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樂觀之內涵與相關研究

本節將以樂觀之定義與內涵、樂觀之測量方式,最後整理樂觀之相關研究為架 構,以下分別闡述。

一、 樂觀之理念與理論內涵

樂觀(optimism),在教育部國語簡編辭典(2000)的定義為「對人生或一切 事物的發展充滿信心的生活態度」;張氏心理學辭典(張春興,1991)寫道,樂觀 為「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可視為ㄧ人格特質;對未來的期待,多從美好的結果去 想」(頁 457);而正向心理學把樂觀視為一正向情緒,可促進個體的心理健康

(Seligman, 2002/2003)。上述可發現樂觀在各方的定義中不盡相同,可以被視為 一種人格特質、生活態度、亦或是情緒。而目前針對樂觀的相關研究與理論,發現 現今學者定義樂觀的觀點大致被分為兩種,其一為由Scheier 與 Carver(1985)提 出的「樂觀傾向」;另一則為「樂觀解釋風格」(Peterson, 2000; Peterson & Seligman, 1984),以下將分述之。

首先,樂觀被視為能夠預期更正向、積極的未來結果(Segerstrom, 2001),而 這樣的概念源自於 Scheier 與 Carver(1985)所提出的樂觀傾向(dispositional optimism),他們認為樂觀傾向高者在面對困難時,仍相信自己可以實現目標,並 期待正向的結果發生。Carver 與 Scheier(2002)從自我調節理論(Self-regulation)

解釋樂觀傾向之理論基礎,自我調節理論的機制反應了個體在面對挑戰情境時,採 取的決策過程,受到背後動機、價值觀、個體對完成的信心與否等所影響,決定了 個體在達成目標行為中付出的努力,例如:當個體普遍能夠對未來有較正向的預 期,即便面對壓力情境,也認為挑戰可以用某種方式成功地被處理,傾向採取較有 信心的態度。換言之,樂觀傾向高者,由於對未來的正向預期,讓他們在面對困難 時,仍相信自己有能力能夠完成,也因此能夠以正向積極的態度面對之。綜合而論,

自我調節理論看待樂觀的角度為「對未來事件抱持有正向預期」,不少學者也採取 樂觀傾向的定義來解釋樂觀構念(Brissette, Scheier, & Carver, 2002; Chang, 1998;

Segerstrom, Taylor, Kemeny, & Fahey, 1998; Taylor et al., 1992)。

除 此 之 外 , 樂 觀 也 被 認 為 是 一 種 以 正 向 的方 式 解 釋 已 發 生 事 件 的 概 念

(Peterson, 2000)。意即個體在面對已發生的正負向事件,多用正向的解釋風格理 解事件的發生,是為樂觀解釋風格(Peterson & Seligman, 1984; Seligman, Nolen-Hoeksema, Thornton, & Thornton, 1990)。解釋風格最初由修正的習得無助感理論

(Reformulated learned helplessness theory)而來,指人們針對已發生事件,會使用 三個向度來解釋之,分別為:內在與外在(internal versus external)、穩定與不穩 定(stable versus unstable)、整體與特定(global versus specific)。而樂觀的解釋 風格,意指當負面事件發生時,個體傾向使用外在、不穩定、且特定的方式看待事 件的發生,他們認為壞事的發生是暫時、且偏向特定事件,並不會長久影響自己;

而當正面事件發生,個體則傾向認為是來自於自己的努力(內在)、且好事會持續

地發生(穩定),在生活的諸多面向上也會持續的受好事影響(整體)。解釋風格 亦影響個體在面對未來時有不一樣的期待,樂觀的解釋風格者傾向對未來更有掌 控感、更具韌性來面對未來挑戰(Gillham, Shatté, Reivich, & Seligman, 2002; Peterson

& Seligman, 1984)。

統整上述樂觀預期與解釋風格之定義,前者為對未來事件有正向的期望或預 期;後者則為針對過去、已發生事件所做的正向歸因解釋。而目前國內學者針對樂 觀的定義,也多以樂觀傾向以及樂觀解釋風格為理論架構。其中樂觀傾向是國內學 者較常應用來作為樂觀相關研究之定義(何家齊,1998;吳相儀、林耀南、陳學志、

邱發忠、徐芝君,2008;李澄賢,2004;李新民、陳密桃,2009);而少部分學者 則採用解釋風格作為樂觀研究之理論內涵(李昀真,2009;高民凱,2002)。然而,

兩 者 之 間 有 其 相 似 之 處 , 研 究 指 出 兩 者 皆 會 影響 心理 與生 理 的 功能 與健 康

(Peterson & De Avila, 1995; Scheier & Carver, 1993);且部分學者認為兩種樂觀的 定義雖各自獨立,但皆能夠解釋部分的樂觀構念,能夠更全面地了解個體的內在心 理機制(Scheier & Carver, 1993; Zullow, 1991)。因此,國內學者常雅珍、林益宏

(2014)便整合了兩種觀點,提出「樂觀信念」,將之分為三個向度:(1)對未 來正向預期:樂觀者預期未來是正向、美好的,即便面對困難,也會視為暫時的,

並勇於面對挑戰;(2)對事件正向類化:認為正向事件是穩定、可類推、會不斷 發生的。而負面事件是不穩定且可改變的,即便自己某一方面不擅長,也不代表自 己很差;以及(3)對事件內外在正向歸因,不自責:樂觀者面對正向事件會歸因 為內在因素,而負向事件則是外在因素,因此不會產生自責。他們將未來的正向預 期單獨作為一個向度,並將解釋風格的穩定與不穩定、整體與特定融合成一個向 度,而內在與外在則為另一個獨立面向。

綜合上述學者們對於樂觀的看法與觀點,可知對未來的正向預期、對於發生事 件的正向解釋歸因,是目前國內外主要對樂觀內涵的定義。其中,常雅珍、林益宏

(2014)將解釋風格與樂觀傾向的觀念整合,更全面解釋樂觀的構念;另外,研究 者亦認為不論是個體預期目前面臨的挑戰是否可能成功、或是對挑戰失敗之歸因 與解釋,都是影響完美主義特質為適應性與不適應性之因素。因此以常雅珍、林益 宏(2014)的樂觀信念,作為本研究定義樂觀之理論架構。

二、 樂觀之測量

根據不同樂觀之定義,學者們發展出不同的測量工具,例如:Scheier 與 Carver

(1985)的生活導向問卷、Peterson 與 Seligman(1984)解釋風格問卷與國內修訂 的樂觀信念量表(常雅珍、林益宏,2014),研究者分別摘述如下。

(一) 生活導向問卷(The Life Orientation Test, LOT)

由 Scheier 與 Carver(1985)發展的生活導向問卷,內涵十二個題項,用以測 量個體的樂觀傾向程度,例如面對一件事時,個體傾向會有正向或是負向的預期結 果,以李克特氏五點量表計分,由1 至 5 依序為「完全不是」至「絕對是」。此量 表最初有16 題,經過四次的測驗與後續題目的修訂與刪減,樣本數總計超過 1,000 人,採用特徵值為1、斜交轉軸法得到兩個主要因素。量表的最終版本,分為四題 正向題(如:我對我的未來保持樂觀)、四題反向題(如:我很少預期事情會如我 想像的發展),以樂觀與悲觀的態度為構想,再加上四題混淆題,共十二題。計分 方式為正向題與反向題加總,由於反向題為反向計分,故整體得分越高,代表個體 的樂觀程度越高。

該量表後以 624 名大學生作為正式量表施測之受試者,進行信效度分析,量 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 Cronbach's α 係數為.76,達可接受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範圍;

然隔了四週後施測的再測信度為.79,表示量表在不同時間內皆具有合理之穩定性。

效度方面,LOT 問卷與 Rosenberg 自尊量表(Rosenberg, 1965)、Rotter 內部-外部 控制感量表(Rotter, 1966)呈現正相關;與無望量表(Beck, Weissman, Lester, &

Trexler, 1974)、貝克憂鬱量表(Beck, 1967)呈現負相關,符合該量表之理論構念。

而修訂版問卷LOT-R 與原量表之相關係數達.95,信效度良好(Scheier, Carver, &

Bridges, 1994),被廣泛應用在樂觀之相關研究上(Black & Reynolds, 2013; Carver et al., 1993; Chang, 2009; Scheier et al., 1989; Segerstrom, 2001)。

(二) 解釋風格問卷(Attributional Style Questionnaire, ASQ)

解釋風格問卷由 Peterson 等人(1982)所發展的自陳式問卷,內容共包含 12 個日常生活中的假設性情境,其中 6 題為正向情境,另外 6 題則為負向情境,於 正負向情境中,有三題為成就相關之情境、三題是人際相關之情境。問卷邀請受試 者想像自己在該情境的狀態下來進行答題,並寫下自認為是什麼原因導致這個情 境的發生(填空題),接著,以李克特氏 7 點量表作答,圈選該原因是內在或外 在、穩定或不穩定、整體或特定等三個面向。計分方式分為六題正向情境之加總計 分得出正向情境樂觀分數,六題負向情境之加總計分得出負向情境樂觀分數,而兩 者加總計算則可得出個人整體樂觀分數。

該量表首先由 145 名大學生做預試,修正其中 3 題在項目分析中顯示較低的 總分相關與變異量之題目敘述方式,接著以130 名大學生作為正式施測的受試者。

問卷於正向情境之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 係數為.75,於負向情境則為.72,達可 接受之信度範圍;五週後的再測信度分別為.70 與.64,顯示該問卷具跨時間之穩定 性。建構效度方面,Schulman、Castellon 與 Seligman(1989)透過 169 名大學生,

進行ASQ 問卷之施測,並分析 ASQ 的結果與使用逐句解釋內容分析法(CAVE)

分析ASQ 問卷中導致情境發生原因之填空題,發現兩者有高度相關。效標關聯效

1984)、低學業、工作成就表現(Nolen-Hoeksema, Girgus, & Seligman, 1986; Peterson

& Barrett, 1987; Seligman & Schulman, 1986)。

(三) 樂觀信念量表

本量表由常雅珍與林益宏(2014)所編製,有三個分量表,共 19 題,以李克 特氏五點量表作答,1 至 5 分依序為「非常不符合」至「非常符合」。量表題目如:

「我對未來充滿希望與期待」、「我常常覺得自己犯錯、深感自責」等。量表的編 製過程,先邀請三位專家諮詢、參考相關文獻並編製了26 題題項,以 194 名大學 生進行預試,項目分析檢驗中,刪除決斷值未達.05、相關係數低於.3 之題項共 7 題;後採用直交轉軸中最大變異法,以因素負荷量大於.30 為選題標準,抽取出三 個因素,解釋力分別為對未來的正向預期19.48%、對事件正向類化 17.00%、對事 件內外在正向歸因不自責16.08%,三個因素可解釋變異量總共為 52.56%,最後形 成正式問卷19 題。

信度部分,內部一致性 Cronbach's α 係數.89,各分量表 α 係數分別是:對未 來正向預期.84、對事件正向類化.81、對事件內外在正向歸因不自責.78,達好的信 度範圍。效度方面,他們將樂觀信念融入大學生服務學習課程,發現「對未來的正 向預期」以及「對事件內外在正向歸因不自責」課程前後達顯著差異,於課程結束 後顯著增加樂觀信念分數,表示該量表能測量到所欲測量樂觀信念之構念;另外,

信度部分,內部一致性 Cronbach's α 係數.89,各分量表 α 係數分別是:對未 來正向預期.84、對事件正向類化.81、對事件內外在正向歸因不自責.78,達好的信 度範圍。效度方面,他們將樂觀信念融入大學生服務學習課程,發現「對未來的正 向預期」以及「對事件內外在正向歸因不自責」課程前後達顯著差異,於課程結束 後顯著增加樂觀信念分數,表示該量表能測量到所欲測量樂觀信念之構念;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