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康德美學對席勒的影響

壹、康德美學的思想背景

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是十八世紀啟蒙時代的哲學家,他的著作 充分表現啟蒙運動的理性批判精神,自他的三大批判相繼問世之後,促使整個啟 蒙運動達到高峰發展。第三批判《判斷力批判》(Critique of Judgment)一書對席 勒美育思想具有重要意義。他在《美育書簡》第一封信即表明:「我對您毫無隱 瞞,以下命題大多以康德的各種原則為基礎。」(Schiller, 1977:24)加上席勒的 各部美學都是在康德第三批判發表之後的五年內接續完成,此也充分地說明席勒 美學是深受康德影響。以下就康德美學的背景進行論述:

一、反映啟蒙運動的核心精神

啟蒙運動(Enlightenment Movement)是思想解放的運動也是歷史進步的運 動。也就是通過理性思考及科學知識的啟迪,提高人的自覺、自由和自律,建立 人性尊嚴和獨立判斷能力,以進行批判傳統封建社會的陋習和教會的腐敗。簡言 之,啟蒙運動的中心思想主要有三:第一,注重理性;第二,批判傳統;第三,

建立各領域的自然法則(Natural Law)。康德哲學思想受牛頓(Isaac Newton, 1643-1727)進步的自然科學所啟發,使康德以此為基礎作為尋找真、善、美的 自然法則,這些理想具體地表現在他的三大批判之中;另方面,法國啟蒙思想家 盧梭所追尋的民主自由的精神,表現出啟蒙時代對社會的期待,也讓康德為之嚮 往。在這兩個人身上顯現了啟蒙時期追求自然科學與民主社會的時代象徵,同時 也是引導康德在啟蒙時期的重要精神指標。

二、解決自然與自由的矛盾

康德1781 年的《純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和 1788 年的《實 踐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分別探討知識論的「真」和倫理學的

「善」的問題,造成現象與本體、理性與感性、形式與內容、自然與自由等種種 二元對立的產生。康德區別出這兩種領域的差異,認為道德世界和經驗世界的間 隙,理論上是藉由象徵主義的概念作為溝通橋樑,也就是藉由美感對象的觀念提 供一種道德理想的感性直覺(Hohr, 2002b:491)。

在1790 年所發表的《判斷力批判》一書的開頭,康德寫了一個概括他整個 哲學的導論,確立「判斷力批判」的地位。他說:「在自然的感性領域與自由的 超越性領域之間,一個深不可測的鴻溝被固定下來。通過理性的思辨運用,從前 一領域過渡到後一領域是不可能的,好像它們是兩個世界。前一世界對後一世界 絕不可能施加影響,但後者卻應該對前者有影響。『自由』這個概念便應該把它 的律令所提供的『目的』在感性世界裡實現出來,從而自然必須能夠這樣地被思 考著:它的形式的合規律性,至少對於那些按照自由律令在自然中實現目的的可 能性,是協調一致的。因此就必須有一個作為自然界基礎的超感性和實踐地包含 於自由概念中的東西的統一根基。雖然這個根基概念既非理論也非實踐地可得到 認識,因之沒有自己的獨特領域,然而它按照前一原理的思想樣態與按照後一原 理的思想樣態的過渡,都成為可能。」(李澤厚,1990:475-476)這個統一的根 基就是「判斷力批判」。

康德進一步指出,判斷力蘊含著人的不同心理機能,其中的理解力和想像力 擺盪在自然與自由、感性和理性、及現象和本體之間,讓處於自然世界和道德世 界有了對話的可能性,同時判斷力不屬於任何一方,因它具有獨立自由的特質,

得以溝通原本分裂的兩個世界。

三、批判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的美學

在康德之前有兩大派的哲學思想,分別是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這兩個派別 的美學主張引起康德的批判。康德以經驗主義美學家博克(Edmund Burke, 1729-1797)作為美學思考的起點,他認為經驗主義美學將美感還原為快樂

(pleasure)與痛苦(pain),是把複雜而精緻的美感範疇變得過於淺薄和偏狹,

進而提出美感乃是一種「精緻化的情感」(finer feeling),認為它之所以不同於經 驗主義的快感,在於精緻化的情感是具有知性層面的,其本身超脫任何利害關 係,對於對象的存有是無所欲求的「自由的快感」;經驗主義的快感是純粹由感 官所獲得的快感,它本身具有獨佔性,不可與人共享的,並且涉及利害關係,重 視美感對象的實際存在,忽視美感對象的存在形式,無法真正的理解美感的真 諦。例如,欣賞一朵可愛的花朵時所產生內心的愉悅和滿足與佔有它所產生的愉 快有根本的差異,惟有前者才是美感的,後者僅能說是一種快感,其會隨著時間 的消逝,快感也與之減少。理性主義美學以萊布尼茲—吳爾夫—鮑姆伽頓

(Leibniz-Wolff-Baumgarten)為代表,其將美視為一種完美(perfect)的概念,

把美推向形而上的思考,運用邏輯概念來判斷何謂美,忽略美感源於經驗的層 面,將美受限於某種理想的形式中,缺乏現實美感經驗的感受。康德認為理性主 義與經驗主義一樣,均走向一個極端,兩者對美的界說都有偏頗。

於是康德提出他的美學觀點,試圖在快感和完美的中間找尋平衡點。首先,

他認為探討美的問題必須回到人的主體來思考,主張當人在進行美感判斷時,人 的各種內在心理機能也同時都在發生作用,例如人的理性、理解力、想像力和感 性等,在進行美的分析同時扮演著重要的決定作用,他說美感絕非僅是像經驗主 義所以為的單純由感性對美進行判斷;也絕非像理性主義所認為的純粹由人的理 性來判斷美。康德細膩地觀察出,由於人的心理機能複雜性,使人在進行美感判 斷時,各種內在的心理能力呈現互動及交互影響的狀態,認為人的理解力和想像 力是彼此相輔相成,理解力的提升有助於刺激想像力,想像力又可促進理解的深

度,故人的美感是介於自然與自由及理性與感性之間,其將激發出美感的無限性 和可能性。

四、反映德國的精神提升運動

啟蒙運動在德國的發展是異於英法兩國,英國及法國自十七、八世紀起,富 有且強大的資產階級已漸形成,反觀德國卻要等到十九世紀才有所謂資產階級。

十八世紀德國仍是落後的專制封建社會,資產階級的力量是微弱無力的,無法像 英法發展出強大的資產革命運動,市民階級在經濟、政治上的軟弱性格,使得當 時代的德國缺乏具體的改革行動力量。正因受限於封建統制和落後困難的現實環 境,使得這些哲學家、文學家們將自己關在書房裡,不是讓行動而是讓精神作自 由的抽象飛翔,在深遠的哲學思辨以及激情的詩與音樂中,去達到和沈溺於現實 活動中的人所不能達到的空前高度(李澤厚,1990:10)。

正因為他們有這樣的共識:行動自由是以精神自由為基礎的。所以德國在這 一波改革運動中,將全部力量表現在精神文明的創造,在哲學、文學藝術、及音 樂等方面都有不凡的傑出成就。誠如在哲學方面,康德的先驗哲學批判了當時的 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兩大學派的傳統主張,大力宣揚「理性」和「批判」的啟蒙 思想,因而造成哲學界的哥白尼式的革命;文學方面,出現了萊辛、歌德、席勒、

海涅等大文豪,創造出文學史上不朽的歷史地位,其不只提升了德國精神文明發 展,更創造了文學史上的藝術高峰;音樂方面,有莫札特和貝多芬開創的浪漫音 樂運動先鋒。從歷史的角度看,不論是在哲學、文學、或音樂等領域的表現,背 後都是反映出啟蒙時代的根本精神,更反映出德國高度精神文明的成就。

貳、康德美學的內涵

十八世紀的德國處於文藝昌盛、啟蒙運動風起雲湧的時代,康德以主體美學

為中心,把他在美學上的見解表述在他的兩部重要著作裡,其中一部是1764 年 發表的《優美和壯美的觀察》(Observations on the Feeling of the Beautiful and

Sublime)和另一個是 1790 年的《判斷力批判》。在《觀察》一書他開宗明義就 感判斷的四項範疇,以進行美的分析。他總結出品味判斷(judgment of taste)就 是美感(aesthetic),而不能是邏輯範疇(logical)。因此美感判斷必然是主觀的

(subjective),也就是說人對於美感對象所感受到愉快或是不愉快,只能說是一 種個人偏好(Ugrinsky, 1988:137)。

一就「性質」(quality)而言,美感乃是一種「無關心的滿足」(disinterested satisfaction):所謂的「無關心」(disinterested)是能超越切身利害關係,與對象 是否實際存在無關,是種純粹的觀照;「滿足」(satisfaction)含有知性內涵,具 有心靈、精神層次的意義,與之相對的「快感」(pleasure)則缺乏心理層面的內 容,是一種「有關心」(interested)的主體偏好或個人心理滿足,其繫於美感對 象的實際存在和主體之間的利害關係,這是經驗主義和康德美學最大的分歧。接 著康德從區分「道德判斷與美感判斷」的不同來分析美感。他認為,道德判斷是 通過「理性」來判斷幸福是否符合善的目的;而美感不同於道德判斷的,美感乃 是一種主體的感官享受大自然的恩賜,不必受理性原則支配與自然法則的限制,

在本質上是一種「自由的想像」(崔光宙、林逢祺主編,2000:196)。康德認為 惟有既是感性又理性的人才享有美感愉快。由此可知,美感愉快充分體現人作為 感性與理性相統一的存在本質,美感既必須與對象的一定形式相關,是由對象的 形式引起的感性愉快,不能僅由主體的純理性意志所引起,所以必須與一定的「感

性對象」相聯繫;又因美感只與對象的感性形式相關,不是與對象的感性存在有

性對象」相聯繫;又因美感只與對象的感性形式相關,不是與對象的感性存在有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