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幼兒識字的意義與漢字結構特色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幼兒識字的意義與漢字結構特色

壹、 關於幼兒識字

文字是紀錄語言的工具,在語言階段,有它的音和義,文字產生後又有它的 形,所以字形、字義、字音是構成文字的三要素,缺一不可(許錟輝,1998)。

但在探討幼兒識字時又牽扯到發展的限制,要測量幼兒識字能力的全貌的確有其 困難之處。

李連珠(2006)指出三到六歲的幼兒在未接受正式的閱讀教學前,對於環境 中的文字已具高度知覺,且在吳敏而的研究發現四歲的幼兒即具有一字一音的概

念,且已有漢字整體結構的概念;四歲的幼兒就有字型辨別和從字中找出部首的 能塗寫出某些文字線條特徵。張巧妙(2005)也提出在全語言(Whole Language)的 教室中,幼兒常常進行下列對於文字的探索:探索生活經驗的書面呈現、探索文

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和假借是漢字的構造法則。「象形」

字規則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了符號辨識。也因此基於以上線索,研究者決定在探 程,大致可分為注意(attention)、編碼(encoding)、貯存(storage)等三階段。

國內關於識字研究在探討認字模式時,多以曾志朗(1991)的「激發─綜合 二階段模式」和胡志偉、顏乃欣(1995)的「多層次字彙辨識理論」為代表。分 別簡要敘述如下:

一、 激發─綜合二階段模式

曾志朗(1991)認為漢字的處理歷程具多重線索(multiple cues),不同線索間

(如:視覺和語音)是互相合作而非互相競爭的。文字的訊息處理為「激發─綜 合」二階段的歷程,在「激發」階段,刺激字的各種相關訊息(包括與其聲旁有 關的所有可能發音)都會被激發起來。在「綜合」階段,讀者將綜合這些漢字的 字形與發音,合成一個最可能的發音,然後做出反應,達成識字目標。

二、 多層次字彙辨識理論

胡志偉、顏乃欣(1995)參考 Glushko 以及 McCellan 與 Rumelhart 的「多層 次模式」(interactive model)提出「多層次字彙辨識理論」。此理論認為學習者會

視覺系統中時,讀者長期記憶中的「字形記憶」首先會被字的構形(如:字的形 狀、部件、筆劃等。)激發出來。這字形記憶通常與字義、字音有強弱不等的聯 結,這些聯結彼此產生交互激發或抑制的作用,直到具有最高階的字形記憶與字 音記憶超過辨識閾值,到達意識的層面,即完成文字辨識的工作。

綜合以上各學者的理論,在漢字識字的歷程中,視覺接受文字的刺激皆為首 要階段,因此探討視知覺與識字能力的相關實有其必要性。且依胡志偉、顏乃欣

(1995)所論「學習者會依賴多年習字與閱讀的經驗,來分析呈現在視覺系統中 的文字」。因此本研究選擇就讀幼稚園中班年齡的幼兒為縱貫研究起點,以期在 探討識字能力起始點時,將習字與閱讀經驗的影響降到最低。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