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工作壓力理論與研究

本節主要是來探討工作壓力理論與研究,其共分四個部份分別討論,第一部份將探 討壓力、工作壓力的定義;第二部份則探討工作壓力的理論模式;第三部份為幼兒園園 所長工作壓力的來源;第四部份為影響幼兒園園所長工作壓力之背景因素。

壹、工作壓力之意義 一、壓力的意義

近幾年來,「壓力」(stress)一詞已成為現代人會經歷到的一種困擾及經驗,面臨到 這些壓力者,通常也不知如何去排解,而壓力到底如何解釋,也因為各家學者有不同的 觀點而有不同差異之見解。

探究「壓力」一詞,最早是源自於物理和工程學上之應用,其係指物體受到外力作 用所產生的一種抗力。Canon 於西元一九三二年,最早對於人類心理壓力作相關的研究,

爾後,其弟子 Selye 在 1956 年則將壓力引進至社會科學領域,並被廣泛的使用(林幸台,

1986;林玟玟,1987)。

西元 1980 年 Ivancevich 與 Matteson 綜合各家學者的說法,將壓力的定義歸納為三 種:第一種為「刺激型定義」,著重於產生壓力的力量;第二種為「反應型定義」,著重 於個人對壓力的反應;第三種為「互動型定義」,則強調個人能力與環境需求的交互作 用(江鴻鈞,1995;呂勝瑛,1985;蔡芳梅,2005)。茲分別說明如下:

(一)刺激型定義

採取此觀點者,視壓力為自變項,造成個人反應為依變項,即壓力是外在環境的刺 激,視壓力為一種外界環境的刺激而產生個體生理上緊張的反應,如圖 2-2-1 所示。

此觀點主要是源自於物理和工程學方面的概念,其視壓力為一種作用於物體的外 力。認為此觀點的學者,都視壓力為一種刺激事件,且強調外界環境的改變對對個人所 造成影響。但唯有一點的缺失是只將壓力視為一種外在環境的刺激,而忽略了個人內在 生理的反應。

壓 力

刺 激 外 界 環 境

應 變

反 應

圖 2-2-1 壓力的刺激型定義

資料來源:Ivancevich & Matteson,1980,(p.6).

(二)反應型定義

採取此觀點者,視壓力為依變項來研究,而外界環境來原則為自變項,即壓力為個 體對環境刺激所產生的整體性反應,強調壓力是個人對有害環境的反應,如圖 2-2-2 所 示。

此派的代表人物為 Selye,他將壓力定義為個體對於任何外界刺激的非獨特性反應

(郭靜晃,1994)。換而言之,個體以相當固定方式對各種不同的壓力作相同的反應,

不因外在壓力源(stressor)的性質或承受壓力的個體的不同會有所差異,不只是針對不 愉快壓力的事情做出反應,同樣的對愉快事件也會在體內產生變化(蔡芳梅,2005)。

謝琇玲(1980)也認為壓力是個人對有害環境的反應型,意謂著壓力是對壓力源的反應,

因此將壓力源當成自變項。持觀點學派具代表性學者 Selye(1979),他將個體接受刺激 的反應歷程稱為「一般適應症候群」(General Adaptaion Syndrome, GAS),這理論主要是 描述了個體遇到具有壓力性的經驗時所面對的三個階段:1. 警覺反應(alarm reaction):

系統送至骨骼肌,和水也會增加,同時,以其他方式動員身體來面對壓力。即個體知覺 到環境要求時,便會準備應付或逃避。2. 阻抗期(resistance stage):不是求取平衡就是 進入下一個階段,個體的身體資源會全面動員起來。此段期間也會試著嘗試修補創傷,

以調整適應壓力 3. 耗竭期(exhaustion stage):主要是適應崩潰,即創傷無法復原,且壓 力持續存在所導致個體身心的耗竭,死亡就會發生在耗竭期。從 Selye 所主張的觀點來 看,其主要是強調個體在身體適應性的反應,不論何種的壓力刺激都會都會產生相同的 反應狀況。

壓 力 源 外 界 環 境

刺 激

壓 力 個 人

反 應

圖 2-2-2 壓力的反應型定義

資料來源:Ivancevich & Matteson(1980),p.7.

(三)互動型定義

此觀點者將前述兩種研究模式,提出更具體的壓力模式。認為壓力為中介變項,即 壓力主要來自於「個體」與「外界環境」的互動結果,強調壓力是外界環境的刺激和個 體交互作用而產生的結果,如圖 2-2-3 所示。

國外學者 Lazarus 和 Folkman 也認為心理壓力是個人與環境之間的特殊關係,經由 個人評估此一關係對他造成負荷或個人資源無法應付,且危害到個人福祉及身心健康

(引自程一民,1996,頁 9)。國內學者江鴻鈞(1995)、林純文(1996)、葉龍源(1998)、

黃義良(1999)都認為壓力是指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而個體知覺到具有威脅性、

壓迫性,內心所產生消極與負面的情感反應。因此,當一個人知覺到環境的要求或個人 能力不足時,即會感受到壓力的威脅;此外,個人知覺和主觀的評估壓力也會受到學習 和過去經驗所影響。

綜合上述,壓力對於個體的影響不只受到個體本身的因素,甚至包含了外在環境的 因素。因此,本研究對壓力的定義為:外在環境對個體造成無法預測的威脅與刺激,使 個體產生負面情緒上的反應。

二、工作壓力的意義

工作壓力(job stress or work stress)乃是從「壓力」的定義衍生而來的。許多學者也 對於工作壓力也提出不同見解的定義,茲將國內外學者對於工作壓力所下的定義歸納整 理,可分為以下三種:

(一)工作環境因素

刺 激 個 人 差 異 反 應

壓 力

外 界 環 境 個 人

圖 2-2-3 壓力的互動型定義

資料來源:Ivancevich & Matteson(1980),p.8.

蔡芳梅(2005)也強調個體在面對工作環境中,具有威脅性、脅迫性的的任何特徵 因素所造成的壓迫感,包括生理和心理兩方面,其工作環境的特質會引發個體產生壓力 的主要原因。另外,陳聖芳(1999)也提出工作壓力是個體在工作環境中,遇到超出個 人所負荷的工作量時,所帶來的威脅感,於是產生緊張、焦慮、挫折或苦惱的反應,這 些反應會改變個人正常身心狀況,而引發了消極、無助感。

(二)個人反應的因素

French 與 Caplan 於西元 1972 年對於工作壓力指出,個人能力和工作要求、個人需 求與工作環境之間不能適切配合所產生的一種狀態。個人的特質會與壓力的知覺反應會 產生交互作用之影響,所以即使在相同的環境下,也會顯現出個體對壓力反應的個別差 異性(杜昌霖,2005)。

國內學者(趙傑夫,1988;邱憲義,1996)則認為工作壓力主要是因為個體因本身 能力無法因應工作環境或無法滿足個人的需求,而致使個體在心理及生理上脫離正常的 狀況現象。

(三)個人與環境交互影響的因素

邱憲義(1996)將 Beehr、Newman 與 MacNeil 的工作壓力定義為主要是在工作情境 中,和工作者交互作用結果下,個體察覺到工作情境中有某些狀況發生時,以致威脅到 心理的平衡時,此狀況即為壓力,而此壓力將會引發心理、認知與生理上的反應,甚至 造成身心的職業倦怠之現象。

國內學者葉龍源(1998)的研究中認為,工作壓力主要來自於工作情境中,個體內 在與外在環境因素交互作用下,致使生理及心理產生不平衡的狀態,衍而產生讓個人覺 知會威脅到自己或產生不安的心理感受。藍采風(1981)也認為工作壓力是工作環境對 個體造成脅迫,使個體必須付出精力以求平衡的現象。

參酌中外學者對工作壓力之定義,本研究將工作壓力定義為: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 歷程中,覺知到工作因素上所帶來的威脅時,因而產生困擾、無助感,甚至造成身心狀 況失衡的現象。

貳、工作壓力的理論模式

研究工作壓力的理論甚多,都是依其不同的理論淵源,大略可以分為以下五種理論 模式:

一、「傳統工作壓力模式」

Dewe 認為工作情境(work situation)不僅是一種壓力源(stressors),也是一種刺激。

工作情境經由對個體的期待與要求,使個體產生生理、行為和認知方面的反應,是一種 最基本的工作壓力模式(鄧柑謀,1991),如圖 2-2-4 所示。

二、「生物心理社會性」模式(Biopsychosocial Model)

此種理論模式是由 Reford B. William, Jr 所提出,認為週遭的環境事件會引起生理及 心理的反應,而導致心臟血管疾病(謝琇玲,1990 程一民,1996),如圖 2-2-5 所示。

個人人格

能力 需求 工作壓力來源 動機

工作負擔 角色混淆 角色衝突 工作本身 工作時數 工作環境

結果

生理反應 行為反應 認知反應

圖 2-2-4 傳統工作壓力模式

資料來源:引自鄧柑謀(1991)。國民中學訓輔人員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職業 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第 10 頁。

基因

一民,1996;謝琇玲,1980)。

三、「個人-環境相配」模式(Person Environment Fit Model)

French 與 Kahn 於一九六二年首先提出此理論,以相配(fit)的觀點提出人與情境 的互動關係之壓力理論,其認為人與環境主客觀的配合情形,是主要的壓力來源,如圖 2-2-6 所示。所謂「相配」則分成兩種形式:(一)個人需求與環境供給的相配程度;(二)

個人能力與環境需求的相配程度。所以,個人與情境之間包含兩種相配方式:1. 客觀的 相配:是指客觀的個人(獨立於知覺外的個體)與客觀環境相配合的情形。2. 主觀的相 配:即主觀的個人與環境的相配,個體與自己的知覺相配合,且考慮到工作情境與其對 工作情境知覺間相配合的程度(王秀枝,1986)。

與 現 實 的 接 近 性

客觀的環境

客觀相配

客觀的個人

因應 防衛

主觀的環境

主觀相配

主觀的個人

壓力狀態 身心疾病

圖 2-2-6 個人-環境相配模式

資料來源:引自江鴻鈞(1995)。臺灣省國民小學初任校長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 式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第 32 頁。

四、「壓力循環」模式(Stress Cycle Model)

由於過去對於壓力意義的混淆,Gmelch(1988)綜合許多研究發現,提出「壓力循 環」(stress cycle)模式,將壓力階段應包括壓力來源(cause)、個人覺知(reaction)、因 應反應(coping response)與結果(consequence)四個階段,從圖 2-2-7 可看出壓力循環

由於過去對於壓力意義的混淆,Gmelch(1988)綜合許多研究發現,提出「壓力循 環」(stress cycle)模式,將壓力階段應包括壓力來源(cause)、個人覺知(reaction)、因 應反應(coping response)與結果(consequence)四個階段,從圖 2-2-7 可看出壓力循環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