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希望感之相關研究

一、希望感的定義

希望感(sense of hope)的探討是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領域的重 要議題,目的為增進個體的幸福感(well-being)與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希 望感是一種正向、具有動機的心理狀態,個體設立目標,並思考達成目標的方法 與途徑(Snyder, 2002)。希望感包含三個成分:1.目標(goal):是指個體所欲達 成之標的;目標愈明確、清晰、可行,個體的希望感愈高。2.路徑思考(pathway thought):是指對於達成目標可行方法的思考;想出愈多路徑(方法),個體的希 望感愈高。3.意志力思考(agency thought):是指為了達成目標,需要具備的強烈 意志力;即使過程中遭遇困難,個體亦能不斷地修改路徑,堅持朝目標邁進。以 下分別對希望感的重要內涵,做進一步的闡述:

(一)目標思考

希望感的第一要件為設定目標。目標是個體認為有價值、有意義的事物,這 個具吸引力的結果,指引著個體的行動,即使過程中有不確定性,仍願意投注心 力以達成目的(Snyder & Lopez, 2002)。然而,如同 Eccles 與其同僚(1983)所 提出的期望價值理論,目標需具有適度的挑戰性與可行性,若太過簡單,則不需 要路徑思考、意志力思考即可達成;若太過困難,達成目標的方法太少,或所需 耗費的心力過大,則會減低個體的希望感。將目標具體化、設立次要目標,有助 於路徑思考與意志力思考,進而增加個體的希望感(Taylor, Feldman, Saunders, &

Ilardi, 2000)。

14

自己,如:我一定做得到、我會找到方法解決,並持續地尋找可行的途徑,故有 較高的希望感(Snyder, LaPointe, Crowson, & Early, 1998)。然而,路徑思考能力 的高低,並非全由個人特質決定,而是受到過去經驗的影響(Synder, 2002);個 體回溯過往的成功經驗,推論何種方法是有效的,有助於現在、未來目標的達成,

並藉由這些經驗產生對未來的想像,此為「交互的時間思考(reciprocal temporal thinking)」。具有高路徑思考能力的個體,乃是根據過去的經驗,有較高的信心可 以找到較多的替代途徑,因此希望感較高(Irving et al., 1998; Snyder et al., 1991)。

(三)意志力思考

希望感的第三要件為意志力思考。個體為了達成目的,需要強烈的意志力與 持續完成目標的動力,因此又稱為「動力思考(agency thought)」。意志力思考的 來源主要有三:1.對目標的渴望:高動力的來源,乃是個體賦予目標高價值,願 意持續地挑戰與追求(Carr, 2005)。2.正向行為及特質:如自我激勵、高路徑思考 能力。自我激勵與正向自我對話,有助於個體不輕易放棄目標,持續找尋可行的 途徑(Snyder & Lopez, 2007);高路徑思考能力則是得到有效方法的反饋,增生 達成目標的信心,使個體有動力繼續追尋目標。意志力思考帶來更多的路徑思考,

而個體路徑思考能力的提升,也會增加其意志力思考(Snyder et al., 1991)。3.過 去經驗的影響:意志力思考包含個體對自己能力的評估,意即自覺有多少能力可 以達成目標,是一種自我參照的思考(self-referential thoughts);個體最主要的參 照標準為過去經驗,以過往努力的成果,來評估現在勝任目標的程度(Snyder, 2002;

Snyder & Lopez, 2002)。

(四)希望理論的整體模式(Full Hope Model)

確立希望感的三個要件:目標、路徑思考與意志力思考,Edwards、Rand、

Lopez 與 Snyder(2002)提出希望理論之模型(Full Hope Model),將個體的希望 感、追求目標歷程中得到的反饋(如:正、負向情緒、壓力源),如何影響過程中 個體的路徑思考與意志力思考,視為一個開放的歷程。依照個體認知處理的先後

15

順序,可分為學習歷史(learning history)、先前事件(pre-event),與事件順序(event sequence)三個階段。個體判定目標有價值、有意義後,路徑思考與動力思考便 不斷的產生,並在追尋目標的歷程中,持續得到情緒的回饋,增強或減弱其路徑 思考、意志力思考,直到個體達成或放棄目標為止。突發事件則是指個體預期之 外,可能影響其對目標的看法、路徑思考與意志力思考的事件。希望理論系統是 個體的認知、情緒、行為、目標事件,以及突發事件交互作用的結果,個體的希 望感在此歷程中不斷地變化(Edwards et al., 2002)。

圖 2-2-1 希望感理論模型示意圖

資料來源:翻譯自 Edwards, L. M., Rand, K. L., Lopez, S. J., Snyder, C. R. (2002).

Understanding hope. In Snyder C. R., Lopez S. J.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pp.

83-95).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二、希望感與性別

國內、外皆有研究曾探討不同性別者的希望感表現:Synder 等人(1999)以 兒童和成人為研究對象,結果顯示男、女生的希望感表現,沒有顯著差異。黃德 祥、謝龍卿、薛秀宜與洪佩圓(2003)以國小至高中學生為研究對象,發現不同

16

性別的中、小學生在希望感的表現,亦沒有顯著差異。然而,邵惠玲(2008)在 復原力量表編製過程中,發現男、女生在整體希望感、方法(即路徑思考)與意 志力三個部分皆有顯著差異;男生表現均高於女生。沈怡吟(2010)以國中學生 為對象的研究,亦指出不同性別的學生,在希望感全量表、路徑思考面向之表現 有差異;男生顯著高於女生。由上述研究結果可知:不同性別在希望感表現之差 異,尚未有一致的結論。然而,過去研究多顯示青少年男性在自尊的表現較佳

(Bolognini et al., 1996; Chubb et al., 1997),而希望感與自尊有相互影響的效果,

故研究者推論國中男生的希望感高於女性。

三、希望感與心理健康

Arnau、Rosen、Finch、Rhudy 與 Fortunato(2007)以大學生為對象的追蹤研 究結果顯示:受試者的希望感與憂鬱有顯著負相關。Snyder 與其同僚(1997)在 兒童希望感量表編制的研究中發現:希望感量表得分愈高的個體,在憂鬱量表

(CDI)的得分愈低,此結果亦指出希望感與憂鬱為負向關聯。McNeal 等人(2006)

的實驗研究,以 155 位有情緒困擾或行為問題的青少年為對象,這些青少年接受 六個月的希望思考(hopeful thinking)訓練後,希望感有顯著的提升;而其行為 與情緒困擾亦隨之降低,此結果支持希望感與心理健康的正向關聯。此外,希望 感亦透過人際途徑,影響個體的心理健康。Synder(2002)發現高希望感的個體,

有較佳的策略和動機,以維持人際關係;Kwon(2002)亦指出高希望感的個體有 較多的朋友、良好的家庭互動,在社會適應面向有較佳的表現。由上述研究可知:

希望感可降低個體的憂鬱、增加社會支持,對心理健康有正向影響。

17

四、希望感與社會支持、生活壓力之關聯

(一)希望感與社會支持

希望感作為個體的正向特質,使他人更願意提供社會支持(Davey、Eaker &

Walter, 2003);此外,希望感亦影響個體與他人社交的意願,導致社會支持的增 加或減少(Synder, 2002)。Davey 等人(2003)探討個人特質、自我價值與因應 能力的研究發現:擁有正向特質(如:外向、高友善性)的個體,可以從人際關 於問題解決。Drach-Zahavy 與 Somech(2002)曾探討 107 名研究生對壓力事件的 因應,研究結果顯示希望感與建設性思考、資源分配有顯著關聯,推論希望感較 高的個體,較能因應生活壓力。Horton 與 Wallander(2001)、Danoff-Burg、Prelow 與 Swenson(2004)、以及 Lewis 與 Kliewer(1996)的研究都有相似的結果:即 高希望感的個體遭遇到重大生活壓力時,有較佳的策略以因應挑戰。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