.27 家,兩者不僅超越龜山區整體平均,龍壽里每千人可及 工廠家數更是龜山區整體快要六倍;就龜山區舊路里而言,毗鄰於龍壽里,以社會 安全而言,龜山區平均每千人竊盜件數為 2.78 件,但舊路里其每千人竊盜件數高 達 10.82 件,且每人可及工廠家數為 16.23 家,也就是說不論是以社會安全以及隱 藏健康與安全所背負的風險皆高於龜山區整體平均。

(二)沿海地帶

蘆竹區坑口里、蘆竹區海湖里:兩者地理位置位於蘆竹區以及大園區交接邊界 處,兩者相為鄰狀態,並劃定為海湖坑口工業用地。坑口里原住民人口比率 11.14%,坑口里原住民人口比率為 0.75%,即使兩者原住民人口比重看似懸殊,但 經計算後兩者歧異指數分別為 27.08%以及 27.4%,略高於蘆竹區平均整體歧異指數 20.16,代表者兩地原住民需重新分配比例相當雷同;在互動指數分別為 92.84%以 及 93.2%,低於蘆竹區平均互動指數 96.82%,說明與非原住民交流亦存在者隔離狀 況;此外,兩者集中指數 45.64%與 45.63%相當近似,然而在群聚指數分別為 1.009 及 1.0014,相較海湖里而言,坑口里的原住民與原住民(相較非原住民)於空間上 居住較為接近。除此,可以發現如此受到多重隔離的區域其周圍生活機能較差,於 本研究發現居住於蘆竹區坑口里與海湖里周圍附近的原住民必須較多承擔健康與安 全風險工廠設置以及加油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各村里人口密度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000

2000

100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房可介店數

10

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醫療院家數

40

30

20

10

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qu

?u 1i nu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工廠家數 300 200

10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00

800

60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全聯福利中心家數 2.

1. 0

0. 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郵政ATM數

5

4

3

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0. 0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加油站家數

6 5

4 3

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警政機關數 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UnHU可1

,i

Fb nHV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公益彩券店數 6

4

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生活機能

一100

一200 -300

蘆竹區坑口里 蘆竹區海湖里

龜山區龍壽里 龜山區兔坑里 舊路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六章 討論與結論

第一節 居住隔離與生存機會

一、居住隔離

居住隔離程度亦有不同面向上的計算方式,於解讀的意涵上也有所不同。因 此,本文嘗試以各面向來檢視桃園市平地鄉原住民於居住空間安排中,如何形成隔 離的狀態。首先在計算隔離程度各面向中,大多相關研究隔離研究會以均質性

(evenness)觀點計算,也就是為達成某地區各族群皆可均勻分布,為了達成人群 居住均勻分布的可能性,需要重新計算弱勢族群的空間定位,援引此概念並發現桃 園市歧異指數(Index of dissimility)傾高的位置之特殊性主要分布於鄉鎮市區之交 界,又以觀音區與中壢區交界處、龜山區與桃園區之邊界以及位於大園區與觀音區 鄰近沿海地帶最為明顯。

除了考量均質性之外,居住空間上的安排與選擇也有著不同的互動與潛在接觸 程度,藉由暴露指數(Index of exposure)當中的互動指數與孤立指數亦是一體兩 面加以衡量群體之間暴露在不同村里與我族以及他族的互動指標。我們可以發現對 於大溪區、龜山區以及龍潭區的原住民而言,相較位於新屋區、楊梅區、中壢區以 及桃園區原住民來說,與非原住民的接觸較為不易。藉此暴露指數說明,若單純以 原住民人口比重僅能檢視原住民人數上的多寡,卻無法表示原住民與非原住民互動 狀況,然而,族群之間的互動包括多種社會接觸型態,更會影響個人未來通婚選擇 以及社會網絡品質。暴露指數可藉由互動、接觸狀況呈現出即使原住民在都市地區 在互動、潛在接觸又如何被隔離。

為了考量族群於地理空間上分布與土地面積會影響密度上呈現,集中指數

(Index of concentration)同時也考慮弱勢族群於地理空間所佔之比例。由於相關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人口集中政策(concentration)是某種程度上的隔離,因此也會造成歧視,如此型 態的歧視不僅會限制少數居民,似乎也可解釋部分都市環境的結構成因。然而藉由 集中指數計算,我們可以發現集中指數與歧異指數的區位分布有著明顯不同的模 式,經由 QGIS 疊圖分析發現等村里除了位於行政區邊界之外,例如在大溪區與復 興區交界處、龍潭區與新竹邊界等村里;座落於台鐵交通重要幹線附近,且其原住 民人口比率較低等地區,又以蘆竹區中興里、長壽里、上興里以及五福里等村里現 象甚為明顯。

最為值得關注的是基於原住民於桃園市平地鄉各村里群聚指數( Index of cluster)之計算,加以檢視原住民居住是否有群聚的狀況,誠如第四章分析結果發 現,各行政區的確有著原住民居住群聚狀況產生,意味著對於居住在桃園市每一位 原住民來說,相對於跟非原住民,原住民與原住民住得比較近,其中又以大溪區、

大園區以及觀音區(詳見表 4-8)等村里群聚現象較為明顯,也說明至都市生活的 原住民於居住選擇上並非呈現平均分布的狀況存在,也說明原住民至今的確仍有著 聚居的現象。這些群聚指數較高之村里特殊性有二,一:位於行政區交界處,其中

大園區以及觀音區(詳見表 4-8)等村里群聚現象較為明顯,也說明至都市生活的 原住民於居住選擇上並非呈現平均分布的狀況存在,也說明原住民至今的確仍有著 聚居的現象。這些群聚指數較高之村里特殊性有二,一:位於行政區交界處,其中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