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自尊之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整理、歸納和主題有關的理論與研究結果,作為本研究之立論基礎。

本章共分成四節,第一節為自尊之相關研究;第二節為希望感之相關研究;第三 節為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第四節為生活壓力之相關研究。每個節次皆包含:(一)

定義與理論、(二)與性別之相關研究、(三)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四)與其 他變項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自尊之相關研究

一、自尊的定義與理論

自尊(self-esteem)是指個體對自己的正、負向評價,以及自我感受(Rosenberg, 1979)。Coopersmith(1967)認為自尊是個體對自我價值所做的判斷,包含自我 能力、重要性、成敗等面向;張春興(1995)則是將自尊定義為個體對自我的感 受,如:認為自己有價值、接納並喜歡自己。大多數國內、外學者皆同意:自尊 包含了個體的自我評價與自我感受兩個面向(Coopersmith, 1967; Pope, Mchale &

Craighead, 1988; Rosenberg, 1979; Wells & Marwell, 1976;李娟惠,2000;沈如瑩,

2003;林杏足,1997)。以下針對自尊的兩個面向,做進一步的闡述:

(一)自我評價

自尊是個體對自己所做的經常性、整體性評價(Coopersmith, 1967)。Wells &

Marwell(1976)指出自我評價可能是針對特定面向的表現,也可能是整體的自已;

前者為特定面向的自尊,後者則是整體自尊的概念。自我評價涉及對自己的價值 判斷,而判斷的標準源自何方,學者們有不同的看法:James(1890)認為是自我 期待(pretentions),個體在自己重視的面向有好的表現,高於自我期待時,即有 高自尊;反之,在重視面向的表現低於自我期待,則有低自尊(Mruk, 1999)。然 而,大多數學者認為內化的社會標準,是個體自我評價時的主要參考依據,如:

10

家人的期待、社會的價值觀、大眾媒體文化等(Brissett, 1972;林杏足,2003)。

(二)自我感受

自尊包含個體對自己的正、負向感受。個體從生活中的重要關係,以及自我 能力的正向經驗,感覺到身為一個人的價值,進而喜愛、接納自己(Branden,1992;

Sinderman, 1983; Tafarodi & Swann, 1995;林杏足,2003;張春興,1995)。Branden

(1992)主張自尊包含了價值感和能力感:價值感來自個體被環境中的重要他人 所喜愛、認可與接納,逐漸內化成對自己的正向感受;能力感則是來自個體展現 於外的能力與成就,過去曾經掌握環境、達成目標的成功經驗,使個體對自己有 正向感受。由上可知,兩種自我感受的來源不同:價值感來自他人對個體人際行 為的評價,能力感則源自個人對自我的肯定(Guindon, 2002)。

二、自尊與性別

許多研究皆顯示在青少年階段,男生有較高的自尊表現(Chubb, Fertman, &

Ross, 1997; Derdikman-Eiron et al., 2001; Falci, 2011; Heaven & Ciarrochi, 2008;

Moksnes & Espnes, 2013; Zimmerman et al., 1997),女生則有自尊降低,或是波動 的現象(Baldwin & Hoffmann, 2002)。不同性別的自尊差異,在青少年中期最為 顯著(Kling, Hyde, Showers, & Buswell, 1999),至青少年晚期差異逐漸變小(黃 朗文,2002),這個性別差異現象可能的原因為:(一)身體意象的影響:青春期 女生認為自己的生理改變,不符合社會標準,感覺自己的外表吸引力下降,對身 體形象的不滿意,使其自尊降低(Polce-Lynch et al., 2001; Rosenberg & Simmons, 1975; Thomae et al., 2011);青春期男生較沒有身體形象的困擾,故自我知覺傾向 於正向或穩定不變(Harter, 1993; Polce-Lynch et al., 2001)。(二)教室文化的因素:

有些學者認為是教師對學生的正、負向知覺,影響了學生的自尊表現(Skaalvik &

Hagtvet, 1990),男生較常被指出動機上的錯誤,女生較常被指出智力上的錯誤,

自覺能力不足使女生的自尊較為低落(Dweck, Davidson, Nelson, & Enna, 1978)。

11

(三)生活壓力的影響:Baldwin 和 Hoffmann(2002)的研究發現:11 歲至 13 歲時,生活壓力對女生自尊的影響較大;然而,14 歲至 16 歲時,生活壓力對自 尊的影響,則不因性別而有差異。青少年前期的差異,可能是女生較容易內化生 活壓力所致(Leadbeater et al., 1995)。

三、自尊與心理健康

自尊與憂鬱的關聯密切。許多研究皆指出自尊的高低,可以預測個體未來的 憂鬱情形(Trzeniewski, Donnellan, Moffitt, Robins, Poulton, & Caspi, 2006; Orth et al., 2009);有些研究則認為是憂鬱影響了個體的自尊表現(Shahar & Davidson, 2003)。自尊與憂鬱的先後順序,過去文獻未有一致的結論。低自尊可能是憂鬱的 危險因子,在個體面對壓力、重大生活事件時,增加其憂鬱的風險,此為「脆弱 模式」(vulnerability model);然而另一種可能性是:憂鬱持續地耗損個體的個人 資源,如:人際關係、問題解決能力等,即使個體從憂鬱中復原,已對其自尊造 成長久、負面的影響,此為「傷痕模式」(scar model)。Ormel 與其同僚(2004)

的研究發現:重度憂鬱者的自尊表現,顯著低於未憂鬱者。Dumont 與 Provost 的 研究(1999)結果亦顯示:憂鬱的個體自尊表現最低;具有復原力的個體,其自 尊表現高於憂鬱者;適應良好的個體,其自尊表現高於復原力者與憂鬱者,可見 自尊與憂鬱之間呈現負向相關。高自尊的青少年相較於低自尊者,有較好的心理 與身體健康(Bolognini et al., 1996; Trzeniewski et al., 2006)。

四、 自尊與希望感、社會支持與生活壓力之關聯

(一) 自尊與希望感

高自尊者在面對困境時,較低自尊者更容易堅持(Baumeister, Campbell, Krueger, & Vohs, 2003),故推論高自尊者在希望感的「意志力思考」面向表現較 佳,兩者呈現正相關。此外,高自尊者通常伴隨內控信念,採取主動的問題解決

12

策略;低自尊者則認為生活中的困境是不可控的,易採取逃避的策略(Thoits, 1995)。自尊低落、無效的因應策略(unsuccessful coping strategies),與憂鬱等內 化性問題之間有密切關聯(Bolognini et al., 1996; Seiffge-Krenke, 1995)。高希望感 的個體擅於思考、採取不同的方法以達成目標,並傾向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堅持,

這與上述研究指出之高自尊者的特質較符合,故研究者推論自尊表現較佳者,其 希望感亦較高。

(二) 自尊與社會支持

高自尊的個體在社交主動性方面有較好的表現,他們容易結交新朋友,擁有 較多的社會支持(Buhrmester, 1996);低自尊者則因為負向的解釋風格,在人際 互動上較為退縮,不利親密關係的建立,並使他們得到較少的社會支持(Lakey, Tardiff & Drew, 1994; Murray, Holmes, Dolderman, & Griffin, 2000; Ottenbreit &

Dobson, 2004)。此外,高自尊者主動尋求資源,擁有較多的社會支持,亦使他們 有較佳的因應能力,與較高的生活滿意度;低自尊者對自己的能力感到懷疑,較 不傾向採取積極的行動,導致較低的心理健康與生活滿意度(Moksnes & Espnes, 2013)。高自尊者在關係中有較高的安全感與親密感,有助於其心理健康與增長其 社會連結感(Murray, 2005);低自尊者則有尋求他人認可的傾向,可能因此受到 較多的同儕拒絕而導致憂鬱(Joiner, Alfano, Metalsky, 1992)。

(三)自尊與生活壓力

生活壓力與自尊之間,有相互影響的關係。生活壓力事件的增加,超過個體 可控制的範圍時,易使其自尊降低(Cohen, Frank, Doyle, Skoner, Rabin, & Gwaltney, 1998; Dumont & Provost, 1999; Youngs, Rathge, Mullis, & Mullis, 1990);自尊的表 現較高者,有較佳的復原力,在面對生活壓力的挑戰時保持心理的健康(Dumont

& Provost, 1999);然而,自尊表現較低者,更敏感於生活壓力事件,而有較多心 理上的困擾(Hoffman et al., 1988)。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