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常見論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

動行為發生時,有時卻很難避免是以「家庭」為行動單位。基於前述,本文作者 認為使用國內遷徙調查中「居所是否更換」之變項,實際上更適合以搬家一詞論 之產出,故以下內容將大量使用搬家一詞。

以下將回顧探討搬家原因的相關文獻,藉此了解先前研究對此範疇論述的內 容與貢獻。下列的章節安排,首先自一般探討「民眾為何搬家」的常見論述開始 談起,也就是根據常見的遷移/搬家理論進行回顧和分析,由此掌握相關理論如 何詮釋民眾的搬家行為和原因。雖說遷移/搬家研究截至目前為止,仍無一套完 整且具說服力的遷移理論(廖正宏,1985),但為了獲取前人已累積的知識,仍 有回顧之必要。其次,依據本文的研究目標,旨在探討生命歷程和搬家者搬家原 因之間的關聯是否有所轉變,因此以下也將回顧相關研究的研究內容、方法和成 果,以做為本研究之借鏡。最後,為了進一步了解國內相關研究內容的走向是否 能夠協助觀察本文的研究目標,以下也將針對國內探究民眾搬家原因及搬家原因 和國人生命歷程關聯的相關研究進行回顧。

第一節 常見論述

一、推拉理論(Push-Pull Theory)

推拉理論的主要意旨認為,遷移行為之所以發生,乃因原居地的推力或排斥 力(push force)和遷入地的拉力或吸引力(pull force)相互作用而造成的。推力 或拉力的因素有很多,但不同的人對不同的推力或拉力會有不同的感受度(引自 廖正宏,1985),因此「推」或「拉」對遷移行為的影響是因人而異的。

此理論內含了兩個預設,第一個預設認為遷移者的遷移行為是經過理性思考 後做出的選擇,換言之,此預設認為遷移行為是一理性行為;第二個預設則是遷 移者對於原居地和遷入地的居住訊息有某種程度的了解才會遷移,若遷移者對移 入地的訊息掌握不全,則不會貿然搬家。綜合以上,推拉理論預設了遷移者對客 觀環境的認識、遷移者本身理性與主觀的感受和判斷兩者,會影響遷移者是否遷 移(引自廖正宏,1985)。除此之外,於前述亦不難發現,此理論是基於遷移者 在自由遷移的情況下而運行的,與本文所預設遷移者均為自願遷移相同。

推 拉 理 論 的 概 念 最 早 可 追 溯 自 Ravenstein 的 遷 移 法 則 ( The Laws of Migration),此法則被視為是人口遷移理論的前驅。雖然 Ravenstein 並未刻意闡 發「推拉理論」一詞和其中論述,然而 Ravenstein 的遷移法則卻含有「推拉理論」

的概念,加上許多學者隨後的修正與補充,方有今日較為完整與系統的「推拉理 論」(引自廖正宏,1985)。以下將介紹與推拉理論相關的兩位學者和其理論內容,

分別是 Ravenstein 和 Lee。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

(一)E. G. Ravenstein(1834-1913)

Ravenstein 於 1881 年利用英國人口普查人口的出生地與居住地資料分析和 歸納成「遷移法則」,並於 1885 年三月將其初步的研究成果發表於英國皇家統計 協會(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隨後(1889 年)並以二十多個國家的資料 寫成一篇仍稱為「遷移法則」的文章,不過 Ravenstein 認為自己所發表的人口「遷 移法則」並不如物理學定律嚴謹(廖正宏,1985)。

Ravenstein 的遷移法則共可歸納為七點,前五點為 1885 年的「遷移法則」

所提出,後兩點則發表於 1889 年根據二十多個國家的資料寫成之「遷移法則」,

內容如下(引自廖正宏,1985):

1. 遷移與距離(migration and distance)

Ravenstein 的研究結果指出,一般人口遷移傾向短距離的遷移,長距離遷移 則是人口移往工商高度發展的都市中心,距離都市中心越遠,遷移的人口便越少,

換言之,人口遷移會受到遷移的距離所影響。

2. 遷移有其階段性(migration by stage)

人口遷移的行為常具有其階段性,當都市中心吸引周圍鄉鎮市的居民遷入後,

原鄉鎮市的空缺便會由更遠的村莊居民遞補,由此可見,遷移會由都市中心向外 擴散且具階段性。此外,人口遷移往往由鄉村遷往城鎮,再由城鎮遷往都市,較 少遷移者由鄉村直接遷往都市。此論述也可用信息傳遞(information flow)來說 明,即當遷移者遷往城鎮後,能從中擷取更多關於城市的信息,因而奠定日後遷 往城市的基礎。不過廖正宏(1985)認為,這種說法預設了遷移是單一方向、是 從城鎮到都市的,都市做為遷移的終點。然而 G. Olsson(1965)的研究卻指出,

遷移並非單向的,而是城鎮與都市間的雙向流動(引自廖正宏,1985)。

此外,P. E. White & R. I. Woods(1980)認為 Ravenstein 的階段性論述僅 能算是一種推測,因為 Ravenstein 使用的普查資料只能反應終生遷移(life-time migration)的情形,並不能用以解釋遷移地區的階段性行為(廖正宏,1985)。

3. 遷移的流向與反流向(stream and counter-stream)

遷移人口有其遷移流向,同時亦有反流向的存在,意即遷移人口往遷入地方 向流動,同樣地,也會有人從遷入地遷出、移往遷移者的原居地。另一方面,遷 移方向並非恆久不變的,廖正宏(1985)認為在快速都市化時期,人口確實會由 鄉村流向都市,然而當多數居民成為都市人後,則有可能從都市流向都市,或是 都市流向鄉村。於此同時我們也不能忘了,有一種遷移者為回流遷移者,亦即早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期遷往別處居住,經過一段時間後,遷回原居地的遷移者(廖正宏,1985)。

4. 遷移城鄉傾向的差異(urban-rural difference in propensity to migrate)

若遷移地分為鄉村、城鎮和都市三種不同發展程度的地區,城鎮居民相較於 鄉村居民,較不容易遷移。

5. 短距離之遷移者以女性為多(predominance of females among short distance migrants)

關於此論述,Ravenstein 並未提出解釋。而國內有研究者以民國 81 年和 91 年的國內遷徙調查做為資料,發現女性遷移者以短距離遷移為主,但美中不足的 是,研究者僅說明了工作和教育動機會隨著遷移距離增加而加強,亦即長距離遷 移往往是因工作和教育活動,於文中並未明確說明「女性」和遷移距離之間的關 係(洪嘉瑜、銀慶貞,2008)。

6. 技術與遷移(technology and migration)

Ravenstein 認為交通工具和工商業的發展,會促使人口遷移的行為增加,因 為技術改進(特別是交通)能克服遷移過程中的障礙、縮短空間距離,而工商業 發展則能增加遷移者的選擇機會,於此,廖正宏(1985)提出其觀點,認為遷移 量、技術與工商業發展之間的變遷型態並非呈直線關係,而是 S 型的曲線。S 型 曲線說明了早期技術和工商業仍未發展時,遷移量並未大量增長,但技術和工商 業開始發展時,遷移量也會隨之上升;時至技術和工商業發展成熟之際,遷移量 的上升趨勢則會日漸緩慢,甚至與技術和工商業仍未發展時相當。目前台灣社會 便是處於技術和工商業發展成熟的時期,因此遷移量成長緩慢,造成國內遷移活 動不頻繁,遷移率也逐年下降。

7. 經濟動機為遷移的主要因素(dominance of economic motive)

雖然氣候、生活條件、稅賦等環境或社會因素會影響人類遷移,但是人們為 了改善物質生活而遷移則是最重要的遷移主因,且遷移者往往相信遷移後能滿足 與改善物質生活,因此 Ravenstein 認為經濟是造成人們遷移最主要的因素。

(二)Everett S. Lee(1966)

自 Ravenstein 提出了遷移法則後,幾經學者的補充與說明,始得推拉理論的 內容分類較為完整、涵蓋範圍更廣,其中又以 Lee 的人口遷移理論(A Theory of Migration)對人口遷移的解釋較有系統,分類也較為詳細(廖正宏,1985)。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

過廖正宏(1985)認為,Lee 的遷移理論是整理各家之言及綜合各研究成果而成 的,即便如此,由於其論述涵蓋了大部份人口研究的範圍,且對於推拉理論有更 詳盡的描述,內容也更具體充實,因此 Lee 的遷移理論頗受重視,也為人口遷移 研究提供較為完整的理論觀點。

在 Lee 的遷移理論中,拉力稱之為正向因素(positive factors),推力稱之為 負向因素(negative factors),同時,Lee 認為有些因素對某些人而言無關緊要,

而在本研究中,並無對此多加闡述(廖正宏,1985)。Lee 的遷移理論可分為四 個部份,這四部份也和探討遷移的人口學家關注的問題相似,分別是遷移者的特 徵(characteristics of migrants)、遷移的數量(volume of migration)、遷移的流向

(stream and counter-stream)以及遷移的因素(factors in the act of migration)。以 下也將針對此四項逐一探討(引自廖正宏,1985)。

1. 遷移者的特徵(characteristics of migrants)

(1) 遷移具有選擇性(migration is selective):遷移具備的選擇性 乃因不同的人對原居地和遷入地間的正、負相因素做出不同 的反應,且不同的人也擁有不同的能力來克服遷移過程中的 障礙。由此可知,遷移行為並不具有隨機性,而是某些人的 某些特徵使其容易產生遷移行為,如年輕、高教育者。

(2) 遷移者對遷入地之正向因素做反應是遷移者的正向選擇:有 些人本已著安居生活,可不必遷移,但因看到遷入地更好的 機會與優勢,因此遷移者權衡利弊後遂遷移,如高教育者、

專業人員、經理人員等。

(3) 遷移者對原居地之負相因素做反應是遷移者的負向選擇:假 如此種負向因素擴及全部的人口,則無選擇,所有人口都必 須遷移,如戰亂導致的遷移行為。一般而言,並未擴及全面 人口,如在原居地因經濟或其他因素失敗的人,會被迫遷移,

而這些人也常是教育程度較低者。

(4) 遷移者的選擇具兩極化(bimodal)傾向:對任何原居地而 言,有的遷移者受到正向因素影響,有的則受到負向因素影 響,若將所有遷移者的職業或教育程度特徵繪為曲線,則會 得到 J 型或 U 型曲線,表示遷移者的職業或教育程度會造 成遷移選擇呈現兩極化的傾向。

(5) 中間障礙會過濾遷移弱者或無能者,因此正向選擇的程度會

(5) 中間障礙會過濾遷移弱者或無能者,因此正向選擇的程度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