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

一、社會支持的定義

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是個體面臨壓力時,身邊的人所給予個體的幫助

(Caplan, 1974; Cohen & Syme, 1985)。字面的釋義可分為兩部分,「社會」乃是 指個體所處的環境,包含環境中的他人,如:家人、朋友與鄰居等;「支持」則是 環境中的他人提供個體訊息、情感或工具的支援。Brownell 與 Shumarker(1984)

認為社會支持是兩人以上的群體,彼此交換資源的歷程。付出者提供資源的方式 包含:給予訊息、撫慰情緒、行動協助等;接受者則透過這個歷程得到資源,進 而提升幸福感與心理健康。綜合過去研究之定義,可發現社會支持至少具備三項 特點:1.為個體因應壓力的資源、2.由人際網絡中的他人所提供,以及 3.多種不同 的支持方式,如:工具、情感與訊息支持(Thoits, 1986; Tracy & Whittaker, 1990;

汪俐君,2003;楊正誠,2003;廖淳婉,1986)。廣義而言,學者們對社會支持的 為「非正式支持系統」(Sarason & Sarason, 1985;黃俐婷,2003)。後者則是由正 式組織與其人員所組成,如:社會福利機構、學校、社工師與心理輔導員等,這 些人透過合法的途徑,增進個體的可用資源,又稱為「正式支持系統」(Brown, 1974;黃俐婷,2003;鄭照順,1999)。Heller 與 Swindle(1983)則是將社會支

19

持分為三類:重要他人(如:親人、配偶)、社會網絡(如:朋友、同學),與社 會資源(如:學校、教會與社區組織人員);國內學者李介至、黃惠貞(2001)沿 用此三種分類,並稱之為親人支持、同儕支持與專業支持。

(二)社會支持的類型

House(1981)將社會支持分為「情感性支持」、「工具性支持」、「訊息性支 持」與「評價性支持」四類。情感性支持是透過情緒上的支持,使個體感受到被 愛與被關懷;工具性支持為提供個體具體的協助,如金錢、實際的幫助行為等;

訊息性支持是給予個體與問題解決有關的資訊、建議和忠告;評價性支持則是給 予個體回饋,如:肯定、鼓勵與讚美等(引自詹寓婷,2011)。有些學者將給予個 體回饋,納入訊息性支持的範疇(Taylor et al., 1997;鄭照順,1999)。之後的分 類大多和 Taylor、Peplau 與 Sears(1997)的研究相仿,分為以下三類:1.情緒性 支持:滿足個體情感面的需求,如:喜愛、歸屬感與尊重等、2.工具性支持:以 服務的行動、實質的物資來幫助個體、3.訊息性支持:提供有效的建議、問題解 決的方法等,使個體能因應壓力。

二、社會支持與性別

過去許多研究均指出社會支持有性別的差異(Shulman, 1993; McFarlane et al., 1994)。這個結果可能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社會化的過程中,男性被期許要獨立 自主、有問題解決的能力;尋求社會支持與男性有能力、責任感的形象衝突,故 男性較不傾向尋求他人協助(Shulman, 1993)。女性則被認為要溫暖、善解人意、

與他人建立良好關係,較少面臨與性別刻板印象衝突的困境;除此之外,女性成 長過程中自我價值的形成與建立,和親密關係密不可分,對於建立與維持關係亦 感到熟悉;因此知覺到生活上的困難時,女性較願意尋求他人的協助(蘇彙珺,

1998)。

20

國內許多研究曾探討不同性別國中生的社會支持(傅瓊儀、陸偉明、程炳林,

2002;熊英君,2007;蔡嘉慧,1998;蘇彙珺,1998)。大多數研究結果顯示:不 同性別的國中生,在社會支持的表現有差異;女性的社會支持高於男性。蘇彙珺

(1998)以國中生為對象之研究,發現不同性別的學生在「情緒支持」與「訊息 支持」面向有差異;女生顯著高於男生。蔡嘉慧(1998)以高雄地區的國中生為 研究對象,同樣發現女生的社會支持顯著高於男生;不論是「情緒性」、「訊息性」

或「工具性」支持的表現,女生皆顯著高於男生。熊英君(2007)的研究亦指出 國中女生在「整體社會支持」、「情緒性支持」與「評價性支持」面向的表現顯著 高於男生;男生則是在「工具性支持」的表現,顯著高於女生。然而,也有不支 持性別差異的研究結果,如:傅瓊儀(2000)以台南地區的國中生為研究對象,

發現不同性別的國中生,知覺到的社會支持沒有顯著差異。

三、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

社會支持能滿足個體許多面向的需求,對心理健康有正向影響,此為直接效 果(direct effect)。個體處在壓力情境中,社會支持亦能達到緩衝的效果,有助於 其心理適應,此為緩衝效果(buffering effect)(House, 1981)。過去關於社會支持 直接、緩衝效果之研究結果,分述如下:

(一)直接效果(direct effect)

社會支持的增加,對青少年憂鬱有正面影響(Colarossi & Eccles, 2003; Taylor et al., 1996)。在家庭方面,得到家人愈多支持與照顧的個體,經歷愈少的憂鬱情 緒(Formoso et al., 2000);在同儕方面,同儕支持程度愈高的青少年,愈不容易 出現憂鬱症狀(Young, Berenson, Cohen, & Garcia, 2005);在學校方面,與學校師 長、社區人員有連結感的青少年,其心理健康狀況較佳(Jessor, 1993)。統整上述 之研究結果可知:個體的社會支持愈高,其心理健康狀況愈佳;相反地,個體的 社會支持愈低,其心理症狀愈多。Taylor、Miller 與 Smith (1996)的研究即發現:

21

缺少親人支持的青少年,較容易出現身體、心理方面的症狀,如:失眠、憂鬱等。

(二)緩衝效果(buffering effect)

個體處於生活壓力較大的狀態,社會支持可發揮緩衝的效果,降低壓力事件 對個人的影響,維持個體的正常生活能力(引自詹寓婷,2012)。社會支持能促進 個體的認知轉化,他人所給予的有效經驗與知識,使個體得以重新評估壓力,如:

Wortman 與 Dunkel-Schetter(1979)的研究發現,社會支持與個體使用正向重新 詮釋的策略有關。認知到壓力事件是可解決的,個體在心理上會更有動機、意願 去面對困境;隨著社會支持的增多,個體愈傾向採取主動的因應策略(Shulman, 1993; Solomon & Draine, 1995)。他人直接提供服務、給予物資上的幫助,使個體 的生活困境得以解決,減輕壓力而提升心理健康,此為工具性支持的效果(戴嘉 南、鄭照順,1996);給予個體情緒上的撫慰,有助於鞏固自我價值,提升自我效 能,以及減緩憂鬱、焦慮等負向情緒,也將使個體更有能力因應壓力,進而提升 幸福感與心理健康,此為情感性支持的效果(Cohen & Wills, 1985)。

22 與 Folkman(1984)統整過往學者們對壓力的看法,並歸納為三種取向:

(一) 刺激取向

Brown(1974)將壓力定義為對個體具有威脅的事件,這些事件直接、間接 地妨礙個體的生活適應。Holmes 與 Rahe(1967)則認為壓力是一些外在事件(如:

離婚、爭吵)或內在事件(如:飢餓、冷熱)所引起的生活改變,個體必須適應 或因應變化,以恢復到平衡的生活狀態。綜論刺激取向的看法,使個體失去原本 生活平衡狀態的事件,即可稱為壓力(Brown, 1974; Holmes & Rahe, 1967; Kanner et al., 1981)。因此沿用此定義之研究,主要以個體的生活變動單位(life change unit, LCU)為測量壓力的指標。

(二)反應取向

Invancvich 與 Matteson(1980)認為壓力是個體為了因應外在事件,而產生 的生理適應性反應。Selye(1956)亦主張壓力為外在刺激所引起的生理反應,並 提出長期處於壓力之下的「一般適應症後群(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GAS)」。當個體知覺到環境的要求,準備應付或逃避壓力,此為警覺期(stage of alarm);下一個階段,個體會嘗試尋找解決策略、尋求協助,以便有效應付壓力,

此為抗拒期(stage of resistance);最後,因為無法抗拒持續存在的壓力,個體身 心耗竭甚至死亡,此為耗竭期(stage of exhaustion);一般適應症後群解釋了個體 對壓力的適應過程。由上可知,反應取向強調個體對壓力源之身心反應。

(三)互動取向

互動取向認為壓力是個體與環境互動的結果(Lazarus & Folkman, 1984)。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