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研究流程

一、研究步驟

本論文依據研究流程圖1-1的順序進行,詳細研究步驟內容,如下列所示: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本研究主要是探討企業高階管理群(總經理、副總經理、廠/處長..)的領 導風格、管理模式對工安績效和部屬工作滿意度(以下簡稱工作滿意度)的影響。

界定問題之性質和範圍後,確立研究主題方向。

(二)文獻探討:

透過國內外與「領導、工安管理和工安績效」有關的文獻內容,進行廣泛 的蒐集和整理,並深入瞭解所欲探討的主題和相關領域。

(三)建立研究架構與假設

經由的文獻蒐集和彙整,慢慢形成研究的假設。採行最適當的研究方法和 研究設計,試圖建立研究架構。

(四)問卷設計與發放

透過文獻探討與回顧整理出結構性之問卷,並針對所欲研究的母體進行抽 樣。為提高樣本的回收率,盡量採取親自蒞廠或託人送達問卷的方式。

(五)問卷資料分析

將回收的問卷進行整理,剔除無效之問卷後,進行資料編碼和登錄,然後 以SPSS 8.0統計軟體進行信度分析,相關性分析和回歸分析。

(六)結論與建議

根據資料分析結果,進行現象的解讀,且和蒐集的文獻理論作比對驗證後,

撰寫研究報告,綜合整理完成並提出具體的結論與建議。

二、研究流程

本論文之研究流程如圖1-1所示:

研究動機與目的

文獻探討

領導理論 工安管理理論 工安績效理論 工作滿意度理論

建立研究架構 與假設

問卷設計與發放

問卷資料分析 與實證結果

結論與建議 圖1-1 研究流程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957 Hemphill &

Coons 領導是「個人引導群體活動以達共同目標的行為。」

1960 Janda

領導是「一種特殊的權力關係,其特徵為團體成員覺得 另一團體成員有權規定他們的行為,而作為團體成員的 一份子。」

1961

Tannenbaum,

Weshler &

Massarik

領導是「施於某一情境的人際影響力,透過溝通過程以 達成特定目標。」

1970 Jacobs 領導是「人與人的互動,其中一人以某種方式提供某種 資訊,使另一人深信他若照著做時結果會更好。」

1974 Stogdill 領導是「在期望的互動中,創建結構並維持組織的結 構。」

表2-1 領導定義彙總表(續)

時間 學者 定義

1989 Yukl

領導是個體引導團體朝向共享目標的行為、是在情境中 的人際影響力,透過溝通過程達到特定目標、是人們之 間的相互關係,透過其中某人展現資訊及獨特行為,其 他人則效法之,是期望與互動、創造和維持之結構、是 影響組織團體朝向目標成就之活動。

1990 Koontz 領導是一種影響力、一種技巧和程序,藉以影響他人;

使其能自願的、盡力的致力於群體目標之達成。

資料來源:林芬英(2003)

雖然東西方學者對於領導的定義,根據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詮釋,但領導 是一種「影響團體達成目標的能力」倒是無庸置疑的。領導也可說是一種「能夠 影響他人或組織的活動,用來達成領導者所設定目標的過程」,雖然是一種命令 與服從的關係,但也可視為分工合作的表現。

另外,領導與管理的差異,向來也是學者爭論不斷的話題。有人說領導是 做對的事,而管理是將事情做好(明茲伯格,2000)。一個好的領導若缺乏有效 管理,未必能夠成功;但是空有管理卻沒有卓越的領導,又無法掌握目標。有的 領導理論於是將依法行事的能力稱為「管理」,其處理的是複雜的狀況,而使用 規劃、組織和控制的手法解決問題;另一方面,將能依個案彈性處理的能力稱之 為「領導」,著重在面對挑戰與變革,強調的是激勵和啟發。事實上,領導與管 理是相輔相成的,如何結合卓越的領導和有效的管理,在兩者間求得平衡點,便 成為我們欲探討研究的方向。

第二節 領導理論的相關研究

二十世紀以來,國內外學者對領導理論的研究,依發展的時間順序,大致 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特質論(Trait Theories)、行為論(Behavior Theories)和權 變論(Contingency Theories)(Robbins,1994)。以下簡單敘述其概念:一、特 質論:主要是探討成功之領導者,必定有其異於常人的獨特人格,這些人格特質 可以透過研究,加以逐項描述出來。二、行為論:此學派強調領導者實際動態的 行為表現,而非如特質論重視靜態的特質分析。三、權變論:他們主張依照不同 的情境採取最佳的領導方式,以費得勒(Fiedler)的權變理論研究最富盛名。上 述三者亦被歸類為傳統領導理論。

一九七五年代後,新的領導理念逐漸開展,對傳統領導理論也形成強大的 衝擊。這些概念名稱包括願景領導(Visional theory),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 )、 轉 型 領 導 (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 魅 力 領 導 ( charismatic leadership)、激勵領導(inspirational leadership)等等,主要論點是強調領導者要 具有遠見、重視革新、鼓勵部屬提昇工作動機到較高層次,以共同完成既定目標

(秦夢群,民86)。

1980年代末鄭伯壎(1995)以個案研究方式,探討台灣家族企業主與管理 人員的領導作風,他發現台灣企業主持人的領導模式是與Silin(1976)與Redding

(1990)所報告的家長式領導很類似。1993~1994年間鄭伯壎訪談了18位台灣家 族企業主持人及24位一級主管,結果肯定了家長式領導遍佈這些企業組織之中。

對於眾多的領導理論研究,茲選擇較具代表性的理論學派,詳述如下:

一、特質論(Trait theories)

特質論是最早的領導理論,顧名思義,是企圖找出性格、社會、身體或智

1974 Stogdill

領導者應具備能力為:

表2-2 領導特質論彙總(續)

時間 學者 理論

1983 Krajewski,Martin

& walden

領導者必須須具備以下三種能力:

1997 Patrick

十四項領導特質,可確定作為培養一位領導者的品 二、行為論(Behavior theories)

特質論認為領袖是天生的,屬於靜態的描述。若研究結果成立,則可據以 為選定組織中之領導者的基礎,但歸納成功領導者之特徵又談何容易?相較於 此,行為論者則假設領導者是可以培養的,找出適當的行為因子,即可訓練出優 秀的領導者,此理論在1940年代後期至1960年代中期最為盛行。較為人熟知的行 為理論,列舉如下:

(一)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group)之研究

1940年代後期俄亥俄州立大學廣泛研究領導行為的構面,最後他們把將近 1000個領導者的領導行為歸納成兩個獨立向度:「體制型(Initiating Structure)」、

「關懷型(Consideration)」。體制型領導指:領導者界定、建構自己及部屬間 角色,以達成團體正式目標的程度。關懷型領導指:領導者與部屬間互信、對部 屬意見尊重及關懷他們感受的程度;領導者的行為可以在兩個構面中作不同組 合。研究顯示體制與關懷程度較高的領導者,相對於其他三個類型的領導者,較 會讓部屬有較高的績效與工作滿足。

權威式 民主式或 體 參與式 制

型 自由放任式 人際關係式 低

低 關 懷 型 高 圖2.1 俄亥俄之領導行為構面

資料來源: Stogdill R. M. and Coons A. E., 1957, Leader Behavior:Bureau of Business Review, pp88

(二)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 group)之研究

該大學研究中心將領導行為特徵分為「生產導向(Employee-oriented)」和

「員工導向(Production-oriented)」兩種類型。生產導向是指:以應用嚴格的監 督、合法之職位權,強制權之使用,要求進度和工作績效的評估,強調工作的任 務面,此種領導方式與俄亥俄州大學的創制型相似。員工導向是指:領導者認為 每位員工都極為重要,著重於員工的福利、需求、陞遷及個人成長,強調人際關 係,此種領導方式與俄亥俄州大學的關懷型相似。研究顯示員工導向的領導行為 與高生產力、高工作滿足有高度相關,而生產導向之領導者與低生產力及低滿足 感具有相關性。

(三)Blake and Mouton(1964)之管理座標(Managerial Grid)

以俄亥俄州及密西根大學研究結果為基礎,Blake and Mouton建構出領導風

格型態,其管理座標有兩軸,分別是「關心員工」(Concern for people)和「關 心生產」(Concern for production),座標各有九標示點,共分出八十一種之領 導風格型態,並以主要之五種座標區塊為定義領導風格型態傾向,茲分述五種座 標區塊:

1.無為而治管理(Impoverished Management):座標方格1.1,以最少的努力,達 成所交付的工作,並維持組織成員之關係。

2.鄉村俱樂部型管理(Country Club Management):座標方格1.9,重視員工對滿 足人際關係之需求,導引出舒適、友善之組織氣氛與工作節奏。

3.權威-服從管理(Authority-Obedience Management):座標方格9.1,將工作情 境導入至作業效率,使人為因素降至最低。

4.組織人管理(Organization Man Management):座標方格5.5,維持及滿足員工 士氣,達成適度之組織績效。

5.團隊管理(Team Management):座標方格為9.9,員工受託達成工作目標,在 共同利害關係之組織目標下,依據彼此依賴性,導引出信任與尊敬之關係。

三、權變論(Contingency theories)

特質論的研究,被認為是以偏概全且過度簡化的;行為論的觀點,則不外 把領導者的風格當成「因」,來研究其領導效能的「果」,但仍忽略了環境因素 所造成的影響。於是,權變研究遂於1960年代興起,尤其自1970年代開始,逐漸 成為領導理論化運動的主流。幾種較普遍受到認同的權變理論,分述如下:

(一)費德勒(Fred E. Fiedler)模式

研究權變理論成名最早的學者,首推費德勒(Fred Fiedler)。他(1967)認 為組織的生產力,既非情境的特徵亦非領導者的特質兩者任何單獨一方的因素,

可以作圓滿的解釋,而是這二者之間交互作用有以致之。亦即,團體的表現是領 導者與情境交互影響的結果。他並且發現:實際上沒有一種特別的領導方式在所

有的情境中都是有效的;何種領導方式比較有效,須視任務的情境而定。個人的 領導風格是固定不變的,只有兩種方法可提升領導效能:一是改變領導者以適合 情境;另一則是改變情境以適合領導者。

費德勒發展出一套「最不喜歡之同僚」(LPC, Least-preferred co-worker)問

費德勒發展出一套「最不喜歡之同僚」(LPC, Least-preferred co-worker)問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