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

社會急遽變遷使國人生活型態改變,處於資訊化、科技化、講求效率及競爭 力角逐的環境,各行各業很少能免於壓力情境,尤其是教育工作更為嚴重(Sarros, 1988)。外界對教師要求甚高,教師所面臨的工作壓力有增無減,長期沉浸於壓 力之下,導致身體、情緒及態度上的耗竭,不僅關係到教師教學品質,也影響學 生的學習成效(Blase, 1982;引自楊麗香,2004)。因此,促使本研究亟欲探討 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以改善教學品質。為瞭解教師工作壓力,本節分別就 壓力的意涵、工作壓力的內涵、教師工作壓力、壓力因應策略意涵、教師工作壓 力因應策略內涵及其相關研究進行討論。

壹、 壓力的意涵

一、壓力的定義

「壓力」(stress)一詞源於拉丁文「stringere」,意義為「拉緊」或「緊拉」

(Cooper, 1977;引自陳文蘭,2013);此名詞最早應用於物理學和工程學,其原 意即形容物體承受過多外力,因負荷超載而損壞(吳榮福,2002)。1932年Canon 首先將壓力之概念引入生物學,Canon認為強烈的情緒,會造成個體生理功能上 的影響;而後,1956年Selye將壓力之理念應用於社會科學領域內,Selye認為當個 體面對刺激時,欲重新回到正常的狀況而做的反應,如有此反應發生,即代表正 處於壓力之下(引自吳政融,2006)。

Selye將壓力區分為四類:1、過度壓力(overstress or hyperstress):當過度的 要求超過其適應的限制時所引起的;2、過低壓力(understress or hypostress):如 要求不足將造成無聊、心理停滯、疏離感等缺乏自我實現的狀況;3、優壓力(good stress or eustress):接觸某種壓力所體會到的愉快、興奮與實現感;4、劣壓力(bad stress or distress):接觸某種壓力常造成不愉快、有害之感。因此,Seley(1983) 強調,我們應該保持過度壓力與過低壓力間的平衡,並儘可能尋找優壓力激發潛 能,減少劣壓力的產生所導致的負面影響(引自劉乃華,2006)。後續亦有學者

陸續將「壓力」一詞應用於醫學、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等學術領域(周立勳,

1986)。

對於壓力的定義,由於研究時期的不同,而有不一樣的論點,茲簡述如下(何 欣怡,2012):

(一)生理病理反應論時期(1930-40年代)

此時期的學者認為壓力是指個體需求的一種生理反應,該反應是可以被測量 的,如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對壓力的反應,此時期的代表人物為Cannon和Selye。

(二)認知論時期(1950-60年代)

Lazarus為此時期的代表人物,他認為壓力是當個體面對刺激情境時,對所涉 事件的解釋,個體會因不同的認知考量,而有不同的適應反應,並非自主神經的 反應。

(三)心理社會環境互動論時期(1970 年代以後)

此理論強調壓力是壓力源與個體的遺傳、早期環境、知識、經驗等因素相互 作用產生的。換言之,壓力是源自心理、社會、文化因素作用於個體,而導致疾 病的模式。

綜觀上述每時期學者對於壓力之論述,其著重的觀點各有所異,研究者茲整 理國內外學者對壓力的定義,整理如下表:

1表 2-2-1 國內外學者壓力定義彙整

研究(年代) 壓力的定義

Canon (1932)

壓力係指個體可以忍受寒冷、缺乏氧氣及其他環境壓力源下的最 初低度壓力源,但面對高度或持續性的壓力源時,則會造成傷害,

重則將導致生理系統崩潰。

Selye (1956)

壓力係指當個人學習與經驗無法符合生活環境需求或生活環境不 能滿足個人需求所產生的一種非特定性反應,此反應為生理或心 理失去平衡的一種緊張狀態。

Lazarus (1966)

壓力是使動物和人類產生強烈及苦惱的經驗,對行為有極大的影 響。

Miller

(1974)

壓力是個體無法負荷外界環境所輸入的過量資訊,因而耗費生理 系統能量之狀態。

Lazarus &

Folkman

(1984)

壓力是個體評估自己的能力不足以負荷環境的需求,嚴重則會 危及身體健康。

Gireenberg

(1995)

(2009) 應外界刺激與內在需求,導致個體無法適應而產生壓迫、緊張,

甚至致病等身心不平衡的現象,其現象會因個體認知、經驗不同,

而有個別差異。

陳文蘭

(2013)

壓力是指個體與環境相互作用時,會以本身所擁有的資源(如舊 經驗)認知評估並調適環境刺激是否具威脅性,所造成連續性的 身心反應過程。

(資料來源:研究者根據文獻彙整)

綜合各學者的看法,可將壓力的定義歸納為以下三類:

(一)刺激取向

此派學者將壓力視為一種刺激,Friesen 和 Williams(1985)提出舉凡生活中所 發生的事情,皆可能形成個體壓力;其觀點類似虎克(Hooke)彈性定律,即為物體 受外力衝擊,若沒超過其彈性限度,外力移除後物體即可恢復原狀,若外力超之 於彈性限度,即使外力移除,物體將無法恢復原狀(呂勝瑛,1985)。換言之,

壓力可謂是一種力量,它包括環境中重大改變、影響個人的重大事件、日常生活 中的困擾等力量,衝擊個體內在與外在,而造成個人生理上的反應;因此,將壓 力(壓力源)視為自變項,而個體反應(緊張)情形則為依變項(蔡玉董,2006)。

然而,此派理論過於強調工作環境之壓力來源,反而忽略了無刺激情境也會產生 壓力;且個人對壓力之容忍度,會因個人特質、經驗等因素而有其差異性。

圖2-2-1 刺激取向1

資料來源:引自蔡玉董(2006:10)

(二)反應取向

此派學者將壓力視為一種反應,當個體面對外界環境時,為避免自己受於環 境威脅,而產生的生理反應(邱美華、董華欣,1997);同時,張春興(1996)

也認為壓力是個體感受到威脅時在生理或心理上產生一種緊張狀態,因此將壓力

(個體反應)視為依變項,而壓力源(環境刺激)為自變項。此觀點源自於Selye

(1956)稱這種反應為「一般適應症候群」(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是 身體為保護及抵抗壓力時而產生適應上的反應(引自馮觀富,1994);其反應依 次可分為警覺反應期(the stage of alarm reaction)、抗拒期(the stage of resistence)、衰 竭期(the stage of exhaustion)三個階段(引自邱姮娟,2005):

1、警覺反應期(the stage of alarm reaction):個體知覺到環境的要求,選擇面對或 逃避時,而產生心跳加快、血壓升高等各種反應。

2、抗拒期(the stage of resistence):個體改善壓力引起的症狀,以有效適應環境。

3、衰竭期(the stage of exhaustion):如果壓力源超出適應能力範圍,並且持續性的 存在,將會使個體變得消極、疲憊,最後導致身體衰竭現象產生。

綜合而言,反應論強調個體面對壓力來源所產生的反應,但較缺乏解釋壓力

自變項 依變項

壓力

(壓力源)

生理反應 心理反應 行為反應

環境刺激 個體反應

來源的探討、個體認知過程與環境刺激如何與個人產生互動方面。

圖2-2-2 反應取向2

資料來源:引自邱美華、董華欣(1997:409)

(三)交互作用取向

此派學者不僅視壓力為一種刺激,同時也視壓力為一種反應,亦即壓力為中 介變項,來自個體知覺自己與外在環境間一種特殊動態的關係,彼此互相作用與 影響。邱美華、董華欣(1997)認為壓力是個人與環境間特殊的關係,其關係是 經由個體認知評估過後是否造成威脅,假如此威脅不是本身擁有資源所能負荷的,

將會危害到本身健康而形成壓力。因此,此學派強調個體認知評估刺激事件是否 為壓力而產生的反應;反之,如果個體不能認知評估其威脅的存在,自然對個體 而言即不會產生壓力。這樣的壓力觀,顯示了個體在壓力歷程中具有積極主動作 用(吳美華,2009)。

壓力源

自變項 依變項

壓力

(生理、心理、

行為反應)

環境刺激 個體反應

圖2-2-3 交互作用取向3

資料來源:引自邱美華、董華欣(1997:410)

探討以上三種不同學派的論點可得知,各學派有其偏重的觀點,因此很難賦 與「壓力」一個精確的定義,如刺激取向著眼於刺激環境,認為壓力是自變項,

影響個體內在與外在而產生生理上的反應,其反應為依變項;然而,此取向過於 強調壓力源卻不探究個人對壓力之容忍度。反應取向重視個體因受外在環境影響 而形成的反應,認為反應即是壓力,而將該壓力視為依變項,壓力源為自變項;

然而,此取向較著重於個體心理或生理反應,反而忽略了壓力來源的探討與個體 認知過程。另一方面,交互作用取向採全面性的角度,認為壓力為中介變項,是 個體受外在環境刺激,經由認知評估後,認為該刺激對本身具威脅性,所產生生 理及心理的反應。

基於諸位學者對壓力之界定,研究者認為壓力是個體認知評估外在環境刺激 是否個體所能負荷,如超出個體本身所擁有資源範圍,將會感覺具威脅性,導致 生理及心理產生負面反應。因此,依據本研究內容,研究者將參考陳靖允(2007)

在「補習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壓力因應策略之研究」一文中的定義,即當個體面對 外在環境威脅時,認知到本身的資源缺乏,無法應付當前的情境,而導致生理、

心理或情緒不平衡的狀態。

壓力源 生理反應

心理反應 行為反應

環境刺激 個體反應

自變項 依變項

個人差異

壓力(中介變項)

認知

二、壓力來源

所謂的「壓力源」(stressor)係指任何會讓個體產生壓力反應的外在刺激、

情境或內在的態度與思維(李彥君,2002)。B. E. Compas(1987)認為壓力的來源 有三種,分別為尖銳緊急的壓力源、長期的壓力源與人際互動的壓力源。尖銳緊 急的壓力源如日常瑣事、生活改變;長期的壓力源包括貸款、不利的環境條件、

重覆發生的事件;人際互動的壓力源包含人與父母、同事、朋友、上級間的溝通 互動(引自陳聖芳,1999)。此外,對於工作目標不清楚、過多的要求、太多或 太少的工作量、無法參與和自己有關的決策、必須對其他工作者的專業發展負責 任、角色衝突、在期限下工作、太過複雜或單調的環境,個體在以上情況下如果 不能適時放鬆自己及調適心情,皆成為壓力的來源(馮觀富,1992;潘正德譯,

重覆發生的事件;人際互動的壓力源包含人與父母、同事、朋友、上級間的溝通 互動(引自陳聖芳,1999)。此外,對於工作目標不清楚、過多的要求、太多或 太少的工作量、無法參與和自己有關的決策、必須對其他工作者的專業發展負責 任、角色衝突、在期限下工作、太過複雜或單調的環境,個體在以上情況下如果 不能適時放鬆自己及調適心情,皆成為壓力的來源(馮觀富,1992;潘正德譯,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