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行銷策略之效率。Beane 及 Ennis(1987)研究主張市場區隔之目的有二項:首項為 產品尋找新的機會與範圍,並針對現有的產品重新定位;次項為可更加瞭解顧客 並改善廣告的訊息。另 Churchill & Peter(1995)倡議將市場區分為不同的顧客群,

以了解不同的次集群中的顧客有著相同的行為或相似的需求,之所以要進行市場 區隔,乃由於人與人之間有太大的差異,倘若每個人的偏好及行為都相同,就無 法進行市場區隔,產品即無差異。人們的動機、需求、決策過程與購買行為都不 同,若要使消費者滿意程度最大,產品最好是客製化,但此舉會大幅增加商品的 價格與成本,導致商品無法與較標準化的產品競爭。

Kotler(1998)詮釋市場區隔是依據購買者對產品行銷組合不同的需求,將市 場劃分幾個可加以確認的區隔,並描述各市場區隔的輪廓。而市場區隔的步驟首 先找尋適當的區隔變數,再運用這些變數進行市場區隔的工作,並描述各個區隔 中消費者及潛在消費者的輪廓。又依 Johansson et al.(2006)等人之見解,認為市 場區隔是對客戶群的購買行為產品的使用習慣與使用態度加以區隔,不僅可以使 公司多樣化的產品確切的提供給不同的客戶群,也可以使產品得到最佳化利用的 效果。許清宗(2009)綜上歸納提出市場區隔之目的是將整體市場的顧客群區分為 幾個重要的群組,並針對各個不同的顧客群體施以適合的資源,以獲取效益。

第三節 市場區隔之步驟與益處

一、 市場區隔之步驟

企業進行市場區隔前,應先對消費市場做全盤性的調查瞭解,以避免調查出 的結果與預期效果不同,以下介紹多位學者對市場區隔程序的研究步驟:

Wind(1978)就學術觀點提出市場區隔之程序,認為市場區隔應包含下列四個 步驟:(一)選擇區隔基礎及定義描述變數。(二)選擇區隔模式。(三)訂出區隔程 序。(四)解釋區隔結果。Berman & Evans(1982)另主張市場區隔之程序須包含六 個步驟:(一)定出區隔的基礎。(二)分析消費者的同質性與異質性。(三)分析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費群的輪廓。(四)選擇適當的區隔。(五)為公司及競爭者的產品進行定位。六、

建立適當的行銷計劃與策略。Myers(1996)則主張市場區隔之程序包含六個步 驟:(一)選取區隔變數。(二)選擇資料分析。(三)運用方法定義數個區隔。四、

描述所有區隔使用準則及其他變數。五、選擇適當的區隔。六、建構針對每一目 標區隔的行銷組合。

Kotler(1998)經由市場面的觀點分析,提出一般行銷研究對於市場區隔採用 的方法包括下列三個步驟:

(一)調查階段(Survey Stage):研究人員先藉由對消費者的非正式訪談與深度訪 談,來探究消費者的動機、態度與行為,再依據調查資料擬定正式問卷,蒐集有 關之資訊。步驟如后:1、屬性及屬性的重要性評等。2、品牌知名度及品牌評等。

3、產品使用型態。4、對各產品類別的態度。5、受訪者在人口統計、地理、心 理統計及媒體選擇等特性。

(二)分析階段(Analysis Stage)

應用因素分析方法,將蒐集到的資料剔除相關性高的變數,再以集群分析,確立 最大的不同區隔數目。

(三)規劃階段(Survey Stage)

針對每個集群以其特有的態度、行為、人口統計、心理統計、媒體消費習慣等,

一一加以描述,並依各集群(即市場區隔)之特徵來命名。

學者 Blattberg et al.(1978)研究彙整市場區隔的程序如下:

(一)區隔定義(Segment Definition):根據研究目標、經營者要求、資源限制等等,

選出可能適合的區隔基礎,來定義各個區隔。

(二)消費者分類(Consumer Classification):依選用的區隔基礎,將消費者分類 歸入所屬的適當區隔中,以決定各區隔的規模及市場潛力。

(三)區隔確認(Segment Identification):分析出可區分各個區隔差異的描述變數,

並據以描述各區隔特性作為發展行銷組合的參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Sally & Simkin(1996) 在 「 The Market Segmentation Workbook : Target Marketing For Marketing Managers」書中提出,研究整理出市場區隔的 STP 步驟 如下:

(一)進行區隔(S,Segmentation):1.應用不同的區隔變數以區隔市場。2.檢視市 場區隔的形貌。3.檢視使市場區隔中的有效性。

(二)確認目標(T,Targeting):1.擬定合適的目標策略。2.確認目標市場多寡。

3.確認目標市場施行市場區隔之先後順序。

(三)定位(P,Positioning):1.了解每一市場區隔消費者對於主要品牌的知覺。

2.在目標市場區隔中對消費者實施產品定位。3.設計適當的行銷組合以執行公司 決定之市場定位。

Kurtz & Boone(2012)共同研究歸納市場區隔之程序為:

(一)先了解市場區隔基礎:市場區隔成功與否,端視識別市場基礎。因此,需對 潛在顧客的特性進行分類,再依所蒐集的資訊進行市場分析。

(二)發展有關市場區隔的範圍:針對每一種市場區隔開發一個典型的顧客簡介。

包含生活方式資訊、對產品屬性及品牌的態度、品牌喜好、產品使用習慣、地理 上的位置及人口學上的特性。

(三)預測產品市場潛力:運用市場區隔及市場機會分析,據以預測每一種市場潛 力。

(四)預測可能的市場佔有率:分析鎖定市場區隔中競爭者的地位,並制定各市場 區隔的專有行銷策略。並預測市場潛力與預估可能的市場佔有率。

(五)選定一特別的市場區隔:透過市場區隔所獲得之資訊,來進行分析及預估,

評估組織目標達成之可能性,藉以對各個市場區隔制定不同之行銷策略。

二、 市場區隔之益處

國內外學者研究施行市場區隔對企業之好處,提出甚多意見,茲介紹如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Wind(1978)認為市場區隔化可作為行銷決策的評估依據:(一)市場區隔可供 概括瞭解市場。(二)市場區隔可供研究產品定位。(三)市場區隔可供新產品觀念 與介紹。(四)市場區隔可供定價決策的參考。(五)市場區隔可供配銷決策的參考。

(六)市場區隔可供廣告決策的參考。McCarthy(1981)認為市場區隔之優點為:(一) 可滿足更多目標顧客。(二) 提昇商品銷售量、市場佔有率及利潤。(三)廠商能在 所選定的目標市場內形成獨佔市場,避免市場的激烈競爭。

有關市場區隔具備的功能,Weinstein(1987)提出有:(一)為瞭解顧客的偏好,

透過市場區隔研究的分析,設計適當的產品以符合市場的需求。(二)進行市場區 隔,有助於評估市場競爭態勢。(三)實施市場區隔可製造知覺機會並迴避劣勢,

供行銷策略規劃的參考。(四) 市場區隔可供規劃出兼具效率與成本效益的促銷 策略,進而發掘機會與威脅。Assael(1990)詮釋市場區隔之好處為:(一)市場區隔 可提供行銷人員一個較好的方法去發掘行銷機會。(二)市場區隔可更有效率的行 銷組合。(三)市場區隔可指導多種產品間行銷資源的分配。(四)市場區隔可提供 配銷決策參考。

Irwin(1994)研究顯示市場區隔可帶來的優點為:(一)了解消費者與潛在競爭 者的關係,可提供產品定位的研究。(二)設計回應性產品以符合市場需求,供配 銷決策參考。(三)檢測符合促銷成本的策略,提供更有效率的行銷組合。(四)幫 助檢視現階段行銷策略,進而發掘機會與威脅,再進而重新評估行銷策略。管理 大師 Kolter(1998)研究歸納出市場區隔之好處為:(一)行銷人員較易發現及比較 市場機會,行銷人員可依市場特定區隔內之顧客群之反應特性,來拓展相關計 劃、行銷策略與預算方案。(二)行銷人員可在產品及銷售訴求上作更佳之修正調 整。

Steenkamp & Hofstede(2002)等學者認為針對不同消費群作出區市場區隔可 達到以下優點:(一)提升企業之銷售利潤。(二)制定不同的行銷規劃。(三)達到顧 客滿足。(四)作出一致性的行銷策略。而 Mentzer, Myers & Cheung(2004)認為針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對不同消費群作出區隔有下列益處:(一)提供定價決策的制定策略。(二)提昇銷 售利潤,達成公司設定之目標。(三)發掘內部機會與外部威脅。四、滿足客戶的 消費需求。另 Teichert, Shehu & Wartburg(2008)提出市場區隔能為企業營運帶來 的益處為:(一)制定產品銷售策略。(二)滿足顧客的需求。(三)提供廣告決策的參 考。(四)提供市場的一般性瞭解。

郭振鶴(1999)研究主張市場區隔除可以反映出不同顧客的不同需求,更擁有 以下之優點:(一)市場區隔有利於發掘和比較行銷機會。(二)市場區隔可有效的 分配公司資源及提高效率。(三)市場區隔可更正確的應付市場變化。洪順慶(2003) 研究提出運用市場區隔有以下優點:(一)能更加清楚、明確的定義市場。(二)能 對競爭狀況做更好的剖析。(三)能迅速反應市場需求的改變。(四)資源能做有效 且最佳之配置。(五)能促進企業營運策略規劃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