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幸福感的意涵與理論

一、幸福感定義

對於幸福感的意義,不同學者有不同的定義與見解。幸福每一個人或多或少 都曾感受過,但似乎是無法掌握且稍緃即逝的感受,然而每個人對幸福的熱切渴 望追求則是無庸置疑的。「幸福」究竟為何物?由於每個人所處的環境和身心需 求的差異,對幸福的界定不一,但不可否認的,從古至今幸福是每個人所努力追 求的,幸福也可以解釋為對生活滿意的反應,或是對正向情緒的頻率及強度的感 受(楊胤甲,2006)

追求幸福是人類生存不可或缺的原動力。有的人可能認為物質需求的滿足就 是幸福,有的人認為生活沒有壓力、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是幸福,有的人把幸 福認定為來自於感情上互動的滿足(陳香利,2006)。張平(2005)認為幸福是 一種內在的感受,即個人達成某種生活目標、滿足某種慾望後,發自內心的愉悅 感受。我們可說幸福的感受是會隨著個人生活環境或生活事件而有所不同。幸福 感為一種個人主觀的經驗,可包含情緒、認知和身心健康等的三個層面,可使個 體發現自己、並了解自己存在之意義與價值。可能包括對整體生活適應感到滿足 與快樂的意涵、藉由對生活實際活動與接觸,與社會人群保持互動往來等得到快 樂或個人能透過自我潛能的激發而得到對我得肯定感,提升自我愉悅精神生活(朱

30

妙芳,2009)。曾文志(2007)指出當個體體驗到大量愉快情緒,較少不愉快或 痛苦情緒,並且滿意自己的生活,即可說是具有主觀幸福感。

Vernon (1994) 認為幸福是一種正面導向的情感,它被反映在個人對其生活 的喜歡程度,並藉正、負向情感的高低情形來說明幸福感受。Lu和Shin(1997)

提及形容幸福之名詞亦有所差異,包括快樂(Happiness)、客觀幸福(Objective well-being)、主觀幸福(Subjective well-being)、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

及生活滿意(Life satisfaction),上述名詞當中,最常使用於研究上的即是快 樂(Happiness)(引自沈易儒,2008)。Wilson(1967)指出「主觀幸福感」的 廣泛涵義,認為幸福感與快樂意義相近但不相似,因為快樂僅是主觀幸福感的內 涵之一(引自謝明華,2003)。幸福感範圍如圖2-3-1所示:

圖2-3-1 幸福感相關名詞範圍界定圖(資料來源:謝明華,2003)

依箭頭方向所呈現,幸福感之範圍由內至外擴張;最外圈者,範圍最大,可 知幸福感範圍最大,其次是主觀幸福感,快樂範圍最小而三者之發展順序,亦由 內到外發展。

關於幸福感的相關名詞研究,許多研究者提出各種名詞,諸如快樂

(Happyiness)、客觀幸福感(Objective well-being)、幸福感(Well-being)、

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幸福感 主觀幸福感

快樂

31

及生活滿意(Life atisfaction)等,研究學者通常常以「快樂」來解釋代表幸 福感。Wade和Richardson(2000)認為快樂是一個難以理解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Happiness

1.正負向情緒及生活滿意的 Well-being

1.正負向情緒及生活滿意 Subject well-being

1.正負向情緒和生活滿意的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1.正負向情緒和特殊領域的

Life satisfaction

以認知角度對生活整體層面

32

包括個人修養、孝順家人、家庭和睦、進而服務社會大眾。以下彙整各學者對幸 福感之相關定義,如表2-3-2所示。

表2-3-2 幸福感定義

研 究 者 定 義

Andrews and Withey

(1976)

Diener(1984) 幸福感應包括認知與情緒兩個層面,認知層面是指生活 滿意,即對生活整體層面的評價,而情緒層面則包括正 向情緒及負向情緒。

Ryff(1989) 人類的發展及必須面對的生活挑戰所形成,包含正向與 負向情感, 是全面性的生活滿意。

Veenhoven(1994) 主張幸福感是個人對生活的喜歡程度,是正向情緒之反 應;透過對正負情緒消長情形的分析以瞭解幸福感的高 低。

Diener,Suh,Lucas

and Smith(1999) 個人對於生活品質整體的評估,而其中包括了三個層 面:情緒反應、生活滿意面以及對個人處境地位的評估。

Cowley and Underwood

(2002)

身體健康狀佳、生活滿意高者,其幸福感愈高,這是從 個體自身需求滿足為基點,滿足此條件後,就越能達到 所需的生活滿足感,也就越趨向實現幸福感的可能。

Huhtala and Parzefall

(2007)

將員工幸福感分為正向幸福感、負面不幸福感兩個不同 的觀點探討,強調無論是幸福感或不幸福感都應該被包 含在幸福感的概念中。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33

二、幸福感的理論

各學者研究從不同角度切入探討幸福感,各有不同內涵解釋,依據各家學者 研究歸納出下列四個觀點:分別為需求滿足理論、特質理論、判斷理論、動力平 衡理論等四種觀點,茲分別說明如下:

(一)需求滿足理論

需求滿足理論的觀點認為是事件滿足後所產生之影響,即幸福感來自個人需 求的滿足,不同事件、階段有其不同之需求,唯有需求滿足時, 個體才會感到幸 福,即為個人幸福感來自需求的滿足。而不同階段有不同之需求,若需求長期處 於無法滿足狀態,即產生不幸福感覺,需求滿足理論又可分為下列三個學派:

1.目標理論(Telic or Endpoint Theory): 又稱終點理論(Endpoint Theory),

此理論以個人之目標是否達成為影響一個人幸福感之關鍵因素,亦即假設每個 人都具有一個內隱的需求模式做為行為的基礎,個人的理想達成後會為其帶來 幸福感(陸洛,1998)。Omodei和Wearing(1990)指出幸福感是個人在努力達 到目標後,所獲得一種比較穩定且長期性的滿足。也就是幸福是個體追求的標 竿及方向,幸福感來自個體需求的滿足或目標的實現,而帶來情緒上愉悅的感 受。

2.苦樂交雜理論(Pleasure and Pain Theory):認為快樂和痛苦其實是來自 同一根源,無所匱乏的人就不能體會到真正的幸福;若個人長期陷於需求被剝 奪 的不幸福感受之中,一旦需求滿足後, 所獲得的幸福感將越來越強烈

(Houston,1984)。Diener(1984)也指出快樂和痛苦間的關係密切,若一個 人的慾望及目標已完全滿足,則可能無法擁有更多的快樂,當被剝奪的越多,

在達成目標時可感受越多的快樂。

3.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Argyle(1987)認為幸福感是個體主動且專 注地參與活動時的產物,藉由休閒活動、工作、運動、或人際互動的歷程發展,

適時發揮潛能以滿足個人需求,進而產生愉悅的成就感和價值感,即為幸福的

34

感受。Csikszentmihalyi和Fifrunski(1982)指出,個人所選擇參與的活動和 自己的能力、興趣嗜好相符,並具有適當的挑戰性,且個人有能力去克服所面 對的困難,則會產生正面愉悅的成就感受,才能帶來幸福感。過於簡單的活動 久而久之即會產生無聊感,選擇參與過於複雜高難度的活動則會產生無力感與 挫折感,唯有選擇對個人適當的活動,能適時發揮個人潛能,便能滿足個人需 求,達成預設目標,進而呈現幸福感受。

(二)特質理論

此理論係以個人特質的角度來解釋幸福感,不同人格特質對於看待事件的角 度及感受不同,因而有不同的反應,此理論合理的解釋人格特質與幸福感之間的 連結關係,幸福感可因個人的特質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感受與體會,特質理論又 可以分為下列兩個學派:

1.連結理論(Associationistic Theory): 連結理論乃以記憶的觀點或認知的 原則為基礎, 來尋找並解釋為何一些人有傾向於幸福感的性情(Temperament)

(吳科驊,2006)。Bower(1981)研究顯示,人的記憶中有一條連結網路,當發 生某一事件時,會回想過去的幸福記憶,而當時的情感則與現在的情緒狀態一 致。(引自沈易儒,2008)。人的記憶網路會發展一套豐富的正面連結網路,

當一個人擁有以幸福感為核心的記憶網絡時,較易誘發幸福感。若人能順利經 歷外在事物的干擾,且也沒有太大的挫折感,個體本身就建立了一套正向的思 考模式,讓自己不會輕易地陷入悲觀失志的想法中,而此種正向的思考模式就 是產生「幸福感」的來源(楊胤甲,2006)。

2.人格特質理論(Trait Theory):Costa和McCrae(1980)認為幸福感的人格 特質是一種穩定的特質狀態,可能歸因於人類先天遺傳之因素,由於個體擁有 一種容易引發快樂愉悅感受的生理機制,也可能是由於後天所努力學習的結果。

幸福感受是由個人特質和生活事件共同影響所致,生活中遭遇事件的不同,其 感受到的幸福感也不相同。

35

(三)判斷理論(Judgment Theory)

判斷理論以三項基本假設(Diener,1993;Veenhoven,1989) 來論定人對幸 福感之評估, 其一為個體自行選取比較的標準;其二是比較的標準會隨情境而改 變;其三為幸福感是來自比較後的結果(吳科驊,2006)。幸福是由個人對於現 實狀況與一些標準的比較結果(Diener,1984)。強調幸福感肇因於對實際狀況 與現實狀況、過去生活經驗、價值觀、與他人的生活狀態或是自己理想的生活目 標比較的結果,而較標準是由評判者所選取建構出來的(陸洛,1988;Veenhoven, 1991)。判斷理論又可分為:

1.社會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 on Theory):黃馨萍(2003)認為此一觀 點之幸福感會透過自己過去所獲取的經驗,再與他人比較及和自己理想狀態比 較後而產生的個人感受,若當前的狀況比一般標準好時就會引發幸福感,反之 則造成不幸福感。意即幸福感是個人透過與他人比較的結果,判斷標準是他人。

一般而言在選擇比較參照標準時,會選擇社經地位相近為原則,通常與更幸福 的人比較(向上比較)會降低幸福感;若與更不幸福的人比較(向下比較)會 提高幸福(Argyle,1987)(引自朱妙芳,2009)。

2.適應理論(Adaptation Theory):郭俊賢(1994)認為幸福感是個體拿所有 過去經驗來參照,也就是自己跟自己比較,而判斷幸福與否。也就是以過去個 人的經驗做為判斷參考標準進行比較所得之結果。陸洛(1996)指出適應理論

2.適應理論(Adaptation Theory):郭俊賢(1994)認為幸福感是個體拿所有 過去經驗來參照,也就是自己跟自己比較,而判斷幸福與否。也就是以過去個 人的經驗做為判斷參考標準進行比較所得之結果。陸洛(1996)指出適應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