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遷移轉型-搬家原因的變遷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遷移轉型-搬家原因的變遷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6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政 治 大 立 遷移轉型-搬家原因的變遷. ‧ 國. 學. Migration Transformation-The Changes to. ‧. the Reasons for Residential Relocation.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指導教授:陳信木 研究生:毛瑋祺. i n U. v. 博士 撰. 中華民國 100 年 7 月.

(2) 摘要 Clark(1986)、Attias-Donfut(2004)、Kulu and Milewski(2007)和 Reed, Andrzejewski and White(2005)認為在不同生命階段中,搬家者會因為不同的原 因而搬家,然而回顧國內遷移或搬家相關文獻,鮮少有研究者以生命歷程的微觀 視角探討生命階段與搬家原因間的關係。 對於台灣民眾生命歷程和搬家行為間的種種現象,目前尚無一套完整且具說 服力的相關論述,有鑑於此,本研究試圖以生命歷程觀點探討國人搬家原因的樣 貌及變遷情形、補充國內以生命歷程探討搬家原因相關研究之不足,並提供一初 探型資訊用以後續建立屬於台灣的在地化論述。. 政 治 大 根據相關研究結果得知,隨時代變遷,國人的生命歷程產生顯著改變(遲婚、 立 遲育、高教擴張),在此前提下,本文以民國 68-96 年國內遷徙調查分析搬家者 ‧. ‧ 國. 學. 的生命歷程與搬家原因間的關係,結果發現,不同性別、教育程度與婚姻狀態的 搬家者除了擁有不同生命歷程外,其不同生命階段的搬家原因也有所差異,更重 要的是,即便不同世代的搬家者身處相同生命階段,搬家者的搬家原因會因時代 變遷而有所分歧。. Nat. n. al. er. io. sit. y. 關鍵字:生命歷程、遷移、搬家。. Ch. engchi. i. i n U. v.

(3) 目錄 摘要 .............................................................................................................................................i 目錄 ............................................................................................................................................ii 表目錄 ....................................................................................................................................... iii 圖目錄 ....................................................................................................................................... iv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1 前言 ..................................................................................................................... 1. 治 政 第三節 研究目的 ........................................................................................................... 12 大 立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4. 研究動機 ............................................................................................................. 2. 第一節. 常見論述 ........................................................................................................... 15. 第二節. 生命歷程和搬家原因 ....................................................................................... 26. 第三節. 國內相關研究 ................................................................................................... 30. ‧ 國. ‧. y. Nat. 研究方法................................................................................................................ 33. sit. 第三章. 學. 第二節. 第二節. 研究設計 ........................................................................................................... 38. n. 第四章. al. er. 資料背景說明 ................................................................................................... 33. io. 第一節. Ch. engchi. i n U. v. 分析結果................................................................................................................ 42. 第一節. 全體搬家者的搬家原因變遷 ........................................................................... 42. 第二節. 不同性別搬家者的搬家原因變遷 ................................................................... 43. 第三節. 不同教育程度搬家者的搬家原因變遷 ........................................................... 46. 第四節. 不同婚姻狀態搬家者的搬家原因變遷 ........................................................... 5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9. 第一節. 研究成果 ........................................................................................................... 59. 第二節. 研究限制和建議 ............................................................................................... 61. 參考書目 ................................................................................................................................. 62 ii.

(4) 表目錄 表 1.1. 民國 68-96 年之國內搬家人數與搬家率的變化 .......................................... 4. 表 1.2 民國 68-96 年國內搬家者搬家原因的百分比變化 ...................................... 6 表 1.3 高等教育學齡(18-21 歲)人口淨在學率(%) ....................................... 8 表 1.4 民國 68-96 年國人平均初婚年齡 .................................................................. 9 表 1.5 民國 68-96 年台灣地區國人平均初育年齡 ................................................ 10 表 2.1 現代化過程中生命轉型和流動轉型的變遷(Two Sequential Spatiotemporal Process Among Modernizing Populations) ............................................................... 23. 政 治 大. 表 2.2 社會經濟和人口動態的關係........................................................................ 25. 立. 表 3.1 遷移相關資料來源的特性比較.................................................................... 33. ‧ 國. 學. 表 3.2.1 歷次國內遷徙調查 15 歲以上搬家者之加權後樣本數........................... 36 表 3.2.2 歷次國內遷徙調查 15 歲以上搬家者之加權後樣本數(續)............... 37. ‧. 表 3.3 歷次國內遷徙調查中的搬家原因名稱與內涵............................................ 39. Nat. n. al. er. io. sit. y. 表 3.4 調查年與受訪者隸屬時代對照表................................................................ 41. Ch. engchi. iii. i n U. v.

(5) 圖目錄 圖 1.1. 民國 68、81 和 96 年 15 歲以上民眾之年齡別搬家率(%).................... 5. 圖 1.2 民國 68、82 和 96 年 15 歲以上民間人口之勞參率(%)-五歲組........ 9 圖 1.3 總生育率及人口出生數................................................................................ 11 圖 2.1 Clark & Onaka(1983)搬遷原因類型圖 ................................................... 26 圖 2.2 不同生命階段的搬家原因............................................................................ 28 圖 4.1 不同年代全體搬家者搬家原因的變遷(七歲組).................................... 42 圖 4.2 圖 4.3. 治 政 不同年代女性搬家者搬家原因的變遷(七歲組).................................... 45 大 立 不同年代低教育程度搬家者搬家原因的變遷(七歲組)........................ 47 學. ‧ 國. 圖 4.4. 不同年代男性搬家者搬家原因的變遷(七歲組).................................... 44. 圖 4.5 不同年代中教育程度搬家者搬家原因的變遷(七歲組)........................ 48 圖 4.6 不同年代高教育程度搬家者搬家原因的變遷(七歲組)........................ 50. ‧. 圖 4.7 不同年代未婚搬家者搬家原因的變遷(七歲組).................................... 52. y. Nat. 不同年代已婚或同居搬家者搬家原因的變遷(七歲組)........................ 54. sit. 圖 4.8. n. al. er. io. 圖 4.9 不同年代離婚或分居搬家者搬家原因的變遷(七歲組)........................ 55. i n U. v. 圖 4.10 不同年代喪偶搬家者搬家原因的變遷(七歲組).................................. 57. Ch. engchi. iv.

(6)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前言 火車漸漸在起走,再會我的故鄉和親戚 親愛的父母再會吧,到陣的朋友告辭啦 阮欲來去台北打拼,聽人講啥物好空的攏在那 朋友笑我是愛做暝夢的憨子,不管如何路是自己走 OH!再會吧!OH!啥物攏不驚 OH!再會吧!OH!向前行 (詞曲:林強,編曲:羅紘武,1990). 政 治 大. 1990 年,26 歲的歌手林強以《向前走》這首歌在樂壇中初試啼聲並一戰成 名,成為家喻戶曉的知名歌星,而歌曲之所以大受歡迎,可能和歌曲本身唱出許 多離鄉背井、在外打拼的遊子心聲有關。《向前走》一曲不僅唱出一名鄉下孩子 前往台北打拼奮鬥的心境,同時也唱出許多聽眾的心聲,更重要的是,歌曲內容 反映出歌手本身在 26 歲時因試圖於外地尋求發展而遠走他鄉。林強遠走他鄉的 行為,並非僅是單純的「改變住處」 ,此行為的背後隱含的是 26 歲的林強因面臨 職涯轉換而選擇搬遷至台北,換言之,26 歲的林強乃是因生命歷程的改變遂產 生搬家行為。. 立. ‧. ‧ 國. 學. sit. y. Nat. n. al. er. io. 林強並非唯一一位因生命歷程改變而產生搬家行為的民眾,國內社會中尚有 許多「林強」等著被關注。生命歷程改變除了「職涯轉換」 , 「結婚」也是可能會 引發搬家行為產生的要素之一,古有云: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意即身處傳統 父權社會中的女性一旦因婚姻走入家庭後,便應該跟隨、追隨自己的丈夫,而此 處所謂的「跟隨、追隨」內含了女性婚後必須「從夫居」的習俗,由此可見,在 女性的生命歷程中,因結婚而搬家乃是一件稀鬆平常之事。. Ch. engchi. i n U. v. 從前段鋪陳中不難發現,生命歷程和搬家行為間的關係無法脫鉤,且在一般 民眾的生命歷程裡,不只是「職涯轉換」和「結婚」會引發搬家行為,還有眾多 因素可能會造成民眾改變住處,若欲深入探討民眾改變住處行為之成因,則應以 生命歷程的觀點著手進行。 國外搬家(residential mobility)相關研究的文獻中,經常將搬家行為視為是 生命週期(life cycle)中的一項重要事件,並認為生命階段(the stage of life)和 搬家行為之間絕非兩條平行線,Clark(1986)便曾在其研究中說明生命歷程(life course)的改變和搬家行為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他認為處在不同生命階段的民 眾,生活也會有不同的轉變,更會因此衍生出不同的居住問題和需求,進而導致 1.

(7) 搬家行為的發生,故 Clark(1986)主張:生命歷程會反映在搬家行為上。Clark (1986)也曾明確指出身處不同生命時期的民眾會有不同原因的搬家行為,如 18 歲因求學、22 歲因畢業找工作、25 歲因結婚、30 歲因第一個孩子出生、35 歲因第二個孩子出生、45 歲因薪水增加與空間需求出現、60 歲因離巢期等,以 上種種因素在不同的生命階段而引起的搬家行為,再再說明了生命歷程和搬家行 為是息息相關的。 生命歷程和搬家行為之間不僅具有無法明確切割的關係,更重要的是,以生 命歷程研究搬家行為,能夠擷取生命歷程研究觀點中的部分優勢。Kulu and Milewski(2007)曾在其研究中表示,以生命歷程觀點來研究民眾行為不僅能和 其他社會科學有所區別,也能凸顯生命歷程方法上的兩個重要特性: 一、方法論的個人主義(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社會現象是從人與人之 間的互動過程中湧現,因此詮釋社會現象的變遷之前,必須先解釋個人行為 的變化以及這些變化在人們身上累積的過程。 二、動態觀點(dynamic approach)-生命歷程觀點著重在時間點上的分析,這 不但能協助讀者了解民眾生命範圍中社會關係和脈絡的變化,也能使讀者意 會到這些變化是動態的。.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綜合前述兩點,倘若能以生命歷程的觀點來研究國人的搬家行為,一方面可. sit. y. Nat. 觀察民眾搬家行為的集體趨勢,另一方面亦可看出民眾生命歷程中社會關係和脈 絡變化的動態性,如此一來,有助於促進對國人搬家行為的了解。. n. al. er. io. 可惜的是,鮮少有相關研究者以此觀點討論國人的搬家行為。國內遷移或搬 家的相關文獻,內容大多聚焦在遷移的選擇性和流動方向的探討,研究手法上少 見以生命歷程的角度來剖析國內的搬遷現象,導致以生命歷程觀點研究國人搬家 行為的文獻付之闕如,作者推論這或許是受到相關資料來源的不完備所致。正因 如此,也因為國內相關研究的取之不易,因此本文企圖以生命歷程的研究觀點來 探討國人的搬家行為,更能顯示本研究能提供的價值所在。. Ch. engchi. i n U. v. 第二節 研究動機 除了出生(fertility)和死亡(mortality)之外,遷移(migration and mobility) 或搬家是人口再分配的重要機制,也是影響社會動態面重要的一環,且有許多重 要的社會問題亦和遷移息息相關,如:住宅需求、社會福利、交通建設、人口密 度以及就業機會等(廖正宏,1985),換句話說,遷移或搬家不僅直接影響人口 再分配,也會間接導致社會問題的形成。為預防或解決相關社會問題,有賴於各 界人士提供珍貴的研究成果,以掌握國內民眾遷移或搬家行為之動態與誘發其遷 移或搬家的各種成因。 2.

(8) 一般探討遷移或搬家現象和行為的議題大多圍繞在五個面向上的討論,分別 是:搬遷者的特性與數量、搬遷原因、搬遷方向、對遷出和遷入兩地的影響以及 搬遷者的適應過程(范子華,1986;洪嘉瑜、銀慶貞,2008),其中,按照 Clark (1986)的說法,最能環扣搬遷者(movers)生命歷程面向的便是搬遷原因。 如要探討國內民眾的生命歷程中的搬遷行為,最佳資料便是使用長期追蹤 (longitudinal)的遷移史(migration history)資料,可惜的是,台灣未有相關資 料庫的建立,因此以生命歷程觀點完成之相關研究不得而見。若欲使用台灣的人 口登記資料來研究人口的遷移行為,研究結果可能會受到人口登記不實產生之資 料誤差的影響(熊瑞梅,1988),為避免研究結果產生偏誤,故本研究之資料源 不適合選用人口登記資料。自民國 69 年起由行政院主計處舉辦之台灣遷徙調查 屬全國性之遷移調查資料,雖資料結構屬橫剖面(cross-sectional),亦非長期追 蹤型資料,但卻是準確度最高、受訪者搬遷資訊紀錄最完整之資料,因而選用。. 治 政 行政院主計處發佈之「國內遷徙調查背景資料說明」文件中有針對相關統計 大 立年之資料為例,相關統計項目之定義整理如下: 項目予以定義,依民國 96 ‧ 國. y. sit. n. al. er. io. 5.. 遷徙人口:指最近一年(95 年 11 月 18 日至 96 年 11 月 17 日)曾經換 過居住地點超過 3 個月或預期超過 3 個月以上者。 白領工作人員:包括民意代表、行政主管、企業主管及經理人員、專業 人員、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事務工作人員。 暫離率:指暫離戶籍所在地人口占戶籍登記人口之比率。 遷徙率:指遷徙人口占戶籍登記人口(96 年 11 月與 95 年 11 月平均) 之比率。 淨遷入率:指遷入人口減遷出人口占戶籍登記人口之比率(96 年 11 月 與 95 年 11 月平均)之比率。. Nat. 4.. 暫離戶籍所在地人口:指因工作、求學或其他原因而居住於非戶籍所在 地,長達 3 個月以上或預計將居住 3 個月以上之人口。 外流就業人口:指不住在戶籍所在地,而住在外縣市之就業人口。 世居人口:指自出身至調查當時為止皆住於現址,而從未搬遷之人口。. ‧. 2. 3.. 學. 1.. 6. 7. 8.. . Ch. engchi. i n U. v. 統計單位:人、%、元。. 為標準化接下來研究內容之用詞,作者需於此處先簡要交代相關用詞之內涵。 首先,先請讀者再次閱讀上段第 4 項國內遷徙調查對於遷徙人口的定義。國內遷 徙調查對於遷徙人口的定義內容僅針對遷徙人口之「居所是否更換」與「居住時 間是否超過特定期間」兩項上做著墨,並未一如傳統遷移研究中(文獻回顧請參 考第二章節) ,對於遷徙距離(跨界、跨國)與遷徙動機背後的文化結構做篩選。 其次,國內遷徙調查中的「遷徙人口」是指「受訪之個人」 ,單位為人(person) 3.

(9) 而非家庭(family) ,但在生命歷程中搬家行為發生時,有時卻很難避免係以「家 庭」作為行動單位。基於前述兩點,作者認為,國內遷徙調查中的「遷徙率」, 實際上更適合稱之為「搬家率」,因此使用國內遷徙調查作為研究基礎之本文, 將以「搬家率」一詞來取代遷徙率,並試圖以生命歷程觀點來探討之。 本文研究動機整理如下。 動機一:歷年國內遷徙調查統計結果有所變化,誘發研究動機. 變化一:日益下降的搬家率 國內整體搬家率日益下降(見表 1.1) ,且搬家率在年齡別和調查年度上亦有 顯著改變(見圖 1.1) ,這是否意味著搬家者的生命歷程已然改變?有鑑於此,本 文對於貢獻搬家率之搬家者背後改變住處的原因感到好奇,也想進一步了解改變 住處的原因是否如同搬家率的變遷一樣,呈現出年齡別和調查年度上的差異。. 立. 表 1.1. 政 治 大. 民國 68-96 年之國內搬家人數與搬家率的變化. 68. 2157. 75 76. y. 2370 2201. al. n. 74. io. 73. 2181. sit. 72. 2527. Nat. 71. 2313. er. 70. 搬家率(%). ‧. 69. ‧ 國. 搬家人數(千人). 學. 年度(民國). 2263. C h 2294 e2492 ngchi U. v ni. 12.51 13.16 14.11 11.96 12.79 11.70 11.86 11.88 12.69. 77. 2363. 11.97. 78. 2373. 11.89. 81. 2110. 10.24. 91. 2201. 9.84. 96. 1776. 7.78.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國內遷徙調查統計報告,民國 96 年,p.2 表 1.1 為歷次國內遷徙調查計算出的搬家人數和搬家率,從表中可知,國內 的搬家人數和搬家率隨時代變遷均呈現下降趨勢,特別是搬家率的變化尤其明顯, 由民國 68 年的 12.51%逐漸降至民國 96 年的 7.78%,顯見國內整體搬家行為的. 4.

(10) 頻率日益減少。而圖 1.1 為民國 68、81 和 96 年115 歲以上民眾的年齡別搬家率, 透過下圖可看出不同調查年 15 歲以上的年齡別搬家率確實存在差異,如下: (一)大致說來(暫且不論 20 歲前年輕人的搬家率) ,年齡別搬家率的整體 面貌由大至小排列依序為:民國 68 年>民國 81 年>民國 96 年,此 結果確實符合國內搬家率的整體趨勢,呈逐漸下降之走向。 (二)搬家率除了隨時代變遷而下降,也有越發集中於年輕族群之態,若以 搬家率 15%為標準,可發現民國 68 年的搬家者多為 33 歲前的年輕 人;民國 81 年則往前推至 28 歲;時至民國 96 年,又向前推進至 25 歲,再再顯示了搬家者年齡特質年輕化的趨勢,若從另一角度論之, 國內的搬家者似乎有越來越早「定居」的現象。 (三)透過圖 1.1 也可明顯看出 20 歲前的年齡別搬家率具有調查年度上的 歧異性,特別是 18、19 歲之年齡別搬家率。若依調查年度劃分,18、 19 歲的年齡別搬家率由大到小之排列順序為:民國 96 年>民國 81 年>民國 68 年,此現象和整體趨勢顯著不同。儘管如此,仍可清楚. 立. 政 治 大. 30.0 20.0. y. 總搬家率. al. n. 40.0. io. 50.0. sit. 60.0. 民國96年搬家率. Nat. 70.0. 民國81年搬家率. er. 80.0. 民國68年搬家率. ‧. 90.0. ‧ 國. 100.0. 學. 看出 18、19 歲的年齡別搬家率有隨著時代變遷而劇烈上升的現象, 換言之,年輕人產生搬家的機率越來越高。. Ch. engchi. i n U. v. 10.0 0.0 15歲 20歲 25歲 30歲 35歲 40歲 45歲 50歲 55歲 60歲 65歲 70歲 75歲 80歲 85歲 90歲. 圖 1.1 民國 68、81 和 96 年 15 歲以上民眾之年齡別搬家率(%) 資料來源:依據行政院主計處民國 68-96 年「國內遷徙調查」計算 總結表 1.1 和圖 1.1 之現象,國人整體的搬家行為明顯隨時代推進而減少,且 搬家率的歧異不僅呈現在年齡別上,調查年度上的差別也清晰可見。有鑑於此, 作者對於貢獻搬家率之搬家者背後的搬家原因感到好奇,希望能進一步探索國人 的搬家原因是否如同搬家率一般,呈現出年齡別和調查年度上的差異和轉變。 1. 此處選擇以民國 68、81 和 96 年的資料檢視目前國內的搬遷現況,僅是以國內遷徙調查最早期、 中期和最近期的資料進行比較,以利初步判斷相關現象變遷的情形。 5.

(11) 變化二:搬家主因改變 表 1.2 呈現的資訊是歷次國內遷徙調查搬家者搬家原因百分比的變化,透過 下表可發現,國內整體的搬家主因百分比隨年改變、產生顯著變化。於民國 68 年的國內遷徙調查中,過去一年內有改變住處之受訪者,其搬家原因勾選次數最 多的項目為「自購(建)房屋」 (26.40%) ;時至民國 81 年,此項仍是搬家者勾 選次數最多者(18.82%) ,但相較於民國 68 年的 26.40%,已降低了 7.58%;然 而自民國 91 年起,國內遷徙調查的資料卻顯示出不同於以往的現象,搬家者勾 選次數最多的搬家原因項目已由「因本人或家屬求學或畢業」取代了「自購(建) 房屋」,可見在時代的變遷與推進下,搬家者的搬家主因已然改變。 表 1.2 引發作者想關注國人的搬家原因百分比是否一如搬家率一般,呈現出 年齡別和調查年度上的差異,並希望透過生命歷程的視角探究此轉變的內涵。. 政 治 大. 民國 68-96 年國內搬家者搬家原因的百分比變化. 立. 居住關係. 自購. 環境. (建). 不理 想. 關係. 房屋. 因本. 因家. 租期. 人工. 屬工. 屆滿. 作變. 作變. 動. 動. 因本. 因本 人或 家屬 找到 工作. 其他. 人或 家屬. 婚姻. 求學. 關係. 其他. 或畢. y. 原址. Nat. 想. 因素. io. sit. 不理. 家庭. ‧. (民國) 房屋. ‧ 國. 原址. 就學. 學. 年度. 工作關係. 26.40. 68. 8.60. 8.19. 4.24. 7.92. 69. 7.08. 6.15. 70. 6.09. 7.41. 71. 8.89. 7.05. v 9.96 i n Ch 22.40 15.51 e n g8.42c h i5.73U 9.81. 6.59. 5.96. 10.69. 9.45. 6.14. 9.05. 19.77. 11.36. 9.16. 5.66. 10.68. 9.70. 6.72. 11.00. 72. 7.34. 8.34. 17.53. 7.99. 10.00. 6.05. 11.23. 12.35. 6.45. 12.73. 73. 7.11. 8.97. 21.00. 8.25. 8.82. 6.78. 11.58. 8.97. 6.37. 12.14. 74. 6.89. 9.39. 21.43. 10.31. 8.93. 5.88. 9.90. 10.35. 6.42. 10.50. 75. 8.65. 8.70. 18.42. 9.61. 8.94. 5.71. 10.42. 11.37. 6.61. 11.58. 76. 6.67. 9.62. 24.40. 9.28. 9.17. 4.15. 8.80. 11.28. 6.44. 10.19. 77. 6.03. 6.59. 25.89. 11.32. 7.99. 6.28. 9.03. 10.89. 6.87. 9.12. 78. 7.06. 5.13. 23.05. 13.49. 8.70. 5.24. 9.47. 13.30. 6.54. 8.02. 81. 7.89. 10.43. 18.82. 9.86. 8.25. 4.56. 7.28. 15.57. 7.70. 9.65. 91. 9.11. 6.51. 13.33. 8.67. 8.32. 3.00. 8.39. 25.03. 6.71. 10.93. 96. 9.02. 8.97. 10.68. 4.80. 12.15. 3.55. 6.79. 26.94. 5.59. 11.52. n. al. 9.11. 5.96. 11.44. 8.93. 7.06. 9.89. 業. 6.72. 26.13. 12.97. er. 表 1.2. 資料來源:依據行政院主計處民國 68-96 年「國內遷徙調查」計算 6.

(12) 動機二:國外研究闡述生命歷程和搬家原因密不可分的關係,那國內呢? Clark(1986)認為,人類的居住行為隨著時間的推進會產生週期性的改變, 換言之,身處不同階段的民眾在安居一段時間後,可能會因為個人或家庭生命週 期(life cycle)的變化,進而衍生出不同的居住需求(Clark,1986,p.23),導 致居住模式的轉變,如 18 歲準備北上/南下念大學的年輕人、25 歲結婚並從夫 居的女性等。除此之外,Clark(1986)也指出居住模式的改變深受個人生命事 件或家庭生命週期與社會環境互動(interaction)的影響,因此搬遷行為可視為 是個人或家庭與社會環境互動的結果。值得一提的是,互動結果往往也會明確地 反映在民眾的搬家原因上,即搬家原因能做為檢視個人生命事件或家庭生命週期 與社會環境互動之依據。總地說來,生命歷程會投射在搬家原因上,搬家原因亦 能呈現生命歷程的變化,由此可見,生命歷程和搬家原因的相依性不容忽視,在 研究的過程中應一併考量。. 治 政 動機三:戰後至今的台灣歷經許多重大社會變遷,國人的生命歷程明顯產生變化 , 大 立 本文可合理推論國人的搬家原因隨之產生改變,因此欲透過本研究驗證此述。 ‧ 國. 學. Clark(1986,p.44)根據其與 Onaka(1983)的研究成果整理出搬家(household relocation)原因歸納圖,與搬遷者生命歷程改變的相關內容文述整理如下:. ‧. 生命週期(life cycle) :包含家戶組成(household formation) 、婚姻狀態.  . 改變(change in marital status) 、家戶規模改變(change in household size) 職涯(employment):包含工作改變(job change)、退休(retirement) 易 近 性 ( accessibility ): 包 含 工 作 地 點 ( workplace )、 購 物 / 就 學 (shopping/school)、家人/朋友(family/friends). n. al. er. io. sit. y. Nat. . Ch. engchi. i n U. v. 生命事件(events)與搬家原因相依的重要性明顯可見,且據此述,本文可 合理推論國人的生命歷程產生變化時,搬家者的搬家原因也會隨之變遷。回顧戰 後至今的台灣,許多重大社會變遷成為國內民眾的共同歷經,如產業轉型、人口 轉型、晚婚、遲育、少子化、高齡化、民眾的教育水平提升等,可見國人生活的 外在社會經濟環境與個人內在的價值觀念均產生質變,這也意謂國人的生命歷程 必然轉變。若依 Clark(1986)所言,國人搬家原因產生變化乃為意料中事,但 令人遺憾的是,目前國內遷移或搬家的相關文獻與研究中,鮮少有研究者以生命 歷程的角度探討搬家原因的種種現象,甚至亦無法得知在社會不斷變遷的情況下, 國內搬家者的搬家原因是否產生變遷。基於以上,本文希望透過生命歷程的觀點 探索國人搬家原因等現象,並藉此文驗證國人的搬家原因確實產生變遷。而國人 的生命歷程究竟產生了哪些改變呢?. 變遷一:高等教育擴張,停留在教育市場的人數和時間均增加 7.

(13) 所謂的高等教育指的是大學以上的教育機制,其中也包含了碩士和博士的教 育訓練,而所謂的高等教育擴張乃是指大專院校的數量增加,進入高等教育的世 界不再是一道窄門,因此完成高等教育訓練的民眾人數大幅上升。美國學者 Trow (1973)曾在其研究報告中將高等教育的發展分為菁英型(elite) 、大眾型(mass) 和普及型(universal)三類,受高等教育的人數在 15%內稱之為菁英型,介於 15% 到 50%之間則為大眾型,若人數超過 50%則是普及型。若依照 Trow(1973)的 分類標準對照表 1.3,國內的高等教育自 77 學年起,正式邁入了大眾型階段,至 93 學年則邁向普及型階段,由此可見國人停留在教育市場的人數顯著增加。 表 1.3 學年度. 高等教育學齡(18-21 歲)人口淨在學率(%). 總計. 男. 女. 學年度. 總計. 男. 女. 68. 10.90. 11.76. 10.00. 81. 23.47. 23.04. 23.92. 69. 11.07. 11.86. 10.25. 82. 25.61. 24.99. 26.26. 70. 11.47. 12.15. 24.99. 27.60. 71. 11.80. 12.33. 25.88. 29.78. 72. 12.40. 26.88. 31.37. 73. 12.57. 74. 29.07. 12.78. 12.34. 86. 31.09. 28.35. 33.97. 13.88. 14.24. 13.49. 87. 33.32. 30.19. 36.61. 75. 14.24. 14.47. 14.00. 88. 35.43. 32.14. 38.90. 76. 14.82. 14.90. 14.74. 89. 38.70. 35.47. 42.11. 77. 15.95. 15.86. 16.04. 90. 42.51. y. 38.98. 46.23. 78. 17.18. 16.67. 17.72. 91. 45.68. 42.14. 49.41. 79. 19.36. 20.44. 92. 49.05. 45.33. 52.99. io. al. er. Nat. 18.33. ‧. ‧ 國. 85. 學. 11.93. sit. 立 12.84. 10.75 治 83 26.26 政 大 11.25 84 27.79. 20.98. n. 53.20 49.58 57.04 v i n Ch 註:淨在學率=各該級教育相當學齡學生人數÷各該相當學齡人口數×100 U i e h n c g 資 料 來 源 : 教 育 部 統 計 處 , 高 等 教 育 在 學 率 80. 20.22. 21.78. 93. (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7891) 此 外 , 依 據 內 政 部 統 計 年 報 15 歲 以 上 人 口 教 育 程 度 統 計 (http://sowf.moi.gov.tw/stat/year/list.htm) ,自統計結果能發現,民國 86 年的大學 學院畢業人數為 800,934 人、民國 96 年的大學學院畢業生人數為 2,350,164 人, 十年間大學學院畢業生人數增加了 1,549,230 人,成長幅度近 200%;民國 86 年 的研究所畢業人數為 83,817 人、民國 96 年的研究所畢業人數為 531,322 人,十 年間研究所畢業生人數增加了 447,505 人,成長幅度超過 500%。由此顯見,國 人的受教年數大幅提升,停留在教育市場中的時間拉長了。. 變遷二:進入勞動力市場的時間延後 透過下頁圖 1.2 不難發現,無論是男性或是女性,在 20 歲前的勞參率隨著 8.

(14) 時代變遷而下降(圖 1.2 紅圈處),表示國人進入勞動力市場的時間是向後延遲 的。除此之外,即使時代變遷,男性的勞參率並未產生太多改變,但女性的勞參 率表現卻明顯產生歧異:民國 96 年的女性勞參率較民國 68 年高出許多。進一步 觀察女性勞參率在不同年齡組上的表現可發現,民國 68 年的女性勞參率在 25-29 歲時顯著減少;但於民國 82 年時,25-29 歲女性勞參率減少的現象已經消失;時 至民國 96 年,25-29 歲的女性勞參率非但沒有減少,甚至在此年齡組達到最高峰 (圖 1.2 藍圈處),可見女性的勞動參與現象,已從早期的「少數停留」演變至 今時的「多數停留」。. 男性. 女性. 100. 100. 民國68年. 80. 80. 民國82年. 政 治 大. 60. 民國96年. 60 40. 65歲以上. 60-64歲. 55-59歲. 50-54歲. 45-49歲. 40-44歲. 35-39歲. 30-34歲. 25-29歲. 20-24歲. 65歲以上. 55-59歲. 50-54歲. 45-49歲. ‧ 國. 40-44歲. 35-39歲. 30-34歲. 25-29歲. 20-24歲. 民國 68、82 和 96 年 15 歲以上民間人口之勞參率(%)-五歲組. y. Nat. sit. io.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就業、失業統計時間序列資料查詢系統,勞參率部分 (http://win.dgbas.gov.tw/dgbas04/bc4/manpower/w_103laborp_f.asp). er. 15-19歲. 民國96年. 0. ‧. 圖 1.2. 民國82年. 20. 學. 0. 60-64歲. 立. 20. 15-19歲. 40. 民國68年. n. a. l C 變遷三:進入婚姻市場的時間延後. hengchi. i n U. v. 表 1.4 民國 68-96 年國人平均初婚年齡 單位:歲 年度. 新郎. 新娘. 年度. 新郎. 新娘. 民國 68 年. 27.4. 23.8. 民國 83 年. 29.8. 27.6. 民國 69 年. 27.5. 23.9. 民國 84 年. 30.1. 28.2. 民國 70 年. 27.6. 24.0. 民國 85 年. 30.2. 28.1. 民國 71 年. 27.8. 24.2. 民國 86 年. 30.4. 28.1. 民國 72 年. 28.2. 24.6. 民國 87 年. 29.8. 26.0. 民國 73 年. 28.3. 24.8. 民國 88 年. 30.0. 26.1. 民國 74 年. 28.4. 24.9. 民國 89 年. 30.3. 26.1. 民國 75 年. 28.7. 25.2. 民國 90 年. 30.8. 26.4. 民國 76 年. 28.8. 25.4. 民國 91 年. 31.0. 26.8. 9.

(15) 民國 77 年. 28.8. 25.5. 民國 92 年. 31.2. 27.2. 民國 78 年. 28.8. 25.6. 民國 93 年. 30.7. 26.9. 民國 79 年. 29.0. 25.8. 民國 94 年. 30.6. 27.4. 民國 80 年. 29.1. 26.0. 民國 95 年. 30.7. 27.8. 民國 81 年. 29.1. 26.0. 民國 96 年. 31.0. 28.1. 民國 82 年. 29.6. 27.1. 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人口統計資料,戶籍人口歷年統計表 透過上表能夠得知男性的平均初婚年齡由民國 68 年的 27.4 歲延至民國 96 年的 31.0 歲,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齡由民國 68 年 23.8 歲延至民國 96 年的 28.1 歲, 換言之,男性的平均初婚年齡於 29 年間共延遲了 3.6 歲、女性則遲了 4.3 歲,可 見無論男性或女性,在其生命歷程中,進入婚姻市場的時間點均向後推了。. 變遷四:初育時間延後. 立. 政 治 大 30.7. 25.9. 23.5. 民國 84 年. 30.9. 26.1. 29.2. 23.7. 民國 85 年. ‧. 31.0. 26.2. 民國 71 年. 29.2. 23.9. 民國 86 年. y. 23.4. 29.3. 31.2. 26.3. 民國 72 年. 29.3. 24.1. 民國 87 年. 31.5. 26.4. 民國 73 年. 29.3. 24.3. 民國 88 年. 民國 74 年. 29.4. 民國 75 年. 29.5. 民國 76 年. 29.7. 24.8. 民國 77 年. 29.9. 民國 78 年. io. al. er. 29.3. sit. 民國 83 年. 民國 70 年. 年度. Nat. 女. 民國 69 年. 女. 單位:歲. 男. 民國 68 年. 男. 學. 年度. ‧ 國. 表 1.5 民國 68-96 年台灣地區國人平均初育年齡. 26.7. 31.8. 26.7. 32.1. 26.7. 民國 91 年. 32.3. 26.9. 25.1. 民國 92 年. 32.4. 27.2. 30.0. 25.2. 民國 93 年. 32.6. 27.4. 民國 79 年. 30.1. 25.4. 民國 94 年. 32.8. 27.7. 民國 80 年. 30.3. 25.5. 民國 95 年. 32.9. 28.1. 民國 81 年. 30.4. 25.6. 民國 96 年. 33.0. 28.5. 民國 82 年. 30.5. 25.7. n. 31.6. v 民國 89 年 n i 24.5 Ch U i 年 24.7e n g民國 c h 90. 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人口統計資料,戶籍人口歷年統計表 表 1.5 呈現的訊息是民國 68-96 年台灣地區男性和女性生第一胎的平均年齡。 從表中可知,男性生第一胎的平均年齡由民國 68 年的 29.3 歲延後至民國 96 年 的 33.0 歲,女性生第一胎的平均年齡由民國 68 年的 23.4 歲延後至民國 96 年的 10.

(16) 28.5 歲,也就是說,男性生第一胎的平均年齡延遲了 3.7 歲,女性則遲了 5.1 歲。 此現象透露的訊息是,在男性和女性的生命歷程中,進入生育、養育狀態的時間 點均是逐步向後延的。. 變遷五:少子化,養育的子女數目減少 近年來,台灣社會逐步邁向少子化過程,從下圖中可明顯發現自 1980 年代 中期,國內的總生育率始終低於 2‰,甚至呈現出日漸下探 1‰以下的趨勢。此 現象會造成養育子女數目減少和家庭規模逐步縮小,進而影響家庭中的資源分配 以及扮演「父母」角色的各種行為。 (‰) 606 5.75人. 總生育率 1.81人. 1990. 2000. y. 1980. 資料來源:內政部,人口統計年刊。. n. a. 總生育率及人口出生數. 變遷六:活得越來越久,步入死亡的時間延後 l. Ch. engchi. 0 2010. er. io. 圖 1.3. 1.03人. sit. 1970. Nat. 1960. 40. 人 30 口 30.5萬人 出 19.1萬人20 生 1.68人 16.7萬人 數 10. 33.6萬人. ‧ 國. 0. 立. ‧. 101. 政 治 人口出生數 大. 65龍年42.5萬人 41.4萬人 39.6萬人 4.00人 65龍年3.09人 2.52人. 萬人 50. 學. 505 總 42.2萬人 生404 育30 3 率 202. 總生育率及人口出生數. i n U. v. 平均餘命的增加將會延長國人扮演各種社會和家庭成員角色的時間,例如扮 演更久的「子女」、「夫妻」、「父母」、「祖父母」或「就業者」。社會和家庭成員 角色扮演的時間拉長,將會影響民眾在生命歷程中的種種安排,舉凡像是退休後 是否考慮再進入勞動力市場、居住安排、喪偶了是否要找個老來伴等。 總結來說,上述六大社會變遷影響了國人的生命歷程樣貌,也可能因此誘發 台灣搬家原因之變化,故引起作者好奇。 小結 整體搬家率的下降以及搬家率具年齡別和調查年度上的差異,不禁令人對於 貢獻搬家率之搬家者背後主要的搬家原因感到好奇;此外,國內整體搬家原因的 百分比亦呈現隨年改變之姿,誘發本文企圖探討不同年度年齡別搬家原因百分比 11.

(17) 有否變遷的欲望,以期知曉搬家者的搬家原因百分比是否如同搬家率一般,顯現 出年齡別和調查年度上的歧異。 另一方面,根據 Clark(1986)之言,處在不同生命歷程的民眾擁有不同的 居住需求,因此也會引發不同原因的搬家行為產生,但國內遷移或搬家的相關研 究少見以生命歷程的角度剖析民眾搬家原因的各種現象,因此,儘管國人的生命 歷程產生顯著變異為皆知的事實,對於國人「不同生命階段的搬家原因」和「不 同生命階段的搬家原因是否隨時代變遷而有所不同」仍可謂是一知半解。基於以 上,本文想以生命歷程的觀點探究國人搬家原因的相關現象,期望能提供國內遷 移或搬家研究一則嶄新論述。. 第三節 研究目的. 政 治 大. 承接研究動機,本文欲以生命歷程的觀點分析國內搬家原因的相關現象,企. 立. ‧ 國. 學. 圖探究搬家者在不同的生命歷程或時期,搬家原因是否產生變遷,藉此深入了解 國人生命歷程與搬家原因之間的關係和交互作用,以提供相關研究範疇不同於以 往之研究觀。. ‧. 目的一:國內以生命歷程觀點探析搬家原因的相關研究與文獻數量屈指可數,為 補充國內以生命歷程探討搬家原因相關研究之不足,欲藉本文從事初探之實,並 建立屬於台灣地區以生命歷程剖析搬家原因相關現象之在地化論述。. sit. y. Nat. n. al. er. io. 目前國內絕大多數的遷移或搬家相關研究,依據研究內容分類,大致上可區 分為遷移選擇性、搬遷路徑、住宅市場的供需、搬遷行為和社會經濟發展、以及 搬遷者的適應問題等五類,其中又以遷移選擇性的研究成果最為豐碩。. Ch. engchi. i n U. v. 上述搬家現象的相關研究中,許多研究者僅於文中細述了搬家者的個人特性 和各種搬家原因之關連,少見有研究者以生命歷程的角度來分析搬家原因的各種 現象,也未見有研究者以生命歷程的觀點來剖析搬家原因的年齡差異、甚至是時 代差別,造成長期以來相關研究對於國人「不同生命階段的搬家原因」 、以及「不 同生命階段的搬家原因是否隨時代變遷而不同」之主題領域,可謂是一無所知。 基於國內以生命歷程探討搬家原因相關現象文獻之缺乏和數量之不足,本研 究企圖定位為一篇初探性研究,欲以生命歷程的角度觀察國內搬家原因是否有所 變遷,若有變遷,則進一步剖析其變遷型態,以補充相關研究範疇不足之處。除 此之外,國內相關研究的缺乏,導致實務上經常有參考外國文獻之必要,而所謂 的「外國文獻」乃是指「外國地區」的在地化論述,研究結果未必適合套用於台 灣地區,因此本文期望透過此研究,建立屬於台灣地區的在地化論述,以提供國 內生命歷程改變後搬家原因變遷現象最適切的詮釋方式。 12.

(18) 目的二:國人的生命歷程確實產生許多變遷,因此本文欲檢視與生命歷程環環相 扣的搬家原因呈現出何種面貌、有否變遷及如何變遷等相關問題,以充分了解長 期以來國人搬家行為動機的轉變。 Clark(1986)曾在其研究中提出身處不同生命階段的民眾會因為不同的原 因而搬家,但 Clark 論述的資料來源乃是整理自美國遷移或搬家相關研究之成果, 此論述是否適用於詮釋台灣地區搬家原因相關現象仍未有定論,況且戰後以來的 台灣歷經許多重大社會變遷,民眾的生命歷程亦隨之改變,若依 Clark(1986) 的觀點所見,台灣地區搬家者的搬家原因產生變化是為可被預期之現象。 另一方面,國內整體的搬家率日益減少,並且呈現出年齡別和調查年度上的 差異,除此之外,搬家率背後的搬家原因百分比也隨年變化,國人主要搬家原因 已由民國 68 年的「自購(建)房屋」轉變為民國 96 年的「因本人或家屬求學會 畢業」 。鑑於前述種種,本研究欲透過生命歷程的觀點來剖析國內搬家原因變化 的相關現象,期望進一步說明其中的差異與成因,以建構屬於台灣地區以生命歷 程詮釋搬家原因相關現象的論述。.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目的三:探究不同個人屬性(性別、婚姻狀態和教育程度)之搬家者,在生命歷 程和個人屬性的交錯中,搬家原因呈現何種面貌、有否變遷及如何變遷等相關問 題,以了解不同個人屬性者在不同生命階段中搬家原因的樣貌。. n. al. er. io. sit. y. Nat. 承接目的二,台灣歷經許多重大社會變遷,國人的生命歷程也確實產生變化, 但造成國人生命歷程變化的因素不僅有外在的社會環境因素,尚包括民眾個人的 個人屬性,如不同性別者會有不同的生命歷程樣貌。. i n U. v. 鑑於以上,本研究認為具有不同個人屬性者會有不同的生命歷程,進而造成 搬家原因呈現出不同的樣貌,因此文中欲將研究對象按照個人屬性分類,以利進 一步分析不同個人屬性者在不同的生命階段中,其搬家原因的面貌、變遷與否和 如何變遷,如此才能深入了解並掌握國人搬家原因的相關現象。. Ch. engchi. 13.

(19)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有別於國內遷徙調查使用的「遷徙」二字,本文使用「遷移轉型-搬家原因 的變遷」為標,主要是受到國內相關學者之影響,如陳寬政與廖正宏、邊瑞芬曾 在人口學刊第 7 期與第 14 期發表過人口遷移的相關研究成果,廖正宏曾於民國 74 年出版人口遷移的專書,熊瑞梅也曾於民國 77 年出版的人口流動專書中大量 使用「遷移」一詞,故本文標題採用了「遷移」。 國內相關著述鮮少針對「遷移」 、 「流動」等詞彙予以精確定義,為使本文閱 讀者提昇對內文的掌握度,也為標準化後續研究內容的相關用詞,因此在正式進 入文獻回顧前,此處需先交代清楚各名詞之定義。 . 立. 距離誤差(distance-biased) ,因為某些跨國移動距離甚至比國內城市或 區域間的移動距離還要短。對此,Clark(1986)重新說明與定義遷移 意含中的「距離」,認為移動距離若是長得無法繼續從事同一份工作, 才可被判定是屬遷移行為。 流動(mobility):相較於遷移的定義,Clark(1986)認為流動是允許. ‧. ‧ 國. 學. . 政 治 大. :遷移的一般定義為長距離移動,包括城市內(within 遷移(migration) the city)、跨區域(across regions)或是跨國(between countries)移動 (Clark,1986),然而 Clark(1986)在其研究中提出了此定義隱含了. n. al. er. io. sit. y. Nat. 持續原工作的移動行為。熊瑞梅(1988)在《人口流動》一書中提到, 流動的定義較遷移的定義更為廣泛,是因為流動能普遍地代表空間流動、 能包含各種型態的移動行為;Zelinsky(1971)也認為流動能包括傳統 的遷移行為(永久或半永久跨行政單位之住處改變)與短期的來回流動 (circulation),因此流動所指涉之範疇較遷移來的大。. Ch. engchi. i n U. v. 透過上述定義,明顯發現移動的距離和空間切割(spatial separation)的總量 是用以判別遷移或流動的重要元素(Clark,1986) 。不過本研究並無計畫研究遷 移以外的移動行為,故加深採用遷移一詞之明確性。 需注意的是,國內遷移相關研究鮮少將遷移定義於「移動距離長得無法繼續 從事同一份工作」之範圍內,只要遷移者有改變住處的行為發生,不論距離,便 可論之為遷移。 此處,請讀者再次閱讀本研究 P.3 國內遷徙調查對於遷移人口的定義。國內 遷徙調查對於遷移人口的定義內容僅針對遷移人口之「居所是否更換」與「居住 時間是否超過特定期間」兩項上做討論,並未一如傳統遷移研究中,對於遷移距 離與遷移動機背後的文化結構做篩選。另外,國內遷徙調查中的「遷徙人口」是 指「受訪之個人」,單位為人(person)而非家庭(family),但在生命歷程中移 14.

(20) 動行為發生時,有時卻很難避免是以「家庭」為行動單位。基於前述,本文作者 認為使用國內遷徙調查中「居所是否更換」之變項,實際上更適合以搬家一詞論 之產出,故以下內容將大量使用搬家一詞。 以下將回顧探討搬家原因的相關文獻,藉此了解先前研究對此範疇論述的內 容與貢獻。下列的章節安排,首先自一般探討「民眾為何搬家」的常見論述開始 談起,也就是根據常見的遷移/搬家理論進行回顧和分析,由此掌握相關理論如 何詮釋民眾的搬家行為和原因。雖說遷移/搬家研究截至目前為止,仍無一套完 整且具說服力的遷移理論(廖正宏,1985),但為了獲取前人已累積的知識,仍 有回顧之必要。其次,依據本文的研究目標,旨在探討生命歷程和搬家者搬家原 因之間的關聯是否有所轉變,因此以下也將回顧相關研究的研究內容、方法和成 果,以做為本研究之借鏡。最後,為了進一步了解國內相關研究內容的走向是否 能夠協助觀察本文的研究目標,以下也將針對國內探究民眾搬家原因及搬家原因 和國人生命歷程關聯的相關研究進行回顧。. 政 治 大. 立 第一節. 常見論述. ‧ 國. 學. 一、推拉理論(Push-Pull Theory). ‧. 推拉理論的主要意旨認為,遷移行為之所以發生,乃因原居地的推力或排斥. n. al. er. io. sit. y. Nat. 力(push force)和遷入地的拉力或吸引力(pull force)相互作用而造成的。推力 或拉力的因素有很多,但不同的人對不同的推力或拉力會有不同的感受度(引自 廖正宏,1985),因此「推」或「拉」對遷移行為的影響是因人而異的。. i n U. v. 此理論內含了兩個預設,第一個預設認為遷移者的遷移行為是經過理性思考 後做出的選擇,換言之,此預設認為遷移行為是一理性行為;第二個預設則是遷 移者對於原居地和遷入地的居住訊息有某種程度的了解才會遷移,若遷移者對移 入地的訊息掌握不全,則不會貿然搬家。綜合以上,推拉理論預設了遷移者對客 觀環境的認識、遷移者本身理性與主觀的感受和判斷兩者,會影響遷移者是否遷 移(引自廖正宏,1985)。除此之外,於前述亦不難發現,此理論是基於遷移者 在自由遷移的情況下而運行的,與本文所預設遷移者均為自願遷移相同。. Ch. engchi. 推 拉 理 論 的 概 念 最 早 可 追 溯 自 Ravenstein 的 遷 移 法 則 ( The Laws of Migration),此法則被視為是人口遷移理論的前驅。雖然 Ravenstein 並未刻意闡 發「推拉理論」一詞和其中論述,然而 Ravenstein 的遷移法則卻含有「推拉理論」 的概念,加上許多學者隨後的修正與補充,方有今日較為完整與系統的「推拉理 論」 (引自廖正宏,1985) 。以下將介紹與推拉理論相關的兩位學者和其理論內容, 分別是 Ravenstein 和 Lee。 15.

(21) (一)E. G. Ravenstein(1834-1913) Ravenstein 於 1881 年利用英國人口普查人口的出生地與居住地資料分析和 歸納成「遷移法則」 ,並於 1885 年三月將其初步的研究成果發表於英國皇家統計 協會(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隨後(1889 年)並以二十多個國家的資料 寫成一篇仍稱為「遷移法則」的文章,不過 Ravenstein 認為自己所發表的人口「遷 移法則」並不如物理學定律嚴謹(廖正宏,1985)。 Ravenstein 的遷移法則共可歸納為七點,前五點為 1885 年的「遷移法則」 所提出,後兩點則發表於 1889 年根據二十多個國家的資料寫成之「遷移法則」, 內容如下(引自廖正宏,1985): 1.. 遷移與距離(migration and distance). 政 治 大 則是人口移往工商高度發展的都市中心,距離都市中心越遠,遷移的人口便越少, 立 換言之,人口遷移會受到遷移的距離所影響。 遷移有其階段性(migration by stage). 學. 2.. ‧ 國. Ravenstein 的研究結果指出,一般人口遷移傾向短距離的遷移,長距離遷移. ‧. 人口遷移的行為常具有其階段性,當都市中心吸引周圍鄉鎮市的居民遷入後, 原鄉鎮市的空缺便會由更遠的村莊居民遞補,由此可見,遷移會由都市中心向外. y. Nat. sit. n. al. er. io. 擴散且具階段性。此外,人口遷移往往由鄉村遷往城鎮,再由城鎮遷往都市,較 少遷移者由鄉村直接遷往都市。此論述也可用信息傳遞(information flow)來說 明,即當遷移者遷往城鎮後,能從中擷取更多關於城市的信息,因而奠定日後遷 往城市的基礎。不過廖正宏(1985)認為,這種說法預設了遷移是單一方向、是 從城鎮到都市的,都市做為遷移的終點。然而 G. Olsson(1965)的研究卻指出, 遷移並非單向的,而是城鎮與都市間的雙向流動(引自廖正宏,1985)。. Ch. engchi. i n U. v. 此外,P. E. White & R. I. Woods(1980)認為 Ravenstein 的階段性論述僅 能算是一種推測,因為 Ravenstein 使用的普查資料只能反應終生遷移(life-time migration)的情形,並不能用以解釋遷移地區的階段性行為(廖正宏,1985)。 3.. 遷移的流向與反流向(stream and counter-stream). 遷移人口有其遷移流向,同時亦有反流向的存在,意即遷移人口往遷入地方 向流動,同樣地,也會有人從遷入地遷出、移往遷移者的原居地。另一方面,遷 移方向並非恆久不變的,廖正宏(1985)認為在快速都市化時期,人口確實會由 鄉村流向都市,然而當多數居民成為都市人後,則有可能從都市流向都市,或是 都市流向鄉村。於此同時我們也不能忘了,有一種遷移者為回流遷移者,亦即早 16.

(22) 期遷往別處居住,經過一段時間後,遷回原居地的遷移者(廖正宏,1985)。 4.. 遷移城鄉傾向的差異(urban-rural difference in propensity to migrate). 若遷移地分為鄉村、城鎮和都市三種不同發展程度的地區,城鎮居民相較於 鄉村居民,較不容易遷移。 5.. 短距離之遷移者以女性為多(predominance of females among short distance migrants). 關於此論述,Ravenstein 並未提出解釋。而國內有研究者以民國 81 年和 91 年的國內遷徙調查做為資料,發現女性遷移者以短距離遷移為主,但美中不足的 是,研究者僅說明了工作和教育動機會隨著遷移距離增加而加強,亦即長距離遷 移往往是因工作和教育活動,於文中並未明確說明「女性」和遷移距離之間的關 係(洪嘉瑜、銀慶貞,2008)。. 立. 技術與遷移(technology and migration). ‧ 國. 學. 6.. 政 治 大. ‧. Ravenstein 認為交通工具和工商業的發展,會促使人口遷移的行為增加,因 為技術改進(特別是交通)能克服遷移過程中的障礙、縮短空間距離,而工商業 發展則能增加遷移者的選擇機會,於此,廖正宏(1985)提出其觀點,認為遷移. y. Nat. sit. n. al. er. io. 量、技術與工商業發展之間的變遷型態並非呈直線關係,而是 S 型的曲線。S 型 曲線說明了早期技術和工商業仍未發展時,遷移量並未大量增長,但技術和工商 業開始發展時,遷移量也會隨之上升;時至技術和工商業發展成熟之際,遷移量 的上升趨勢則會日漸緩慢,甚至與技術和工商業仍未發展時相當。目前台灣社會 便是處於技術和工商業發展成熟的時期,因此遷移量成長緩慢,造成國內遷移活 動不頻繁,遷移率也逐年下降。 7.. Ch. engchi. i n U. v. 經濟動機為遷移的主要因素(dominance of economic motive). 雖然氣候、生活條件、稅賦等環境或社會因素會影響人類遷移,但是人們為 了改善物質生活而遷移則是最重要的遷移主因,且遷移者往往相信遷移後能滿足 與改善物質生活,因此 Ravenstein 認為經濟是造成人們遷移最主要的因素。 (二)Everett S. Lee(1966) 自 Ravenstein 提出了遷移法則後,幾經學者的補充與說明,始得推拉理論的 內容分類較為完整、涵蓋範圍更廣,其中又以 Lee 的人口遷移理論(A Theory of Migration)對人口遷移的解釋較有系統,分類也較為詳細(廖正宏,1985)。不 17.

(23) 過廖正宏(1985)認為,Lee 的遷移理論是整理各家之言及綜合各研究成果而成 的,即便如此,由於其論述涵蓋了大部份人口研究的範圍,且對於推拉理論有更 詳盡的描述,內容也更具體充實,因此 Lee 的遷移理論頗受重視,也為人口遷移 研究提供較為完整的理論觀點。 在 Lee 的遷移理論中,拉力稱之為正向因素(positive factors),推力稱之為 負向因素(negative factors),同時,Lee 認為有些因素對某些人而言無關緊要, 而在本研究中,並無對此多加闡述(廖正宏,1985)。Lee 的遷移理論可分為四 個部份,這四部份也和探討遷移的人口學家關注的問題相似,分別是遷移者的特 徵(characteristics of migrants) 、遷移的數量(volume of migration) 、遷移的流向 (stream and counter-stream)以及遷移的因素(factors in the act of migration) 。以 下也將針對此四項逐一探討(引自廖正宏,1985)。 1.. 政 治 大. 遷移者的特徵(characteristics of migrants). 立. ‧. ‧ 國. 學. :遷移具備的選擇性 (1) 遷移具有選擇性(migration is selective) 乃因不同的人對原居地和遷入地間的正、負相因素做出不同 的反應,且不同的人也擁有不同的能力來克服遷移過程中的 障礙。由此可知,遷移行為並不具有隨機性,而是某些人的 某些特徵使其容易產生遷移行為,如年輕、高教育者。 (2) 遷移者對遷入地之正向因素做反應是遷移者的正向選擇:有. n. al. er. io. sit. y. Nat. 些人本已著安居生活,可不必遷移,但因看到遷入地更好的 機會與優勢,因此遷移者權衡利弊後遂遷移,如高教育者、 專業人員、經理人員等。 (3) 遷移者對原居地之負相因素做反應是遷移者的負向選擇:假 如此種負向因素擴及全部的人口,則無選擇,所有人口都必 須遷移,如戰亂導致的遷移行為。一般而言,並未擴及全面 人口,如在原居地因經濟或其他因素失敗的人,會被迫遷移, 而這些人也常是教育程度較低者。 (4) 遷移者的選擇具兩極化(bimodal)傾向:對任何原居地而 言,有的遷移者受到正向因素影響,有的則受到負向因素影. Ch. engchi. i n U. v. 響,若將所有遷移者的職業或教育程度特徵繪為曲線,則會 得到 J 型或 U 型曲線,表示遷移者的職業或教育程度會造 成遷移選擇呈現兩極化的傾向。 (5) 中間障礙會過濾遷移弱者或無能者,因此正向選擇的程度會 隨著克服中間障礙的難度而加深:即使在原居地的選擇是負 的或是隨機的,中間的障礙會成為篩選遷移者的篩子,能力 較差、教育程度較低或貧困居民往往無法克服長距離遷移中 的障礙,因此往往只搬到附近,換言之,遷移距離增加時, 18.

(24) 遷移者也越優秀。 (6) 生命循環階段與選擇遷移與否有密切關係:當一個人開始就 業或組成家庭時,會選擇遷出原生家庭;離婚者也容易遷移。 上述事件常集中在某些特定的年齡層,因此也可謂是年齡具 有遷移選擇性。 (7) 遷移者的特徵界於原居地和遷入地兩地人口之間:Lee 認為 遷移者在離開原居地前,已具備了遷入地某些人口的特性, 這些人口特性也是促使遷移者發現遷入地正向因素的原因, 而遷移者在遷移後也不至於完全失去原居地的人口特性,因 此遷移者的特徵界於原居地和遷入地兩地人口之間。不過廖 正宏(1985)認為 Lee 這種主張,僅適用於相差較為懸殊的 地方,若遷移發生在城市與城市之間、或高度開發區遷至低 度開發區,這種論述則不一定正確。. 2.. 政 治 大 遷移的數量(volume of migration) 立. ‧. ‧ 國. 學. (1) 在一定地理範圍內,人口遷移的數量會隨此範圍各地差異的 程度(degree of diversity)而有所不同:兩地差異程度越大, 進而使機會增加,吸引對原居地不滿的人遷入,因此遷移量 會隨差異增加而增加。然而廖正宏(1985)確認為此說法不 完全正確,他認為若兩地差異大到無法克服時,遷移量未必. Nat. sit. y. 會增長。. n. al. er. io. (2) 遷移的數量會隨著人群的差異(diversity of people)而不同: 若人群的同質性越高,遷移量便越少,換言之,人群異質性 意涵著機會,會造成遷移量的增加。但廖正宏(1985)認為 此說法必須進一步檢視,因為事實上很多情況是遷移後才造 成差異的,因此廖正宏認為 Lee 此一觀點並未清楚區分兩者 間的因果關係。 (3) 人口遷移量和中間障礙克服的難易度有關:好比因政治因素 而蓋的柏林圍牆、好比自然因素的海洋,均會大量限制某地 居民遷移到另一地方。. Ch. engchi. i n U. v. (4) 人口遷移量會隨著經濟狀況變動而產生差異:當經濟較好時, 人們會從低度發展區遷移至高度發展區以追求較多的機會; 但經濟不景氣時,各地發展機會不多,人們會因原居地的熟 悉感和安全感而較少遷移。由此可見,經濟因素影響著人們 對原居地和遷入地的正、負向因素的評斷。 (5) 除非某種限制出現,否則遷移量會隨時間推進而增加:時間 越久,區域間差異越大,且中間障礙隨著技術改進而變的較 容易克服,因而使遷移量增加。不過廖正宏(1985)認為這 19.

(25) 種說法值得商確,他認為時間增加造成的差異並非無限延長, 且時間增加造成的並非差異增大,而是人們本身對資訊的掌 握更為開通、經濟狀況有所改善及安土重遷的觀念改變。 (6) 人口遷移量會隨著某地區的發展狀況而有所不同:在經濟進 步的地區,區域間差異因工業發展而加劇,但遷移過程中的 阻礙卻因交通或政治因素減少,因此高度發展地區內的遷移 量會大於發展中地區的遷移量。 3.. 遷移的流向(stream and counter-stream). (1) 人口遷移有幾個特定方向:因為機會常集中於某些特定區域, 且遷移者為了減少遷移過程中的阻礙,較容易遵循前人走過 的路,因此造成人口遷移常集中到特定的幾個目的地。 (2) 每 一 次 主 要 遷 移 的 方 向 , 往 往 也 會 伴 隨 著 反 流 向 (counter-stream):伴隨反流向的原因可能是遷入地的正向 因素消失,或是因經濟不景氣而對遷入地的正負向因素重新 評估,此外,亦可能受到民族觀念的影響,如衣錦還鄉、落 葉歸根等。 (3) 流向的效率(efficiency of stream):即主流向對反流向的比 率(ratio of stream to counter-stream),主流向對反流向的比 率越高、原居地負向因素越多,流向效率就越高。.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at. y. sit. n. al. er. io. (4) 當遷移過程的中間障礙(intervening obstacles)較大時,則 流向效率較高:障礙越大,遷移者就越不易做出遷移決定。 (5) 流向的效率也常受到經濟的影響:當經濟景氣時,流向的效 率較高,因為遷入地工商業發展較快,吸收很多人遷入而較 少人遷出;反之,經濟不好時,遷移流向效率較低。 4.. Ch. engchi. i n U. v. 遷移的因素(factors in the act of migration). (1) 個人特性上,有些人的個性比較喜歡變動,有些人則不喜歡: 這種個性或態度上的差異,也會影響人們的遷移行為。由此 亦可發現,遷移行為的決策過程很難是完全理性的,因為決 策過程容易受到遷移者本身的個性、敏感度等因素影響。 (2) 某種類型的人對某些特徵反應較敏感:人們對自己原居地的 資訊較能掌握、對遷入地的訊息則所知有限,且對原居地和 遷入地的正、負向因素之判斷也常受到個人生命週期階段的 不同而有所差異,因此會有高、低估正、負因素的情形發生, 造成錯誤判斷,且遷入地和原居地之間的正、負向因素常因 個人的主觀感受而有所差異,兩者間難以區分。 20.

(26) (3) 除了正、負向因素的影響與判斷,兩地之間的阻礙因素也會 影響人們是否遷移,如遷移距離和遷移成本等。 (4) 並非所有人的遷移行為都是自己決定的:有些人可能在遷移 過程中做為跟隨者的角色,如小孩跟隨父母、已婚婦女跟隨 丈夫等。 沒有一個理論是非十全十美的,推拉理論亦然。推拉理論對遷移的原因提出 了相當大的說服力,然而對遷移過程的相關問題卻無法提供有力的解答,所謂的 遷移過程係指原居地和遷入地中間的阻礙因素如何影響遷移者的遷移行為,如法 規限制或遷移距離(廖正宏,1985) ,因此我們也需透過別種觀點來進一步了解。 二、經濟觀點. 政 治 大. 依前述不難發現,在 Ravenstein 提出的遷移法則和 Lee 集大成的推拉理論中, 「經濟因素」在遷移/搬家過程中扮演的角色相當重要,不僅如此,從經濟觀點 的角度來詮釋人口遷移的現象,也常被遷移相關的研究者所採用。有鑑於此,下. 立. 芝加哥學派(Chicago School)的 Theodore W. Schultz & Larry A. Sjaastad(1962). er. io. sit. y. Nat. (一). ‧. ‧ 國. 學. 列將回顧以經濟觀點詮釋人口遷移現象的相關文獻,藉此知悉過往的研究如何看 待做為眾多搬家原因之一的經濟因素。以下特別針對經濟觀點中重要的代表學者 進行文獻探討,分別是芝加哥學派的 Schultz & Sjaastad 以及哈佛學派的 Kuznets & Thomas。. 此派別是以新古典投資理論為基礎(廖正宏,1985),而新古典投資理論則 是新古典主義經濟發展理論中的一部份。新古典主義經濟發展理論主要有兩個立 基,分別是市場均衡和漸進、和諧的經濟發展過程,另外,市場的穩定均衡是透 過價格機制調節,且市場經濟應自由化,國家政府不應干涉(MBA 智庫百科)。. n. al. Ch. engchi. i n U. v. 基於前述,新古典投資理論重視勞動力的再分配(relocation),將區域內的 遷移行為視為是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所架構,此架構是由投資成本與報酬 結合而成的,其中之成本包括了現金成本、非現金成本及心理成本;而報酬則是 指預期報酬,即遷移者預期遷移後能獲得更佳機會所增加的收入(引自廖正宏, 1985)。簡言之,遷移行為是人力投資(即新古典投資理論)的一種,原居地或 遷入地兩地間的報酬與成本則是促使人類產生遷移行為的原因(蘇益忠,1990)。 此派學者認為,遷移行為常伴隨著附屬投資(supplementary investment) ,但 這些額外(addition)投資可用以解釋兩地收入相差懸殊的成因,亦可說明原居 地和遷入地的實質差異持續存在。由於遷移耗費的成本相較於預期報酬可能來的 較大,因此遷移行為的發生並不明顯(引自廖正宏,1985)。 21.

(27) (二). 哈佛學派(Harvard School)的 Simon Kuznets & Dorothy S. Thomas(1960-1964). 哈佛學派的理論框架與研究基礎是市場結構—企業行為—的經濟成果,該學 派強調市場結構及市場客觀條件的重要性,同時,該學派學者也認為,若想獲得 較佳的市場績效,應透過公共政策來調整與改善不合理的市場結構,如此才能保 持市場適度的競爭(MBA 智庫百科)。 在上述前提下,Kuznets & Thomas 認為,一個國家任何時間的人口遷移分 佈可視為調整經濟機會的手段,因為透過出生或死亡等自然增加的作用太慢(引 自廖正宏,1985)。此外,Kuznets & Thomas 也認為經濟成長和人口再分配之 間相互關聯,於他們的研究中隱含了兩個基本假設:經濟改變影響了人口再分配 及人口再分配會影響經濟成長,當然,技術改變也會影響人類的遷移行為,亦會 使得人口重新分配(引自廖正宏,198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Kuznets & Thomas 也認為人口成長會影響某地內的經濟機會與人口之間 的平衡關係,當平衡關係產生變化,便會造成人口的流動、遷移,使人口重分配 (引自廖正宏,1985)。人口的重分配會導致消費層面有所改變,消費結構進而 會造成生產結構變化,生產結構又會影響遷移者的所得與經濟成長,經濟成長則 會降低遷移成本,而使人口再分配再次發生(引自廖正宏,1985)。. n. al. er. io. sit. y. Nat. 此外,他們認為短期內的遷移成本可能會誘發經濟成長,然而長時間的遷移 則會使人口與社會結構產生變化,進而使得整體經濟有所發展(引自廖正宏, 1985)。Kuznets & Thomas 假設若人口遷移無法改善經濟機會與人口之間的平 衡關係,那麼經濟便會遭受阻礙,而這種不平衡極有可能是該區域內的自然增加 率所造成的(引自廖正宏,1985)。 三、流動轉型模式. Ch. engchi. i n U. v. 經濟觀點的人口遷移理論,無論是從人力投資的成本概念,或是平衡區域內 的經濟發展,兩者用以解釋人口遷移之成因均有很大的說服力,然而美中不足的 是,人力投資的成本概念較偏重於個人層面的分析,無法綜觀整體遷移現象的變 動;而平衡區域內的經濟發展則側重於總體層面的探討,無法解釋個體的行為, 若兩者能合而為一,才能增加對遷移原因解釋的信服力(廖正宏,1985)。 綜觀第一節介紹的推拉理論與第二節檢視的經濟觀點,眾多研究者均未對社 會長時間的遷移過程進行探討,遷移的原因、方向與決策過程並非一成不變的, 相反地,會隨著地區的不同、時間的演進而產生差異(蘇益忠,1990)。以下將 說明以 Zelinsky(1971,1978)的理論為基礎發展出的流動轉型模式(mobility transition),於流動轉型模式中,時間的因素被納入考量,這不僅能說明社會經 22.

(28) 濟發展造成的遷移差異,同時也能了解因時空背景不同所造成的歧異。隨後也將 探討 Pryor 的對於流動轉型模式的補充及論述。 (一). W. Zelinsky. Zelinsky(1971)在研究人口遷移史時,劃分了各種遷移階段,其劃分的標 準是以現代化指標與經濟發展做為基準,並配合人口轉型階段,進而發展出此流 動轉型的假設,如表 1.9(引自蘇益忠,1990)。 表 2.1 現代化過程中生命轉型和流動轉型的變遷(Two Sequential Spatiotemporal Process Among Modernizing Populations) 生命轉型 I.. 流動轉型. A 階段:現代化前的傳統社會 相當高的生育率,即使頻率有變動也 I. 不明顯. 立. 1 階段:現代化前的傳統社會 除了商業活動、災難及宗教活動,居 住遷移和來回流動都相當有限. 政 治 大. ‧ 國. B 階段:早期轉型社會 生育率持續顯著些微的上升,仍維持 I. 著高生育水準 II.. 2 階段:早期轉型社會 大量人口從鄉村到都市 村民到殖民地拓荒. ‧. I.. 學. 死亡率與生育率的水準相當,但頻率 波動一年比一年多 III. 長期自然增減的數量相當微小 II.. Nat. y. sit. n. al. er. io. II. 死亡率快速下降 III. 遷出者主要到國外 III. 自然增加率快速上升,是人口迅速增 IV. 在某種條件下,小量但重要的技術人 加的主要時期 員從進步地區遷入 V. 來回流動增加. Ch. engchi. C 階段:晚期轉型社會 I. 生育率明顯下降,剛開始較是些微且 緩慢地降低,然後速度加快,直到和 死亡率相同水準 II. 死亡率持續且緩慢地下降 III. 自然增加率減少,且明顯低於上階段. iv n U3 階段:晚期轉型社會. 主要仍是從鄉村到都市的遷移,但減 緩許多 II. 遷移到移民地的流動減少 III. 遷出者減少 IV. 來回流動更增加,尤其在社會結構複 I.. 雜的地區 D 階段:先進社會 I. 生育率停止下降,社會能控制生育水 準 II. 死亡率呈現穩定狀態,但隨著每年變 異,甚至會低於生育率 III. 自然增加率維持固定[低]水準 23. 4 階段:先進社會 I. 居住流動減少 II. 鄉村到都市的流動持續,但無論是絕 對量或相對量均減少 III. 都會區內、都市之間的流動頻繁 IV. 從低度開發國家來的非技術工人增 加.

(29) V.. 技術專家人才的遷移和來回流動於. 國際間的人數相當多 VI. 商業和旅行的來回流動更多 I.. II.. E 階段:未來超先進社會 生育行為無法被預測,相較於先前, 生育行為更容易受到個人控制,或許 是受制於新的社會政治手段 穩定的死亡率模式比前一時期再下 降一點,但兩者看起來很類似,機能 (organic)疾病若被控制,那麼壽命 將可被大大延長. 5 階段:未來超先進社會 I. 居住遷移減少,某種型式的來回流動 將因溝通系統進步而減少 II. 居住遷移在都市之間發生 III. 非技術工人遷入更多 IV. 國際流動受到限制. 資料來源: 〈The hypothesis of the mobility transition〉 (Zelinsky, 1971, pp.230-231). 政 治 大. 於 Zelinsky 的流動轉型假設五階段中,Zelinsky 認為現代化因素和經濟發展 對流動的轉型影響甚巨,不過此說法僅限於第 1 至第 3 階段,第 4 和第 5 階段受 非經濟因素影響增加,此二階段的人們傾向來回流動(circulation)或遷移,像 是旅行、就業或季節性遷移,因此經濟因素不再扮演後期遷移過程中的重要角色 (引自蘇益忠,1990)。. 立. ‧. ‧ 國. 學. sit. io. 忽略了政治因素的干預。由於社會主義下的政府干涉人民自由 移動的權利,因此奉行社會主義國家的遷移模式不具演化性。 流動轉型假設中第五階段的推論過度簡化。 未能說明西方已開發國家由都會移往非都會區的遷移現象。 對於流動轉型與人口轉型、經濟發展因素之間的關聯未能提供 明確解釋。 1971 年假設的遷移過程為單向且重複的演進過程,因此是否適 用於發展中國家需進一步商確。. n. al. er. 1.. y. Nat. 此外,Zelinsky 於 1979 年選擇以東歐、加拿大、澳洲等地重新檢視與驗證 其於 1971 年提出的流動轉型假設,並在 1979 年的研究結果中,補充幾項早期研 究成果的缺失(引自蘇益忠,1990):. 2. 3. 4. 5.. (二). Ch. engchi. i n U. v. R. J. Pryor. Pryor 由 Todaro 的人力投資修正模型為基礎,同時也對 Zelinsky 的論述進行 修正,說明發展中國家的人口轉型與流動轉型間之關聯(引自蘇益忠,1990)。 首先 Pryor 重新劃分空間單位,以經濟發展程度與功能為依據,將討論單位分為 核心與邊陲兩區;其次,依現代化發展將經濟體系分為現代化與傳統部門,現代 化部門代表的是西方式的經濟模式與菁英階級,傳統部門則是本土市場與農民的 24.

(30) 合併;最後,Pryor 將遷移階段分為創新(innovative)遷移與保守(conservative) 遷移,創新遷移指的是遷移者欲獲得新的成就,保守遷移則表示遷移者維持原有 的生活方式(引自蘇益忠,1990)。 Pryor 以上述論點,重新詮釋開發中國家的遷移模式,並和 Zelinsky 同樣以 經濟發展為依據,將開發中國家的遷移過程劃分為五階段,如表 2.2(引自蘇益 忠,1990) 。但可惜的是,Pryor 亦未將現代化、經濟發展與流動轉型間的因果關 係明確闡明,影響力與方向推演過程也未盡詳盡之責(蘇益忠,1990)。 表2.2 社會經濟動態 經濟發展地位. 2.. 工業前:散居農村 傳統 A. 生活 早期轉型:核心/ 現 代 化 從 核 心 B. 邊陲開始分化 擴散. 立. 晚期轉型:次優勢 中心出現,工業化 為主 進步功業:互賴的. 現 代 化 從 多 核 C. 心擴散,向上流 動增加 現 代 化 在 空 間 D.. 0RU --C ++RU +RR,++E --I,+C ─BR , III. ─RU,─RR ─DR,─NI ─E,+C. sit. n. er. io. 低 BR,低 IV. --RU DR,低 NI --DR,0RR ++UU,+E +I,++C 低 BR,低 V. ++UU DR,已控制 ─I,++C. y. Nat. 1. 2.. al. 高 BR,高 I. DR,低 NI + BR , - II. DR,+NI. 政 治 大. 核心網絡,工業化 分佈差異下降 成熟 5.. 流動轉型. ‧. 4.. 人口轉型階段. 學. 3.. 現代化地位. ‧ 國. 1.. 社會經濟和人口動態的關係 人口動態. 後工業:工業生產 新現代化,社會 E. 佔 GNP 比 例 下 文化的整合 降,地區與國際間 的聯繫佔優勢. Ch. engchi. i n U. v. NI. 人口轉型:BR=出生率,DR=死亡率,NI=自然增加 流動轉型:RR=鄉村至鄉村的遷移,RU=鄉村到都市的遷移,UU=都市 間/都市內的遷移,E=外移到其他地區,I=移入本地,C=來回流動. 3. 遷移方向和密度:+增加,-減少,0 無,--少數,++主流 資料來源:Zelinsky(1971)&《Internal Migration and Urbanization: An Introduction and Bibliography》(Pryor, 1971)(引自蘇益忠,1990,p.15) 小結 綜觀以上,常見的遷移或搬家原因探討之相關論述多從巨觀角度出發,因此 我們僅能從文獻當中得知民眾為何改變住處,卻無法從中觀察搬家者在不同生命 2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三、

勞工朋友是國家建設的穩定基石及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動力,本部以「安穩工作」、「安心職

依據就業服務法第 55 條規定,雇主聘僱外國人從事海洋漁撈工

根據表 12 顯示,本月求職者反映未能順利推介就業原因, 「求職者就業意願 不合」因素主要為「工作環境不合」 、 「工作時間不合」 、

固定開支:與房屋有關、供養家庭和保險 變動開支:公用服務、食物、交通、衣服和稅項 自由支配開支:消閒娛樂.

申請 □搬遷 補助金

中國白話文學由新文學運動肇始,作家即努力求新求變。第二次世

美國沒有專屬的國家青少年工作機關部門,也沒有明確的青少年政策,因此青少 年工作的推動分散在不同的各個行政單位。美國聯邦層級的青少年事務,主要是 由衛生部(Federal Depar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