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認真休閒的意涵與理論

美國學者Stebbins從1974年起開始致力從事認真休閒(Serious leisure)的 研究,期間針對不同休閒性質的團體,進行長期田野調查與深度的訪談之質性研 究,Stebbins從藝術、運動、科學、娛樂等四類領域,以古典音樂家、演員、棒 球選手、足球選手、考古學家、天文學家、魔術師、相聲喜劇演員等八種專家與 業餘嗜好者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親自觀察、參與及訪談進而逐漸發展出認真休 閒的理論概念。而後Stebbins於1982年在「Pacific Sociological Review」期刊 中發表「Serious Leisure : a conceptual statement」乙文,正式提出「認真 休閒」(Serious Leisure)一詞,認為除了一般人不需努力訓練就可以獲得的閒逸 性休閒(Casual leisure)型態外,愈來愈多已有工作的人會在休閒活動中發展 出一種認真的態度,對於自己喜歡的事,能深度投入,也願意承諾;對於興趣加 上努力,學習的成效使情緒性的興趣轉化為冷靜的思考,認真的學習活動就會萌 現,甚至可能發展出個人工作外的第二、第三專長(余嬪,1999)。

一、認真休閒之定義

Stebbins於1982年將大眾參與休閒方式依參與者投入的心力程度、從事休閒 態度、體驗效益將休閒活動區分成認真休閒(Serious leisure)與隨興休閒(Casual

12

leisure)兩種類型,如圖2-1-1:

圖2-1-1 休閒類型圖

註:引自Stebbins(2008). Right leisure:Serious,casual,or project-based?

NeuroRehabilitation,23(4),337.

Stebbins(2001)對隨興休閒下的定義為「一種可以為參與從事者帶來立即

13

話類、感官刺激類(如性、吃喝、遊覽)等隨興式的休閒活動(江淑惠,2010)。

隨興休閒屬於較短暫、立即的愉悅活動,活動參與者不需經過訓練或稍加練 習後即能得到放鬆壓力、抒解身心疲累之實質性休閒效益,然而從事此類休閒活 動不容易使參與者產生內在的滿足感與全然存有的感受,人們從事過多的隨興休 閒,反因生活缺少刺激、缺乏明顯的休閒認同、佔用太多時間而令人具有無聊感 與倦怠感。相反的,「認真休閒」參與者受到活動中多元性、趣味性、挑戰性等吸 引,參與者是深入投入活動之中,且是長期持續性,需要實際性的技巧、知識或 經驗,能使參與者得到身心持久性休閒效益。

Stebbins(1982,2001)將認真休閒定義為:「業餘愛好者(Amateur)、嗜 好者(Hobbyist)與志工(Volunteer)有系統、有計畫、長期持續性的從事某一 活動,參與者個人以投入事業般地專注,因活動的多元化、豐富充實性、趣味性 與挑戰性而深受吸引,藉由排除任何阻礙、堅持到底的意志持續及穩定的參與,

而藉此機會能夠在此生涯經歷中學習、獲得充實及有趣的感受及展現特殊的技巧、

知識及經驗」。認真休閒是有系統、深度的投入一項業餘活動、嗜好蒐集、或是 志工活動,參與者從活動當中獲得相當大的意義或樂趣,並且會隨著生涯階段的 發展產生不同的目標,因而學習到不同的技能,成為終其一生的興趣(江淑惠,

2010)。以休閒型態觀點看認真休閒的概念,任何活動都有可能成為認真休閒,

最主要是看參與者的涉入程度,是否能符合認真休閒的特質,若能符合特質,就 可以是認真休閒的參與者(廖文琴,2010)。

綜合上述,認真休閒代表專注力與持續性之結合,而非嚴肅如同工作一般,

是從中獲取樂趣而非壓力。參與者不單單只是參與,更會將休閒視為生活的一部 分,認真休閒參與者在自由的時間裡認真投入、長期持續從事所選擇所喜愛的休 閒活動,並不斷接受挑戰與學習,獲取生活經驗、休閒效益而認真的向目標前進 達到自我實現的境界。

二、認真休閒的種類

14

Stebbins將認真休閒參與者者分為業餘愛好者、嗜好者及志工等三類,分述 如下(Stebbins,1982,2001;吳芳儀,2004;蘇怡如,2008;王國慶,2009;張 淑琴,2009):

(一)業餘愛好者(Amateur)

業餘愛好者之所以從事藝術、科學、運動以及娛樂表演等活動,主要是受 到活動的強烈吸引所作的選擇,並非全是為了工作或經濟上金錢的需要。業餘 愛好者不同於專業者會是以此活動維生,但相較於一般初學者或抱著好玩心態 而參與活動的人,其投入程度與時間、技巧有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這是業 餘愛好者對於所熱衷愛好的休閒活動之態度的認真及認同,期許自己能夠在該 項活動的表現上,不斷進步與突破,能達到專家表現的水準,甚至以成為該領 域的專家作為努力的目標。因此,業餘愛好者參與休閒活動時,不論是對活動 的專注喜好,或是所積極深入參與的時間,甚至對於活動保持認同態度,其所 表現具有組織性和系統性,這些都不是隨興休閒參與者可相提並論的。業餘愛 好者從事的活動種類可分為(Yoder,1997):

1.藝術性的活動:音樂、舞蹈、攝影、繪畫、文學等。

2.科學性的活動:電腦科技、鳥類學、歷史學等。

3.運動性的活動:排球、曲棍球、個人游泳等。

4.表演藝術性的活動:相聲、木偶等。

(二)嗜好者(Hobbyist):

嗜好者是利用工作閒暇之餘的自由時間參與自己具有高度興趣、特別喜愛 且不一定和個人職業相關的休閒活動。因對活動熱衷的的精神和個人興趣為基 石,而呈現出與業餘者一樣是秉持認真與認同的態度,並從活動中獲取、感受 到持續性的利益,一般休閒活動參與者可藉由持續性參與活動而成為嗜好者,

但專業度不如業餘者,比較無可能成為專家。Stebbins(1982,1994)將認真休 閒的嗜好者劃分為五種類型,分別為:

15

1.收藏家(Colectors)

收藏者不以牟利為目的,因個人興趣與喜好而收集某些物品進而發展成一套 商業性的、社會性、外在環境的技術性知識,如收藏郵票、套幣、昆蟲、書 畫等。

2.製造者和工藝匠(Makers and Tinkers):

喜愛從事精細物品之製作,如家具及玩具製作者、寶石工藝匠、手錶製造者、

裁縫師、編織、手工藝、機械維修等,但從事商業行為的裁縫工作、機器維 修不屬於此類。

3.活動參與者(Activity participants)

參與具有挑戰性但無競爭性的活動,並從活動中獲得自我滿足與展現某種技 術及知識,如健身、健行、滑雪、衝浪、賞鳥、旅遊、打獵或閱讀藝文作品 等。

4.運動員(Players of sports or games)

競爭性比賽的競賽者,需要對所參與活動本身具技術及相關知識且具有競爭 的性質,活動多數以比賽方式呈現,如急流泛舟、馬拉松路跑、排球、西洋 棋、攀岩等。

5.藝術熱愛者(Liberal arts enthusiasts):

因喜好、興趣由一般純欣賞漸轉化為專業過程,期間透過大量閱讀藝術、烹 飪、歷史、文學或哲學等內容的書籍或報章雜誌,吸收相當知識培養鑑賞能 力以滿足個人對藝術強烈的渴望。

(三)志工(Volunteer):

Stebbins(1992)認為志願服務是指自由選擇非出於強迫性,因於自助(自 我興趣)與助人(利他行為)的動機,無要求回報的去幫忙他人,且經濟之獲 得與物質的報償並非為其主要參與目的,可能是集體或個人性的行為,志願服 務者樂於奉獻,在辛苦工作幫助他人過程中獲得成就感,透過自我價值認同的

16

資料來源:Stebbins (1992). Amateurs, Professionals, and Serious Leisure.

p.18, Table 1.

三、認真休閒的特質

Stebbins(1992)提出認真休閒具有六大特質,分別為堅持不懈、生涯性、

個人努力、持久的利益、獨特精神及認同感,其內容分述如下:

(一)堅持不懈(Perseverance):

認真休閒者熱愛自己所選擇的休閒活動,常投注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參與

17

之一「個人努力」是從事認真休閒中容易去察覺,會在平常的時候去加強自己 的技藝、知能與經驗,也在努力中感受到得到一些報酬如自我實現、成就感..

等,這是一種動力讓其能繼續努力(王國慶,2008)。

(二)生涯性(Career):

認真休閒者長期並持續性的投入所熱衷、所選擇的休閒活動,努力追尋知 識、技能、經驗與成就感。在其從事活動過程中都有如面臨事業成敗的關鍵時 刻、功成名就、投入、突發事件等類似的情形發生(顏伽如,2003),但不會因 此而退縮。認真休閒參與者反而會因為其所遭受的偶發事件及特殊情況的人生 轉捩點,使其確立個人的生涯目標,並將參與的休閒活動視為畢生職業一般來 努力及持續參與(楊文燦,2009)。換言之,認真休閒活動是需要長期且持續 性投入,而生涯是成果與成就不斷的持久投入之展現。

(三)個人的努力(Make significant personal effort)

Buchanan(1985)認為認真休閒參與者願意花費大量時間及心力在自己感 興趣、熱衷的活動中。認真休閒參與者將休閒活動視為畢生職業般來努力,通 常是因為個人的努力,而認真休閒參與者通常需要有特殊的知識、訓練、經驗 或技術,有時需四者兼備(Stebbins,2006)。像是表演能力、運動員的技巧、

靈活度、精確的知識、以口頭傳達的技術, 當然這些能力有時也會透過外在的 教育教學來獲得,但是認真休閒者都是出自自我的學習(劉傳將,2009)。由 此可知,認真休閒參與者為了達成更高技巧與成就,就會花費更多的時間與心 力努力持續地培養、精進並充實自我知識、訓練、經驗及技術來獲取想要達成 的目標,不同於其他一般休閒參與者玩票性質的態度。

(四)持久的利益(Durable benefits)

Stebbins(2006)研究發現各種從事認真休閒參與者有十種持久的利益:

自我充實(Personal enrichment)、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自我 表現(Self-expression)、提升自我形象(Enhancement self-image)、自我

18

滿足(Self-gratification)、再創造(Re-creation)或恢復(Regeneration)、

金錢回饋(Financial return)、社會歸屬感(Social attraction)、團體成就

(Group accomplishment)與團體發展及維持(Group maintenance)。Stebbins 歸納各類型的認真休閒參與者在投入活動時能從中表現自我、發揮潛能而體會 實際持久的利益並產生自我效能進而獲得個人認同甚至是社會的認同。甚至參 與者可從認真休閒活動的投入中獲得單純的樂趣,也就是參加活動本身就是最

(Group accomplishment)與團體發展及維持(Group maintenance)。Stebbins 歸納各類型的認真休閒參與者在投入活動時能從中表現自我、發揮潛能而體會 實際持久的利益並產生自我效能進而獲得個人認同甚至是社會的認同。甚至參 與者可從認真休閒活動的投入中獲得單純的樂趣,也就是參加活動本身就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