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的進行程序如下;選定參與研究的幼兒後,先進行幼兒智力測驗以了解智 力(以連續分數)分佈,而後由家長填寫家庭社經地位量表(以連續分數)、該班教 師填寫幼兒情緒能力量表。最後研究者進入該班進行延遲滿足實驗。因此有關的研究 工具介紹如下。

一、托尼非語文智力測驗(Test of Nonverbal Intelligence,TONI-2:

1996)

原作者:L. Brown, R. J. Sherhenou,及 S.K. Johnsen。

修訂者:吳武典、蔡崇建、胡致芬、王振德、林幸台及郭靜姿。

測驗簡介:

為一不受語言文化影響,且能評量受試之問題解決能力的測驗。原測驗係以 個別 或小組施測。修訂後的普及版甲式和乙式(適用七歲至十八歲)可用團體施測;幼兒 版甲式和乙式(適用四可歲至六歲)則須以個別或小組(五人以內)施測。

(一)測驗用途:評估智力水準,認知能力與學業性向。確認智能缺陷。一般智力 評量工具。甲乙複本可為研究用途之前後施測用。

(二)測驗形式:

題型為非語文之抽象圖形形式,有甲、乙兩式,互為複本。本研究使用 甲式幼兒版題項為45 題,在正式測驗前,有 6 個例題,測驗時間沒有限制,

一般程度約可在30 分鐘內完成。研究者測驗人數每次為兩位幼兒同時測驗為 主。

(三)適用對象:四至十八歲。

(四)信度與效度:

甲、乙兩式的內部一致性係數分別為0.95 及 0.96, 兩者的複本信度達 0.86,測驗分數平均數隨年齡增加而遞增,和其他智力測驗及成就測驗相關 都還算高。

二、家庭社經地位量表

係參用黃毅志(2003)台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New Occupational Prestige and Socioeconomic Scores for Taiwan)與黃毅志(2008)改良版台灣地區新職 業 聲 望 與 社 經 地 位 量 表 。 以 及 黃 毅 志 (2005)職業調查封閉式卷(Close-Ended Questionnaire of the Occupational Survey),所設計家庭社經地位量表。參與者之家庭 社經水準是以教育程度與職業水準加權計算後得來的,在本研究中以父母兩人之中,

教育程度或職業水準較高的一方為代表。教育程度採精細的七等順序尺度測量,以學 歷為未受學校正式教育為1;小學為 2;國(初)中為 3;高中職為 4;專科為 5;大學為 6;研究所為 7。在職業社經地位方面採五等的順序量尺,以非技術工及體力工,與農、

林、漁、牧工作人員為 1;技術工及有關工作人員、機械設備操作工及組裝工,與服 務工作人員及售貨員為2;事務工作人員為 3;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為 4;民意代表、

行政主管、企業主管及經理人員,與專業人員為 5。將教育程度與職業水準相加後求 得家庭社經水準,得分愈高表示家庭社經水準愈高,各級分數如下:第一級:2~4;

第二級:5~6;第三級:7;第四級:8~9;第五級:10~12。

三、幼兒情緒能力發展量表

本研究所使用工具為簡淑真和郭李宗文(2006)所編製之「幼兒情緒能力發展量 表」,之所以選擇此份量表,乃因此量表為國內目前唯一適用3-6歲幼兒之情緒發展量 表。

故在「幼兒情緒領域發展量表」中,將「情緒能力」定義為幼兒面對情緒狀況時所 需的各項能力,包含:情緒察覺與辨識、情緒理解、情緒表達和情緒調節等四大分項能 力。以下就該量表的效度、信度量、填答與計分方式進行說明:

(一)效度

此量表在效度分析以專家效度為主。經過量表編制過程,本研究量表先找尋台東、

台北與花蓮之30 位現場老師(大班、中班、小班各 10 位)協助量表題項給予意見與 修訂。並同時邀請11 專家就每一題項的字詞描述及其分類給予意見,作為問卷修正與 修改的重要參考。

(二)信度

此量表在信度部分,共分為兩方面:第一為整體量表的內部一致性(Cronbach α)

為.966。而各層面的 Cronbach α 係數介於.085 到.928 之間,顯示量表各層面之間具 有高度相關,各分層面中各題項之間也具高度相關,顯示量表之測量結果具有可靠性,

量。

第二為評量者間信度,於預試中也進行同一班級兩位老師間的一致性,得到「3-6 歲幼兒情緒能力發展量表」總分相關係數達.865,各層面相關係數介於 .763 到 .856 之 間。正式問卷時將以樣本數的10%約問卷填答後一個月,進行再測信度考驗。

(二)填答與計分方式

本研究工具由老師依照幼兒實際情形進行個別填答,此量表的施測資格為每日最少 與該幼兒相處三小時以上,且已觀察到該幼兒的情緒行為,連續三個月以上之教師或保 育員。評量時,您可依幼兒最近三個月內在每小項出現的頻率在該題勾選,每題項有五 個程度:如勾1表示「未出現」,2表示「需要提醒與協助才能做到」,3表示「有時做 到,有時稍加提醒即可做到」,4表示「可以自己完成」,5表示教師「未能觀察到此表 現」。計分方法為:「未出現」1分;「需提醒與協助才能做到」2分;「有時做到,有 時稍加提醒即可做到」3分;「可以自己完成」4分;而教師部分的「未曾觀察到此表現」

之計分方式仍為1分,其原因為老師未注意,而非幼兒未發展。得分越高表示情緒能力 越佳;反之則越差。

四、幼兒延遲滿足實驗工具

針對延遲滿足實驗最早先是以Mischel(1989, 1981)的「棉花糖」為強化刺激誘導 物,爾後另有學者指出孩子在延遲滿足共同的做法是,通常主要使用在強化刺激是「蛋 糕」、「曲奇餅」(ginger-snap cookies)等(Mischel & Baker, 1975; Mischel & Ebbesen, 1970)。另有一個研究是以「棒棒糖」(lollipops)和「棉花糖」(marsh mallows)以 及「椒鹽脆餅」(pretzels),和「脆鹽薄餅乾」(saltine crackers)(Bert , Andrea & Underwood, 1976)。

因延遲滿足的刺激誘導方式有各種不同的類型與方法,本研究是以零食為主要的強 化刺激誘導物,但由於國外的飲食文化與物料和國內大有不同,所以依本研究的刺激誘 導物會讓幼兒自己選出自己最喜歡的零食(一種或兩種)為主要獎勵物。獎勵物為二:一 為乖乖桶軟糖;另一為棉花糖(家樂福品牌)主要以量的方式來誘導幼兒,等待愈久得 到的零食愈多。

五、延遲滿足實驗程序

或15 分鐘為限(Mischel & Baker, 1975; Mischel & Ebbesen, 1970;Brady & Ryan, 2005;Lee, Lan, Wang&Chiu, 2008;李百麟、王巧利,2009),而且幼兒會知道 15 分鐘的長度會多久,以致於幼兒在眼前或心裡就會有15 分鐘的長度概念,例如:看著

時鐘上的分針到走那一個數字就代表15 到了。能等到 15 分鐘的幼兒就是「能延遲組」, 不能等到15 分鐘的幼兒為「不能延遲組」,在統計上為類別變項。Lee, Lan, Wang 與 Chiu(2008)研究發現,兒童聽延遲滿足的故事後,對於延遲滿足任務沒有顯著影響 意義,亦製作一個更長的延遲。因此,在本研究裡,並無明確的告訴幼兒要等待的時 間為多久,只告訴幼兒若可以多等待一些時間,就可以多得到糖果,那麼糖果會是幼 兒想要得到東西,要等多久?幼兒在眼前看不到時間走到那才會停止該實驗,此時,

就可以考驗幼兒是不是在沒有明確時間概念下,是否還是可以忍耐來等待得到的糖 果。在統計的處理上,就是以幼兒為延遲的時間為計算,是一個連續的變項。這和過 去的研究在時間的設計上會有差異,那麼差異在實驗過後再進行進一步的探討。

第四節 資料處裡

本研究以Pearson積差相關法進行分析,預計回收正式量表後剔除無效量表,以有效 樣本經過編碼及登錄,再以SPSS社會科學套裝軟體程式工具(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cience,簡稱SPSS )12.0 版作為統計分析的工具,以下將分述本研究所使用之資料處 理方法。

一、描述性統計

以平均數與標準差等描述性統計,說明樣本結構。

二、相依樣本 t 檢定

考驗不同性別的幼兒在延遲滿足分數上的差異。

三、單因子共變數分析

以家庭社經地位共變數,自變項為延遲滿足能力;依變項情緒能力,來分析兩者 間共變數分析。

四、皮爾森積差相關

以積差相關進一步考驗幼兒延遲滿足能力與性別、社經地位、智力及情緒能力的 相關。

五、 迴歸分析

以迴歸分析來進行自變項對依變項解釋與預測。進一步以幼兒延遲滿能力預測幼 兒情緒能力,以及以幼兒情緒能力預測幼兒延遲滿足能力與情緒能力四個分項來預測 幼兒延遲滿足能力。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本章主要目的探討5-6 歲幼兒在不同性別、智力、社經地位上延遲滿足能力的差 異情形。並分析幼兒在延遲滿足能力與情緒能力之關係。

本章共分為六節,一、「5-6 歲幼兒延遲滿足能力背景變項之分析」二、「幼兒 延遲滿足能力與情緒能力相關分析」三、「幼兒延遲滿足能力對情緒能力預測分析」四、

「幼兒情緒能力與延遲滿足能力預測分析」五、「幼兒延遲滿足策略的運用」與六、「綜 合討論」等方面加以說明並討論之。

第一節 5-6 歲幼兒延遲滿足能力背景變項之分 析

一、在性別上

本研究的研究設計所得樣本70 位幼兒,男生 35 人;女生 35 人。以了解不同性別 幼兒在延遲時間之差異情形與是否有顯著差異。以性別為變項進行t 考驗。

從表中4-1 我們可以看出總樣本數為 70 人,全體幼兒延遲時間平均為 1131.6 秒

(18.86 分鐘),標準差為 12.73。男生延遲時間平均為 1038.6 秒(17.31 分鐘),標 準差為12.925;女生延遲時間平均為 1224 秒(20.40 分鐘),標準差為 12.53。

(在本章節所提到的延遲時間也就是代表幼兒延遲滿足能力)

表4-1 幼兒性別在延遲滿足能力描述統計表

標準差為2.66。女生最小值為 4,男生最大值為 12,平均數狹 8.26,標準差為 2.51。

幼兒總合來看,最小值為4,最大值為 12,平均數為 7.96,標準差 2.58。

表4-3 幼兒家庭社經地位分數描述統計表

個數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數 標準差

男生 35 4 12 7.66 2.66

女生 35 4 12 8.26 2.51

總合 70 4 12 7.96 2.58

由表4-4 來看,第一級(M=4 , SD=.00)和第二級(M=5.61 , SD=.50)低社經家庭地 位為24 位,佔 22.4%;第三級(M=7.00 , SD=.00)中社經家庭地位為 10 位,佔 33.1%;

第四級(M=8.14 , SD=.36)和第五級(M=11.27 , SD=.70)高社經家庭地位為 36 位,佔 65%。在本研究中幼兒家庭背景高社經地位為佔多數。由此,進一步來探討家庭社經 地位是否與幼兒延遲滿足能力有相關?

表4-4 幼兒家庭社經地位等級描述統計表

社經等級 個數 社經平均數 標準差 百分比

第一級(低) 6 4.00 .00 4.3%

第二級(低) 18 5.61 .50 18.1%

第三級(中) 10 7.00 .00 12.6%

第四級(高) 14 8.14 .36 20.5%

第五級(高) 22 11.27 .70 44.5%

總和 70 7.96 2.58 100%

本研究家庭社經地位以連續變數與延遲時間為統計相關考驗。由表4-5 數值得得 知,社經分數與延遲時間由pearson 相關分析來看 r=.380**,有相關存在。支持本研究

本研究家庭社經地位以連續變數與延遲時間為統計相關考驗。由表4-5 數值得得 知,社經分數與延遲時間由pearson 相關分析來看 r=.380**,有相關存在。支持本研究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