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專生正負向完美主義與幸福感之關聯研究---以樂觀為調節變項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專生正負向完美主義與幸福感之關聯研究---以樂觀為調節變項"

Copied!
13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田秀蘭、邱皓政 博士. 大專生正負向完美主義與幸福感之關聯 研究---以樂觀為調節變項. 研究生:郭玟秀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九年一月.

(2) 致謝詞 碩班三年半,在寫論文的最後一哩路,著實充滿感激。萬分感謝指導教授秀蘭 老師、皓政老師的悉心指導,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得到了許多架構與統計上的幫 助,謝謝老師們給予我很大的信任與空間去學習;謝謝口委連廷嘉老師,給予論文 許多具體的方向與建議;謝謝櫻芬老師的教導,讓我在思考與撰寫上更流暢。 念研究所的這段期間,從課程中學習到了許多,更加體悟到身為一個助人者需 要負起的責任與義務;在實習的兩年中,遇見的每個人都是這一路以來的貴人,很 感謝每個個案、每位老師以及實習夥伴們的出現,讓我在這段路上收穫滿滿、也成 熟了許多;在寫論文的這段時間,受到非常多身旁的人的幫助,特別謝謝綿綿,一 路以來的支持與陪伴,教會我愛與被愛、包容與幽默感;謝謝黃旻、映君、珏汝的 傾力協助,作為摯友、作為支持小組、作為同儕,一直都給我許多的力量與幫忙, 不論是好天或是壞天,非常感謝這一路上的相知相惜相伴,未來很有幸能夠繼續有 你們;謝謝挑挑,作為研究所的學姊、作為這條路上的前輩、作為能夠共同成長的 楷模與摯友,感謝對我的一切照顧與幫忙,給身為妹妹的我太多的愛;謝謝在論文 的這段路上,所有幫忙我轉發問卷到臉書、各校看板的好友與同學,謝謝小雅、虹 樺、昀叡、曼綺、子鳳、祐君、大維、欣妤、中望、周氏兄弟姊妹親友、語暄、pogo 岩友,感謝無條件的幫忙與協助。很謝謝我的父母,不論是決定念研究所的瞬間、 唸研究所辛苦的時候、實習挫折的時候、寫論文遇到難關的時候,謝謝一路以來成 為我的 container,讓我在安全又信任的氛圍下找到我自己,信任我、又給我力量, 是我在成長的過程中,最大的後盾與避風港。 最後,感謝我自己,這條路太過漫長,回想起來卻也十分短暫,但很感謝自己 走過、撐過、更找到一點自己想成為的樣子,謝謝我自己。 2019.12 i.

(3) 中文摘要 在大專院校學生中不乏有許多完美主義特質的學生,對完美的要求影響了個 體的心理健康,更對生活產生了影響。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專院校學生的正負向 完美主義與心理幸福感之間的關係,並進一步探討樂觀信念在正負向完美主義與 心理幸福感之調節效果。研究者以問卷調查法蒐集 820 名大專院校學生樣本,使 用「完美主義量表」、「樂觀信念量表」與「中文版心理幸福感量表」為研究工具。 以獨立樣本 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迴歸分析與調節效果等 統計方法驗證研究假設,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不同性別大專生在負向完美主義上有顯著差異;不同年級大專生在負向完美 主義、樂觀信念上有顯著差異;不同學業成績之大專生在正負向完美主義與心 理幸福感上有顯著差異。 二、正向完美主義與樂觀信念、正向預期、正向類化以及心理幸福感皆有顯著正相 關;負向完美主義與樂觀信念、正向預期、正向類化、正向歸因與心理幸福感 有顯著負相關。而樂觀信念、正向預期、正向類化與正向歸因與心理幸福感有 顯著正相關。 三、正負向完美主義、樂觀信念、正向預期、正向類化與正向歸因對於心理幸福感 具有顯著影響。 四、負向完美主義對於心理幸福感具有負向解釋力,且樂觀信念、正向預期與正向 類化在負向完美主義與心理幸福感皆具有顯著調節效果;而樂觀信念在正向 完美主義與心理幸福感之間未有調節效果。. 關鍵詞:心理幸福感、完美主義、樂觀、調節效果. ii.

(4)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itive/ Negative Perfectionism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ong College Students: Optimism as a Moderator Wen-Hsiu Kuo. Abstract In college, there are many students with qualities of perfectionism which affect their well-being.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itive and negative perfectionism, optimistic beliefs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college students, further more to examine the moderating role of optimistic beliefs between positive/negative perfectionism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this study, a total of 820 completed self-reporte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through accidental sampling. “The Perfectionism Scale”, “Optimistic Belief Scale” and “Chinese Version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cale” were used as research measurements. Data was analyzed by Independent-Sample t test, one-way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moderator effect is examined by Process Procedure. The major findings of the present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Women were higher level of negative perfectionism than men. College students in different year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level of negative perfectionism and optimistic belief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ositive/negative perfectionism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ong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academic achievements.. 2..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ositive perfectionism and optimistic belief, positive expectation, positive classifi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iii.

(5) well-being. There i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negative perfectionism, optimistic belief, positive expectation, positive classification, positive attribution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optimistic belief, positive expectation, positive classification, positive attribution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3.. Positive and negative perfectionism, optimistic belief, positive expectation, positive classification and positive attribution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th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4.. The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gative perfectionism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s significa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gative perfectionism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ong college students was moderated by optimistic belief, positive expectation and positive classification. Whil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moderating effect between positive perfectionism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KEY WORD: Moderator effect, Optimism, Perfectionism,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v.

(6) 目次 致謝詞……………………………………………………………………….…………...i 中文摘要…………………………………………………………………………...........ii 英文摘要………………………………………………………………………………..iii 目次……………………………………………………………………………………...v 表次…………………………………………………………………………………….vii 圖次……………………………………………………………………………………vi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6.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6.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完美主義之內涵與相關研究…………………………………………...9. 第二節. 幸福感之內涵與相關研究…………………………………..…...........19. 第三節. 樂觀之內涵與相關研究……………………………………………….25. 第四節. 研究假設與架構……………………………………………………….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37. 第一節. 研究對象……………………………………………………………….37. 第二節. 研究工具……………………………………………………………….39. 第三節. 研究程序……………………………………………………………….44. 第四節. 資料分析……………………………………………………………….46. 第四章. 研究結果………...…………………………………………………………..47. 第一節. 正負向完美主義、樂觀信念與幸福感之現況…………………...…..47 v.

(7)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於完美主義、樂觀信念與心理幸福感之差異分析….49. 第三節. 正負向完美主義、樂觀信念與心理幸福感之相關與迴歸分析…….53. 第四節. 樂觀信念在正負向完美主義與心理幸福感之調節效果…………….57.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65. 第一節. 研究討論……………………………………………….………………65. 第二節. 實務意涵與貢獻……………………………………….………………78.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80. 參考文獻……………………………………………………………….........................83 中文部分……………………………………………………………………….....83 英文部分……………………………………………………………………….....87 附錄………………………………………………………………………...................117 附錄一………………………………………………………………...................117 附錄二………………………………………………………………...................121. vi.

(8) 表次 表 3-1-1 正式研究有效樣本人數……………………………………………………..38 表 4-1-1 受試者在各變項之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47 表 4-2-1 不同性別受試者在各變項差異分析摘要表…………………………...……49 表 4-2-2 不同年級受試者在各變項差異分析摘要表………………………………...50 表 4-2-3 不同學業成績受試者在各變項差異分析摘要表…………………………..51 表 4-3-1 受試者各變項相關分析……………………………………………………..54 表 4-3-2 階層迴歸分析摘要表………………………………………………………..56 表 4-4-1 樂觀信念對正向完美主義與心理幸福感調節效果摘要表………………..57 表 4-4-2 樂觀信念對負向完美主義與心理幸福感調節效果摘要表………………..58 表 4-4-3 正向預期對負向完美主義與心理幸福感調節效果摘要表………………..60 表 4-4-4 正向類化對負向完美主義與心理幸福感調節效果摘要表………………..61 表 4-4-5 正向歸因對負向完美主義與心理幸福感調節效果摘要表………………..63. vii.

(9) 圖次 圖 2-4-1 研究架構圖…………………………………………………………..............35 圖 4-4-1 樂觀信念對負向完美主義與心理幸福感之調節效果圖…………………..59 圖 4-4-2 正向預期對負向完美主義與心理幸福感之調節效果圖…………………..61 圖 4-4-3 正向類化對負向完美主義與心理幸福感之調節效果圖…………………..62. viii.

(10)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正負向完美主義與幸福感之關聯,並以樂觀作為本研究之調 節變項。本章分為三節,依序說明本研究的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以及重要名詞釋義分述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卓越與追求完美,是多數人成長與追求成就的動力,這種態度使得個體為了達 到目標而更加地努力。但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若未能達到預期,也時常帶來沮喪 情緒(Hollender, 1965);然而,過度追求不切實際的目標,可能進一步帶來心理 困擾(Pacht, 1984)。在現今網路時代發達、追求成就的時代,人們推崇成功和完 美,也更常聽到「完美主義」被提及與使用,顯示大眾對於完美主義特質之概念越 漸熟悉與重視,不論是帶來的心理困擾與壓力,或是更積極正向的成就,對人們都 產生重大的影響。 對於仍處於成長與學習、容易受到社會氛圍與環境影響的學生族群,追求完美 樣態、學業表現、競爭激烈加上追求第一的升學主義心態,皆對其心理狀態產生了 漣漪效應。近年來,不論是青少年、亦或是大專院校的學生情緒困擾與憂鬱程度攀 升(Twenge, Cooper, Joiner, Duffy, & Binau, 2019),董氏基金會針對大專院校學生 所做的壓力調查研究中,即發現主要困擾學生的壓力源依序為「未來生涯發展」、 「自己經濟狀況」及「課業、考試成績」,且高達三十萬名的學生需要專業上的心 理協助(董事基金會,2008)。顯示出正處於大學階段的學生們,亦面臨著不同的 挑戰與壓力,並也因而造成壓力和困擾;然而,追求完美與高成就的心態更可能進 一步影響此階段的大學生們,如何應對與調適,幫助個體能夠適應更進一步促進自 我的幸福感,亦是重要的課題。 1.

(11) 大部分對於完美主義定義的共識是「對自我給予較高的標準與要求」,而完美 主義最初也被與負向的情緒與心理困擾連結,更被視為一項負向的心理特質(Burns, 1980; Hollender, 1965; Pacht, 1984)。過度追求不切實際的高標準,將可能影響個 體之心理健康,造成個體憂鬱(Frost, Heimberg, Holt, Mattia, & Neubauer, 1993; Hewitt, Mittelstaedt & Flett, 1990; Park & Jeong, 2015; Pirot, 1986; Rice, Ashby, & Slaney, 1998)與焦慮(Flett, Hewitt, & Dyck, 1989)等情緒困擾;且追求完美的極 端,導致個體的認知思考僵化、二分(Brown & Beck, 2002; Pacht, 1984),甚至可 能與飲食失調等障礙相關(Garner, Olmstead, & Polivy, 1983;Shafran & Mansell, 2001)。後續研究亦發現完美主義特質的內涵,不僅僅只有上述負向、不適應性特 徵,也有其正向適應層面,故完美主義也被進一步區分為雙向度以及多向度,大致 被分為「正向/適應性/健康」以及「負向/不適應性/不健康」兩大類特質(Blatt, 1995; Hamachek, 1978; Shafran, Cooper, & Fairburn, 2002; Stoeber & Otto, 2006; Stumpf & Parker, 2000)。前者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能夠考量現實層面,並且彈性地調整標 準,具備高標準、高次序性以及自我欣賞等特質(方紫薇,2011;董力華,2007; Frost, Marten, Lahart, & Rosenblate, 1990);而後者係指個體追求不切實際的目標, 且背後動機為極度害怕失敗而努力,可能有過度擔心犯錯、在意他人、不易滿意等 特質(方紫薇,2011;董力華,2007;Blatt, 1995;Frost et al., 1990)。顯示出完美 主義特質並非如過去研究所定義,只對個體造成不適應、負面的心理困擾,而是擁 有多面向,並同時包括正負向、適應性與不適應性的特質。 針對正向與負向完美主義之特質,過去研究嘗試探討兩者之間可能存在差異 的各種變項,如性別、學業成績(Akar, Dogan, & Üstüner, 2018; Kurtovic, Vrdoljak, & Idzanovic, 2019; Loscalzo et al., 2004; Parker & Adkins, 1995; Spangler & Burns, 1999)等背景變項;自尊(董力華,2007;蘇曉憶、戴嘉南,2008;Accordino, Accordino, 2.

(12) & Slaney, 2000;Grzegorek, Slaney, Franze, & Rice, 2004;Mobley, Slaney, & Rice, 2005 ) 與自我 效能 (Jahani, Ehsanikenari, & Sharif, 2018; Kurtovic, Vrdoljak, & Idzanovic, 2019; Stewart & De George-Walker, 2014; Stoeber, Hutchfield, & Wood, 2008)等與成就表現相關之變項。而探討兩者之間正向心理功能之差異,如個體之 心理健康、正向情緒與樂觀(Andrews, Burns, & Dueling, 2014; Chang, 2009)等心 理變項,是近年學者陸續嘗試探究的主題。首先,正向完美主義特質比起負向完美 主義特質,對自己生活有較高程度的滿意度(Gilman & Ashby, 2003;Gilman, Ashby, Sverko, Florell, & Varjas, 2005),也與更高的幸福感相關(陳奐妤、林杏足,2016; 籃文彬、游森期,2014;Stoeber & Rambow, 2007),顯示正向完美主義特質與個 體的心理健康有正向關聯,能夠提昇個體的心理幸福感(Park & Jeong, 2015);反 之,完美主義的負向、不適應性特質越高,在心理幸福感、生活滿意以及正向情緒 也較低(Hill, Huelsman, & Araujo, 2010)。可知完美主義之正負向特質,確實會影 響個體的幸福感程度。除此之外,樂觀被視為個體能夠對未來抱有正向預期的樂觀 傾向(Scheier & Carver, 1985; Segerstrom, 2001);以及對已發生事件能夠用正向 歸因解釋的樂觀解釋風格(Peterson, 2000)兩種。目前已有研究指出完美主義特質 與樂觀傾向有其相關性(Black & Reynold, 2013; Chang, 2009),例如適應性完美 主義特質與樂觀傾向有正向關聯,且能夠預測較高的樂觀傾向(Black & Reynold, 2013);即便在犯錯之後,健康的完美主義特質也反映出了較大的信心與樂觀 (Lizmore, Dunn, & Dunn, 2016)。而樂觀傾向亦減緩了完美主義與憂鬱、絕望 (Black & Reynold, 2013; Blankstein, Lumley, & Crawford, 2007)之間的關聯,顯示 出樂觀可能對完美主義與心理健康之關係帶來影響。 綜合上述文獻,可發現近年研究嘗試從其他正向的心理功能之變項解釋正負 向完美主義特質之間的差異,然正負向完美主義特質之間的心理功能之異同仍待 3.

(13) 更多的探究與了解。已有些許實徵證據支持完美主義特質與樂觀、與幸福感以及樂 觀與幸福感之間的關聯。然而過去研究尚有未補足與探究之處,也是本研究嘗試了 解的地方,以下分別說明之。 首先,過去完美主義特質被學者們視為單向度、負向或適應不良的負向特質 (Burns, 1980; Hollender, 1965),故也多與負向心理結果連結,更以負向的心理結 果為心理健康之指標,如憂鬱(Frost et al., 1993; Hewitt et al., 1990; Rice et al., 1998) , 使得完美主義特質長期與心理困擾連結在一起,而忽略了其為個體帶來的正向助 益。然近年不少學者認為完美主義並不只帶來心理困擾的結果,若減少完美主義特 質中過度害怕失敗與在意他人而帶來的心理困擾(Hamachek, 1978;Stoeber & Otto, 2006),則完美主義相較於一般人的高成就標準(Ashby, Kottman, & Stoltz, 2006), 能夠為個體帶來正向與積極的效益。後續更隨著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 之興起與蓬勃發展,心理健康的定義不僅僅只能透過疾病的缺陷,亦能夠透過正向 的心理功能來定義之(Seligman & Csikszentmihalyi, 2000; Sheldon & King, 2001), 關注個體的正向特質、以正向之心理功能看待人類的心理健康,更為其宗旨與目 的。因此,以幸福感作為心理健康之指標,將能夠轉移關注修復損害、治療缺損之 傳統心理病理學的觀點,讓人們的焦點著重在如何建立正向、有意義的生活品質 上,以達到更高的心理幸福感作為目的,將能帶給個體更有意義之生活目標(Alex Linley, Joseph, Harrington, & Wood, 2006; Seligman & Csikszentmihalyi, 2000)。故 本研究將以 Ryff(1989)的心理幸福感作為個體心理健康之指標,探究完美主義特 質之個體對幸福感之影響。 再者,研究者選定樂觀作為完美主義特質與心理幸福感之調節變項,肇因於其 對心理健康之影響力,將在研究與實務領域皆有所貢獻。過去學者之研究發現,個 體的樂觀程度對於身心理健康、情緒以及個體的適應能力都是很重要的因素 4.

(14) (Chang, 1998; Chang, Maydeu-Olivares, & D'Zurilla, 1997; Peterson & De Avila, 1995; Peterson & Seligman, 1984),可預期個體的樂觀程度高低,對於其心理健康與適應 能力亦有不同的影響。更有不少研究曾以樂觀作為調節變項,探討樂觀程度的高低 是 否 會 對 兩 變 項 之 間 的 關 聯 產 生 影 響 ( Gibbons, Blanton, Gerrard, Buunk, & Eggleston, 2000; Hirsch, Wolford, LaLonde, Brunk, & Morris, 2007; Michael, Hou, & Fan, 2011)。由此可發現樂觀之高低,與其他變項之間可能產生交互作用,而具有 調節效果。而樂觀程度是否能夠影響有完美主義特質者之心理健康程度,使個體之 正負向完美主義特質對心理健康產生不同的影響,是為可望了解與探究之主題。過 去僅有少數研究間接探討樂觀與完美主義之影響,缺乏詳盡討論,且皆為國外之研 究(Black & Reynold, 2013; Chang, 2009),難以將研究結果推論至本土大專生樣 貌與實務現場中。故本研究以樂觀作為調節變項,以常雅珍、林益宏(2014)的「樂 觀信念」為定義樂觀之構念,探究完美主義特質與樂觀是如何影響個體的心理健康 與適應,對於了解完美主義特質之個體,更有實務與理論上的幫助,為大專院校之 實務工作者提供與完美主義特質之學生工作之參考與介入方向。 綜觀上述,完美主義與樂觀分別和個體的心理健康有所關聯。了解大專生完美 主義特質之內涵與現況,以及探究完美主義特質對個體的心理健康與適應產生之 影響,為本研究所欲探究之核心。故本研究將以心理幸福感作為依變項,探究大專 院校學生正負向完美主義與心理幸福感之關聯,以及樂觀信念對於正負向完美主 義特質與心理幸福感之間是否有調節效果影響。. 5.

(15)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說明,本研究之目的如下: 一、了解臺灣大專生正負向完美主義、樂觀信念與心理幸福感之現況。 二、了解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級、學業成績)大專生之正負向完美主義、樂觀 信念與心理幸福感之差異。 三、了解大專生在正負向完美主義、樂觀信念與心理幸福感之關聯情形。 四、了解大專生樂觀信念對正負向完美主義與心理幸福感之調節效果。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討下列問題: 一、臺灣大專生正負向完美主義、樂觀信念與心理幸福感之現況為何? 二、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級、學業成績)之大專生正負向完美主義、樂觀信 念與心理幸福感是否有顯著差異? 三、大專生正負向完美主義、樂觀信念與心理幸福感之間是否有顯著相關? 四、大專生之樂觀信念對正負向完美主義與心理幸福感是否具有調節效果?.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一、 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perfectionism)指的是個體對自我設定較高的標準與要求,並且為 了達到此標準而不斷地努力。可以大致區分為「正向/適應性」與「負向/不適應性」 等多向度特質。本研究採用國內學者方紫薇(2011)的完美主義量表作為測量工具, 以「正向完美主義」與「負向完美主義」雙向度作為完美主義的指標,其中正向完 美主義係指追求目標的過程不會造成個體的心理困擾與壓力,包括要求高標、計畫 及次序與自我欣賞等面向;而負向完美主義指在追求目標的過程可能造成個體心. 6.

(16) 理與情緒上的困擾,包含在意犯錯、自我批評與在意別人。得分越高代表該向度的 完美主義程度越高。 二、 樂觀. 樂觀(optimism)意指為能夠預期正向未來事件的發生,並且將已發生事件以 正向的歸因解釋,而本研究的樂觀,指的是常雅珍、林益宏(2014)的「樂觀信念」 。 其分為「對未來正向預期」、「對事件正向類化」、「對事件內外在正向歸因,不 自責」三向度,整體得分越高代表樂觀信念越高。 三、 幸福感. 本研究的幸福感,指的是 Ryff(1989)提出的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作為心理健康與個體適應之指標。並以「自我接納」、「與他人正向關 係」、「自主」、「環境掌控」與「生活目的」六向度為評估個體幸福感之標準。 本研究採用籃文彬(2012)翻譯的「中文版心理幸福感量表」為測量工具,整體得 分越高代表個體的心理幸福感越高。. 7.

(17) 8.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分四節,分別探討完美主義、樂觀與幸福感之理論內涵、測量方式與相關 研究,說明本研究發想之基礎和欲探討之議題,並於最後根據文獻整理作為立論基 礎,說明本研究之假設與研究架構,以更了解本研究所欲探討之核心。. 第一節 完美主義之內涵與相關研究 本節將說明完美主義之定義與內涵、完美主義的測量,最後整理完美主義之相 關研究,並闡明本研究之立論基礎。 一、完美主義之定義與內涵 在生活中時常會聽到、或是使用完美主義這個詞,然而若要明確的定義,各方 解釋不盡相同。首先,張氏心理學辭典(張春興,1991)將完美主義定義為:「凡 事要求達到毫無缺點;不按現實情境考慮是否留有彈性或餘地」(頁 478);而教 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2000)寫道,完美主義為「對己、對他人皆要求完美而無缺 點的態度」 。完美主義的英文為 perfectionism,韋氏線上英文辭典(Merriam-Webster Online, 2019)對其的定義為「將任何不完美的東西視為不可接受之傾向」;而劍 橋線上辭典(Cambridge Dictionary Online, 2019)則指完美主義為「希望每件事情 都能達到正確或是完美的境界」。上述中英文之定義,大致將完美主義意指為「對 自己或他人設定較高的標準,期許每件事情能做到完美,而較難考量到現實情境與 彈性」。 而在心理學領域,完美主義之概念最早可追溯至個體心理學之父阿德勒 (Alfred Adler)提出的「自卑與超越」,說明人們追求卓越之動力,源自於難以忍 受自卑感,因此追求成長與進步(黃光國譯,1991)。馬斯洛(1968)亦認為個體 皆有滿足需求的傾向與需要,而向上成長之需求,最終能引導個體朝向自我實現 9.

(19) (Self-actualization)的歷程。這兩位學者提出個體「向上成長的渴望」和「超越自 身缺陷的動機與作為」皆隱含著完美主義的概念。完美主義的內涵,也隨著學者們 的探討而不斷地修正。早期學者們主要從單向度的概念和適應不良的角度探討完 美主義。例如:Hollender(1965)將完美主義定義為「對自己與他人的表現總是給 予比實際情況更高的要求」(頁 94),同時具有貶低自我努力的傾向。除了設定 過高或超出自己能力所及的目標之外,Burns(1980)認為完美主義高者常強迫自 己達成超出自我能力範圍之目標,並使用能力與成就衡量自我價值;且他們傾向使 用全有全無的二分認知思考模式,導致他們不是成功、即是失敗,因而更害怕錯誤 的發生。而上述的完美主義特質,皆會導致個體陷入情緒困擾、損害個體身心健康。 綜合上述,單向度完美主義將「為自己設定過高標準,伴隨著自我批評與貶低 自我的努力,並造成負向的情緒結果」作為完美主義之定義。除了單向度之定義, 目前許多學者更傾向使用多元的角度理解完美主義,也不總是將完美主義與負向 的心理結果連結在一起。其中以雙向度與多向度的分類最為常見。以下就雙向度、 多向度完美主義之內涵做說明。. (一)雙向度完美主義理論與內涵 由於學者發現並不是所有完美主義特質高的個體都會出現不適應的負面結果, 因此主張以雙向度作分類,從適應與不適應特質之層面來探討。Hamachek(1978) 為首位將完美主義區分為雙向度的學者,他認為完美主義包含正常的完美主義層 面(normal perfectionism)與神經質的完美主義層面(neurotic perfectionism)。正 常的完美主義即是「適應的」完美主義,意即享受努力追求目標的過程,能夠考量 現實層面而彈性調整標準。反之,神經質的完美主義即是「不適應的」完美主義, 係指個體追求不切實際的目標,且極度害怕失敗,因而產生高度的擔心。相似地, 另有學者將完美主義定義為健康追求卓越的完美主義(healthy pursuit of excellence) 10.

(20) 以及臨床相關的完美主義(clinically relevant) (Shafran, Cooper, & Fairburn, 2002)。 Shafran 等人認為追求卓越的完美主義屬於正常的完美主義,能制定合宜的標準並 以正向的方式努力,並不會產生負面的心理結果;而臨床相關的完美主義,指過度 在乎未達成的目標,進而出現負向的自我批評,且當不斷地設定過高標準而又無法 達到,將可能產生心理功能的障礙。而其他將完美主義以雙向度觀點看待的學者, 如 Stoeber 與 Otto(2006)將完美主義分為積極層面(perfectionistic strivings)與擔 憂層面(perfectionistic concerns);另外,亦有功能完好(functional)與失功能 (dysfunctional)(Rhéaume et al., 2000);健康(healthy)與不健康(unhealthy) (Stumpf & Parker, 2000);個人標準的(personal stander)與過度在乎批評的 (evaluative concerns)(Dunkley, Blankstein, Masheb, & Grilo, 2006);謹慎的 (conscientious)與自我批評的完美主義(self-evaluative)(Hill et al., 2004)。根 據上述可發現,雙向度完美主義之定義,大致將完美主義區分為「正向/適應性」 與「負向/不適應性」兩種,其區分方式與「追求高標準的過程,是否帶來個體不 適應的心理與情緒結果;以及所設定的標準是否超越個體能力與限制」有關。. (二)多向度完美主義理論內涵 雙向度完美主義的理論發展之後,部分學者認為完美主義應涵蓋著更豐富細 膩的內涵與特質,能夠被區分成不同的特質向度,因此發展出以多向度的觀點看待 完美主義。以下分述國內外多向度完美主義之觀點與內涵。 首先,Hewitt 與 Flett(1991)認為完美主義包括個人和社會組成層面,這些向 度之間的主要區別不在於行為模式,而是完美主義行為所針對的對象、或是指完美 主義行為背後的動機。他們將完美主義分成三個主要的向度(1)自我導向完美主 義(Self-oriented perfectionism):對自己設定極高的標準,嚴厲的自我評價並且嚴 守與苛責自己的行為;(2)他人導向完美主義(Other-oriented perfectionism):對 11.

(21) 他人的能力抱持著不切實際的期待和信念,相信他人必須要是完美的,並且用嚴格 的標準評估他人的行為;最後,(3)社會規範型完美主義(Socially prescribed perfectionism):認為重要他人對自己抱持著不切實際的標準與期待,並且用嚴格 的評估標準評價他們,施加壓力使之達到完美。他們認為自我導向完美主義與其他 兩類完美主義最大的區別為背後動機,自我導向完美主義的背後動機為自我證明 的需求,然社會規範導向的動機則為強烈渴望討好他人以及規避懲罰的需求;另 外,自我導向與他人導向的自我控制程度較高,而社會規範導向的自我控制程度 低,因其主要是受到外界的喜好所掌控。 另外,Slaney、Rice、Mobley、Trippi 與 Ashby(2001)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完 美主義,他們將完美主義特質分為三個主要面向,前兩個面向為高標準(High standard)與秩序性(Order),此為完美主義基本與正向的特質。前者為個人傾向 替自己設定高標準並依此標準形式,後者則是認為事件應有其次序與條理性。第三 個面向是關於個人標準與表現的不一致(Discrepancy),亦即個體預期自己可達到 的目標與實際表現之差距。當此差距愈大,即造成前述完美主義的負向後果。後續 Ashby 以及同儕的研究採用此三向度模式,將受試者分為適應性完美主義者、不適 應性完美主義者以及非完美主義者(Ashby et al., 2006; Ashby, Dickinson, Gnilka, & Noble, 2011; Rice & Ashby, 2007)。其中適應性完美主義者為高標準、低度不一致; 不適應性完美主義者為高標準、高不一致;非完美主義者則是在高標準向度得分低 者。而並不是每位學者皆認同以分數為切截點的分類方式,因此部分學者會使用集 群分析的方式分為適應性完美主義者、不適應完美主義者以及非完美主義者(曾珮 媛,2010;Gilman et al., 2005)。 另外,Frost 等人(1990)亦從完美主義可能有的特質與行為表現,進一步確 立完美主義特質的六個向度,包括(1)過度在意犯錯(Concern mistakes):認為 12.

(22) 任何微小的錯誤皆代表著失敗;(2)個人標準(Personal standards):傾向為自己 設定較高的個人標準;(3)父母期待(Parental expectation):個體知覺父母對自 己有高度期待與要求;(4)父母批評(Parental criticism):個體知覺父母對自己 有高度評價與批評;(5)對表現的懷疑(Doubt about action):懷疑自己的表現, 質疑自己是否能完成任務;以及,(6)秩序組織(Organization):個體表現有條 理與組織的行為或特質。後續研究亦使用此六個量表的得分,進行集群分析成適應 性完美主義、不適應性完美主義與非完美主義的類別,以了解彼此之間在心理功能 上之差別。發現適應性完美主義組與非完美主義組最大的差異在個人標準;而不適 應性完美主義組則是各個分量表都顯著地比另外兩組高,特別在對錯誤的關注、知 覺父母期待與批評上(Rice & Mirzadeh, 2000)。往後 Frost 等人(1993)再驗證, 六向度的完美主義可以被分成兩個次層因素,分別是(1)正向努力(positive achievement striving):包括個人標準、組織;與(2)過度在意評價(maladaptive evaluation concerns):過度在意犯錯、對行動的懷疑、父母期望與父母批評。 相似地,國內學者董力華(2007)將完美主義定義為正向與負向層面,然每個 層面內涵三個向度特質。正向完美主義層面包括:「高標準」、「高秩序性」和「自 我欣賞」。前兩者為普遍認定完美主義適應性、正向的特質(Frost et al., 1990; Frost et al., 1993; Slaney et al., 2001)。「自我欣賞」向度為董力華首創。他認為擁有正 向層面完美主義特質的個體,能夠欣賞自己努力的成果,因而得到成就感。而在負 向完美主義層面中,董力華除了加入過去文獻常提到的「過度在意」失敗與犯錯, 亦加入「拖延」與「不易滿意」兩向度。研究指出拖延與完美主義特質有關(Frost et al., 1990; Saddler & Buley, 1999),當個體給予過高的標準、又過度在意失敗時, 可能會有拖延的傾向出現,然拖延的結果往往使個體對自己更不滿意。而國內學者 方紫薇(2011)參考董力華和其他國內外學者的看法,同樣將完美主義定義為正向 13.

(23) 與負向層面,她所提出的正向層面包括:要求高標、計畫次序和自我欣賞;負向層 面則為在意犯錯、自我批評以及在意別人。其中「自我批評」指的是過度聚焦自己 做不好的部分而感到自責;而「在意別人」則是認為重要他人對自己有高要求,因 此害怕得到負面評價與不被認同。 統整國內外學者們對完美主義的定義與分類方式,可發現現今完美主義多以 多向度的觀點看待,但仍大致以「正向/適應性」與「負向/不適應性」的特質作區 分。綜合上述,研究者將以多向度角度定義完美主義特質,且由於方紫薇(2011) 的理論整合了國內外多向度完美主義向度的異同,研究者決定以其理論架構為本 研究完美主義的定義。 二、 完美主義的測量. 根據不同向度的完美主義之定義與分類方式,許多工具也相應而生,例如: Frost 等人(1990)編製的多向度完美主義量表、國內陳正嘉、柯慧貞、林旻沛、 周鉦翔、陳廣圻(2011)修訂的多向度完美主義量表、以及方紫薇(2011)的完美 主義量表。研究者分別摘述如下。. (一) Frost 多向度完美主義量表(Multidimensional Perfectionism Scale) Frost 等人(1990)發展的多向度完美主義量表,分為六個分量表,共有 35 題, 以自陳式五點量表計分,從一至五依序為「非常不同意」至「非常同意」,例如: 「如果我沒有在每個時刻都表現好,別人便不會尊重我」、「我的父母總是為我設 定高標準」等。六個分量表共會得出六個分數,而六個分量表的總和即為完美主義 的總分,分數越高代表完美主義特質越高。量表最初以 232 名、178 名上心理學課 程之女大生為受試者,透過二次測驗與後續追蹤修訂題目,並用正交轉軸法選取因 素負荷量最高、特徵值大於 1 的題項,發現 6 個主要因素,可解釋變異量共 64.5%, 其中,對錯誤的關注(CM)25%、組織(O)15.7%、父母批評(PC)8.6%、個人 14.

(24) 標準(PS)7.1%、對行動的懷疑(D)4.6%和父母期望(PE);另外,各分量表內 部一致性 Cronbach's α 係數範圍為.77 至.93。效度的檢驗上,發現多向度完美主義 量表與 Burns(1980)的完美主義量表有顯著相關;且多向度完美主義分量表中的 「對錯誤的關注」、以及「對行動的懷疑」與簡式症狀量表有顯著相關;而「個人 標準」、「組織」則與精神症狀無顯著相關;多向度完美主義量表與自責、依賴性 人格憂鬱症有顯著相關;且「個人標準」與自我效能、正向自我概念有顯著相關; 上述皆符合完美主義之理論構念。此量表具有良好信效度,被廣泛應用在完美主義 之相關研究中(Harris, Pepper, & Maack, 2008; Park, Heppner, & Lee, 2010; Soenens, Vansteenkiste, Luyten, Duriez, & Goossens, 2005)。 後續國內學者陳正嘉等人(2011)亦修訂中文版 Frost 多向度完美主義量表, 使用叢集抽樣,抽取南區大專院校大學生有效樣本共 2190 位,全量表內部一致性 Cronbach's α 係數達.938,具有良好之信度;效度方面則使用結構方程模型進行建 構效度之檢驗,分析結果發現量表之六個因素模式 χ²為 1050.500,GFI 為.941、CFI 為.937、NFI 為.935、IFI 為.937、SRMR 為.043,顯示整體模式適配度佳,與 Frost 等人提出的六向度完美主義構念相符,且也抽取出與 Frost 等人相同的次層次因素; 效標關聯效度上,發現完美主義總分與憂鬱分數、強迫症症狀分數呈正相關。. (二) 完美主義量表 由國內學者方紫薇(2011)所編製,正式量表共 32 題,以四點量表作答,代 表符合程度之百分比,即 1 為符合程度 1-25%、2 為符合程度 26-50%、3 為符合程 度 51-75%、4 為符合程度 76-100%。題目如:「我喜歡做任何事情都表現得比別 人好」、「即使有人稱讚我,我還是覺得自己不夠好」等。量表共有六個向度,正 向完美主義與負向完美主義分量表分別各有三個向度,正向完美主義分數越高,代 表個體對自己有較高的標準、較有計畫與次序性,且具備自我欣賞之能力;反之, 15.

(25) 負向完美主義分數越高,則代表個體越擔心與在意犯錯,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 並有自我批評之傾向。該量表最初由 30 名參與者根據理論定義寫下自認為完美主 義之理由,由 369 名大學生為受試者進行預試,刪除項目分析後不盡理想之題目, 接著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正向完美主義向度可得三個因素,可解釋變異量為 53.93% ,分別為要求高標 21.28%、計畫及次序 16.72%、自我欣賞 15.40%;負向 完美主義向度之三個因素可解釋總變異量為 54.07%,在意犯錯 35.04%、自我批評 10.07%、在意別人 8.97%;上述六個分量表進一步進行二階因素分析,可得兩個因 素,可解釋總變異量為 73.05%,其中,第一個因素為正向完美主義,佔解釋總變 異量之 55.5%,第二個因素為負向完美主義,佔總變異量 17.54%,兩個量表之內 部一致性信度 Cronbach's α 係數皆為.88,具有良好之信度。 效度部分,方紫薇後續更以 941 名大學生有效樣本進行施測,發現正向完美 主義對正向情感有顯著預測效果;負向完美主義對負向情感以及學習困擾有顯著 預測效果,與雙向度完美主義之構念吻合,顯示具有良好效標關聯效度;而曾珮珺 (2017)亦使用此量表探究研究生的完美主義與學術拖延之情形,發現正向完美主 義高,其自我調整學習策略之能力越佳,拖延情形越少;而負向完美主義則與自我 批評、拖延等狀況有顯著正相關,顯示負向完美主義分數越高者,在拖延與自我批 評的情況越嚴重。而上述研究結果也與該量表所欲測量之雙向度完美主義構念相 符,顯示該量表具量好之信效度標準,且能夠準確測量所欲測量之構念。 三、 完美主義之相關研究. 完美主義根據不同向度的特質,對個體造成的影響也不盡相同。其中,完美主 義特質造成的身心困擾固然是眾多學者研究的重點,而完美主義的正向層面如何 促進個體的心理健康、甚至帶給個體更好的生活,是為近年來學者們關注與探究的 焦點,研究者將從完美主義與心理困擾之相關、接著探討其與正向層面之相關研 16.

(26) 究,以下分別闡述。另外,雖然本研究採用方紫薇的正負向完美主義為理論架構, 但以下回顧過去相關研究時,將以該研究所定義與使用的名詞為主,會包含正負向 完美主義與適應性、不適應性完美主義。 長久以來,負向、不適應性完美主義特質高者因其心理健康狀況不佳、缺乏正 向適應的心理功能而引發諸多不適應性行為、心理困擾,在學術研究上可說是成果 豐碩。如飲食失調(Garner, Olmstead & Polivy, 1983;Shafran & Mansell, 2001)、 強迫行為與拖延行為(Frost et al., 1990)、反芻的認知思考模式(Andrews, Burns, & Dueling, 2014; Burns, 2005; Brown & Beck, 2002; Egan, Piek, Dyck, & Rees, 2007; Frost et al., 1990; Harris et al., 2008)、神經質與焦慮(Flett, Hewitt, & Dyck, 1989)、 學習困擾(方紫薇,2011)等。其中,憂鬱(depression)為最初學者們作為心理健 康與適應功能之指標,適應性完美主義與不適應性完美主義特質在憂鬱上亦被證 實有顯著差異(Rice & Mirzadeh, 2000)。研究顯示完美主義特質中對高標準的過 度追求,以及不合理的認知信念,皆為有效預測憂鬱之因子(Hewitt, Mittelstaedt, & Flett, 1990; Pirot, 1986) ;且不適應性完美主義特質越高,有較高的憂鬱程度(Frost et al., 1993; Park & Jeong, 2015; Rice, Ashby, & Slaney, 1998)。Ashby 等人(2011) 以量表分數區分 153 名中學生為適應性、不適應性與非完美主義組別,發現不適 應性組別與適應性組別的憂鬱分數有顯著差異,與 Rice 與 Mirzadeh(2000)的研 究結果相符;而適應性完美主義組在憂鬱分數上顯著的比非完美主義、以及不適應 性完美主義組來得低,然不適應性組與非完美主義組之間的差異仍待探究。 隨著近年正向心理學的興起與發展,心理健康的定義不僅僅只能透過疾病的 缺陷,亦能夠透過正向的心理功能來定義之(Seligman & Csikszentmihalyi, 2000; Sheldon & King, 2001)。研究發現適應性完美主義特質高者有較好的心理適應功 能,可能與正向情緒、樂觀等有所關聯(Andrews et al., 2014; Chang, 2009),以幫 17.

(27) 助他們能夠更好的調適失敗帶來的負向情緒。首先,完美主義特質對個體的幸福感 與生活滿意度之影響,為學者們關注的重點之一,更被視為心理健康以及正向心理 功能的指標。學者們發現適應性完美主義特質越高,傾向對自己與生活有較高的生 活滿意度(Gilman & Ashby, 2003;Gilman et al., 2005),且個體的幸福感也隨之提 升(陳奐妤、林杏足,2016;籃文彬、游森期,2014;Stoeber & Rambow, 2007)。 Park 與 Jeong(2015)以 200 名南韓大學生為受試者,透過集群分析成適應性完美 主義特質者、不適應性完美主義特質者與非完美主義特質者三組,發現適應性組別 的幸福感與生活滿意度皆高於不適應性組別,但與非完美主義組別則未有顯著差 異;此結果與 Gilman 等人(2005)的研究結果有些微差異,他們亦透過集群分析 將 341 名美國大學生與 291 名克羅埃西亞大學生分為三組,而適應性組別在生活 滿意度上則顯著地比不適應性組與非完美主義組更高。 除了幸福感之外,希望也是在正向心理學中被廣為討論的正向情緒之一。 Ashby 等人(2011)以 153 名中學生作為受試者,透過量表分數的得分來區分適應 性完美主義特質、不適應性完美主義特質與非完美主義組別,發現適應性完美主義 組有較高的希望感,能夠幫助他們將失敗化為學習經驗,對未來目標的達成較有希 望,因此也降低因目標未達成可能造成的憂鬱情緒,且比不適應性完美主義組、或 是非完美主義特質組希望感更高。另外,其他研究也發現樂觀在不同的完美主義特 質之間,存在著不同的影響(Blankstein et al., 2007; Lizmore et al., 2016),如針對 343 名運動員的研究,以集群分析分成健康完美主義者、不健康完美主義者與非完 美主義者,發現健康完美主義者在犯錯之後,仍顯著的比起不健康組有更高的信心 程度與樂觀程度(Lizmore et al., 2016);Black 與 Reynold(2013)則以 126 名成 年人作為受試者,證實適應性完美主義特質與樂觀有正相關,且能夠預測較高的樂 觀,並進而降低憂鬱分數。 18.

(28) 綜合上述,根據完美主義的內涵,可發現學業成績與完美主義特質之關聯一直 為國內外討論之重點,且在上述整理之文獻研究也指出,正負向完美主義特質在各 方面的心理功能表現皆不盡相同。針對完美主義特質的大學生的相關研究,仍以國 外研究居多,較難推論至本國大專生族群,若能進一步了解完美主義特質的理論內 涵,針對大專生的學習策略與輔導介入皆能有所助益。故本研究將以正負向完美主 義為本研究自變項,探討完美主義特質者學業成績上的差異情形,以及了解其與心 理幸福感之關聯。. 第二節 幸福感之內涵與相關研究 本節將以幸福感之定義與內涵、測量方式以及影響幸福感因素之相關研究所 整理與討論。 一、 幸福感之理論內涵. 個體如何能夠感受到幸福、而幸福的內涵為何,是為過去到現在學者皆關注的 主題。幸福感的發展也隨著過去多關注心理病理學與心理困擾的焦點,慢慢轉移至 關注人類的正向功能而有更多的探討(Diener & Seligman, 2002)。以下就幸福感 的發展,首先,以評估個體生活滿意度的主觀幸福感,至以多向度觀點看待幸福感 內涵的心理幸福感,最後隨著理論發展而有更多元、不同觀點的幸福感內涵進行探 究,以下分別敘述之。 幸福感(well-being)最初和快樂(happiness)混用為相同定義,以外在、客觀 的條件衡量一個人的幸福指數,如經濟狀況、結婚與否等。然 Campbell(1976)在 針對美國國民生活品質的研究中,發現即便處於經濟起飛年代的國人,也並未因經 濟狀況較好就感到比較快樂,顯示外在的客觀條件並不足以代表個體的幸福感受, 個體是否主觀地感覺到幸福,是為評估個體幸福感指數的重要因素與觀點。因此, 19.

(29) 後續學者開始使用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來定義幸福感的概念,其內 涵除了整體對生活的滿意度之外,尚有個體在生活經驗中正向與負向的情感經驗 (Campbell, 1976; Diener, 1984)。研究指出主觀幸福感高的人,能夠回憶起更多 的好事,並且回報更多的正向積極經驗與情緒,然他們也會有負向的情緒表露,只 是相比正向情緒少得多(Diener & Seligman, 2002)。 Ryff(1989)則認為主觀幸福感的研究缺乏理論根據,且僅透過生活滿意度與 正負向情感,並無法完整的解釋幸福感的內涵,更忽略了其他正向的心理功能。因 此,Ryff 從多向度的角度,整合早期正向心理功能的理論概念(如馬斯洛的自我實 現、羅傑斯功能完整的個體、榮格的個體化等),以及艾瑞克森社會心理發展的角 度,提出了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其中包括六個向度:自我接納 (self-acceptance),是為心理健康的核心特徵,指「對自我抱持正向態度;接納與 理解自我正向與負向的特質;對過去的生活能有正向感受」(頁 1072);與他人 的正向關係(positive relations with others),是為在心理健康的概念中不斷被強調 的重要向度,係指「與他人擁有溫暖、令人滿意和信任的關係;關心他人福祉;有 高度的同理心、情感與親密」(頁 1072);自主(autonomy),是為「自我決定與 獨立;根據內在標準調整行為而非外在評價」 (頁 1072);環境掌控(environmental mastery),指「掌控與控制環境的能力;有效能的使用機會;能選擇與創造適合個 人需求與價值的情境」(頁 1072);生活目的(purpose in life),「對生活具有目 標與方向;對過去與現在的生活感到有意義;擁有使生活目標有意義的信念」(頁 1072);個人成長(personal growth),係指「有持續成長的感覺;視自我為成長 的;對新經驗保持開放;了解自我的潛能等」(頁 1072)。國內學者也進一步翻 譯 Ryff(1988)的心理幸福感量表內容作為幸福感之定義使用(李仁豪、余民寧, 2016;廖小雯、程景琳,2011;籃文彬、游森期,2014)。 20.

(30) 後續學者也偏向以心理幸福感這種多向度的角度來探討幸福感,更隨著理論 學派的發展來重新定義幸福感的內涵。如 Diener 等人(2009)即加入了近年關注 的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概念,其重視帶給人類正向與幸福的因素,以 及以提高個體的生活品質(Seligman & Csikszentmihalyi, 2000)為理念,與心理幸 福感渴望了解人類正向功能的目的相近,因此 Dinenr 等人也加入了其中全心投入 (engagement)、樂觀(optimism)與意義感(meaning)的概念於心理幸福感的定 義中,並僅以八題代表心理幸福感的八個向度,分別為:意義與目的(meaning and purpose)、支持與正向關係(supportive and rewarding relationships)、社會參與及 興趣(engaged and interested)、使他人產生幸福感(contribute to the well-being)、 效能感(competency)、自我接納(self-acceptance)、樂觀(optimism)與受到尊 重(being respected)。 幸福感被視為個體心理健康與適應的指標,從上述不同學者度對幸福感之闡 述,可發現從主觀幸福感較強調整體生活評估與正負向情感,而心理幸福感則延伸 至人類的自我成長與人際互動上,也顯示出隨著發展,人類對於幸福感的定義更加 多元。研究者認為心理幸福感從多向度的角度出發,重視人類正向與幸福的因素, 更全面的解釋與理解幸福感的構念,而 Diener 等人(2009)的八向度心理幸福感 與研究者的樂觀變項有所重疊,且若就完美主義的高成就標準構念來看,Ryff(1989) 的六向度心理幸福感包括個人成長、環境掌控的向度,較為貼近完美主義特質個體 的狀態,故本研究以 Ryff 的心理幸福感定義作為本研究心理幸福感的理論架構。 二、 幸福感之測量. 基於對幸福感不同的定義,學者們發展出不同的測量工具。由於研究者將以心 理幸福感作為幸福感之定義,故將以 Ryff(1989)的心理幸福感量表、國內學者籃 文彬(2012)編修的中文版心理幸福感量表分別摘述。 21.

(31) (一) Ryff 心理幸福感量表 Ryff(1989)的心理幸福感量表共含有六個分量表,每個分量表各 20 題,共 120 題,以李克特氏六點量表作答。量表最初由三位專家根據理論定義訂定題目, 每個因素共 80 題,後經過兩次的修訂,刪除題目模糊不清、與其他分量表相關高、 與總量表相關低的題目,並由 321 位橫跨老、中、青的白人族群、受過大學以上之 教育為受試者進行檢驗。其內部一致性 Cronbach's α 係數為:自我接納.93、與他人 正向關係.91、自主.86、環境掌控.90、生活目的.90、個人成長.87,各分量表具有 良好信度;六週後以 117 位樣本進行再測信度之檢驗,得到不錯的信度資料(六個 分量表分別為:.85、.83、.88、.81、.82、.81)。 效度方面,因素分析的結果,六個分量表被分成三個因素,其中自我接納與環 境掌控的因素負荷量為 51.1%;個人成長、生活目的、與他人正向關係為 8.5%; 而自主的因素負荷量則有 7.3%。在效標關聯效度上,可發現心理幸福感量表與正 向的心理功能如生活滿意度量表、自尊、內部控制等有正相關;和憂鬱、受他人控 制則呈現顯著負相關,與心理幸福感之理論定義吻合。因原版量表的題目數過多, 後續經過修訂與精簡題數,改為 84 題或 18 題的版本(Ryff, Lee, Essex, & Schmutte, 1994; Ryff & Keyes, 1995);其他學者亦根據自己的研究需要,根據不同題數的原 版心理幸福感量表進行修訂,產生 12、16、18、24、36 與 42 題的版本(廖小雯、 程景琳,2011;籃文彬、游森期,2014;Cheng & Chan, 2005;Li, 2014;Springer & Hauser, 2006)。. (二) 中文版心理幸福感量表 該量表由籃文彬(2012)翻譯與修改自 Ryff 的心理幸福感量表之 42 題版本, 共有六個向度,以李克特氏六點計分,由「非常不符合」、「大致不符合」、「有 點不符合」、「有點符合」、「大致符合」至「非常符合」,分別為 1 到 6 分計分。 22.

(32) 籃文彬首先與學術同儕初步翻譯 Ryff 的心理幸福感量表至中文版本,並修正語意 以不失原意,接著以 344 名大學生進行預試,為了提高量表之模式適配度,以及考 量 Ryff 所設計的心理幸福感量表每個向度的題數應維持相同,刪除每個向度其因 素負荷量最低的題目,再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反覆操作至適配指標通過標準。共 刪除 18 題題項,正式版本共有 24 題。 信度部分,研究者以 813 名大學生為受試者,各分量表之內不一致性 Cronbach's α 係數介於.50 到.85 之間,全量表之 Cronbach's α 係數達.90,為良好之信度標準; 而兩週後進行再測信度的檢驗,各分量表之再測信度介於.75 至.87 間,且全量表 再測信度為.92,由此可知該量表具有良好之再測信度標準。效度檢驗部分,驗證 性因素分析之結果顯示此模式之適配度 χ²為 1741.91,df = 246,p = .000,CFI 為.94, RMSEA 為.087,90%CI[.083, .09],SRMR 為.083,達可接受範圍,顯示該量表具 有可接受之建構效度;後續更以生活滿意度量表作為效標關聯效度之考驗,發現兩 者之間具有顯著正相關。 三、 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幸福感作為個體心理適應、健康的重要指標,目前關於幸福感的相關研究範圍 甚廣,主要圍繞在可能影響幸福感之變項的關聯探討,包括自我概念、人格特質等。 本研究主要從大學生族群樣本進行探討,故本段將聚焦於以大學生為族群的相關 研究探討;然由於學者對於幸福感的定義各異,將以該研究所定義與使用的名詞為 主。 首先,在大學生的幸福感研究中,個體的自尊、自我效能感與樂觀的態度是常 被探討的重點之一。Diener 與 Diener(1995)以 13118 名跨國大學生進行研究,發 現自尊能夠預測生活滿意度,而生活滿意度是為主觀幸福感的向度之一;相似地, 其他研究也於大學生樣本中發現自尊是為影響幸福感的重要因素,高自尊個體確 23.

(33) 實會帶來較大程度的幸福感(Baumeister, Campbell, Krueger, & Vohs, 2003; Furnham & Cheng, 2000; Wang & Castañeda-Sound, 2008);另外,自我效能感也被證實與心 理幸福感與主觀幸福感相關(Fatima, Sharif, & Khalid, 2018; Yu & Luo, 2018),如 Siddiqui(2015)便以 100 名穆斯林大學生為受試者,發現不論男性或女性,其自 我效能感與心理幸福感都有顯著正相關。而大學生的自我效能感,也包括在學業上 的表現,當個體相信自己在學業上能夠有良好表現,亦能夠增加其幸福感(Chemers, Hu, & Garcia, 2001; Wang & Castañeda-Sound, 2008)。個體的樂觀程度也為影響幸 福感的重要指標,如 Burris、Brechting、Salsman 與 Carlson(2009)更進一步以 353 名大學生為受試者,發現樂觀傾向能夠顯著的預測個體的心理幸福感,當樂觀傾向 越高,個體的心理幸福感也隨之提升;Yu 與 Luo(2018)針對樂觀與主觀幸福感 的相關研究也得到相符的結果。也就是說,當個體傾向對未來持有正向預期,或是 對過去事件傾向給予正向解釋的樂觀態度,也許能夠提昇個體感受到正向與幸福 的感受。 除此之外,個人的人格特質也是影響幸福感的相關因素之一。神經質與外向人 格特質經研究證實為影響幸福感的兩大因素,當外向人格傾向越高、幸福感也越高 (Lu & Shih, 1997b; Pavot, Diener, & Fujita, 1990);反之,當神經質人格傾向越高, 會為個體帶來負向的心理影響,進而降低幸福感(Aldridge & Gore, 2016; Vittersø & Nilsen, 2002)。而近年學者也開始探究個體的完美主義特質對幸福感帶來的影 響,如高成就動機(Li, Lan, & Ju, 2015),以及完美主義適應性與不適應性特質 (Chang, 2000, 2006)。Park 與 Jeong(2015)使用分群分析將 200 名大學生分成 適應性完美主義特質者、無適應性完美主義特質者與非完美主義特質者,然適應性 完美主義特質者在「環境的掌控」與「生活目的」的心理幸福感向度中顯著高於另 外兩群體,顯示適應性完美主義特質者可能更善於使用周邊資源與機會來展現自 24.

(34) 我優勢,且對所欲實現的目標抱持著清晰與堅定的信念;Hill 等人(2010)發現完 美主義的正向努力層面(正向)與心理幸福感的「生活目的」向度有顯著的正向關 聯,且若扣除完美主義的過度在意評價層面(負向),與心理幸福感其他向度的正 向關聯則更高,顯示出完美主義的負向特質可能影響完美主義的正向特質與幸福 感之間的關聯。 綜合上述整理,可發現幸福感深受人格特質所影響,本研究以心理幸福感作為 個體心理健康與適應之指標,並以其作為本研究之依變項,將探討大專生正負向完 美主義特質針對學業成績與心理幸福感之關聯影響。. 第三節 樂觀之內涵與相關研究 本節將以樂觀之定義與內涵、樂觀之測量方式,最後整理樂觀之相關研究為架 構,以下分別闡述。 一、 樂觀之理念與理論內涵. 樂觀(optimism),在教育部國語簡編辭典(2000)的定義為「對人生或一切 事物的發展充滿信心的生活態度」;張氏心理學辭典(張春興,1991)寫道,樂觀 為「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可視為ㄧ人格特質;對未來的期待,多從美好的結果去 想」(頁 457);而正向心理學把樂觀視為一正向情緒,可促進個體的心理健康 (Seligman, 2002/2003)。上述可發現樂觀在各方的定義中不盡相同,可以被視為 一種人格特質、生活態度、亦或是情緒。而目前針對樂觀的相關研究與理論,發現 現今學者定義樂觀的觀點大致被分為兩種,其一為由 Scheier 與 Carver(1985)提 出的「樂觀傾向」;另一則為「樂觀解釋風格」 (Peterson, 2000; Peterson & Seligman, 1984),以下將分述之。. 25.

(35) 首先,樂觀被視為能夠預期更正向、積極的未來結果(Segerstrom, 2001),而 這樣的概念源自於 Scheier 與 Carver(1985)所提出的樂觀傾向(dispositional optimism),他們認為樂觀傾向高者在面對困難時,仍相信自己可以實現目標,並 期待正向的結果發生。Carver 與 Scheier(2002)從自我調節理論(Self-regulation) 解釋樂觀傾向之理論基礎,自我調節理論的機制反應了個體在面對挑戰情境時,採 取的決策過程,受到背後動機、價值觀、個體對完成的信心與否等所影響,決定了 個體在達成目標行為中付出的努力,例如:當個體普遍能夠對未來有較正向的預 期,即便面對壓力情境,也認為挑戰可以用某種方式成功地被處理,傾向採取較有 信心的態度。換言之,樂觀傾向高者,由於對未來的正向預期,讓他們在面對困難 時,仍相信自己有能力能夠完成,也因此能夠以正向積極的態度面對之。綜合而論, 自我調節理論看待樂觀的角度為「對未來事件抱持有正向預期」,不少學者也採取 樂觀傾向的定義來解釋樂觀構念(Brissette, Scheier, & Carver, 2002; Chang, 1998; Segerstrom, Taylor, Kemeny, & Fahey, 1998; Taylor et al., 1992)。 除 此 之 外 , 樂 觀 也 被 認 為是 一 種 以 正 向 的方 式 解 釋 已 發 生 事 件 的 概 念 (Peterson, 2000)。意即個體在面對已發生的正負向事件,多用正向的解釋風格理 解事件的發生,是為樂觀解釋風格(Peterson & Seligman, 1984; Seligman, NolenHoeksema, Thornton, & Thornton, 1990)。解釋風格最初由修正的習得無助感理論 (Reformulated learned helplessness theory)而來,指人們針對已發生事件,會使用 三個向度來解釋之,分別為:內在與外在(internal versus external)、穩定與不穩 定(stable versus unstable)、整體與特定(global versus specific)。而樂觀的解釋 風格,意指當負面事件發生時,個體傾向使用外在、不穩定、且特定的方式看待事 件的發生,他們認為壞事的發生是暫時、且偏向特定事件,並不會長久影響自己; 而當正面事件發生,個體則傾向認為是來自於自己的努力(內在)、且好事會持續 26.

(36) 地發生(穩定),在生活的諸多面向上也會持續的受好事影響(整體)。解釋風格 亦影響個體在面對未來時有不一樣的期待,樂觀的解釋風格者傾向對未來更有掌 控感、更具韌性來面對未來挑戰(Gillham, Shatté, Reivich, & Seligman, 2002; Peterson & Seligman, 1984)。 統整上述樂觀預期與解釋風格之定義,前者為對未來事件有正向的期望或預 期;後者則為針對過去、已發生事件所做的正向歸因解釋。而目前國內學者針對樂 觀的定義,也多以樂觀傾向以及樂觀解釋風格為理論架構。其中樂觀傾向是國內學 者較常應用來作為樂觀相關研究之定義(何家齊,1998;吳相儀、林耀南、陳學志、 邱發忠、徐芝君,2008;李澄賢,2004;李新民、陳密桃,2009);而少部分學者 則採用解釋風格作為樂觀研究之理論內涵(李昀真,2009;高民凱,2002)。然而, 兩 者 之 間有 其 相 似之 處 , 研究 指 出 兩 者 皆 會 影響 心理 與生 理 的 功 能 與 健康 (Peterson & De Avila, 1995; Scheier & Carver, 1993);且部分學者認為兩種樂觀的 定義雖各自獨立,但皆能夠解釋部分的樂觀構念,能夠更全面地了解個體的內在心 理機制(Scheier & Carver, 1993; Zullow, 1991)。因此,國內學者常雅珍、林益宏 (2014)便整合了兩種觀點,提出「樂觀信念」,將之分為三個向度:(1)對未 來正向預期:樂觀者預期未來是正向、美好的,即便面對困難,也會視為暫時的, 並勇於面對挑戰;(2)對事件正向類化:認為正向事件是穩定、可類推、會不斷 發生的。而負面事件是不穩定且可改變的,即便自己某一方面不擅長,也不代表自 己很差;以及(3)對事件內外在正向歸因,不自責:樂觀者面對正向事件會歸因 為內在因素,而負向事件則是外在因素,因此不會產生自責。他們將未來的正向預 期單獨作為一個向度,並將解釋風格的穩定與不穩定、整體與特定融合成一個向 度,而內在與外在則為另一個獨立面向。. 27.

(37) 綜合上述學者們對於樂觀的看法與觀點,可知對未來的正向預期、對於發生事 件的正向解釋歸因,是目前國內外主要對樂觀內涵的定義。其中,常雅珍、林益宏 (2014)將解釋風格與樂觀傾向的觀念整合,更全面解釋樂觀的構念;另外,研究 者亦認為不論是個體預期目前面臨的挑戰是否可能成功、或是對挑戰失敗之歸因 與解釋,都是影響完美主義特質為適應性與不適應性之因素。因此以常雅珍、林益 宏(2014)的樂觀信念,作為本研究定義樂觀之理論架構。 二、 樂觀之測量. 根據不同樂觀之定義,學者們發展出不同的測量工具,例如:Scheier 與 Carver (1985)的生活導向問卷、Peterson 與 Seligman(1984)解釋風格問卷與國內修訂 的樂觀信念量表(常雅珍、林益宏,2014),研究者分別摘述如下。. (一) 生活導向問卷(The Life Orientation Test, LOT) 由 Scheier 與 Carver(1985)發展的生活導向問卷,內涵十二個題項,用以測 量個體的樂觀傾向程度,例如面對一件事時,個體傾向會有正向或是負向的預期結 果,以李克特氏五點量表計分,由 1 至 5 依序為「完全不是」至「絕對是」。此量 表最初有 16 題,經過四次的測驗與後續題目的修訂與刪減,樣本數總計超過 1,000 人,採用特徵值為 1、斜交轉軸法得到兩個主要因素。量表的最終版本,分為四題 正向題(如:我對我的未來保持樂觀)、四題反向題(如:我很少預期事情會如我 想像的發展),以樂觀與悲觀的態度為構想,再加上四題混淆題,共十二題。計分 方式為正向題與反向題加總,由於反向題為反向計分,故整體得分越高,代表個體 的樂觀程度越高。 該量表後以 624 名大學生作為正式量表施測之受試者,進行信效度分析,量 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 Cronbach's α 係數為.76,達可接受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範圍; 然隔了四週後施測的再測信度為.79,表示量表在不同時間內皆具有合理之穩定性。 28.

(38) 效度方面,LOT 問卷與 Rosenberg 自尊量表(Rosenberg, 1965)、Rotter 內部-外部 控制感量表(Rotter, 1966)呈現正相關;與無望量表(Beck, Weissman, Lester, & Trexler, 1974)、貝克憂鬱量表(Beck, 1967)呈現負相關,符合該量表之理論構念。 而修訂版問卷 LOT-R 與原量表之相關係數達.95,信效度良好(Scheier, Carver, & Bridges, 1994),被廣泛應用在樂觀之相關研究上(Black & Reynolds, 2013; Carver et al., 1993; Chang, 2009; Scheier et al., 1989; Segerstrom, 2001)。. (二) 解釋風格問卷(Attributional Style Questionnaire, ASQ) 解釋風格問卷由 Peterson 等人(1982)所發展的自陳式問卷,內容共包含 12 個日常生活中的假設性情境,其中 6 題為正向情境,另外 6 題則為負向情境,於 正負向情境中,有三題為成就相關之情境、三題是人際相關之情境。問卷邀請受試 者想像自己在該情境的狀態下來進行答題,並寫下自認為是什麼原因導致這個情 境的發生(填空題),接著,以李克特氏 7 點量表作答,圈選該原因是內在或外 在、穩定或不穩定、整體或特定等三個面向。計分方式分為六題正向情境之加總計 分得出正向情境樂觀分數,六題負向情境之加總計分得出負向情境樂觀分數,而兩 者加總計算則可得出個人整體樂觀分數。 該量表首先由 145 名大學生做預試,修正其中 3 題在項目分析中顯示較低的 總分相關與變異量之題目敘述方式,接著以 130 名大學生作為正式施測的受試者。 問卷於正向情境之內部一致性 Cronbach's α 係數為.75,於負向情境則為.72,達可 接受之信度範圍;五週後的再測信度分別為.70 與.64,顯示該問卷具跨時間之穩定 性。建構效度方面,Schulman、Castellon 與 Seligman(1989)透過 169 名大學生, 進行 ASQ 問卷之施測,並分析 ASQ 的結果與使用逐句解釋內容分析法(CAVE) 分析 ASQ 問卷中導致情境發生原因之填空題,發現兩者有高度相關。效標關聯效 度方面,ASQ 的預測向度在多個變項上也得到支持,如憂鬱(Peterson & Seligman, 2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develop students’ career-related competencies, foundation skills (notably communication skills), thinking skills and people skills as well as to nurture their positive values

• Develop students’ career-related competencies, foundation skills (notably communication skills), thinking skills and people skills as well as to nurture their positive values

It is well known that second-order cone programming can be regarded as a special case of positive semidefinite programming by using the arrow matrix.. This paper further studies

• The particles of the atom are the negative electron, the positive proton, and the uncharged neutron.. • Protons and neutrons make up the tiny dense nucleus

正向成就 (positive accomplishment) 正向目標 (意義) (positive purpose) 正向健康 (positive health).. Flourish: A visionary new understanding of happiness

10月 認識獨特的我 Character Strengths 性格強項 11月 提升正面情緒 Positive Emotions 正向情緒 12、1月 全情投入 樂在其中 Positive Engagement 全情投入.

Using Storytelling to Develop Students’ Literacy Skills and Positive Values is a resource package produced by the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Sectio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o the WiSee receiver computes the average energy in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Doppler frequencies (other than the DC and the four frequency bins around it). If the ratio betw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