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幸福感之測量工具

第一節 幸福感之意涵

本節首先闡釋幸福感的意義與內涵,做為進一步的研究基礎。

壹、幸福感之意義

中國哲學中的三大主流儒、道、釋三家,雖然均未在其學說中對「幸福」做出明確 的定義,但其共同一貫的精神為追求「悅樂」,也就是幸福(張家婕,2012)。在西方 文化中的「幸福」(eudaimonia)一詞源自於希臘字,意思是指因受到善神守護而得到 的快樂,亞里斯多德認為人生的目標在追求至善,而幸福便是最高境界的善(張家婕,

2012;王敘馨,2010;陳蓎諼,2010;謝佩妤,2009)。在西方許多英語字典中,關於 幸福感(well-being)與快樂(happiness)的解釋也幾乎是沒有差異的。

經過幾個世紀的更迭,哲學、神學、倫理學、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及心理學領 域均大量對幸福感進行研究與定義(古婷菊,2006)。自二十世紀末期以來,西方心理 學界興起正向心理學,許多學者開始以「快樂」(happiness)與「幸福感」(well-being)

做為研究的重點。但基本上,正向心理學家多將快樂與幸福感視為同義詞,在他們的研 究中,並不特別去區分這兩個概念(Diener, 2000;Veenhoven, 1994)。陸洛(1998)認 為,在中國社會中,快樂二字最常被用以解釋幸福感,兩者的概念相當接近,幸福感、

生活滿意、正負向情感有其重疊但又各自為主體的特色。

12

Marthieu Riecard在其《快樂學》一書指出:「快樂不單只是一種愉悅的感覺、一種 暫時的情緒或心情,而是我們存在的最佳狀態」(賴聲川、丁乃竺譯,2007)。而Richard Layard 在《快樂經濟學》裡所探討的也是「長期平均的快樂,而不是從這一刻到下刻 波動的情緒變化。」(陳佳伶譯,2006)。雖然用字遣詞不同,但所追求研究的都是屬 於長期性的快樂。此篇研究也將著重於能影響教師長期性的快樂,也就是「幸福感」。

以下就「西方希臘三哲觀點」、「東方儒道釋觀點」及「近代社會科學觀點」加以闡述 幸福感。

一、西方希臘三哲的幸福感

幸福(eudaimonia)ㄧ詞源於希臘,意即受善神守護而獲得的快樂(俞懿嫻,1997)。

蘇格拉底(Socrates, 469-399 B.C.)強調善是一切德行的基礎。幸福人生的獲得,乃依 賴個人對靈魂的真知和對美善事物的渴望,蘇格拉底認為人生最大的意義與目標就是追 求幸福,而獲得幸福的唯一正確方法便是追求德行。柏拉圖(Plato, 427-347 B.C.)的見 解深受老師蘇格拉底影響,認為至善即是幸福。柏拉圖認為,愛是追求美德的動力。在 以愛為動力,恆久不渝追求追求美德的同時,人們必須藉著理性對欲求加以節制。亞里 斯多德(Aristotle, 381-322 B.C.)認為人所要過的乃是幸福的生活,一個人不但身體的 維生機能要健康,感覺機能也要敏銳,理性的機能更要充分的發展、具備深刻的思考能 力,如此才能得到幸福。

綜言之,西方哲學家認為幸福即是善,能實踐德行獲得快樂並發展理性的人,,才 能達到幸福的境界。

二、東方儒道釋的幸福感

吳經熊(1992)認為儒家、道家、釋家是中國哲學的三大主流,而他們雖未明確出 現「幸福」的定義,但一貫的精神不外「悅樂」兩字。在中國人的觀念裡,「幸福」和

「悅樂」是同義詞。以下茲就中華文化中,儒家、道家及釋家思想中有關於幸福的論述,

分述如下:

13

(ㄧ)儒家思想的幸福觀

儒家以孔孟思想為主,曾昭旭(1989)指出:孔子認為要達到幸福的境界,必須經 由德行的修養。論語里仁篇之「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及述而篇之「三人 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可見到中國哲人對品德操守的堅 持。論語述而篇之「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 如浮雲。」更可看出,快樂並非建立於物質生活之上,視取之無道的富貴如浮雲,即使 粗茶淡飯也能感受堅守道義之樂。 孟子盡心篇之「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 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說明了儒家所謂的幸福在於推己及人,且認為道 德修養是幸福的重要方法及條件(吳靜誼,2008)。

(二)道家思想的幸福觀

王邦雄(2011)認為,老子學說是一部協助人們達到幸福境界的知識寶典。老子期 望人類的行為能以無為的精神來達到幸福的境界,老子用無知無欲的方法

來解決人生問題,引導每一個人活出生命的美好。老子認為一切的名利都不如身心的自 在;人生的可貴之處並非朝外在的開發、追逐,而是內在的知足與自足,如此便能常感 安定與舒適(楊慶豐,1991)。 道家追求的是一種無為而治以順應自然的心境,最終達 到逍遙自樂的內在寧靜。

(三)釋家思想的幸福觀

黃智慧(1991)指出,釋迦牟尼認為真正的幸福是遠離欲望、捨棄一切私念,以追 求心靈的和諧安寧。在般若心經中提到「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涅槃是佛教的最 高境界,是人生的歸宿,亦即是圓滿、解脫,也是人世間最快樂的事。今日的福報乃因 過去種下善因,而今日的修持則是替未來耕耘福田,因此我們要行善積德與造福、廣結 善緣,並在自己了悟正道有能力協助他人之時也能救度苦惱的芸芸眾生。唯有行善造福,

才能如汲井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釋證嚴,1992)。

總結來說,儒家的幸福:在於德行修養與理想實踐之中;道家的幸福則是一種淡泊 名利的身心寧靜自適。釋家的幸福乃是一種無欲無求的內在和諧,又企求能入世普渡眾

14

生的創造幸福。

三、社會科學觀點的幸福感

Wilson(1967)認為,幸福感就是所謂的快樂。社會科學家所謂的幸福感是一種個 人正向、主觀的感受,而非外在的客觀評斷標準(施建彬,1995)。幸福感的研究起源 於1950年代,傳統研究有兩個主要的分流:一為主觀幸福感,另一為心理幸福感。主觀 幸福感代表個人對其情感及生活品質的整體評價;而心理幸福感則強調個人在面臨生活 挑戰下,所發展出來的一種追求有意義生活及自我實現的潛能(Keyes, Shmothin, & Ryff, 2002)。

因人、因時、因地、因事而制宜,形成現今國內外學者專家對於幸福感所強調與重 視的觀點略有不同的現象,因而總結歸納出許多面向的解釋定義(古婷菊,2006;巫雅 菁,2001;林子雯,1996;施建彬,1995;陳鈺萍,2004;張家婕,2012)。與幸福感

(well-being)一詞相關的概念與詞彙也是包羅萬象,如:滿足感(satisfaction)、快樂

(happiness)、正向情感(positive affect)、情感平衡(affect balance)、幸福主義

(eudaimonia)、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幸福感覺(sence of well-being)、生活滿意(life satisfaction)、心理健 康(mental health)、認知評斷(cognitive evaluation)、知覺生活品質(perceived life quality)

(王敘馨,2010;陳蓎諼,2010;楊宜音、張志學、彭泗清,1997)。然而,學者們所 使用的詞彙及對幸福感所下的操作型定義雖都不同,但其定義均隱含著相似的幸福感的 概念及內涵。張家婕(2012)將社會科學家對幸福感的定義,歸納整理如表2-1:

表 2-1 國內外學者幸福感定義彙整表

學者 年代 幸福感定義

施建彬 1995 個人判斷整體生活滿意的程度,並由認知、情感這兩個相關向 度著手進行評估所得之綜合結果。

林子雯 1996 正負向情緒及生活滿意的整體評估結果。包含生活滿意、情緒 及心理健康三方面的評估。

15

16

17

表 2-1(續)

資料來源:張家婕(2012:頁12)。幼兒園教師幸福感與教學效能之關係—以新竹市為 例。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Andrews&

Withey 1976 個體正向情緒的增多及負向情緒的減少,以及對整體生活的滿 意程度。

Campbell

et al. 1976 是物質條件的擁有,人際關係的歸屬以及成就自我的自我實

Meyer&

Diener 1995

Diener&Suh 1998

認為主觀幸福感與經濟指標、社會指標是評鑑一個社會生活品

18

由上表可知,國內外學者從早期到近期對於幸福感的定義有很高的相似性。本研究 綜合文獻探討中各學者的看法,將幸福感定義為「個體對整體生活滿意度和工作成就之 評估,及其反思自身正向情緒強度和樂觀態度之結果的綜合感受」。

貳、幸福感之內涵

根據上述之幸福感的定義,可將幸福感之內涵大致分成著重「情緒層面」、著重「認 知層面」、著重「情緒與認知層面」和著重「心理健康層面」等四類(顏映馨,1999)。

茲分述如下:

一、著重「情緒層面」的幸福感

著重此層面的學者,強調「幸福感是一種情緒的反應,表示人們的幸福感來自於生 活上較少的負向情緒感受、較多的正向情緒感受和對自己的生活滿意程度」。賴威岑

(2005)認為,幸福就是個人所知覺到的一種正向多於負向的情緒或認知感受而已。此 論點認為個人幸福感易受生活事件的影響,呈現短期的情緒波動現象,但卻無法說明長 期幸福感穩定的特質。陸洛(1998)認為,此觀點偏重於以個體的主觀情緒來界定幸福 感的有無或多寡,忽略了人類認知觀點對幸福感帶來的穩定影響。因此,若只從情緒層 面定義,將無法了解一個人的整體幸福感程度,也無法反映幸福感長期穩定的特質。

二、著重「認知層面」的幸福感

著重此層面的學者認為「幸福感的高低是對生活評估後所得的結果,而生活滿意度 代表個人對生活整體層面的評價,也代表個人幸福感的程度」。Diener(1984)提出個 人認知對幸福感的影響,認為幸福感是對生活整體進行評估後的結果,生活滿意度即代 表其對生活整體層面的評價,滿意度越高代表個體的幸福感越高。偏重此層面的缺點,

是忽略了短期情緒波動對幸福感的影響。

19

(happiness)

1.包括正、負向情緒及生活滿意的整體評估效

(well-being)

1.正、負向情緒及生活滿意的整體評估效果。

(subjective well-being)

1.正、負向情緒及生活滿意的整體評估效果。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1.正、負向情緒和特殊領域滿意程度總加的結

1.正、負向情緒和特殊領域滿意程度總加的結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