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本章主要闡述「幼兒延遲滿足能力與情緒能力之相關研究」的動機、目的、相關名 詞釋義及本研究之限制。全章共分為五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第 三節研究問題、第四節為操作型定義、第五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在60 年代心理學家 Walter Mischel 做一個測試,對象是史丹佛大學附設幼稚園的 孩子。讓一群四歲孩子選擇即時吃一粒棉花糖,或願意等待十多分鐘,吃到兩粒棉花 糖。研究結果顯示,絕大多數能夠等待獎賞延遲滿足(Delay of Gratification)的小孩 比那些馬上吃掉棉花糖的小孩容易獲得成功,Mischel 認為能夠延遲滿足的小孩通常擁 有較佳的社會適應能力,較好的人際關係,也較自信,較能面對挫折與壓力(張國儀 譯,2006)。發明棉花糖試驗的 Walter Mischel 同時發明了一個冗長的名詞:「目標導 向的自發式延遲滿足(goal-directed self-imposed delay of gratification)」。或許這可代表 自我調節情緒根本意義,亦即克制衝動以達成某種目標(張美惠譯,2006)。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追求長遠目標時,為了達成目標後得到更大的回報,人們需要 控制自己,抵制即時享樂,抗拒誘惑,繼續追求目標。這一種十分常見且重要的心理 現象,對於個人成長過程與環境的適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現代心理學用「延遲滿 足」來描述這一現象。

Mischel 自 20 世紀 50 年代末開始從事有關「延遲滿足」的研究,並在大量實驗研 究基礎上,奠定了「自我延遲滿足」的基本實驗研究方法,這方法引發了其他研究者 對此領域進一步多樣化研究和跨文化驗證(胡興旺、李紅、吳睿明,2006)。

爾後在國外多數研究者對幼兒延遲滿足相關的研究來自Mischel 實驗(Bembenutty, 1999)。然而根據許多研究結果也提出了延遲滿足和心理、認知(Schwarz & Schrager

& Lyons, 1983;Nisan, 1974;Nisan, 1976;Nisan & Koriat, 1977;Nisan & Koriat,1984;

Mischel & Underwood, 1974);情緒(Moore,Andrea Clybum & Underwood, 1976),和 同儕社會互動也有相關( Nisan, 1976),與性別、年齡、智能的高低、情境、情緒的差 異,等變項也有顯著差異。延遲滿足的時間女長於男(Mischel & Underwood, 1974)、

年齡大的幼兒延遲滿足時間長於年齡小的幼兒(Schwarz, Schrager & Lyons, 1983;

Nisan, 1974)、智能高的優於低智能(Nisan & Koriat, 1977)、情境的差異中小組間的 討論延遲滿足效果優於個人(Nisan, 1976),以及不同的情緒狀態亦影響延遲的等待 時間(Moore, Clybum & Underwood, 1976)。

兒童到了四歲左右,延遲滿足能力開始出現明顯的個體差異(Cournoyer & Trudel, 1991),兩種反應的孩子在情緒與社會方面的差異非常大。在 Goleman (1995)EQ 一書也提到四歲時就能抵抗誘惑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時期顯得社會適應能力,較具自 信,人際關係較好,也較能面對挫折,在壓力下比較不會崩潰、退卻、緊張或亂了方 寸,能積極迎接挑戰,面對困難也不輕言放棄,在追求目標時,也和小時候一樣能抵 抗立即得到滿足的衝動(張美惠譯,2006)。由延遲滿足可預測他們在少年時期、青年 時期、以及大學時期的認知能力與社會能力(Shoda., Mischel & Peake, 1990);幼兒延 遲滿足能力與青少年挫折忍耐力及高中大學之學業表現等有高度相關(Mischel, Shoda

& Rodriguez, 1989)。這些研究表明了在學前階段培養兒童延遲滿足能力的重要性。

然而延遲滿足與情緒的相關,Bodrova 與 Leong(2006)認為自我調節傳統上屬 於社會情緒範疇,泛指情緒及思考上的個人自我調節,所以延遲滿足是它的一個面向。

Goleman(1995)在 EQ 一書中指出抗拒衝動可能是最基本的心理能力,也是各種情感 自制力的根源,因為所有情緒本質上都導向某種衝動。而這種「衝動的控制」歸類在

「自我控制」的一種。因此情緒的調節機制關係著延遲滿足的衝動行為。

於發展階段來說,嬰兒在發展期間 2 至 12 月間就漸漸發展出正向情緒與負向情 緒,嬰兒在探索環境中對情緒反應做出自我控制能的能力,進入學步期(12~18 個月)

的幼兒可以逐漸控制自己的情緒。其實情緒的控制在嬰幼兒期就逐漸發展了(林美珍、

黃世琤、柯華葳,2007)。另外,Shaffer(1999,2002)認為 18 至 24 個月大的幼兒其

實已經開始懂得如何克制自己行為來符合大人的期待。 Mischel, Aber, Shoda & Rodriguez, 2000)。幼兒在延遲滿足與情緒能力自制歷程的策 略運用。如:幼兒在應付衝動和抗拒誘惑時,多以語言和幻想來應付是最有效的工具,

幼兒運用多種言語策略,包括安靜的自己說話、唱歌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郭靜晃、

吳幸玲譯,1993;Mischel, Shoda & Rodriguez, 1989)。情緒語彙在 18 個月之後快速成 長(林美珍等譯,2007;Dunn & Hughes, 1998;Dunn & Munn, 1985)。嬰兒透過照顧 者因應情緒反應,嬰兒能夠使用語彙表達自己的情緒,也漸漸對自己和他人的情緒狀 人不同成長階段之自尊、社會及學校行為表現,如激進行為(Eisenberg & Fabes, 1992;

Baumeister, Heatherton & Tice, 1994)、犯罪行為(Gottfredson & Hirschi, 1990)、毒品濫 用(Madden, Perry, Badger & Bickel, 1997;Strayhorn, 2002)、暴力(Cherek, Moeller, Dougherty & Rhoades, 1997)、浮濫性行為(Wulfert, Safren, Brown & Wan, 1999)、低自 尊及國中學業表現不佳(Harter, 1990;Wulfert, Block, Santa-Ana, Rodriguez & Colsman, 2002)、叛逆(Funder & Block, 1983)、低挫折忍耐度、做事無計劃(Mischel, 1974;

Mischel, Shoda & Peake, 1988;Mischel, Shoda & Rodriguez, 1989)、求學生涯之表現

(Muraven, Baumeister & Tice, 1999)、以及影響未來成年之工作發展與人際關係

(Newman, Caspi, Moffitt & Silva, 1997)(引自李百麟、王巧利,2009)。

而近年來,延遲滿足實驗從單純的實驗研究認知因素走出來,開始進行一些非認 知因素(如社會因素)的研究,涉及到了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臨床心理學、行 為醫學、犯罪心理學、職業心理學等多領域,而研究對象也從幼兒擴展到了成人(郝 春東、劉曉燕,2006)。國外從 60 年代開始(Mischel & Metzner, 1962)一直到 2007 年(Bembenutty & Hefer, 2007)即持續有心理學家研究延遲滿足相關實驗,但國內少 有人針對幼兒研究延遲滿足相關議題;除此之外,幼兒在延遲的調控行為也可能受生 長的環境、文化差異及教養方式影響。尤其在台灣教育從小以華人的人生哲學在儒釋 道三家揉合思想的影響下,孩子比較會順從外界(如幼兒園教師)的指令(參考李百麟、

王巧利,2009)。以西方儒學者 Metzger(1981)指出:「華人儒家文化傳統主張,藉 著先「決意」行「自我控制」,在動心忍性的過程中,強化決行的「意志力」,最後達 到與外在環境合一,而此「合一」充滿力量、快樂及自尊,也因為有所承擔而自覺駕 馭了外在世界」(引自黃囇莉、鄭琬蓉、黃光國,2008)。此外,在西方人以個人自我 為中心,表現獨立自足式的個人取向自我(陳秉華、李素芬、林美珣,2008)。傳統 上西方幼兒較會主動尋求對他們有利的外界資訊,而對大人的指令較不會順從,呈現 自我中心。在Friedlmeier 與 Trommsdorff(1999)研究中以 20 位德國與 20 位日本幼 兒,平均年齡2 歲,在其面對負面情境時,發現德、日兩國小孩自我情緒反應有差異,

從性與成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產生不同互動方式,對幼兒之自我調控行為是否會有不 同的影響,是值得進一步探究。

在幼兒時期就可以預測延遲滿足能力與他在未來對情緒能力、學業能力、挫折容 忍力、偏差行為等有影響,這些研究表明讓我們對於幼兒教育應更加關切,那麼我們 可以在幼兒時期教他們延遲滿足能力與自我調節能力是很重要的課題,進而國內相關 幼兒教育工作者對此一領域有足夠的概念與認識來教育我們的下一代。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延滿足相關研究方法來探討現今台灣台東與屏東地區5-6 歲70 位幼兒延遲滿足能力狀況及其情緒能力之間的關係。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