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理論依據與文獻探討

第五節 工作滿意度

一、工作滿意之定義

工作滿意〈Job Satisfaction〉的正式研究始自R. Hoppock(1935)。著名的「工 作滿意」〈Job Satisfaction〉一書中首度提出了「工作滿意度」的概念,他認為

1968 Porter & Lawler

工作滿意的程序是一個人在工作中「實際獲酬」與他認 為的「預期獲酬」的差距而定。在工作情境中,實際與 預期的差距愈小,工作滿意程度愈大,反之愈小。

1972 Cribbin 工作滿意是工作者對其工作環境的感覺,此工作環境包 括工作本身、工作主管、工作團體、機關組織及生活。

1974 McCormick &

Tiffin

由上表可知,各學者對工作滿意的定義迥異而複雜,一般可將之歸納為三 類〈許士軍,1977〉:

(一)綜合性的定義〈Overall Satisfaction〉

對工作滿意做一般概念性的解釋,認為工作滿意只是一個單一的概念,工 作者能將不同工作構面上的滿足與不滿足予以平衡,而不涉及工作滿足的構面、

形成原因與過程。重點在於對工作本身及有關環境所抱持的一種態度,也就是對 其工作角色的整體情感反應。

(二)期望差距性的定義〈Expectation Discrepancy〉

將滿意的程度視為「工作者自工作環境中所獲得的價值與其預期應獲得的 差距而定。」亦即是「實際」與「預期」之間的差距。差距愈小,滿意的程度愈 大;反之,則滿意的程度愈小。因此這定義又被稱為「需求缺陷性定義」。

(三)參考架構性的定義(Frame of Reference)

支持此論點的學者,認為組織或工作情況中的「客觀」特徵並不是影響人 們態度及行為最重要因素,而是人們對於這些客觀特徵的主觀知覺及解釋,這種 知覺及解釋則受個人自我參考架構的影響。但工作滿意的各種構面,學者則看法 分歧。Vroom(1964)認為工作滿意有七個構面,包括:組織本身、升遷、工作 內容、直接主管、待遇、工作環境與工作夥伴。Smith,Kendall 與Hulin(1969)

則提出五個構面,包括:工作本身、升遷、薪資、上司和工作夥伴。至於何種工 作滿意的構面組合較佳,則無定論。

二、工作滿意的相關理論

有關工作滿意的理論,一般多從「激勵理論」(Motivation Theory)的觀點 作為探討工作滿足的理論基礎,因為激勵是研究人們何以選擇願意努力工作與不 願意工作的現象,激勵作用則是一種滿足需求的過程(李青芬等人,1998)工作

滿意度的理論基礎很多,大部分是在探討其前因及後果者,因為各研究對工作滿 意度定義與對象之不同,所構建的理論也有所差異,可以分為:內容(Content)、

程序(Process)與強化(Reinforcement)三類:

(一)「內容理論」〈Content Theories〉

探討特定激勵行為的因素,如:升遷、薪資、工作安全性、認同、友善的 同伴等。代表本類理論有:Maslow(1954)的需求層次理論(Need Hierarchy Theory)、Herzbery(1966)的雙因子理論(Two-Factor Theory)與Alderfer(1969)

的「三需求理論」(Three Needs Theory)。

(二)「程序理論」(Process Theories):

探討如何激勵、指揮、維持及停止行為的過程。代表本類理論的有Adams

(1963)的公平理論(Equity Theory)、Vroom(1964)的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與「差距理論」(Discrepancy Theory)。

(三)「強化理論」(Reinforcement Theories):

探討在外界刺激與行為的交互作用。代表本類理論的有Skinners(1969)的 強化理論(Reinforcement Theory)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