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理論依據與文獻探討

第四節 工安績效

工業安全衛生管理之良窳,端賴全員參與並持續改善,方能展現成果。但 努力的過程中仍需有明確量化之指標,作為定期量測和改善前後的比較依據,具 以檢視是否達成既定的目標。茲將工安績效指標之評核展現方式整理如下:

一、單位績效指標

單位績效指標主要將控制參數,給與加權記分,以稽核、事故、改善情形 充分的反應事實的現象,因此指標可提醒管理階層追查原因;或反應單位的安全 意識低落情形,以採取立即改善行動,使全廠維持一定職業安全衛生水準(葉斯 祁,2002)。評估範例詳見表 2-4。

表2-4 單位績效指標

項目 評分

安衛稽核所發現缺失數(AS) 缺點數每一個加1 分;超過 5 個以上每 個2 分計;超過 10 個以上每項 4 分計 自動檢查(SI) 未執行自動檢查,每項 2 分;5 項以上

每項以4 分計 意外事故發生的件數(AI) 每件10 分計

傷害事件的件數(或工時損失時數)(HI) 每件 10 分計(包括工時損失時數低於 8 小時者)如為重傷害或工時超過 8 小時 者,每件20 分計,死亡者 40 分計 缺失改善及事故調查未完成件數(UP) 未改善或事故未提出每件以 2 分計;超

過5 件以上每件 3 分計。若當月完成件 數延下個月,則下個月的計分也應該包 括該月件數

虛驚事故提報(NA) 每件已-2 分計

※ 評估計算方式:

單位績效指標=AS+SI+AI+HI+UP+NA 危險:20 分以上

小心:15~20 分以上 警戒:10~15 分以上 安全:1 ~10 分以上

資料來源:葉斯祁,2002

二、整廠績效指標

C.計算方式:

安衛績效評估(Safety & Hygiene Performance appraisal 簡稱 SHPA)

=100+管理績效分數(MP)× 權重百分比(WP)+作業績效分數(PP)× 權 重百分比(WP)+傷害事故(AE)× 權重百分比(WP)

6、工餘傷害頻率(Off-the-job Safety)

7、安全點數(Safety-T-score)

標(以預防性質為目的)和被動性指標(以矯正功能為目的),其指標如表2-7:

1、失能傷害頻率(Disabling Frequency Rate,簡稱 F.R.)

2、失能傷害嚴重率(Disabling Severity Rate,簡稱 S.R.)

失能傷害頻率( disabling Frequency Rate,簡稱 F.R. )

= ( 失能傷害次數 × 1000000 ) / 總經歷工時。

失能傷害嚴重率( disabling Severity Rate,簡稱 S.R. )

= ( 失能傷害總損失日數 × 1000000 ) / 總經歷工時

其中失能傷害包括死亡、永久全失能、永久部分失能與暫時全失能,但輕 傷害或急救案件不得列入計算。最後,以總和傷害指數( Frequency-Severity Indicator,簡稱 FSI ) = SQRT ( F.R. x S.R. / 1000 )來整合 F.R. 及 S.R.。

六、徐文堂(1998)曾提到,政府對於職業災害之預防所需作的義務,包括有勞工安

全衛生與勞動檢查之相關問題。楊瑞鍾(1995)在其產業結構變化對職業災害的影響

研究也指出,對職業災害影響的因子相當多,其中呈正面影響的個別因子之一為 安全檢查次數。由於安全檢查係由政府機關執行,故其結果比較客觀,亦不失為 有效衡量工安績效之指標之一。

綜上所言,本研究基於資料之取得難易及資料之存在性,選擇下列指標作為 工安績效之參數,有意外事故數、職災件數、公傷天數、評鑑等第、政府檢查機 構安全檢查缺失次數、F.R、S.R。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