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幼兒圖畫理解能力測驗之研究與其相關因素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幼兒圖畫理解能力測驗之研究與其相關因素

在前兩節的文獻探討中,發現國內外對於幼兒理解能力多側重於幼兒對於故 事內容的回憶、是否了解故事中的故事文法要素,或是比較使用不同媒體是否對 於幼兒的理解能力造成差異。本研究主要探討的是幼兒對於圖畫的理解能力,並

且以故事文法要素進行分析。因此,本節將針對國內外幼兒圖畫理解能力測驗研 究與其相關因素進行討論。

Poulsen、Kintsch、Kintsch 以及 Premack(1979)以四歲和六歲幼兒為對象,

這是因為研究者在非正式的觀察中,認為六歲幼兒對於故事形式已相當熟悉,但 是四歲幼兒似乎還處於建立故事基模的過程中,因此選擇這兩種年齡幼兒進行測 驗。在研究中,使用四份分別由 15 至 18 張圖畫組成的無字圖畫書進行測驗,無 字圖畫書的故事內容由兩個以上的因果和時態相關情節所組成。施測者要求幼兒 在看過正常順序的圖畫以及打亂順序的圖畫後,在不看圖畫的情況下,分別描述 每張圖畫。施測者所使用的指導語為:「我會給你看一些圖畫,這些圖畫可以說成 一個故事。我希望你第一次先看故事內容,然後想一想;第二次的時候我會請你 說故事,但是不能看故事書。(看完之後)現在你能夠告訴我故事內容嗎?」研究 結果發現,即便是四歲幼兒,也能夠敘說按順序安排的圖畫故事,以及使用他們 所知道的故事來敘述,如使用故事基模。六歲幼兒則是試著進行故事推論,推論 人物的思考方式或是情緒。

Poulsen 等人(1979)的研究,要求幼兒在不看圖畫的情形下描述故事,這除 了考驗幼兒的故事基模外,也與幼兒的記憶容量有關。即便幼兒理解該圖畫內容,

但在不看圖畫的情形下,要描述十五至十八張的圖畫內容,再敘說故事時仍容易 受到記憶的關係而使故事內容有所偏誤。因此,本研究要求幼兒先看完所有圖畫,

於腦中形成故事圖像後,再從第一張圖畫開始敘說故事,這時觀看圖畫的動作同 時也作為故事敘說的提示,以免幼兒雖理解圖畫,但受到記憶的關係而無法敘說 完整。

Shapiro 和 Hudson(1991)為探討幼兒面對不同引導方式,對於其所產出的故 事的長度和複雜性、時態、故事連貫、聚合手段以及故事聚合對連貫的影響是否 有所差異,因此以平均四歲六個月和平均六歲八個月的幼兒為對象,進行無文字 圖畫敘說測驗。測驗材料是兩份無文字圖畫,圖畫主題分別為「來去海邊」和「烘

焙餅乾」,一份圖畫包含六張圖畫,圖畫順序的安排分別依照問題-說明以及問題

-解決來安排。所使用的指導語為:「我要請你說兩個故事給我聽。這邊有一本圖 畫簿,等到其他小朋友都告訴我故事之後,我會把你說的故事寫在這本圖畫簿裡。

幾個禮拜後我會再來,也會把圖畫簿帶給你,可以讓你帶回去並且塗色。」施測 者將幼兒分為兩組,一組幼兒先看圖畫後敘述,另一組則是邊看圖邊敘述。研究 結果發現,當提供有著良好故事架構的圖畫內容時,幼兒所敘說的故事內容是凝 聚的;當所提供的圖畫包含問題情節的內容時,幼兒會參照圖畫角色的內在反應,

提供故事的因果順序脈絡,並且使用與主題有關的名詞。不過,當圖畫所描述的 內容是典型故事,或事件內容平凡無奇時,幼兒會聚焦在「行動」,並且使用簡單 的連結方式續說故事,以及擅自更改故事中的名詞(如角色名稱)。但是當圖畫中 包含詳盡的訊息時,幼兒能藉由圖畫建構出典型的故事內容(即包含故事文法要 素)。研究最後指出,讓幼兒預先觀看圖畫能夠鼓勵幼兒將故事敘說得更好,並且 提供情節的做法能減少幼兒搜索、組織故事能力的影響。

Shapiro 和 Hudson(1991)以不同引導方式研究幼兒的故事差異,雖然研究最 後指出,預先觀看圖畫的幼兒其所敘說的故事會更好,更重要的在於,圖畫是否 具有良好的故事架構。即使是邊看圖邊敘說,不過只要圖畫內容的訊息足夠,幼 兒依舊能憑靠圖畫訊息進行連貫的故事敘說。本研究中為了有良好的圖畫故事架 構,在設計圖畫內容時,除參考 Hayward(2007)的圖畫外,更以故事文法要素分 析每張圖畫內容,目的即在於使本研究的圖畫能夠具有良好的故事架構、豐富的 圖畫訊息。

張鑑如、章菁(2002)在進行幼兒敘述能力研究時,所使用的工具為幼兒敘 述語料以及幼兒語文能力。其中,幼兒敘述語料以幼兒生活經驗的敘說為主;幼 兒語文能力的測試方式則有描述圖畫測驗、故事理解測驗等。描述圖畫測驗是使 用「學校家庭與語言語文發展之研究」(The Home-School Study of Language and Literacy Development)中之馬戲團圖畫蒐集幼兒的口語語料,指導語為:「這裡有

一份資料夾,資料夾中有一張圖畫。請你將資料夾打開,然後仔細地看這張圖畫。

看完之後,請你描述這張圖畫的內容給一個小朋友聽。這個小朋友他想畫這張圖,

可是他沒看過這張圖,所以你所描述的一定要和這張圖畫一樣,這樣那個小朋友 才知道要怎麼畫這張圖。你可以慢慢的看,看多久都沒有關係,等你準備好了再 開始講。」故事理解測驗則是由研究者選定《吃六頓晚餐的貓》一書,來評量幼 兒是否了解故事之情節、故事內容之因果關係等等。先將故事內容念給幼兒聽,

然後再詢問幼兒有關故事理解的問題。在計分部分,幼兒敘述能力是從敘述結構、

觀點、順序這三個向度分析幼兒述說生活故事的能力。幼兒語文能力中的描述圖 畫測驗則是將幼兒描述圖畫時所用到的所有字數、形容詞、動詞、地方副詞,和 有關圖畫上的五個與主題相關的關鍵字(馬戲團、氣球、小丑、帳篷和票)出現 的次數都給予計分。

幼兒在敘說故事時,往往會加入自己的生活經驗,或是從故事內容中聯想到 其他故事並加以敘說。因此,幼兒並非完全依照圖畫內容進行故事敘說。若是從 幼兒描述圖畫時所用到的所有字數、形容詞、動詞、地方副詞與圖畫中的關鍵字,

來判斷幼兒的語文能力,其所收集到的語料並非完全能夠採用。是故,蒐集幼兒 語料後,尚須有篩選語料內容是否符合圖畫內容或與圖畫內容有關的標準,以期 所蒐集之語料是幼兒理解圖畫內容後所敘說的故事。

黃秀文、沈天鉦(2003)的研究以大班幼兒為對象,透過重述故事以及看圖 說故事收集幼兒語料,分析不同年齡及不同語文程度對於其敘事表現的影響。看 圖說故事是由施測者準備兩份圖畫,每一份包含代表一個故事的 16 張連環小圖 畫,故事之一是關於吃冰淇淋的故事,另一個難度則較高;圖畫呈現的是主角情 緒的表徵,受試者須自己賦予主題。研究者分別從鉅觀結構、微觀結構以及敘事 內容的分析來檢驗幼兒語料。鉅觀結構所指的是整篇故事的架構,依照故事事件 是否連貫、有無重點、是否看得出主題等,分為五種類型:雜述、跳躍、流水帳、

有焦點串聯、典型敘事。微觀結構則是從故事文法進行分析,除分析敘事否具備

各個結構要素之外,研究中還將微觀結構分為:結構是否完整、結構要素間的連 貫程度以及各情節間的連貫程度。敘事內容的分析則分為主題是否明顯、故事的 描述為文學性或符號象徵以及內容的多寡。研究結果發現,幼兒已能說出結構完 整的故事,典型的敘事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敘事也越能呈現重要事件並彰 顯主題。語文程度較高的幼兒,在語句表達和要素連貫上的表現較好,且敘事較 符合時間順序和邏輯。

黃秀文、沈天鉦(2003)的研究中要求幼兒自己賦予故事一個主題,可從幼 兒所賦予的主題名稱瞭解幼兒是如何定義圖畫內容。另外,該研究不但從故事整 體架構進行分析,還從故事文法分析幼兒敘說的故事內容。雖然該研究已從鉅觀、

微觀以及故事內容來檢驗幼兒語料,但並未指出幼兒所敘說的故事缺少哪些故事 文法要素,或是幼兒在敘說故事時,是否有傾向某種類型?因此,本研究中將進 行更進一步的探討,瞭解幼兒在敘說故事時,較為缺乏的故事文法要素有哪些。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