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桃園市原住民的居住隔離與生存機會不均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桃園市原住民的居住隔離與生存機會不均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5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陳信木 博士.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桃園市原住民的居住隔離與生存機會不均.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研究生:陳秀嘉 撰. 中華民國一○五年七月. v.

(2) 摘要. 在資本主義輪軸的運轉之下,原住民遷移軌跡重心已逐漸轉移至都市地區,其中 又以產業主力為工業的桃園市,其情況最為明顯—北部地區最多原住民居住的直轄市。 因此,本研究嘗試配合桃園市區域發展之脈絡,採用民國 104 年 12 月桃園市各村里原 住民人口統計資料,以生活圈之概念並援引居住隔離多項指數衡量不同層面上原住民 的隔離狀況,另為有效突顯出這群生存於桃園市原住民其居住地等結構性因素是否處 於不利處境。本文嘗試援引不同九大面向社會指標加以衡量生存機會,包括人口、家 庭、健康、教育、就業、所得與支出、住宅、公共安全、文化與安全以及社會安全等 面向,並衡量其定義選取代表性資源。本文主要研究目的有二,其一:探討桃園市都. 治 政 大 方,與具增減社會福祉之資源的分布模式?除此,並輔以社會排除之觀點,希冀能以 立 實證資料彰顯原住民居住空間中生存機會的不均等狀況之外,具體說明空間分化所意 會區各村里之中原住民居住隔離程度為何又如何分布?其二:居住隔離程度傾高的地. ‧ 國. 學. 涵的資源競爭圖像。研究方法上,本研究使用統計軟體 R 與地理資訊軟體 QGIS,以視 覺化空間圖像呈現統計地圖,並進一步討論原住民與非原住民人於地理空間分化,不. ‧. 僅局限於地理上隔離現象,更涵蓋了物質取得之距離。. 本研究發現就桃園市都會區原住民而言,與漢人兩族群之間的確存在著居住隔離. Nat. sit. y. 之現象,就歧異指數與群聚指數來說,歧異指數傾高區域出現在龜山區、八德區、平. er. io. 鎮區、新屋區、中壢區以及大溪區;群聚指數則指出桃園市原住民仍有著聚居的現象, 其中較為明顯出現在大溪區、大園區以及觀音區等邊界或沿海地帶,兩者空間分布相. n. al. Ch. i n U. v. 當類似:分布於(1)行政區之間邊界;(2)沿海地帶等兩種模式。進一步檢視本研究所採. engchi. 取具有增進或危害個人或社會福祉等資源指標,可以發現隔離指數傾高的地方,其周 圍蘊藏的安全、健康風險資源分布較多(例如:加油站或是工廠的設置);隔離指數傾 低的地方,其享有生活機能相對完善,周圍附近設置不論是消費資源或公共設施而言, 大多為增進生活機能的便利資源,其中又以歧異指數所衡量隔離程度甚為明顯。此外, 可以看到居住於桃園市都會地區原住民的居住隔離所帶來的風險並非僅限實質地理上 的隔離,更包括與他族互動上的隔離,以影響個人與群體之間的社會接觸,以及物質 上的取得與排除等,使其生命機會有所不均之樣貌產生。. 關鍵字:桃園市、原住民、居住隔離、資源分布、生存機會.

(3) Abstract Under the rotation of capitalism, the aboriginal have steadily moved to urban areas. Among these places, Taoyuan city is obviously distinct because of its industrial feature which promotes it as a municipality that resides in the majority of the aboriginal in northern Taiwan .This assays tries to coordinate with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aoyuan city, adapting the demographics in December 2015 of Taoyuan. Reviewing the index that Massey and Denton had systematically arranged in 1988 such as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and calculating different levels of aboriginal segregation, including index of dissimilarity, index of exposure,. 政 治 大 factors, such as residence will立 be the reason that leads to the disadvantaged plight to the index of concentration and index of clustering. In addition , in order to magnify the structural. ‧ 國. 學. aboriginal . This assay tries to comprise nine social index to calculate life chance, including population , family, wealth, education, employment, income and expenditure, residence, public. ‧. safety, culture and safety ,social security. I made a comprehensive survey to carefully select. sit. y. Nat. those representative resources in order to quote them in my research. This assay has two. al. er. io. purposes. First of all, discussing the scatter diagram of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of each village. v. n. in Taoyuan. Second , study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level of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and the. Ch. engchi. i n U. distributing situation of social welfare .Besides, the assay also assists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exclusion, using empirical point to review life chances in the living space of aboriginal is insufficient , and also point out that the potential resource competitors of aboriginal in each area. This assay uses R and QGIS as research methods to visualize space graphics and depict statistical charts. I aim to discuss the graphic segregation of aboriginal will finally influence their life chance and distance to get their material resources. This research discovers that in Taoyuan city,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between the aboriginal and the Han Chinese. In Gueishan Dist ,the index of dissimilarity are relatively that other parts. In Dasi Dist and some border or coastal areas reveal.

(4) that there is clearly clustering phenomenon in Taoyuan. The space distribution situation of dissimilarity and clustering index are quite similar. They tend to distribute in the borders between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and costal areas. As we examine further the resources index that this research has chosen, places with higher segregation index their potential safety or health risks are normally higher as well. ( For example, these places contain more gas stations or factories)On the other hand, places with lower segregation index, their life functions are more complete. In fact, living resources and public facilities are aim to increase the convenience in these places. We can clearly discover that the most serious segregation degree. 政 治 大 from aboriginal in Taoyuan urban areas is not merely geographic segregation but some other 立 exist in the index of dissimilarity. Hence, the risks from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which brought. segregations that influence each individual to connect themselves with society. Also, the. ‧ 國. 學. accessibility and exclusion of material resources which makes unevenness of their life chances.. ‧ y. Nat. n. al. er. io. distribution.. sit. Keywords: Taoyuan city, aboriginal,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life chance , resource. Ch. engchi. i n U. v.

(5) 目次 表次 ............................................................................................. iii 圖次 ............................................................................................... v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 19.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25. 政 治 大 第二節 居住隔離與資源分布 ........................................................... 30 立 第一節 居住隔離 ............................................................................... 26. ‧ 國. 學. 第三節 社會排除與生存機會 ...........................................................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5. ‧. 第一節 研究對象與範圍 ................................................................... 35. y. sit. 桃園市原住民人口分布 ................................................... 47. er. io. 第四章. Nat. 第二節 資料處理方式 ....................................................................... 35. n. a 第一節 桃園市原住民人口概況 ....................................................... 47 iv l C n U h 第二節 居住隔離指數分析 ............................................................... 51 engchi 第五章. 資源分布 ............................................................................... 71. 第一節 資源分布基本描述 ............................................................... 71 第二節 案例討論 ............................................................................... 8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105. 第一節 居住隔離與生存機會 ......................................................... 105 第二節 綜合討論 ............................................................................. 108 第三節 後續討論建議 ..................................................................... 109. 參考書目 ................................................................................... 113 i.

(6) 附錄一. 原住民地區範圍 ....................................................... 119. 附錄二. 復興區概況介紹 ....................................................... 120. 附錄三. 桃園市核定部落名冊 ............................................... 122. 附錄四. 桃園市各村里隔離指數與資源列表....................... 12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n U. v.

(7) 表次 表 1-1:原住民人口數按縣市分(1958 年 12 月)..................................................3 表 1-2:都市原住民人口按照種族與居住地分(1985 年)....................................5 表 1-3:原住民人口數按縣市別分(1995 年 12 月) ........................................7 表 1-4:2002-2016 年原住民人口原鄉都會比例 .................................................8 表 1-5:原住民人口數按縣市分(2016 年 4 月) ............................................10 表 1-6:2002-2016 年桃園市原住民族人口數按居住戶籍地分 .......................13 表 1-7:桃園市各行政區發展特性概述 .............................................................14 表 3-1:本研究計算居住隔離指標整理 .............................................................37. 政 治 大 表 3-3:資源處理摘要 .........................................................................................44 立 表 3-2:本研究資源來源 .....................................................................................42. 表 4-1:桃園市各行政區村里與土地資料(2015 年 12 月) ..........................48. ‧ 國. 學. 表 4-2:桃園市各行政區人口數概況(2015 年 12 月) ..................................49 表 4-3:桃園市各村里原住民人口比率前後三十名概況 .................................50. ‧. 表 4-4:桃園市都會區各村里居住隔離指標基本描述 .....................................52. Nat. sit. y. 表 4-5:桃園市都會區各村里居住隔離指標相關分析 .....................................53. er. io. 表 4-6:桃園市村里歧異指數概況 .....................................................................55. al. 表 4-7:桃園市村里互動指數概況 .....................................................................57. n. v i n C h .....................................................................59 表 4-8:桃園市村里孤立指數概況 engchi U 表 4-9:桃園市村里集中指數概況 .....................................................................61 表 4-10:桃園市各行政區平均群聚指數 ...........................................................62 表 4-11:桃園市村里群聚指數概況 ...................................................................63 表 5-1:桃園市資源分布概況 .............................................................................72 表 5-2:桃園市各村里人口密度概況 .................................................................73 表 5-3:桃園市各村里戶數概況 .........................................................................75 表 5-4:桃園各村里製造業工廠家數前三十名概況 .........................................78 表 5-5:桃園市各村里平均綜稅所得總額概況 .................................................80 表 5-6:桃園市各村里竊盜發生率概況 .............................................................83 表 5-7:居住隔離指標與生存資源相關分析 .....................................................85 iii.

(8) 表 5-8:桃園市各村里生活機能前後三十名概況 .............................................8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n U. v.

(9) 圖次 圖 1-1:桃園市各村里原住民人口數 .................................................................21 圖 1-2:桃園市各村里非原住民人口數 .............................................................22 圖 1-3:桃園市各行政區域位置圖 .....................................................................23 圖 3-1:研究架構圖 .............................................................................................45 圖 4-1:桃園市各村里原住民人口比率 .............................................................65 圖 4-2:桃園市各村里歧異指數 .........................................................................66 圖 4-3:桃園市各村里互動指數 .........................................................................67 圖 4-4:桃園市各村里孤立指數 .........................................................................68. 政 治 大. 圖 4-5:桃園市各村里集中指數 .........................................................................69. 立. 圖 4-6:桃園市各村里群聚指數 .........................................................................70. ‧ 國. 學. 圖 5-1:桃園市各村里人口密度分布 .................................................................90 圖 5-2:桃園市各村里戶數分布 .........................................................................91. ‧. 圖 5-3:桃園市房屋仲介店分布 .........................................................................92. y. Nat. 圖 5-4:桃園市醫療資源分布 .............................................................................93. io. sit. 圖 5-5:桃園市教育資源分布 .............................................................................94. n. al. er. 圖 5-6:桃園市各村里製造業工廠分布 .............................................................95. i n U. v. 圖 5-7:桃園市 101 年度各村里綜稅平均所得總額分布 .................................96. Ch. engchi. 圖 5-8:桃園市全聯福利中心分布 .....................................................................97 圖 5-9:桃園市郵政自動櫃員機(ATM)分布 ......................................................98 圖 5-10:桃園市機車定檢站分布 .......................................................................99 圖 5-11:桃園市加油站分布 .............................................................................100 圖 5-12:桃園市警政機關分布 .........................................................................101 圖 5-13:竊盜案件發生率(件/千人) .................................................................102 圖 5-14:桃園市公益彩券店分布 .....................................................................103 圖 5-15:桃園市生活機能分布 .........................................................................104. v.

(10)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回顧臺灣原住民定居模式,在外來勢力尚未入侵前,臺灣原住民的生產型 態屬自給自足的遊牧型態,並與豐富的自然資源相互調和。較為封閉的空間型 態使得原住民在文化傳統中,各部落擁有其長久流傳且特殊的傳統文化。然 而,隨著大航海時代來臨,外來勢力入侵這塊蘊含豐富自然資源臺灣本島,例. 政 治 大. 如以商業貿易為主的西班牙人、荷蘭人,並經明鄭時期,至以殖民方式統治的. 立. 日治時期,隨後光復後來臺的國民政府擬定之山地政策,先後無不挾帶著強大. ‧ 國. 學. 的經濟開發與優勢文化入侵,不僅使得原住民其地理空間一而再從島嶼邊緣逼 迫至集中於島嶼中央山地,更是作為控制原住民流動之手段。抑或從繪製於清. ‧. 朝乾隆 25 年的「民番界址圖」 1看出漢人勢力範圍不斷向內推,因而威脅到原住. y. Nat. sit. 民的生存空間,如此採取隔離的手段,也導致原住民傳統領域逐漸崩解。類似. n. al. er. io. 設置如同明朝的「土牛番界」,至日治時期的「隘勇線 2」等規範劃定原住民活. i n U. v. 動範圍,如此不僅防止原漢接觸機會,也使得原住民不得不放棄廣大的自然土. Ch. engchi. 地及資源,因此在當時原住民仍能以保有傳統獨立社會結構、宗教信仰、自給 自足之生產、交易方式、以及各族長久以來流傳獨一無二文化傳統,卻長期被 隔離在山地當中,也幾乎隔離於主流漢人社會中。 隨著光復後國民政府來臺,官方政府於民國 34 年起針對山地特殊行政狀. 1. 由當時清朝閩浙總督楊廷璋氏下令測繪,主要呈現臺灣西半部的自然與人文地景,聚落、山 川皆入眼簾。其中,紅線為原漢舊界,藍線則為新界,也就是漢人實際勢力範圍,更往內山推 移,因而壓縮至原住民生存空間。 2 沿襲自臺灣清治時期築土牛界線,設隘寮置隘勇駐守的隘勇防衛制度,將原住民居住的山地 區域與其附近山腰或平地,做一明顯的界線切割。並利用鐵絲電網,木牆,哨站所延伸或拓展 的防衛線就叫做隘勇線。. 1.

(11) 態,建立行政體制 3,但根據山地地理環境所區分的山地行政體系與地方自治制 度,逐漸使得過去傳統因血緣族別聯繫的社會互動逐漸崩解;於經濟層面上, 臺灣社會經濟結構變遷,致使原本傳統農業自給自足部落結構受到破壞,也就 是貨幣交易取代了原住民以物易物的交易型態;光復後所帶來建立的現代教育 制度,使得原住民孩童接受漢人主流文化與價值觀,這對傳統原住民社群來 說,面臨社會文化與經濟解組和崩潰,尤其造成山地社會淪入「貧窮與匱乏」 之中(陳信木、林佳瑩、高琬涵,2010)。 為能有效掌握住當時山胞/原住民之人口流向,關於掌握基本原住民人口基. 政 治 大 置以及部落位置詳細調查上的說明,相關行政判定上的工作,更助於往後編製 立 本資料,始於日治時期開始有戶口的概念,並致力於原住民族別認定、分布位. ‧ 國. 學. 原住民人口資料的基礎。人口統計之重要在於藉由檢視人口結構能夠反映國家 之勞動力是否健全以及有助於官方政府對於擬定有關於原住民政策,或是能夠. ‧. 有效控制、協助教化亦有一定程度的重要性存在。自民國 38 年,已有臺灣省戶. sit. y. Nat. 籍統計等戶籍資料的確致力於掌握基本臺灣人口結構。然而,本研究檢閱歷年. er. io. 人口戶籍統計資料,大多均以漢人族群為統計基礎,少有針對於特定族群編印. al. v i n Ch 以探悉,然而,原住民地區以及平地山胞與山地山胞之劃定,如此行政區之劃 engchi U n. 詳細逐年資料,像是有關於原住民人口戶籍統計將近晚了十年才有相關資料加. 定卻同時也模糊了部落之間的界線。因此,本文嘗試於下文搭配既有的戶籍統 計資料並配合臺灣社會歷史脈絡,探討原住民於臺灣分布狀況並配合相關資 料,進一步突顯城市邊緣人—「都市原住民」所面臨之困境。 首先,檢視 1958 年戶籍統計資料整理,可以了解當時原住民臺灣分布狀 況,主要大部分集中分布在臺東縣、花蓮縣以屏東縣等後山地區,以及泰雅族 主要居住的宜蘭縣大同鄉、新竹縣、桃園市復興區、新北市烏來鄉等地區,意. 3. 例如:劃編山地鄉村鄰,並將原有理蕃區域按照地方行政體制,根據山地地理環境及交通情 形,劃編村鄰,建立鄉公所及代表會,並委派原住民(當時稱山胞)任鄉長(後改為選舉)。. 2.

(12) 表 1-1:原住民 4人口數按縣市別(1958 年 12 月) 百分比分配. 全體人口數 縣市. 總計. 縣市人口. 原住民地區. 原住民. 原住民地區. 山地山胞 平地山胞 山地山胞 平地山胞. 人口比重(%) 全體. 與各縣市人. 原住民. 口相比. 198398. 108059. 90339. 54.47. 45.53. 100. 1.98. 臺北縣. 746675. 1018. 1018. 0. 100.00. 0.00. 0.51. 0.14. 宜蘭縣. 321848. 6205. 6102. 103. 98.34. 1.66. 3.13. 1.93. 桃園縣. 450163. 6117. 6117. 0. 100.00. 0.00. 3.08. 1.36. 新竹縣. 434560. 9337. 8924. 413. 95.58. 4.42. 4.71. 2.15. 苗栗縣. 413292. 4977. 3048. 1929. 61.24. 38.76. 2.51. 1.20. 臺中縣. 572833. 2166. 彰化縣. 838598. 20. 南投縣. 387613. 政 治 大. 雲林縣. 638276. 嘉義縣. 99.63. 48.71. 1.09. 0.38. 20. 0. 100.00. 0.00. 0.01. 0.00. 13815. 立. 13557. 258. 98.13. 1.87. 6.96. 3.56. 0. 0. 0. 0.00. 0.00. 0.00. 0.00. 670208. 2424. 2422. 2. 99.92. 0.08. 1.22. 0.36. 臺南縣. 747753. 4. 0. 4. 0.00. 100.00. 0.00. 0.00. 高雄縣. 577650. 4275. 4177. 98. 97.71. 2.29. 2.15. 0.74. 屏東縣. 606429. 33296. 31736. 1560. 95.31. 4.69. 16.78. 5.49. 臺東縣. 188201. 56500. 10848. 45652. 19.20. 80.80. 28.48. 30.02. 花蓮縣. 235941. 58055. 17863. 40192. 30.77. 69.23. 29.26. 24.61. 澎湖縣. 90864. 2. 2. 0. 100.00. 0.00. 0.00. 0.00. 臺北市. 813825. 100.00. 0.00. 0.00. 基隆市. 212478. 66.25. 0.04. 0.04. 臺中市. 272716. 0.00. 0.00. 0.00. 臺南市. 312166. 1. 1. 0. 100.00. 0.00. 0.00. 0.00. 高雄市. 411666. 103. 39. 64. 37.86. 62.14. 0.05. 0.03. io. y. sit. Nat. n. a l3. er. ‧ 國. 1055. 學. 2158. ‧. 10039435. iv 80 C 27 53 33.75 n h e0n g c h0 i U0.00 0 0. 3. 0.00. 陽明山管 理局. 95680 資料來源:根據戶籍人口統計計算,《臺灣省戶籍統計要覽》,1948。. 4. 本研究中所含靜態人口統計資料主要以內政部戶政資料為主,包含內政統計年報、臺灣省年政 統計及臺閩地區人口統計等。目前可蒐集到的原住民資料部分。其中,歷年戶政統計中所統計 的原住民人數主要係以的「山胞」、「山地原住民」為主,並非包含平埔族人口,藉由觀察歷 年原住民人口的變動情形,自不同時期的社會脈絡來理解原住民族在臺灣社會的變遷情形。另 外,有關原住民之用語演進,原住民族在清朝時被稱為 「番族」,日據時代泛稱為「高砂 族」,國民政府來台後又將原住民族分為「山地同胞與平地山胞」,另又為了消解族群間的歧 視,在 1994 年將山胞改為「原住民」,後再進一步稱為「原住民族」。. 3.

(13) 涵著早期原住民主要分布、隔離集中在山地鄉,且極少數坐落臺灣北部地區與 西半部。王人英(1967)之研究 1965 年代臺灣高山族人口資料顯示,遷居都市 原住民人數相當零星、有限,僅約百人,但仍有聚集而居之現象。 1960 年代初期,臺灣正式邁向由漢人主導資本主義經濟體下,伴隨現代 化、工業化發展以及臺灣經濟迅速發展脈絡,致使衝擊山地社會不論是社會、 經濟結構層面,像是過去原住民可依據自身需求種植農作物,主要是依賴山林 資源之經濟體系,則轉變至由官方與市場共同主導競技作物之栽種原則下的貨 幣交易。如此劇變的生產方式不僅侷限,更是衝擊到原住民原有狹窄的生存空. 政 治 大 貿易經濟競爭下等挑戰之下,導致原鄉農業生產活動逐漸凋零,原住民的生計 立 間。也就是說,伴隨資本主義輪軸的運轉、工業產值超越農業產值、以及全球. ‧ 國. 學. 受到極大衝擊與考驗。在眾多考量因素中,居住原鄉原住民紛紛出走至生活條 件較佳的都市尋找就業與謀生機會—「都市原住民」。晚近,對於討論都市原. ‧. 住民遷移之原因,多以原鄉的推力以及都會區的拉力交互作用下(就業機會、. y. sit. io. n. al. er. 改善生活。. Nat. 良好生活環境等),使得原住民擁有更多機會跨越地理上的界線至都市謀職並. i n U. v. 至 1970、1980 年代期間,都市原住民紛紛湧入都會地區,其數量急遽增. Ch. engchi. 加。相較光復初期,從表 1-2 指出於民國 74 年都市原住民之分布狀況,不僅人 數之增減因族別有所不同,更值得注意的是,各族別之遷移過程也並非單一軌 跡,而是會受到其產業類型,像是當時桃園縣八德鄉、平鎮鄉、大溪鎮與桃園 市工業發展吸引原住民遷移;另一遷移原因而有所不同。另外,在此期間原住 民工作機會仍足夠,但礙於其教育取得大多屬於替代型、風險高的藍領階級為 主,同時也成為當時臺灣社會基層勞動力主要來源(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 會,1991;王淑英,2011)。然而,面臨後工業社會經濟型態快速變遷,原住 民擁有的就業環境與條件傾向不利,再加上當時漢人對於原住民的偏見與歧視 尚未改善,又以鄒族青年「湯英伸事件」最為引人討論,方始原住民在漢人社. 4.

(14) 會中長期居於弱勢的處境陸續被人挖掘、反省,進而開始呼喚大眾與政府對於 原住民權益之重視。. 表 1-2:都市原住民人口按照種族與居住地分(1985 年) 泰雅族. 人數. %. 21,643. 100. 3,772. 板橋市. 668. 3.1. 201. 中和市. 936. 4.3. 新莊市. 887. 4.1. 新店市. 665. 3.1. 樹林鎮. 985. 4.5. 汐止鎮. 493. 2.3. 瑞芳鎮. 1,140. 5.3. 土城鄉. 1,240. 5.7. 桃園市. 422. 1.9. 大溪鎮. 1,791. 8.3. 龜山鄉. 741. 3.4. 八德鄉. 1,290. 6. 平鎮鄉. 632. 2.9. 竹東鎮. 1,580. 7.3. 1,216. 埔里鎮. 937. 4.3. 795. 鳳山市. 418. 1.9. 屏東市. 2,122. 9.8. 潮州鎮. 536. 內埔鄉 基隆市. 排灣族. 魯凱族. 布農族. 曹族. 阿美族. 卑南族. 人數. 人數. 人數. 人數. 人數. 人數. 人數. 人數. 512. 2,915. 557. 90. 立. 537. 20. 13,215. 40. 20. 407. 108. 738. 76. 38. 773. 16. 16. 政 治 大. 633. 30. 165. 38. 28. ‧. 126 401. y. Nat. 28. io. 232. 9. n. al. 20. 111. 955. 學. ‧ 國. 總計. 賽夏族. sit. 合計. 47. er. 居住地. 465. Ch. eng 77 c h i. i n U. 1,493. 448. 2.5. 527. 9. 690. 3.2. 550. 100. 3,369. 15.5. 120. v. 1,140 1,240 230 1,390 713 1,290 344. 142 86. 255. 60. 101. 40 3,239. 資料來源: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91。. 若相較民國 48 年各縣市原住民人口分佈中,湧入都市的原住民僅有數十 人,當時居住設籍於新北市的原住民占全體原住民零星僅有 0.51%,又以山地 鄉新北市烏來區為主要分布地區;若以檢視桃園市原住民其原住民人口比重僅 有 3.08%,主要則以桃園市復興區為主;以及居住的宜蘭縣大同鄉以及南澳鄉. 5. 10.

(15) 為主,上述之區域主要是以泰雅族居住範圍為主。但經由數十年的時間,經歷 臺灣社會與經濟結構上的劇變,經濟起飛、公共設施開發絡繹不絕的黃金進步 年代。於民國 84 年原住民戶籍統計中(詳見表 1-3),相較非原住民人口數, 雖然原住民人口數仍為極度弱勢的一群,在分布空間中仍有著不均的現象,但 若進一步仔細發現原住民分布,相較於光復後,已有著截然不同的分布樣貌。 不論是民 48 年或民 84 年來說以整體全臺而言,山地原住民與平地原住民兩者 比重大致相同 5,但若以各縣市原住民當中,相較山地原住民,平地原住民人數 比重逐漸崛起,又以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彰化市以及基隆市更. 政 治 大 重心位置也明顯地逐漸轉移臺北縣、臺北市、桃園縣以及南投縣等縣市,同 立. 加明顯。另外,即使原住民於各縣市之分布現象雖仍集中於花東地區,但分布. 時,也說明 90 年代起,已打破原住民居住於後山地區之想像。.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民國 48 年山地原住民與平地原住民佔居住於都會地區原住民人口比重分別為至 54.47%及 45.53%;民國 84 年山地原住民與平地原住民佔居住於都會地區原住民人口比重分別為至 53.45% 及 46.55%。 5. 6.

(16) 表 1-3:原住民人口數按縣市別分(1995 年 12 月) 全體人口數 縣市. 臺閩地區. 百分比分配 原住民地區. 原住民地區 縣市人口. 人口比重(%). 山地. 平地. 山地. 平地. 原住民. 原住民. 原住民. 原住民. 原住民. 全體. 與各縣市. 原住民. 人口相比. 369701. 197611. 172090. 53.45. 46.55 100.00. 1.73. 臺北縣. 3305615. 23086. 5813. 17273. 25.18. 74.82. 6.24. 0.70. 宜蘭縣. 465043. 11078. 10397. 681. 93.85. 6.15. 3.00. 2.38. 桃園縣. 1524127. 26142. 13460. 12682. 51.49. 48.51. 7.07. 1.72. 新竹縣. 408577. 14735. 13966. 769. 94.78. 5.22. 3.99. 3.61. 苗栗縣. 560128. 7811. 4623. 3188. 59.19. 40.81. 2.11. 1.39. 臺中縣. 1404729. 10055. 6642. 3413. 66.06. 33.94. 2.72. 0.72. 彰化縣. 1288447. 2013. 931. 1082. 46.25. 53.75. 0.54. 0.16. 南投縣. 546517. 23734. 政 治 大. 23070. 664. 97.20. 2.80. 6.42. 4.34. 雲林縣. 753998. 447. 234. 213. 52.35. 47.65. 0.12. 0.06. 嘉義縣. 565804. 4260. 4024. 236. 94.46. 5.54. 1.15. 0.75. 臺南縣. 1081801. 1379. 753. 626. 54.60. 45.40. 0.37. 0.13. 高雄縣. 1193912. 12147. 10610. 1537. 87.35. 12.65. 3.29. 1.02. 屏東縣. 911843. 50093. 47670. 2423. 95.16. 4.84. 13.55. 5.49. 臺東縣. 254375. 78416. 18544. 59872. 23.65. 76.35. 21.21. 30.83. 花蓮縣. 358981. 83048. 30380. 52668. 36.58. 63.42. 22.46. 23.13. 澎湖縣. 90937. 112. 50. 62. 44.64. 55.36. 0.03. 0.12. 基隆市. 368771. 5049. 1.37. 1.37. 新竹市. 340225. 963. 0.26. 0.28. 臺中市. 853221. 2682. v 48.81 i 493 470 51.19 n Ch U 43.51 1515e n g1167 c h i 56.49. 0.73. 0.31. 嘉義市. 261391. 412. 321. 91. 77.91. 22.09. 0.11. 0.16. 臺南市. 706811. 643. 366. 277. 56.92. 43.08. 0.17. 0.09. 臺北市. 2632863. 5975. 1773. 4202. 29.67. 70.33. 1.62. 0.23. 高雄市. 1426035. 5402. 1558. 3844. 28.84. 71.16. 1.46. 0.38. 金門縣. 47394. 18. 10. 8. 55.56. 44.44. 0.00. 0.04. 連江縣. 5856. 1. 0. 1. 0.00. 100.00. 0.00. 0.02. n. 4641. 8.08. y. sit. io. 408. er. Nat. al. ‧. ‧ 國. 立. 學. 21357431. 91.92. 資料來源:根據戶籍人口統計計算,臺灣人口統計年刊,1995。. 7.

(17) 為突顯近十年都市原住民的人數的增長趨勢,並加強本研究對於這些生存 居住在都市空間中原住民的重視,在此檢視近十年依居住地區劃分原住民地區 6 以及都市地區原住民人口比重(請詳見表 1-4)。. 表 1-4:2002-2016 年原住民人口原鄉都會比例 原住民地區. 總計. 年月. 山地鄉. 都市地區. 平地鄉.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2016 年 04 月. 548548. 100. 163112. 29.74. 132404. 24.14. 253032. 46.13. 2015 年 12 月. 546698. 100. 163413. 29.89. 132344. 250941. 45.90. 2014 年 12 月. 540023. 100. 164537. 30.47. 132202. 24.48. 243284. 45.05. 2013 年 12 月. 533601. 100. 政 治 大. 24.21. 161555. 30.28. 131874. 24.71. 240172. 45.01. 2012 年 12 月. 527250. 100. 161083. 30.55. 131755. 24.99. 234412. 44.46. 2011 年 12 月. 519984. 100. 161839. 31.12. 131947. 25.38. 226198. 43.50. 2010 年 12 月. 512701. 100. 162329. 31.66. 132058. 25.76. 218314. 42.58. 2009 年 12 月. 504531. 100. 161865. 32.08. 131791. 26.12. 210875. 41.80. 2008 年 12 月. 494107. 100. 158370. 32.05. 130492. 26.41. 205245. 41.54. 2007 年 12 月. 484174. 100. 158677. 32.77. 130033. 26.86. 195464. 40.37. 2006 年 12 月. 474919. 100. 159370. 33.56. 129669. 27.30. 185880. 39.14. 2005 年 12 月. 464961. 100. 159796. 34.37. 129222. 27.79. 175943. 37.84. 2004 年 12 月. 454682. 158682. 34.90. 128303. 28.22. 167697. 36.88. 2003 年 12 月. 442388. 100. v 126494 ni. 28.59. 157044. 35.50. 2002 年 12 月. 432516. 100. 28.94. 147365. 34.07. y. sit. io. n. er. Nat. al. 100. ‧. ‧ 國. 立. 學. 人數. C h158850 35.91 U e n g c36.99 159995 h i 125156. 資料來源:歷年戶籍人口統計,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網站(http://www,pac.gov.tw)。. 依據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91 年 1 月 23 日臺(91)原民企第 9101402 號函。為落實「原住民族 工作權保障法」有關「原住民地區」條文之規定,因此,行政院原民會擬具「原住民地區」之 具體範圍 30 個山地鄉包括:現為新北市烏來區、桃園縣復興鄉、新竹縣尖石鄉、五峰鄉、苗栗 縣泰安鄉、現為臺中市和平區、南投縣信義鄉、仁愛、嘉義縣阿里山鄉、高雄市桃源區、高雄 市那瑪夏區、高雄市茂林區、屏東縣三地門鄉、瑪家鄉、霧臺鄉、牡丹鄉、來義鄉、泰武鄉、 春日鄉、獅子鄉、臺東縣達仁鄉、金峰鄉、延平鄉、海端鄉、蘭嶼鄉、花蓮縣卓溪鄉、秀林 鄉、萬榮鄉、宜蘭縣大同鄉、南澳鄉。25 個平地原住民鄉(鎮、市)包括:新竹縣關西鎮、苗栗 縣南庄鄉、獅潭鄉、南投縣魚池鄉、屏東縣滿洲鄉、花蓮縣花蓮市、光復鄉、瑞穗鄉、豐濱 鄉、吉安鄉、 壽豐鄉、鳳林鎮、玉里鎮、新城鄉、富里鄉、臺東縣臺東市、成功鎮、關山鎮、 大武鄉、太麻里鄉、卑南鄉、東河鄉、長濱鄉、鹿野鄉、池上鄉。 6. 8.

(18) 顯然地,位在都市地區原住民比例幅度不僅逐年上升,其幅度更是驚人 ( 2002 年都市 地區 原住民佔 全臺 原住 民 34.07%,至 2016 年其比例 高達 46.13%)。說明了在 21 世紀初,原住民對於居住地的選擇,不在是以花東等後 山地區為主,而是更多相當原住民轉向、湧入都市生活。 的確,藉由初探早期原住民戶籍統計資料,可描繪出傳統原住民在地理空 間上,從長期被隔離至山地鄉,在面臨資本主義以及自由市場的蓬勃發展之 下,使得原住民在不同考量之下,對於地理空間上的流動有了不一樣的選擇。 若加以檢視 2016 年四月整體原住民於空間分布,集中區域主要分布在屏東縣、. 政 治 大 了檢視原住民人口數規模的弱勢現象,如以各縣市人口數相比(詳見表 1-5), 立. 花蓮縣、臺東縣以及桃園縣,各至少有一成二至一成六的原住民居住於此。為. ‧ 國. 學. 除了原是原住民的大本營—花蓮縣與臺東縣,其原住民人口數佔該區域人口數 約有三成至四成。設籍於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彰化. ‧. 市、雲林市以及離島等地區的原住民,與該區域總人口比重仍不到一個百分. sit. y. Nat. 點,如此現象指出除了原住民在臺灣各縣市的確有著分布不均現象之外,也可. io. n. al. er. 以看到原住民居住重心的轉移。. Ch. engchi. 9. i n U. v.

(19) 表 1-5:原住民人口數按縣市分(2016 年 4 月) 原住民佔各區域. 佔整體原住民. 人口百分比. 人口百分比. 548,548. 2.33. 100.00. 3,971,000. 54,383. 1.37. 9.91. 臺北市. 2,703,829. 16,000. 0.59. 2.92. 桃園市. 2,116,988. 68,292. 3.23. 12.45. 臺中市. 2,750,322. 32,436. 1.18. 5.91. 臺南市. 1,885,252. 7,351. 0.39. 1.34. 高雄市. 2,778,107. 33,130. 1.19. 6.04. 宜蘭縣. 457,815. 16,796. 3.67. 3.06. 新竹縣. 543,600. 苗栗縣. 562,133. 彰化縣. 1,288,923. 南投縣. 區域別. 總人口數. 原住民人口數. 總計. 23,499,404. 新北市. 1.00. 507,852. 28,760. 5.66. 5.24. 697,752. 2,293. 0.33. 518,026. 5,786. 1.12. 839,339. 58,624. 6.98. 221,817. 78,938. 35.59. 331,498. 92,192. 27.81. 102,369. 468. 0.46. 372,037. 9,173. 2.47. al. 3,872. 0.89. 0.71. e n978g c h i U 0.73. 0.19. 434,674. n. 新竹市. 0.42. io. 基隆市. 5,472. 嘉義市. 270,463. 金門縣. 133,086. 連江縣. 12,522. Ch. 1,025. 186. y. sit. 澎湖縣. 2.05. Nat. 花蓮縣. 2.00. er. 臺東縣. 11,269. ‧. 屏東縣. 3.85. 立. ‧ 國. 嘉義縣. 3.89. 學. 雲林縣. 政 治 大 21,124. v 0.38 ni 1.49. 0.42 1.05 10.69 14.39 16.81 0.09 1.67. 0.18 0.03. 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內政部人口統計月報,2016。. 許多對於臺灣原住民相關研究顯示,其生存境遇的劣勢地位,和其居住原 鄉地理區隔偏遠有很大關聯,其中取得資源配置不易更是一大主因。然而,對 於進入都市生活,並非代表原住民亦可藉此享用與漢人同樣的資源與生活品 質。晚近,對於這些遷移或長久生活在都會地區原住民來說,其居住分布模式 之研究議題,加以探討的文章與論述亦有逐漸增加與關注的趨勢,指出這些進 入,或長期居住於都市生活的原住民礙於其謀職不易或其職業地位低落,因此. 10.

(20) 無法負擔昂貴的居住成本,以及社會上仍存在社會歧視,導致其居住區域大多 集中在都會區邊陲地帶、房價低區域以及河畔之聚落,甚至自行簡易興建住宅 (章英華、林季平、劉千嘉,2010;胡志平、陳皇仁,2011;侯建州、黃源 協、張麗玉,2012;王佳煌、李俊豪,2013;張朝琴,2008;鄭麗珍、李明 政,2011;洪乙禎、林錦鴻,2010;侯建州、黃源協、張麗玉,2012)。也意 味著相較隔離於原住民地區的原住民來說,進入都市生活的原住民,無形中又 因在都會地區中其居住空間位置的不同,再次形成隔離。 易言之,原住民自 1960、1970 年代後陸續離開原鄉到都會區生活,致使. 政 治 大 原住民的想像卻還停留在原鄉,看不到那些非法群聚在國有地,以及長期處在 立 北部地區的原住民人口快速增長。然而,當過半的原住民移居都會區,人們對. ‧ 國. 學. 經濟底層的原住民,只注意到偶爾成為「社會問題」的原住民主角,卻無法了 解這些居住於都市地區的原住民在漢人社會的真正處境。即使,臺灣社會經濟. ‧. 發展總體指標,如;國民生產毛額、世界競爭力等經濟成就於過去近十年來的. sit. y. Nat. 進步有目共睹,卻忽視了位於都市生活的底層原住民社會,整體而言,臺灣經. er. io. 濟整體雖然是絕對的進步,但位於都市邊緣的原住民的處境卻是相對的退步、. al. v i n Ch 9.64%,高於整體臺灣地區失業率,經十年更迭,民國 e n g c h i U 102 年原住民失業率為 n. 落後。例如,根據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報告得知,於民國 92 年原住民失業率為. 4.88%,不僅高於民國 101 年 4.86,也高於一般民眾的 4.22%,由此可見即使原 住民的勞動力參與率與一般民眾差距逐漸縮小的狀況下,但不論是在就業、失 業狀況、以及就業收入層面上原住民與一般漢人仍存有極大差距(原住民委員 會,2014;原住民委員會,2003)。. 二、桃園市歷史背景與發展 (一)桃園市原住民基本概況. 11.

(21) 若以縣市區域別檢視原住民分布,於早期除了東部地區之外,其他縣市區 域的原住民可以說是寥寥可數。然而,經由全臺社會經濟結構的改變,以及各 縣市歷史沿革與其人口、產業結構的轉變,其中,北部地區原住民人口比重的 增長,更是引人注目(請參考表 1-1、表 1-2)。也就是說在 20 世紀初,原住民 逐漸對於居住地的選擇,不再是以花東等後山地區為主。藉由以上民國 48 年、 民國 84 年以及民國 105 年各縣市原住民佔整體原住民人口比重顯示,對於北部 區域而言(臺北市、新北市、宜蘭縣、基隆市),皆有成長的趨勢。以新北市 舉例,對於全臺灣原住民而言,僅有不到 0.51%原住民,至民國 84 年則有. 政 治 大 相當驚人則以桃園縣為主,於民國 48 年時,僅有不到 3.08%原住民,至民國 84 立 6.24%原住民,然而,至今年四月,則有 9.91%原住民居住於此。其中成長幅度. 年則有 7.07%原住民,然而,至今年四月,則有 12.45%原住民居住於此。其原. ‧ 國. 學. 住民人口規模不僅超越高雄縣、屏東縣等地區,更是僅次於原住民大本營的花. ‧. 蓮縣與臺東縣,正式成為全臺灣原住民人數規模第三多之區域。. sit. y. Nat. 因此,本文將桃園市作為研究對象考量原因,除了原住民人口明顯的增長. er. io. 幅度之外,包括在 13 個行政區域中,僅為復興區為原住民區,不僅可掌握居住. al. v i n Ch 都市地區的原住民,近十年來不僅在整體原住民、佔桃園市以及整體全臺都市 engchi U n. 在非原住民地區的原住民人口分布模式,也可從檢閱表 1-6 得知桃園市居住於. 原住民人口比重的確有著明顯的增長趨勢,於 2002 年時,僅有 9.48%全臺原住 民居住於此,再經十餘年的時間已有 12.45%臺灣原住民居住於桃園市,佔都市 原住民近有兩成。圖 1-1 與 1-2 則初步檢視原住民與非原住民人口數於桃園市 495 里之分布,可以發現原住民分布的確不僅限於復興區、大溪區、龜山區以 外,更包括了桃園區、中壢區、蘆竹區、大園區、觀音區等地,亦有原住民居 住之狀況。. 12.

(22) 表 1-6:2002-2016 年桃園市原住民族人口數按居住戶籍地分 年月. 性. 總計. 原住民地區. 都市地區. 人口比重(%). 別 百分比. 原住民. 原住民. 計. 68292. 100. 7850. 11.49. 60442. 88.51. 12.45. 23.89. 男. 32743. 100. 4264. 13.02. 28479. 86.98. 12.27. 24.80. 女. 35549. 100. 3586. 10.09. 31963. 89.91. 12.62. 23.13. 計. 67748. 100. 7801. 11.51. 59947. 88.49. 12.39. 23.89. 男. 32490. 100. 4239. 13.05. 28251. 86.95. 12.21. 24.81. 女. 35258. 100. 3562. 10.10. 31696. 89.90. 12.56. 23.13. 計. 65440. 100. 7779. 11.89. 57661. 88.11. 12.12. 23.70. 男. 31457. 100. 4235. 13.46. 27222. 86.54. 11.95. 24.63. 女. 33983. 100. 3544. 10.43. 計. 64212. 男. 30886. 女. 30439. 89.57. 12.28. 22.92. 100. 立. 政 治 大. 7547. 11.75. 56665. 88.25. 12.03. 23.59. 100. 4156. 13.46. 26730. 86.54. 11.85. 24.52. 33326. 100. 3391. 10.18. 29935. 89.82. 12.21. 22.82. 62818. 100. 7549. 12.02. 55269. 87.98. 11.91. 23.58. 30226. 100. 4171. 13.80. 26055. 86.20. 11.72. 24.51. 32592. 100. 3378. 10.36. 29214. 89.64. 12.10. 22.81. 61044. 100. 7551. 12.37. 53493. 87.63. 11.74. 23.65. 男. 29410. 100. 4197. 14.27. 25213. y. 人數. 85.73. 11.55. 24.63. 女. 31634. 100. 3354. 10.60. 28280. 89.40. 11.92. 22.84. 計. 59321. 100. 7500. 12.64. 51821. 87.36. 11.57. 23.74. 男. 28597. a100l. 11.36. 24.75. 女. 30724. 11.77. 22.90. 計. 57632. 4184 14.63 24413 n C U h3316e n g 100 10.79 27408 89.21 chi. 100. 7452. 12.93. 50180. 87.07. 11.42. 23.80. 男. 27787. 100. 4148. 14.93. 23639. 85.07. 11.19. 24.79. 女. 29845. 100. 3304. 11.07. 26541. 88.93. 11.65. 22.97. 計. 55704. 100. 7359. 13.21. 48345. 86.79. 11.27. 23.55. 男. 26921. 100. 4123. 15.32. 22798. 84.68. 11.03. 24.57. 女. 28783. 100. 3236. 11.24. 25547. 88.76. 11.51. 22.72. 計. 53436. 100. 7470. 13.98. 45966. 86.02. 11.04. 23.52. 男. 25873. 100. 4146. 16.02. 21727. 83.98. 10.79. 24.54. 女. 27563. 100. 3324. 12.06. 24239. 87.94. 11.28. 22.67. 計. 51213. 100. 7614. 14.87. 43599. 85.13. 10.78. 23.46. 男. 24892. 100. 4234. 17.01. 20658. 82.99. 10.55. 24.51. 女. 26321. 100. 3380. 12.84. 22941. 87.16. 11.02. 22.58. 計. 48357. 100. 7547. 15.61. 40810. 84.39. 10.40. 23.20. 計 男 女. 2011 年 12 月. 2007 年 12 月. 2006 年 12 月. 2005 年 12 月. n. 2008 年 12 月. io. 2009 年 12 月. Nat. 2010 年 12 月. 計. 13. 學. 2012 年 12 月. 百分比. ‧. 2013 年 12 月. 人數. sit. 2014 年 12 月. 百分比. er. 2015 年 12 月. 佔都市. 人數. ‧ 國. 2016 年 4 月. 佔全體. v i85.37.

(23) 2004 年 12 月. 計. 45885. 100. 7690. 16.76. 38195. 83.24. 10.09. 22.78. 2003 年 12 月. 計. 43240. 100. 7862. 18.18. 35378. 81.82. 9.77. 22.53. 2002 年 12 月. 計. 41016. 100. 7892. 19.24. 33124. 80.76. 9.48. 22.48. 註:人口比重中佔都市原住民之計算,則以桃園市居住於都市地區原住民除以該年全臺居住 於都市地區原住民之比重。 資料來源:根據戶籍人口統計計算,人口統計資料取自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全球資訊網站 (http://www.pac.gov.tw)。. (二)人文地理概況 為了突顯本研究以桃園市原住民作為研究對象的重要性。在此簡述其地理. 政 治 大 12 月 25 日升格改制為直轄市,行政區分劃為 13 區,又分為以閩南人聚落為主 立 位置及並回顧其產業發展。桃園市總面積為 1,220.95 平方公里,自民國 103 年. 北桃園地區,範圍涵蓋桃園區、龜山區、八德區、大溪區、蘆竹區以及大園. ‧ 國. 學. 區;以客家人聚居區,範圍涵蓋中壢區、楊梅區、平鎮區、龍潭區、觀音區以. io. sit. y. Nat. 市各行政區發展特性概述,圖1-3為桃園市行政區位置圖。. ‧. 及新屋區;唯一的原住民區則是復興區—泰雅族居住範圍,如表 1-7 則為桃園. n. al. 鄉鎮市區. er. 表 1-7:桃園市各行政區發展特性概述. v i n Ch i U e n g c h 地方發展概述. 桃園區. 昔稱「桃仔園」,為桃園市政經發展中心。 縣內人口最多的都市中心,閩南人為主要族群北 桃園的工業中心。. 中壢區. 昔稱「澗仔壢」,今是南桃園的重心商業都市;作 為交通便利重要樞紐,作為連結臺鐵青埔站與其中 機機連結; 由於其位置為閩南與客家兩族群交會地帶,因此 發展族群特色為該區重點。. 大溪區. 昔稱「大姑陷」,後改稱「大姑崁」、「大嵙 崁」,若以面積而言,全區土地面積有 105.1206 平方公里,為桃園市第二大市區,僅次於復興 區。 該區特色為位於重山之間風景宜人,昔日大漢溪. 14.

(24) 商舶雲集、大溪商行市況活躍,繁華過往留下豐 富文明,是北臺灣重要文化資產。 楊梅區. 昔稱「楊梅壢」,至民國改為「楊梅庄」,光復 改稱「楊梅鎮」,其為重要交通要塞,迄今對外 交通極為便利 7,有著名的幼獅工業區以及大興工 業區等。 本區語言以客語為主,佔 7 成以上,國語次之;近 來因工作關係由外縣市遷入定居者不少,閩南語 顯著增加。. 蘆竹區. 臺灣國際航空城的「國門之都」。 位於桃園市最北端,為桃園市沿海四市區之一, 昔日因遍野蘆竹而得名,鄉內南崁村為全桃園地區 最早開發之地;擁有完善道路規劃與優質的建設 品質,中小企業相 繼在境內成立,成為工商重 鎮,此外,人口成長速度高居桃園市之冠,且擁 有相當完善休閒購物機能:南崁購物中心、眾多 高爾夫球場。 鄰近南崁交流道,西有桃園國際機場,未來將配 合亞太營運中心、桃園航空城計畫,產業發展主 要為航空產業服務、國際物流以及倉儲等產業。. 立. ‧. ‧ 國. 學. y. sit. er. io. a l 昔稱「龜崙嶺」,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族的社域。 v i n Ch 桃園市進出大臺北都會區的門戶, U i e h n c g 該區更有長庚醫院等豐沛醫療資源,以及臺塑長. n. 龜山區. 昔稱「大坵園」,以農漁業為主,該區內有桃園國 際機場、桃園航空城、青埔高鐵站區以及大園工業 區等重要建設。. Nat. 大園區. 政 治 大. 庚養生村。於科技產 業方面擁有包含龜山工業 區、林口工三、工四工業區及華亞科技園區等, 每年產值直逼全國工業產值 8%,足見龜山區工業 之發達。 八德區. 原名「八塊厝」,為全市面積最小區域,為銜接 桃園臺地與臺北盆地之門戶,早期產業主要以農 業發展為重。 又因鄰近桃園區,因此在工商業發展早已是其腹 地,又稱為北桃園第二大城。. 7. 交通狀況有縱貫公路、縱貫鐵路、中山高速公路等貫穿本區,楊梅交流道與幼獅交流道分設 在鐵路兩旁,又有楊梅、埔心、富岡等 3 個火車站,交通極為便利,東西向快速道路建成後, 交通更為便捷。. 15.

(25) 龍潭區. 昔稱「龍潭陂」、「龍潭庄」,其住民主要以客 籍為主。 丘陵臺地多,廣植茶樹,茶香盛名,觀光資源豐 富。 又因中山科學研究院、宏碁渴望園區的設立,吸引 高科技人才移入。. 平鎮區. 舊稱「張路寮」、「安平鎮」,其住民主要以客 籍為主。 其地理位置北鄰中壢,多年來即為中壢的腹地,經 濟活動幾 與中壢同步發展,又稱為南桃園次都 會。 位於桃園市平地中央地帶,擁縱貫鐵路、公路與 高速高路交錯銜接,佔有居中發展優勢。. 新屋區. 全國最大的農業市區,其種植稻米為全國重要米 倉與共應來源。然而,由於地廣人稀,人口外移 為該區最大發展阻力,其住民主要以客籍為主。. 立. n. al. er. io. sit. y. Nat 復興區. 昔稱「石觀音」,桃園市沿海四市區之一。 產業特性為農、工業並進。 其人口密度僅較復興區與新屋區低,卻擁有北臺灣 最大的觀音工業區,大潭濱海工業區、桃園科技園 區、大觀工業區等的推展,其工業發展有一定程 度; 在觀音、草漯與新坡地區。閩、客族群在這三大 區域中各自呈現不同的文化風貌。. ‧. ‧ 國. 學. 觀音區. 政 治 大. Ch. i n U. v. 位於桃園市的東南方,土地面積約有 350 平方公 里,占全市三分之一,是境內土地面積最大、人 口最少。居民有 2/3 為泰雅族原住民,也是桃園市 唯一原住民區,並劃定於山地鄉。. engchi. 整理來源:資料取自桃園市政府,(http://www.tycg.gov.tw); 李慧君(2005). 然而,桃園市不僅其交通位置便利、各行政區之地方發展亦有其特色之 處,自 1970 年代桃園縣某鄉鎮像是八德鎮、平溪鄉、大溪鎮以及龜山鄉等較為 蓬勃工業發展鎮地,已吸引都市原住民遷移。另外,依據 2013 年原住民就業狀 況報告得知桃園市原住民主要從事工業佔全臺比例為大宗將近有二成五,其中 工業又分為礦業及土石採取業、製造業、電力及燃氣供應業、用水供應及汙染. 16.

(26) 整治業、以及營造業,其中桃園市原住民又以從事製造業較為突出。因此,桃 園市本身產業發展概況更值得令人注意,以下則略述桃園市整體發展概況。. (三)產業發展概況 桃園市位於北臺灣地理、人口、經濟中心,為各產業軸帶之樞紐,在政府 經濟建設計畫持續推動下,多個工業區陸續成立,至今有 29 個報編工業區,縣 內非都市土地工業用地 3696 公頃,都市計畫工業區 3131 公頃,全縣可供設廠 工業用地超過超過 6827 公頃,可以發現桃園以工商大縣為建設基本之藍圖。桃. 治 政 大 自民國六十年代以來,因強勢的工業化力量使得桃園地區成為工業重鎮,此 立. 園地區在臺灣歷史發展脈絡下並非區域計畫執行重心,其產業發展相較緩慢。. 外,以桃園地區工業土地開發而言,其工業面積與面積增加量屬北部區域最大. ‧ 國. 學. (李慧君,2005)。藉此回顧桃園市工業區之發展,可歸納成四個階段說明,. ‧. 並分為下列階段:. sit. y. Nat. 1.第一階段(民國 50-59 年)—勞力密集產業興起,私人工業用地沿臺 1 線. io. er. 發展: 於民國 50 年初,臺灣產業主力由農業走向勞力密集工業,桃園市充裕. al. v i n Ch 為主,龜山工業區以紡織、電工及金屬等勞力密集產業為主。當時選址以交通 engchi U n. 人力成為當時重要之處。此時代表性工業為龜山與內壢工業,皆為由政府扶植. 便利以及地價便宜作為考量,形成許多工業用地主要沿著臺 1 線 8省道發展之情 形。 2.第二階段(民國 60-69 年)—十大建設帶動地方發展,配合「獎勵投資條 例」修訂,公部門成為工業區的主要提供者:此階段為桃園市編定工業用地及 都市計畫工業區劇增的階段。由於當時正值配合中央政府十大建設,交通建 設,例如:中山高速公路的開通活絡了桃園市的繁榮。此外,桃園國際機場的 臺 1 線乃早期開發城鎮之聯絡道路,北由新北市丹鳳進入桃園市,行經龜山區、桃園區、內 壢、中壢區、楊梅區等人口聚集的地區,不僅為重要道路,更為剛興起的都市勞力型製造業提 供就近市場。. 8. 17.

(27) 開通,吸引大量外資投資,更帶動工業區的需求。另外,同時配合中央為獎勵 投資加速經濟發展,政府依照「獎勵投資條例」結合交通建設開發大量工業 區,在此階段主要開發工業區為:工業區有北部特定工業區、幼獅工業區、大 園工業區、林口工三工業區、中壢工業區、幼獅擴大工業區、平鎮工業區、新 屋區崁頭厝工業用地及楊梅大興工業區 9。 3.第三階段(民國 70-79 年)—工業用地開發逐漸減少,綜合性工業區開發 趨勢興起:有鑑於「獎勵投資條例」於民國 70 年廢止,因此工業區的編定數量 與盛期相比銳減不少,此階段僅有由桃園市所開發的工業區蘆竹區的海湖工業 區與觀音工業區 10。. 立. 政 治 大. 4.第四階段(民國 80 年至今)—因應產業政策,工業區以科技工業園區為. ‧ 國. 學. 主要型態,沿北二高發展成高科技創新軸帶,私部門開發工業區逐漸抬頭:於 民國 80 年起開始執行「促進產業升級條例」,除了政府轉以規劃開發科學工業. ‧. 園區為主,而私部門之興辦工業人則逐漸取代公部門成為編定工業區的開發主. y. Nat. n. al. Ch. er. io. 提升交通便利性,以提供更為優勢的工業區位。. sit. 體。重要交通道路的貫通(機場支線、桃園內環線以及第二高速公路),大大. i n U. v. 由此可知,桃園市早期工業蓬勃發展,其開發歷程與政府政策規劃中基礎. engchi. 建設推動有著很大關係。如今,桃園產業發展自勞力密集且具有汙染性產業邁 向高科技研發科學園區為導向;產業扶植主導角色也從政府轉向為私部門導 向;在區位分布上,早期工業區沿著臺一線省道設置,並往中山高速公路聚 集。. 9. 其中楊梅大興工業區為大興紡織公司私人開發,為當時臺灣省第一個私人開發的工業區。北 部特定工業區為中國石油公司開發,以石油化學產業為主;幼獅工業區以電工器材產業為主; 大園工業區以污染性公業為主,其他為化學製品、染整等;中壢工業區以電子工業為最盛;林 口工三工業區是以化學製品為主;平鎮工業區以電子電器產業為主。 10 兩者皆為綜合性工業區,其中海湖工業區主要以長生殿廠為主;觀音工業區主要以化學工廠 為主,金屬製品業為輔。. 18.

(28) 第二節. 研究問題. 近年來有關論述原住民遷移問題的文獻已有許多重要的發現,這些文獻大 多著重於對於都市原住民遷移原因、模式以及面臨都市後適應問題,但缺乏為 進一步探討都市原住民落腳之處與資源配置之間的關聯,以突顯其居住困境。 誠如上述,近幾十年都市原住民人口數雖然急遽增加,但不僅需要面對文化適 應問題,也存在者與他族在實質地理空間的隔離現象,即使處於都市仍為邊緣 的一群。然而,這樣的結果是否也能成為一種隱形的種族歧視,進一步影響到. 政 治 大. 原住民在資源或機會取得的不平等分配。另外,在生存權的考量下,原住民遷. 立. 移與居住模式及其問題逐漸受到重視及關注,其中,受到較大關注傾向於討論. ‧ 國. 學. 原住民與漢人的所擁有健康與教育資源配置與其居住地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然而,本文嘗試超越以教育、醫療資源分布,希望能以多元資源衡量並檢視桃. ‧. 園原住民居住模式如何侷限其生存機會,更傳達出原住民與漢人由於居住地不. y. Nat. al. 11. er. io. 延續上述脈絡,若以社會排除. sit. 同,所擁有天壤之別的生活圖像。. 之觀點來檢視原住民之不利地位,近年來. n. v i n 社會政策逐漸以「社會排除」之觀點,來解釋貧窮之狀況,如立基於公民權、 Ch engchi U 居住權、社會參與以及就業與貧窮問題等面向。因此,若加以檢視原住民相關 議題,的確有著原住民被社會排除的現象,可惜僅侷限於單一層面或問題上的 討論,本研究期待能夠突顯出居住隔離並非空間上的分化,亦是物質取得之受 限,同時也可說是生存機會的隔離的另一種層面,並突顯社會排除議題。 本研究核心在於藉由理解原住民群體與他群之人口分布關係,來掌握臺灣. 11. 社會排除的概念主要源於法國,主要討論貧窮與社會排除之關聯,其中強調社會結構對個人 貧窮之影響,其中並以經濟指標作為測量社會排除之。而歐洲委員會於 1994 年,於《社會政策 白皮書》(European Commission, 1994)對社會排除進行定義,說明社會排除並非靜態,而是動態 連串之過程;社會排除之現象並非侷限於物質和經濟上問題,更包括心理價值以及社會參與 等;當前政策無法適當處理社會排除及其後果(張菁芬,2010). 19.

(29) 原住民居住隔離之程度與樣貌,並加空間觀念帶入本研究中,進一步觀察資源 之分佈,並秉持著「空間上排除,代表生存機會與資源取得圖像應有所差 異」。然而,人口的空間分布乃為人口學家長久以來的關切議題(Fossett, 2005)。為能使本研究從空間觀點出發以了解人口現象。因此,本研究將以地 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以及統計軟體 R 作為分析工具, 並基於社會經濟資料庫所公布 2015 年 12 月原住民人口統計資料,並以村里為 分析單位,以實體圖層進行評析並進行討論桃園市原住民居住分布型態,並檢 視相關重要資源分布,以實證資料論證居住於桃園市都市地區原住民居住分布. 政 治 大. 狀況與資源配置之間分布,以突顯桃園市原住民真實的生活處境。.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0. i n U. v.

(3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房、住民人口數. 圖1-1:桃園市各村里原住民人口數 21.

(3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數 口 人 氏︱. 住 叫叫 叩 明 原仙l n 日 2. 427. 圖1-2:桃園市各村里非原住民人口數 22.

(3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5. 0. 5. 10. Ch. engchi. 15. i n U. v. 20 km. 圖1-3:桃園市各行政區域位置圖 23.

(3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4. i n U. v.

(3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藉由第一章論述臺灣都市原住民的基本概況與研究背景,可以看到隨著經濟結 構的變遷與多重遷移因素的考量之下,看似原住民已從自給自足的經濟型態轉型至 都市尋求新的生活方式以求發展,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品質。然而,誠如謝高橋、陳 信木(1988)指出,前往都市或都會地區就學、工作與定居的原住民,同時兼具 「遷移者」(migrant)以及「少數群體」(migrant)雙重弱勢身分與地位。. 治 政 大 民其問題是普世、全球性的。在現代化過程中,以澳洲原住民為例,其遷移比例極 立 高,依據澳洲 1996 年人口普查資料發現澳洲原住民遷移率相較高於一般民眾 9%; 然而,並非僅有臺灣原住民於居住選擇面臨如此困境,許多研究彰顯都市原住. ‧ 國. 學. 加拿大原住民離開其保留地比例則更高,都市原住民比例自 1871 年的 1.7%成長到 1991 年的 42.3%,至 1996 年更高達 72.6%。也就是說澳洲越來越多原住民離開原. ‧. 鄉遷移至都市和大都會中心(澳洲東部與南部地區)生活,大多較為貧困且為需要. sit. y. Nat. 政府援助的受益者,且其就業與經濟發展層面也是處於不利處境,主要因原住民族 教育和就業資格的缺乏,因而也難以維持其基本生存條件,幾乎與主流白人社會隔. io. n. al. er. 絕也難以適應,不僅於此,與其傳統部落沒有聯繫,其困境更加嚴峻(Schoulas,. Ch. 1996;許雯錚,2003;劉千嘉,2013)。. engchi. i n U. v. 另外,富有全球文化最豐富多元的巴西,Telles(1992)研究自 1980 巴西人口 普查資料)並檢閱巴西 35 個都會區,並以膚色分為白色(白人)、黑色(當地原 住民)以及棕色(白人與原住民混血)發現白人與當地原住民居住隔離現象甚為嚴 重。此外,不論是社會經濟地位與房價市場是預測居住隔離最佳指標,特別又是本 身在職業高度不平等、低收入,且具有高房價交易量等區域最為明顯。然而,近日 巴西原住民則湧現回歸部落、傳統領域等現象產生,但其環境背後風險卻令人相當 擔憂,例如:據國際特赦組織(2012)報導指出包含巴西部分最小、最貧窮、原住 民人口最稠密的原住民區域—巴西西南部 Mato Grosso do Sul 省,以及甚至因土地 紛爭而淪落至公路旁生活的原住民來說,其環境承擔對於生活機會種種威脅,包括. 25.

(35) 因醫療資源匱乏所導致疾病與營養不良問題叢生,甚至社會中存在暴力與自殺等現 象,同時也存在巴西當局無法有效處置相關居住問題。由此可知,原住民面臨居住 選擇問題更是全球性的問題,並非僅有出現於臺灣都市原住民適應問題。 因此,為加強並驗證都市原住民如何於主流社會處於不利處境之論述,藉由資 源分布的角度檢視居住空間與其生活機會之間關係,並以社會排除理論解釋,希冀 能夠有效地解釋原住民於主流社會當中的不利的社會結果,尤其是生活機會的差 異。因此,於本章安排將依序論述並討論有關居住隔離、資源分布與生存機會以及 社會排除等相關文獻,進而針對作為研究分析時立論參考之依據。. 第一節 居住隔離.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隔離(segregation)一詞主要是由 Park 與 Burgess 於 1924 年所引入,泛指相 同團體之群體,因為其性別、種族、宗教、職業等社會特徵不同,並透過居住安排. Nat. sit. y. 所形成分化之現象。對於隔離之論述,在早期已有芝加哥學派針對並進行討論,但. er. io. 傾向著重於進入城市中後因社會特徵如種族、階級以及職業不同所造成的隔離現. al. 象,然而,Park 於 1926 年並針對隔離再做進一步的闡述,並將討論重心放在大城. n. iv n C 市內各社區(Community)之間,包含了密度、人口分布以及隔離模式之論述,輔 hengchi U 以都會區內各土地使用區當中,論述各族群的競爭資源之圖像,例如:居住於金融 商業區大多為持有經濟優勢的菁英份子(Porter & Howell, 2012)。整體而言,人文 生態學家對於隔離之相關研究,則聚焦於種族或族群當中社會經濟地位之差異,所 導致在居住空間安排之中社會距離,也就是可以透過個人所在的居住地、購屋選擇 以及居住環境可加以判別其社會經濟地位,類比擁有社會經濟地位較低之個人或群 體傾向居住在環境較髒亂、品質較不良之住處。 有關居住隔離之理論,不僅強調除了社會團體內具有吸引力外,也指出團體之 間也存在空間性的競爭。而種族間社會特性之差異,不僅作為隔離之要件明顯地影. 26.

(36) 響居住分布,並聚焦於討論在於社會經濟地位之差異,與其相關之理論論述則正是 以社會經濟地位觀點切入—空間同化(spatial assimilation),亦指具有優勢的主流 族群其社會流動性較高,藉由教育、職業聲望與收入進而帶動種族居住整合,並認 為文化融合(acculturation)與社經地位提升有助於改善居住隔離;另一觀點為為 地區階層化(place stratification),主要強調因偏見與歧視以限制弱勢族群其流動 性並導致面臨居住市場中歧視之行為(Charles, 2003;Fossett, 2005)。 誠如 Duncan and Duncan (1955)等學者論述,指出擁有社會流動性較高的高 地位的家戶單位,由於在經濟競爭中容易取得優勢,可購取品質較好的房屋並尋找. 治 政 差的房屋,則不傾向族群的聚集形式。換言之,對於處於原地群聚之群體,當他們 大 立 累積足夠資源後加上流動性較高,會藉此離開原鄉被吸引至外地尋找更好的生活機 門當戶對的鄰居;反之,在經濟競爭中,持有資源的弱勢群體,不僅居住於品質較. ‧ 國. 學. 會,然而對於沒有辦法離開原鄉的弱勢族群,不僅於空間上,也著實加深了族群內 部分化(Fossett, 2005)。此觀點說明並非優勢族群本身排除弱勢族群所導致的隔. ‧. 離,弱勢族群本身亦是會促成內部隔離。. sit. y. Nat. 持有「隔離是甚至是作為導致、延續某些弱勢族群於不利處境的根本原因之. io. er. 一。究其緣故即作為形塑生活機會重要角色」論述下,強調的是隔離與不平等之間 關聯,並被賦予較為負面的態度與意義。Massey & Denton(1993)指出居住隔離. n. al. Ch. i n U. v. 不僅會影響社會與經濟之福利,居住隔離會為弱勢群體帶來著長期負面效應以及風. engchi. 險,包括著弱勢群體對於資源的可及性以及其他層面的排除,涵蓋私人與公共設施 的參與、工作機會、教育品質以及人身安全等,甚至會影響所擁有的社會網絡品質 的接近性,同時也會侷限個人或團體社會與地理流動性(Charles, 2003)。類似觀 點誠如 Kaufmann(2004)則以資源、商品以及服務的取得性;學習技術之競爭 力;空間占用性,此三面向來決定個人或團體對於流動性之多寡。藉此能夠理解空 間的分化會使得不同群體對於資源取得差異性有所存在,甚至影響其個人與團體移 動之能力,同時也顯示出周遭環境的重要性在。. 27.

(37) 不僅於此,Urry(2009)認為團體所擁有的流動性與不平等是有關連的,也就 是不論是實質流動或是無形流動(例如:人們的遷移行為、商品流通以及媒體訊息 之交換)皆與其所連結之行動者所處環境不同,所衍生的社會空間因而有差異居住 隔離的現象所伴隨負面風險,不僅有形資源取得傾向困難,更包含族群之間的互 動。空間上的互動,涵蓋了種族之間與他族之互動,過程中更是伴隨不同的機會以 及風險的產生,包括通婚、文化乃至社會化過程有所不同,例如互動接觸、暴露機 會以及封閉程度,進而影響社會距離的差異。相關臺灣實證研究發現,族群間通 婚,會受到各族群相對人口數、人口結構以及性別比例組成有不同的影響(章英 華、黃樹民,2010;陳端容、陳東升,2001:謝雨生、陳怡蒨,2009)。整體來. 政 治 大. 說,族群異質性高低程度,以及族群間的地理區隔,都是跨族群交往的重要結構性. 立. 原因。除了婚配機會之外,實質地理區域空間上的區隔,不僅代表著族群互動、社. ‧ 國. 學. 會距離,也伴隨著經濟資源之競爭,進一步產生族群之間觀感之差異(劉千嘉, 2013)。整體而言,意味著遷徙除了帶來經濟地位的改變之外,也重塑族群之間的. ‧. 界線同時也會影響並形塑著族群之間社會距離之樣貌,除了面臨非原鄉文化與生活 習慣需調適、改變之外,更因族群身份轉變面臨或是應個人認同,並進一步對原住. y. Nat. io. sit. 民與漢人的社會關係產生變化。. n. al. er. 有關居住隔離相關研究,主要分為有三,(1)居住隔離分布模式、(2)導致. i n U. v. 居 住 隔離原因、( 3)居住隔離所造成影響。自 1960 前, Massey and Denton. Ch. engchi. (1993)指出起初居住隔離研究大多聚焦且於美國白人與黑人之間隔離程度。然 而,自 20 世紀下半葉,美國有關於居住隔離研究不僅在地理尺度上有了轉變,自 國家、城市間測量尺度,抑或是縣市與鄰里尺度測量以求更細緻之分析模式,另 外,在 1960 與 1970 年代公民權高漲期間,美國致力於弭平白人與黑人之間因種族 主義(偏見或歧視)所導致居住隔離原因探討,取而代之逐漸轉移至當地政府對於 該區域對於土地使用、金融借貸等管制。另自 1965 年代起,在大量湧現拉丁裔與 亞裔移民背景下,種族間隔離程度逐漸式微,取而代之的則是經濟開放後,在資本 主義輪軸運轉下,收入不平等所導致社會經濟地位之間隔離,也就是說種族隔離與 貧窮隔離的現象在某些程度的空間條件下會交互產生貧窮集中的現象,除此,不僅. 28.

(38) 於都會地區有著貧窮隔離的現象產生,更包括非都會區,如此觀點則聚焦於社會經 濟地位的差距,包括職業、收入、所得與財富等指標、或是都市政府於土地空間上 的規劃與政策、利益團體(房仲業者與財產所有產權者)的政策遊說等,皆會造成 生存機會與空間分布上的不平等,甚至潛在地造成社會上的衝突。晚近,相關研究 並非侷限於以家庭收入與教育程度等測量社會經濟地位,在眾多學者已發現於某些 都會區中越貧窮的地方,其樹木覆蓋率較低的脈絡下,Duncan 等人(2014)進一 步檢視影響個人或群體的健康狀況與福祉樹皮覆蓋率並檢視其空間分佈狀況,發現 種族與收入之特性確實會影響規劃者對於當地公共設施於空間分布狀況,意味種族 特性影響整體鄰里結構,進而影響當地對於某些增進個人或社會福祉相關公共設施. 政 治 大. 上的規劃。如此觀點更應證 Massey and Denton(1993) 指出居住隔離所造成社會. 立. 環境更延續導致弱勢族群於社會經濟地位處於更加不利的地位(Duncan 等,2014;. ‧ 國. 學. Massey, Rothwell, & Domina, 2009;Quillian, 2012;Saunders,1981)。 晚近即使多數研究指出原住民於都市生活有著嚴重居住問題之論述,但目前有. ‧. 關臺灣原住民居住隔離的研究屈指可數,缺乏系統性的研究。目前已知最早相關研. y. Nat. 究為謝高橋(1995)使用 1991 年臺北市人口普查資料分析臺北市原住民的居住隔. io. sit. 離,並將社會經濟地位、都市經驗、居住喜好、社會歧視以及社區生態做為解釋變. n. al. er. 數進行迴歸分析,於社區生態處理則將都市中心為 0、中心區為 1、外圍區為 2,. i n U. v. 並達到顯著水準。爾後,晚近研究僅見於王佳煌、李俊豪(2013)使用 1980-2010. Ch. engchi. 年人口普查資料發現,教育以及職業程度於臺北都會區有著群聚化、分殊化以及階 層化等空間分布模式,其中,原住民、外籍勞工與新移民則有著集中於臺北市的邊 陲地區、新北市原鄉以及工業區集中地區、以及胡志平、陳皇仁(2010)研究則依 據 Massey 與 Denton(1988)建立隔離指數測量新北市各鄉鎮市居住隔離程度,並 發現若以都市生活圈、都市化程度以及平均區段地價可作為解釋變數,其中值得注 意人口規模並無法解釋居住隔離程度,此現象與美國狀況則有所出入,該研究指出 就都市地區而言,雖然都市化程度越高地區相對原鄉部落享有較多資源或是工作機 會,但在都市中生活的原住民卻面臨較為艱鉅的生活挑戰,更彰顯出都市政策是造 成對原住民在居住選擇陷於困境原因之一。. 29.

(39) 第二節 居住隔離與資源分布. 如同於上節不斷地強調空間分化對於資源取得之影響,也就是說對一個城市空 間上來說,不僅將群體之間做出區隔,同時,在順應資本主義與開放性的浪潮之 下,稀少資源如何分佈,也實質反映城市權力的不均勻分配之現象。回顧臺灣之城 鄉差距問題,蔡宏進(1997)指出城鄉間存在著就業工作、生產與生活用品與服務 關係上的問題、休閒娛樂、衛生醫療等問題等。藉由爬梳現有文獻的理解而言,居 住隔離之影響層面涵蓋群體可得之生活機會之多寡,例如健康狀況、升學機會、工. 政 治 大 Mason 與 Trollope(2005)指出現代社會基本生存機會包含教育、身心健康、居住 立 作機會,居住地是否安全等等,皆產生不同程度的風險(Charles, 2003)。此外,. ‧ 國. 學. 和正義等項目,為此則討論原住民研究顯示居住區域與其不平等資源分布,進而影 響其生存機會。. ‧. 有關原住民教育問題與教育資源分布,晚近研究指出原住民學生長久以來存在. y. Nat. 著教育落差的現象,原住民學生因為其社會經濟地位或居住地較為劣勢,並存在著. sit. 教育資源分布不均之現象,進而影響教育機會公平性,也是導致原住民長期人力資. n. al. er. io. 本處於劣勢之地位原因之一(劉從義,2003;章英華、林季平、劉千嘉,2010;李. i n U. v. 隆盛、賴春金、林永基、李光展,2010;林宜臻;2009;劉千嘉,2013)。有關原. Ch. engchi. 住民健康狀態與醫療資源分布,依據官方資料顯示近年原住民族的健康狀態雖有改 善,但仍較主流社會還差,仍有存在著差距,其原因除了與文化背景、生活習性之 外,更強調的是與所處居住地交通便利性、醫療資源貧乏及分布不均等,又以居住 於山地鄉原住民狀況更嚴重(張朝琴,2008;鄭麗珍、李明政,2010;洪乙禎、林 錦鴻,2010;侯建州、黃源協、張麗玉,2012)。誠如廖正宏(1985)認為遷移者 移居後的健康情形,應衡量社會經濟地位,在於遷移者往往是社會經濟地位較差的 人,因此不論是在使用醫療設施與資源的知識皆受到限制。其中,有些遷移者則將 不良的健康狀況歸咎於遷入地的不良環境、住宅髒亂以及缺乏活動空間。也就是說 大多研究不僅仍呈現出原住民本身弱勢地位之外,更能驗證 Kramer(2016)指出. 3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4G - Index and principal rates of change of the Composite Consumer Price Index at section, class and group levels of goods and services. 4A - Index and principal rates of change

4G - Index and principal rates of change of the Composite Consumer Price Index at section, class and group levels of goods and services. 4A - Index and principal rates of change

4G - Index and principal rates of change of the Composite Consumer Price Index at section, class and group levels of goods and services. 4A - Index and principal rates of change

4G - Index and principal rates of change of the Composite Consumer Price Index at section, class and group levels of goods and services. 4A - Index and principal rates of change

4G - Index and principal rates of change of the Composite Consumer Price Index at section, class and group levels of goods and services. 4A - Index and principal rates of change

4G - Index and principal rates of change of the Composite Consumer Price Index at section, class and group levels of goods and services. 4A - Index and principal rates of change

4G - Index and principal rates of change of the Composite Consumer Price Index at section, class and group levels of goods and services. 4A - Index and principal rates of change

4G - Index and principal rates of change of the Composite Consumer Price Index at section, class and group levels of goods and services. 4A - Index and principal rates of 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