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文獻回顧

第二節 非市場財經濟評價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第二節 非市場財經濟評價

建築類文化資產如古蹟、歷史建築,被視為社會全體共有的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而保存(Preservation)、保護(Conservation)、修復(Renovation or Restoration)、

再利用(Adaptive Reuse)等行為則可視為對這類文化資產的一種投資(Throsby,

2010)。由經濟學角度切入,投資行為必須考量成本與效益(Costs and Benefits),故 評估這類文化資產投資的附加價值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則係活化再利用必須進行經 濟評估(Economic Valuation)的理由之一。透過貨幣方式呈現這類文化資產對社會 全體的重要性,較易被決策者與社會大眾接受,且有利於不同利害關係人間的溝通 與協調,因此在經濟學領域中,已發展出許多可將效益轉化為貨幣價值的理論與分 析工具。對於非市場財本節將按非市場財分類及評價方式等兩部分進行介紹,先讓 讀者瞭解非市場財如何分類後,再介紹各種貨幣評價方式。

壹、非市場財貨分類

Crowards(1997)綜合相關研究,認為利他主義和關心自然環境與非人類物種 的道德感是非使用性價值概念的起源。Freeman(1993)根據 Bockstael 與 Kling(1988)

的理論模型,建構用於自然資源損害評估的實證研究方法。Turner, Pearce, and Bateman(1993)以森林資源為研究標的,將自然資源等公共財的經濟效益分類如 圖 3-1:

資料來源:Turner et al.(1993: 112)

使用價值(Use Value)係指人們實際去使用該項財貨所產生之價值,如直接使用 財貨所產生之直接使用價值(Direct Use Value);從發展、保存面之間接使用方式所產 生之間接使用價值(Indirect Use Value);選擇使用財貨後所產生之選擇價值(Option Use Value);藉由保存財貨交由下一代子孫,後代子孫對於該項財貨潛在使用之遺贈 價值(Bequest Value)。

非使用價值(Non-Use Value)係指人們不實際使用,但會反映人們的偏好,如財 貨因自身存在所衍生出的存在價值(Existence Value);藉由保存財貨交由下一代子孫,

後代子孫對於該項財貨潛在不使用之遺贈價值(Bequest Value)。

根據圖 3-1,總經濟價值係由總發展效益(Total Development Benefits)及總保存 效益(Total Conservation Benefits)等二大效益共同組成。

非市場財貨 Nonmarket Goods

使用價值 Use Value

非使用價值 Non-Use Value

直接使用價值 Direct Use Value

間接使用價值 Indirect Use Value

選擇價值 Option Use Value

發展面

Total Development Benefits

總保存效益

Total Conservation Benefits 遺贈價值 Bequest Value

存在價值 Existence Value

資料來源:Turner et al.(1993: 115) 貨幣評估方法

Monetary Evaluation Methods

需求曲線法 Demand Curve Approaches

陳述偏好法 Travel Cost Method (Marshallian) Demand Curve

衡量消費者剩餘 Consumer Surplus

welfare measure 所得補償需求曲線

Income Compensated (Hicksian) Demand Curves

衡量福利 Welfare measures

非需求曲線法

Non-Demand Curve Approaches

劑量效應 Demand Curves not

obtainable

無法衡量真正的福利 No true welfare measures

資訊對政策決定者有用 But information useful

to policy-maker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

一、非需求曲線法(Non-Demand Curve Approaches):可分成四種計算 方式,共通點為均無法獲得需求曲線,亦無法提供真正的價值來衡 量福利,僅能提供政策作為決策參考。

(一)劑量效應(Dose-Response Methods):本方法即給某一特定人類、植物或動 物一定劑量後,觀察該人類、植物或動物與未給予劑量之正常個體間關係,藉以找 出最佳治療方法。如農民灑農藥以減少蟲害,但需控制農藥劑量避免造成環境污染。

(二)替代成本(Replacement Costs):本方法即利用更換或復原已受損資產,以 購置新零件或修復受損零件之相關費用作為評估標準。如鐵軌之軌道損壞,則以新 購置軌道零件作為其替代成本。

(三)緩和行為(Mitigation Behaviour):利用購買能減少污染(如噪音)之相關 設備,以減輕本身受污染之困擾。如住在大馬路邊的住戶,為減輕噪音污染,通常 會購置氣密窗,以減少噪音聲音。

(四)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當有多項選擇供決策者選擇時,決策者將選 擇最有利選項,此時被放棄其他選擇價值最高之價值,即為機會成本。如應徵三家 公司同時被錄取,當選擇至某一家公司就職時,放棄另二家應徵公司中薪資較高的 工作機會即為機會成本。

二、需求曲線法(Demand Curve Approaches):可分成兩種評價方法分 別衡量福利水準或消費者剩餘。

(一)陳述偏好法(Expressed Preference Methods):可利用 Hicksian 需求曲線法 來衡量福利(Welfare measures)。

條件評估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CVM):本方法將透過電訪、面訪、

網路問卷等方式,找到受訪者心目中之願付價格。假使想瞭解溼地民眾對溼地保存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之願付價格為多少,可透過網路問券方式蒐集樣本,並利用單價二元或雙界二元方 式找到民眾願付價格。

(二)顯示偏好法(Revealed Preference Methods):可利用 Marshallian 需求曲線法 來衡量消費者剩餘(Consumer Surplus welfare measure)。

1.特徵價格法(Hedonic Pricing Method,HPM):本方法係指某項財貨之特徵在 各數量、價格不同組合下,隱含價格與數量的組合函數。如民眾至餐廳吃飯,餐廳 所販售的餐點,除了餐廳的裝潢、是否好吃、服務人員的態度、食材來源等特徵決 定餐點價格,當某項特改變如食材來源由臺灣改至日本時,則因進貨成本增加將間 接導致餐點價格變動。

2.旅行成本法(Travel Cost Method,TCM):本方法即計算遊客自起點(出發地)

至目的地所需花費的交通費用、門票費等必要成本。如自行開車至六福村玩,則自 家裡出發至六福村所需要的汽油費、ETC 費用、六福村門票等費用合計後,即為旅 行成本。

本研究將以條件評估法作為理論模型,並試著以該理論進行分析,而參考相關 資料後,將於第三節進行條件評估法優點及常見偏誤介紹。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