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包含三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與目的,陳述研究之背景脈絡。第二節 為研究問題與假設,呈現研究之待答問題、基於過去文獻所設立之研究假設。第 三節名詞釋義則對研究中的重要名詞加以解釋。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Ericson(1968)的社會心理發展論指出:自我發展順利的青少年,對自己有 明確的概念,對未來有方向與目標;無法克服發展危機者,對生活無目的,時而 感到徬徨迷惘,自我的迷失持續地影響他們的生活適應。在心理層面,對自我了 解與接納的程度,經常反映在青少年的「自尊(self-esteem)」表現上。高自尊者 通常有正向的心理適應,如:較高的生活滿意度(Boden, Fergusson, & Horwood, 2008; Moksnes & Espnes, 2013)、樂觀與自主感(Lyubomirsky & Lepper, 1999);

低自尊者則容易有負向的心理表現,如:較高的憂鬱症狀(Ormel, Oldehinkel, &

Vollebergh, 2004; Orth, Robins, & Meier, 2009)。可見青少年時期自我發展的良好基 礎,是後續成長與生活適應的基石(Eccles, Wigfield, Flanagan, Miller, Reuman, &

Yee, 1989),而自尊的高低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從兒童進入青少年階段,個體將感受到更多生活中的責任,開始覺知各種的

「生活壓力(life stress)」(Basch & Kersch, 1986; Compas, 1987; Johnson, 1986)。

生活壓力造成個體適應能力的降低(Rowlison & Felner, 1988),以及憂鬱、焦慮 等心理困擾(Compas, Howell, Phares, Williams, & Giunta, 1989; Kanner, Coyne, Schaefer, & Lazarus, 1981)。不僅如此,青少年有放大壓力事件的傾向,即使是生 活中令人煩擾的小事亦造成其負擔(Campas, Orosan, & Grant, 1993),故生活壓力 對其心理健康的影響不可小覷。面對各種的壓力事件,青少年經常尋求他人的協

2

助,「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是指個體因社交連結而得到的資源(Cohen & Syme, 1985; Hoffman, Ushpiz, & Levy-Shiff, 1988; Seiffge-Krenke, 1995),周遭他人的幫 助使個體有更佳的因應能力,降低壓力帶來的生理、心理負擔。過去許多研究皆 顯示社會支持對生活壓力有緩衝效果,亦與心理症狀有負向關聯(Aneshensel &

Frerichs, 1982; Cohen & Wills, 1985; Colarossi & Eccles, 2003; Taylor, Miller, &

Smith, 1996)。接受愈多社會支持的青少年,其心理健康狀況愈佳(Formoso, Gonzales, & Aiken, 2000; Jessor, 1993; Young, Berenson, Cohen, & Gracia, 2005);反 之,接受愈少社會支持的青少年,其心理症狀愈多(Taylor et al., 1996)。

成長的過程中,個體難免有背負龐大壓力、遭遇挫折與情緒低落的時刻。然 而,有些人卻能在逆境中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這種從挫折中復原的韌性,正是 面臨生理、心理與社會的重大轉變,且敏感於生活壓力的青少年,亟需培養的能 力。Dumont 與 Provost(1999)的研究發現:那些面對壓力卻能保持心理健康、

具有韌性的青少年,對於困境雖然感到不適應(discomfort),卻能採取主動的問 題解決策略,降低壓力事件對他們的影響。這種正向、具有動機的心理狀態,與 正向心理學文獻中「希望感(sense of hope)」的概念不謀而合,故本研究假設希 望感為青少年重要的心理資源。希望感是一種正向的認知思考,個體設立目標、

思索達成目標的方法,並在過程中展現意志力(Snyder, 2002)。高希望感的個體 能使用策略,有效地達成目標;即使過程中遭遇困難,仍能持續思考可行的途徑,

變換方法以達成目的(Irving, Snyder, & Crowson, 1998)。相反地,低希望感的個 體因為缺乏正向思考,或者有過多的挫折經驗,難以進行目標導向的思考,故不 利於心理健康(McDemott & Snyder, 2000)。過去許多研究亦指出:高希望感與青 少年的學業成就、人際關係與生活滿意度等正向適應有關;低希望感則與內、外 化行為問題等負向適應有關(Snyder, Lopez, Shorey, Rand, & Feldman, 2003; Valle, Huebner, & Suldo, 2004)。綜上所述,自尊、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希望感,皆為 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子。

3 更加明顯,此為「性別增強假說」(Clemans, DeRose, Graber, & Brooks-Gunn, 2010;

Galambos, Berenbaum, & McHale, 2009)。性別增強假說的影響,可能顯現於不同 性別青少年的自尊、社會支持表現。青春期男性較無身體意象的困擾,其自尊傾 向於維持穩定;相反地,女性容易對自我身體形象不滿意,而有自尊降低的現象

(Polce-Lynch, Myers, Kliewer, & Kilmartin, 2001; Thomaes, Poorthuis, & Nelemans, 2011)。此外,傳統性別角色中女性應維持人際關係和諧、男性應獨立自主的社會 期待,亦可能反映於青少年前期的社會支持表現:女性尋求親密連結的傾向,使 其較男性得到較多的社會支持(Helgeson, 2009; Galambos et al., 2009)。

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的自尊表現與其廣泛的生活適應有顯著關聯,如:學 業、人際關係以及內、外化行為問題(Derdikman-Eiron, Indredavik, Bratberg, Taraldsen, Bakken, & Colton, 2011; Moksnes & Espnes, 2013; Zimmerman, Copeland, Shope, & Dielman, 1997),故本研究假設自尊表現較佳的青少年男性,其心理健康 的表現將高於女性。自尊、希望感、社會支持與生活壓力之間的相互關聯,以及 性別所附帶的社會、文化因素,研究者假設這四個因子,對於不同性別青少年心 理健康的影響力並不相同。文獻回顧的結果可知:不同性別的青少年,在自尊、

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希望感的表現皆有差異。男性在自尊、希望感的表現高於 女性(Falci, 2011; Heaven & Ciarrochi, 2008; Moksnes & Espnes, 2013; 邵惠玲,

2008;沈怡吟,2010),女性則在社會支持、生活壓力的表現高於男性(Leadbeater, Blatt, & Quinlan, 1995; McFarlane, Kelly, Rodriquez, & Fehir, 1994; Shulman,

4

1993)。過去尚未有研究將自尊、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希望感四個因子同時考量,

以預測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故本研究欲了解自尊、希望感、社會支持與生活壓力,

對於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預測情形與總解釋力,並檢視不同性別之心理健康模式是 否有差別,以探索青少年前期性別增強現象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二、研究目的

綜合上述研究動機,並以成長階段為青少年前期的國中學生為對象,本研究 之目的如下:

(一)分析國中生自尊、希望感、社會支持、生活壓力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聯。

(二)探討自尊、希望感、社會支持與生活壓力對國中生心理健康的預測情形。

(三)檢視不同性別的國中生,在自尊、希望感、社會支持、生活壓力與心理健 康表現之差異。

(四)探索不同性別的國中生,是否具有不同的心理健康模式。

(五)檢驗不同性別國中生的心理健康模式,是否有顯著差異。

(六)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作為未來相關研究之依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