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幸福感之內涵與相關研究

本節將以幸福感之定義與內涵、測量方式以及影響幸福感因素之相關研究所 整理與討論。

一、幸福感之理論內涵

個體如何能夠感受到幸福、而幸福的內涵為何,是為過去到現在學者皆關注的 主題。幸福感的發展也隨著過去多關注心理病理學與心理困擾的焦點,慢慢轉移至 關注人類的正向功能而有更多的探討(Diener & Seligman, 2002)。以下就幸福感 的發展,首先,以評估個體生活滿意度的主觀幸福感,至以多向度觀點看待幸福感 內涵的心理幸福感,最後隨著理論發展而有更多元、不同觀點的幸福感內涵進行探 究,以下分別敘述之。

幸福感(well-being)最初和快樂(happiness)混用為相同定義,以外在、客觀 的條件衡量一個人的幸福指數,如經濟狀況、結婚與否等。然Campbell(1976)在 針對美國國民生活品質的研究中,發現即便處於經濟起飛年代的國人,也並未因經 濟狀況較好就感到比較快樂,顯示外在的客觀條件並不足以代表個體的幸福感受,

後續學者開始使用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來定義幸福感的概念,其內 涵除了整體對生活的滿意度之外,尚有個體在生活經驗中正向與負向的情感經驗

(Campbell, 1976; Diener, 1984)。研究指出主觀幸福感高的人,能夠回憶起更多 的好事,並且回報更多的正向積極經驗與情緒,然他們也會有負向的情緒表露,只 是相比正向情緒少得多(Diener & Seligman, 2002)。

Ryff(1989)則認為主觀幸福感的研究缺乏理論根據,且僅透過生活滿意度與 正負向情感,並無法完整的解釋幸福感的內涵,更忽略了其他正向的心理功能。因 此,Ryff 從多向度的角度,整合早期正向心理功能的理論概念(如馬斯洛的自我實 現、羅傑斯功能完整的個體、榮格的個體化等),以及艾瑞克森社會心理發展的角 度,提出了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其中包括六個向度:自我接納

(self-acceptance),是為心理健康的核心特徵,指「對自我抱持正向態度;接納與 理解自我正向與負向的特質;對過去的生活能有正向感受」(頁 1072);與他人 的正向關係(positive relations with others),是為在心理健康的概念中不斷被強調 的重要向度,係指「與他人擁有溫暖、令人滿意和信任的關係;關心他人福祉;有 高度的同理心、情感與親密」(頁1072);自主(autonomy),是為「自我決定與 獨立;根據內在標準調整行為而非外在評價」(頁1072);環境掌控(environmental mastery),指「掌控與控制環境的能力;有效能的使用機會;能選擇與創造適合個 人需求與價值的情境」(頁1072);生活目的(purpose in life),「對生活具有目 標與方向;對過去與現在的生活感到有意義;擁有使生活目標有意義的信念」(頁 1072);個人成長(personal growth),係指「有持續成長的感覺;視自我為成長 的;對新經驗保持開放;了解自我的潛能等」(頁 1072)。國內學者也進一步翻 譯Ryff(1988)的心理幸福感量表內容作為幸福感之定義使用(李仁豪、余民寧,

2016;廖小雯、程景琳,2011;籃文彬、游森期,2014)。

後續學者也偏向以心理幸福感這種多向度的角度來探討幸福感,更隨著理論 學派的發展來重新定義幸福感的內涵。如 Diener 等人(2009)即加入了近年關注 的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概念,其重視帶給人類正向與幸福的因素,以 及以提高個體的生活品質(Seligman & Csikszentmihalyi, 2000)為理念,與心理幸 福感渴望了解人類正向功能的目的相近,因此 Dinenr 等人也加入了其中全心投入

(engagement)、樂觀(optimism)與意義感(meaning)的概念於心理幸福感的定 義中,並僅以八題代表心理幸福感的八個向度,分別為:意義與目的(meaning and purpose)、支持與正向關係(supportive and rewarding relationships)、社會參與及 興趣(engaged and interested)、使他人產生幸福感(contribute to the well-being)、

效能感(competency)、自我接納(self-acceptance)、樂觀(optimism)與受到尊 重(being respected)。

幸福感被視為個體心理健康與適應的指標,從上述不同學者度對幸福感之闡 述,可發現從主觀幸福感較強調整體生活評估與正負向情感,而心理幸福感則延伸 至人類的自我成長與人際互動上,也顯示出隨著發展,人類對於幸福感的定義更加 多元。研究者認為心理幸福感從多向度的角度出發,重視人類正向與幸福的因素,

更全面的解釋與理解幸福感的構念,而 Diener 等人(2009)的八向度心理幸福感 與研究者的樂觀變項有所重疊,且若就完美主義的高成就標準構念來看,Ryff(1989)

的六向度心理幸福感包括個人成長、環境掌控的向度,較為貼近完美主義特質個體 的狀態,故本研究以Ryff 的心理幸福感定義作為本研究心理幸福感的理論架構。

二、幸福感之測量

基於對幸福感不同的定義,學者們發展出不同的測量工具。由於研究者將以心 理幸福感作為幸福感之定義,故將以Ryff(1989)的心理幸福感量表、國內學者籃

(一) Ryff 心理幸福感量表

Ryff(1989)的心理幸福感量表共含有六個分量表,每個分量表各 20 題,共 120 題,以李克特氏六點量表作答。量表最初由三位專家根據理論定義訂定題目,

每個因素共80 題,後經過兩次的修訂,刪除題目模糊不清、與其他分量表相關高、

與總量表相關低的題目,並由321 位橫跨老、中、青的白人族群、受過大學以上之 教育為受試者進行檢驗。其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 係數為:自我接納.93、與他人 正向關係.91、自主.86、環境掌控.90、生活目的.90、個人成長.87,各分量表具有 良好信度;六週後以117 位樣本進行再測信度之檢驗,得到不錯的信度資料(六個 分量表分別為:.85、.83、.88、.81、.82、.81)。

效度方面,因素分析的結果,六個分量表被分成三個因素,其中自我接納與環 境掌控的因素負荷量為 51.1%;個人成長、生活目的、與他人正向關係為 8.5%;

而自主的因素負荷量則有7.3%。在效標關聯效度上,可發現心理幸福感量表與正 向的心理功能如生活滿意度量表、自尊、內部控制等有正相關;和憂鬱、受他人控 制則呈現顯著負相關,與心理幸福感之理論定義吻合。因原版量表的題目數過多,

後續經過修訂與精簡題數,改為84 題或 18 題的版本(Ryff, Lee, Essex, & Schmutte, 1994; Ryff & Keyes, 1995);其他學者亦根據自己的研究需要,根據不同題數的原 版心理幸福感量表進行修訂,產生12、16、18、24、36 與 42 題的版本(廖小雯、

程景琳,2011;籃文彬、游森期,2014;Cheng & Chan, 2005;Li, 2014;Springer

& Hauser, 2006)。

(二) 中文版心理幸福感量表

該量表由籃文彬(2012)翻譯與修改自 Ryff 的心理幸福感量表之 42 題版本,

共有六個向度,以李克特氏六點計分,由「非常不符合」、「大致不符合」、「有 點不符合」、「有點符合」、「大致符合」至「非常符合」,分別為1 到 6 分計分。

籃文彬首先與學術同儕初步翻譯Ryff 的心理幸福感量表至中文版本,並修正語意 以不失原意,接著以344 名大學生進行預試,為了提高量表之模式適配度,以及考 量Ryff 所設計的心理幸福感量表每個向度的題數應維持相同,刪除每個向度其因 素負荷量最低的題目,再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反覆操作至適配指標通過標準。共 刪除18 題題項,正式版本共有 24 題。

信度部分,研究者以 813 名大學生為受試者,各分量表之內不一致性 Cronbach's α 係數介於.50 到.85 之間,全量表之 Cronbach's α 係數達.90,為良好之信度標準;

而兩週後進行再測信度的檢驗,各分量表之再測信度介於.75 至.87 間,且全量表 再測信度為.92,由此可知該量表具有良好之再測信度標準。效度檢驗部分,驗證 性因素分析之結果顯示此模式之適配度χ²為 1741.91,df = 246,p = .000,CFI 為.94,

RMSEA 為.087,90%CI[.083, .09],SRMR 為.083,達可接受範圍,顯示該量表具 有可接受之建構效度;後續更以生活滿意度量表作為效標關聯效度之考驗,發現兩 者之間具有顯著正相關。

三、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幸福感作為個體心理適應、健康的重要指標,目前關於幸福感的相關研究範圍 甚廣,主要圍繞在可能影響幸福感之變項的關聯探討,包括自我概念、人格特質等。

本研究主要從大學生族群樣本進行探討,故本段將聚焦於以大學生為族群的相關 研究探討;然由於學者對於幸福感的定義各異,將以該研究所定義與使用的名詞為 主。

首先,在大學生的幸福感研究中,個體的自尊、自我效能感與樂觀的態度是常 被探討的重點之一。Diener 與 Diener(1995)以 13118 名跨國大學生進行研究,發 現自尊能夠預測生活滿意度,而生活滿意度是為主觀幸福感的向度之一;相似地,

實會帶來較大程度的幸福感(Baumeister, Campbell, Krueger, & Vohs, 2003; Furnham

& Cheng, 2000; Wang & Castañeda-Sound, 2008);另外,自我效能感也被證實與心 理幸福感與主觀幸福感相關(Fatima, Sharif, & Khalid, 2018; Yu & Luo, 2018),如 Siddiqui(2015)便以 100 名穆斯林大學生為受試者,發現不論男性或女性,其自 我效能感與心理幸福感都有顯著正相關。而大學生的自我效能感,也包括在學業上 的表現,當個體相信自己在學業上能夠有良好表現,亦能夠增加其幸福感(Chemers, Hu, & Garcia, 2001; Wang & Castañeda-Sound, 2008)。個體的樂觀程度也為影響幸 福感的重要指標,如Burris、Brechting、Salsman 與 Carlson(2009)更進一步以 353 名大學生為受試者,發現樂觀傾向能夠顯著的預測個體的心理幸福感,當樂觀傾向 越高,個體的心理幸福感也隨之提升;Yu 與 Luo(2018)針對樂觀與主觀幸福感 的相關研究也得到相符的結果。也就是說,當個體傾向對未來持有正向預期,或是 對過去事件傾向給予正向解釋的樂觀態度,也許能夠提昇個體感受到正向與幸福 的感受。

除此之外,個人的人格特質也是影響幸福感的相關因素之一。神經質與外向人 格特質經研究證實為影響幸福感的兩大因素,當外向人格傾向越高、幸福感也越高

(Lu & Shih, 1997b; Pavot, Diener, & Fujita, 1990);反之,當神經質人格傾向越高,

(Lu & Shih, 1997b; Pavot, Diener, & Fujita, 1990);反之,當神經質人格傾向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