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席勒美育思想中的人文內涵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席勒美育思想中的人文內涵"

Copied!
12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根據韋伯(Marx Weber, 1824-1920)對我們生活在其中的現代世界的說法: 這是一個理智主義理性化了的世界,一個「不知有上帝、也沒有先知」的世界, 一個「除了魅的世界」,在這個由知識之樹取食的時代裡,再也沒有任何世俗或 神聖的權威可以告訴我們「我應該如何生活」 、「人生的意義何在」 。在韋伯的觀 察中,必須成為職業人乃是現代文化人的命運。而在這一前提之下,是否意味著 完美人性的時代已然成為過去或是極可能一去不復返?在這樣的社會脈絡中,人 文教育還能發揮什麼樣的作用或是產生什麼樣的意義(張旺山,2005:72-73)? 教育終極目的乃在於培育身、心、靈健全的完整人格,對於現代人的心靈與 精神的迷失與困頓等之問題,必須回到教育上作深切的反省與檢視。在台灣的教 育生態中,強調升學、智識的教育氛圍有日益加強的趨勢,尤其近年來世界各國 強化學習競爭力的重要性,我國也難逃得過這股時代的潮流,多以擬定如何提升 國家競爭力作為教育的首要考量。1因此現今每一位學生所承受的課業壓力更加 沈重了,所學習的內容也多偏重於智識性教材,人文陶養的教育受到另一種極端 的忽視。 國內的國民中小學課程規劃的「藝術與人文」學科領域之基本理念在於:藝 術與人文即為藝術學習與人文素養,是經由藝術陶冶、涵育人文素養的藝術學習 課程(教育部,2002)。該課程強調以生活為中心、培養人文素養為核心的基本 理念,惟根據近年來國內相關研究顯示:該學習領域多未能充分掌握藝術與人文 課程的精神與意義,而流於淺薄與技術性的藝術學習。如莊連東指出的:在藝術 與人文領域的單元配合時,往往落入以往技術本位和菁英主義的藝術教育窠臼. 1. 近年來,歐美、亞洲的日本、新加坡、韓國等國家所推行的教育改革政策,莫不以提升學生基 本能力為教育著力的重點,其揭示了目前各國將教育方針,以指向以提升「競爭」 、 「卓越」為教 育的主要訴求。 1.

(2) 裡,配合的單元幾乎都是創作表現的面向,不但對於主題真正的內涵沒有產生緊 密而正確的配合,也無法讓兒童面對統整主題時能得到完整的內容,就藝術教育 學習的價值而言,亦有所偏廢(莊連東,2001:20)。張振成亦觀察到:藝術與 人文課程一直是九年一貫課程公佈至今最有爭議的一個學習領域,反彈與排斥力 亦最為強烈,尤其是音樂教師們一方面疑慮以生活藝術為主體的學習方式,將如 何建構學生的音樂能力;一方面又得隨時為跨過學科門檻,向視覺、表演藝術學 科取材,而忐忑難安。雖然歷經多年的觀望與調適,如何有效整合與進行藝術與 人文領域教學,仍是許多藝術類教師心中難以承受之重(張振成,2005:168)。 陳錫祿更統合近年來的文獻研究發現而指出:部分教師對於生活課程中的藝術學 習問題,一方面受限於教師本身的專長,另一方面其教材由於與其他領域相統整 而簡化,因而對於能否落實課程改革的理想頗感憂心。面對此一困境,如何建構 生活課程全方位的藝術學習內涵,真正以學生為中心,落實人文素養的培育,乃 是學界與藝術教育普遍重視的問題(陳錫祿,2005:74)。國中表演藝術教師林 建男亦指出他在教學上面臨的困境與難為:不可諱言,臺灣在升學主義的迷思 下,藝術教育的課程容易成為被擠壓、被犧牲的對象,即使九年一貫課程中每週 有三堂課的藝術與人文課程的安排(視覺藝術、音樂、表演藝術) ,但課程內容 往往只是淪為配課的情況,或是由非專業教師授課,其他科目也存有相同的現象 (林建男,2006:66-68)。 綜上所言,目前國內藝術與人文課程發展的困境可歸納為幾點:第一,藝術 教育淪為「技術本位」的學習內容,並非以人為本位,缺乏人文內涵的教育意義; 第二,各門藝術教師缺乏整合的能力,仍停留在技術層面的整合困難上,而未能 掌握藝術的人文內涵,達到確實的課程統整;第三,智識教育氛圍的強化,使藝 術與人文領域較無發揮的空間,僅淪為次要性科目。在這些問題意識之下,如何 解決當前藝術與人文課程的發展困境,及如何在這崇尚智識教育的時代中推行人 文教育,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嘗試通過席勒美感教育思想中所蘊涵的人文思 想,提出藝術人文化、人文藝術化的教育理想,以解決目前藝術與人文領域所缺. 2.

(3) 乏的「人文」部分。依崔光宙對席勒《美育書簡》第二十二封信所做的詮釋:. 培養完整人性和精神自由是要透過各種藝術來進行。藝術各有不同的類 別,如音樂是時間藝術、繪畫是二度空間藝術、雕塑和建築是三度空間藝 術、詩歌是觀念藝術、戲劇是綜合藝術。這些藝術雖然使用完全不同種類 的創作形式和媒介,但它們所要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卻是完全相同的。一 言以蔽之,即是「以形式消除素材」。2. 席勒這裡所說的「形式」是指人的心理機能,而「素材」即是指各類藝術中 所蘊含的人文內涵;對康德而言,形式是空的,它只是形式上的分析,但對席勒 而言,藝術不只有空的形式,而是同時有形式與內容兩者。席勒認為這些表現不 同的人文內涵若回歸至人的內心時,將解除了其間的歧異,而成為統一的精神意 涵,這也就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意思。依據席勒這個看法,充分展現「人 文教育」最深處的精神本質,亦即藝術是以人的天性作為依歸的立論。本文即是 想嘗試通過席勒對藝術與人文思想之見解,為當前國內藝術課程所面臨的困境, 提供解決之道。 回顧藝術與人文領域在剛開始施行時,曾遭藝術教育界之質疑與反對,有論 者認為:藝術是一種專業,人文是通識和文化素養,兩者怎可混為一談。從教育 學術的角度來看,此種看法有其道理,但思慮並不整全。因藝術教育又可分為「專 家的教育」(Education for specialist)和「普通人的教育」(Education for all) 兩類,前者以培養專業技巧、知能和精神為主,在性質上自然應與通識教育有所 區隔。然而後者以培養欣賞能力為主,藝術欣賞和音樂欣賞並非一種特殊的專業 「技能」,它本身就是一種人文素養。因此「藝術與人文」之學習領域,從培養 藝術專業的角度而言,或許大而無當,缺乏重心;但從普通教育立場而言,卻是 切中時弊、正本清源之名(崔光宙,2000:2)。研究者認為「藝術與人文」領. 2. 此處乃援引崔光宙教授在民國 95 年師大教研所開設的「教育美學」這門課的上課講義內容。 3.

(4) 域,實則包含了兩個概念,一是「藝術教育」 (Art Education),另一則是「美感 教育」 (Aesthetic Education) 。前者注重藝術教學問題的探討;後者則以促進個體 感性與理性和諧的發展為目的(梁福鎮,2001:13)。亦即通過藝術教育的視覺 藝術、音樂、表演藝術等欣賞與體驗的過程,促使學習者體驗藝術傳達給人的精 神內涵,進而提升美感心境,達到人文素養的教育目的,是故,藝術與人文領域 是以「美感教育」作為核心價值-培養個體和諧、完整的人性發展,而透過「藝 術教育」作為實現人文素養之途徑。 就「美感」的字源與其歷史發展來看,「美感」(aesthetic)一詞是源自於希 臘文。希臘人用 άίσυησις,這個字表示「感覺的印象」,再加上 νόησις這個字來 表示「思想」,這兩個名詞各有其形容詞的形式,即和 αίσυητικός 和 νόητικός分 別表示「感覺的」和「理解的」(劉文潭譯,2005:384)。因此在古希臘字源 中的「美感」有雙重意涵,即包括感覺及思想,也就是美感不只是感官的感受, 而是一種蘊含某種「思想」的過程。而若考究中西古代經典,美感觀念的萌芽有 其源遠流長的歷史傳統。在柏拉圖的四十四篇對話錄中,「大西比亞斯篇」 (Greater Hippias)、「伊雍篇」 (Ion)、「饗宴篇」(Symposium)、「共和國篇」 (Republic) 、「費德羅斯篇」 (Phaedrus)和「法律篇」 (Laws)中,都蘊藏著豐 富的美學和美育思想。中國先秦時代的禮記樂記篇,則集周代禮樂文化的精華, 以「禮」為「理之不可易」、「樂」為「情之不可變」,彰顯感性與理智相和諧的 全人格美育觀。美育觀念雖在兩千前年便已經萌芽,但「美感教育」(aesthetic education)一詞的正式出現,卻在十八世紀末為詩人席勒《美育書簡》(On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Of Man in a series of letters)一書中首次提出(崔光宙,1991: 1-2) 。席勒美感教育中所追尋的人性與教育理想,是從古希臘時代的人文思想中 所獲得的精神啟發,而在他的美育思想中描繪出一個完整的人類圖像,並有系統 性地談論有關於「人」的一切美感教育的問題,這個「人」標示著「完整人」的 教育理想,身為詩人的席勒相當重視藝術所蘊涵的教育價值,在他的美育思想中 更嘗試把藝術與人文的概念做了深刻性的連結,進而提出「美感教育」這個核心. 4.

(5) 概念。 席勒延續古希臘羅馬的人文精神,進而提出他個人的美育見解,其文本中充 滿著人文的基調,無處不顯示他對人性的終極關懷。更由於他所處的特殊歷史情 境,直接促使他付諸行動,完成了歷史上首部美感教育的專論。在席勒所處的十 八世紀末之歐洲,發生了兩件重大的歷史事件,分別是法國大革命和英國工業革 命。席勒認為這兩件事件的發生是象徵近代「人性分裂」的明證,顯露出近代精 神文明的危機。他批判法國大革命的情況是,人在還缺乏「精神自由」的情況下 就濫用「行動自由」的權利,致使原先追求的精神自由的運動演變為野蠻的暴民 革命,其徹底地暴露出人獨重「理性」發展的局限性,在根本上違背了啟蒙運動 的原初精神。因此他認為過度彰顯人的理性作用而忽略人有情感力量,是導致理 性難以發展完全的主因;他並將近代人性分裂的原因歸究於近代社會過度強調專 業化(overspecialization)的後果,而造成人的自我疏離(alienation) ,形成一個 個斷片而非完整的人(Simons, 1981:16)。基於此,席勒主張必須通過「美育」 方能培養完整人和精神自由的人,並且認為時代的精神改革必須回到最根本的人 性來做處理,一切的社會改革應建立在更好的人性基礎之上;而完美人性的基礎 則建立於「文化素養」的提升。3席勒將這偉大的時代使命交付給藝術,如在第 二封信所明白表述的:. 藝術須超越現實,以加倍的勇氣超越需要,因為藝術是自由的女兒,它只能 從精神的必然性而不能從物質慾望來接受指導。在現時代,慾望佔據統治地 位,把墮落的人性置於它的專制掌控之中(Schiller, 1977:26)。. 席勒認為唯有藝術才能給人以自由,如他說的「美是自由的外在顯現」這句. 3. 強調競爭的基本概念是來自人們心中的恐懼,恐懼於現實的困境和需要的滿足,於是強調競 爭的結果必然導致強調專業化,而強調專業化即等同「不完整」,自身的不完整必然造就了自我 疏離的悲劇,而我們明白精神自由的人才能免於恐懼,方才能成為「完整」,故我們可透過藝術 來達成,因為藝術能超越現實及超越需要,而這就是恐懼根本的源頭,因此席勒所認為要回到最 根本的人性來做處理,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便是要面對人類內在深層恐懼的問題。 5.

(6) 話,其表述了藝術作品即是以精神自由為其使命。這部分我們在第四章會深入的 討論之。 席勒美感教育具有跨越時代的精神,他對人性的理解有精微的探究與分析, 以其自身豐富的文化素養為基礎,對人的概念進行不同面向的思考,符合「人文 素養」的三大核心內涵,即哲學思考的深度、歷史視野的廣度和文學情感的強度, 4. 席勒的創作領域跨足了哲學、歷史、及文學三大人文科學範疇,足以證明席勒. 是位深具豐富人文涵養的代表人物,這也是其他美學思想家較難與之比美之處。 對於二十一世紀精神文明失落的今日,席勒美感教育中的人文內涵有其重要啟 示,當前國內九年一貫課程所實行的藝術與人文領域,即是強調此一觀點,希望 透過藝術教育以提升學習者的人文素養,以確保其人格發展的完整,而在席勒美 育思想中即有提出相當多的精采論述,可供國內藝術教育發展之參考與啟示。 目前國內研究席勒的學位論文有十一篇,可分三類,第一類是研究戲劇文學 理論,有七篇;第二類是研究道德理論,有三篇;第三類是專論美感教育,有一 篇。其他的散見於各家期刊,多以討論文學、戲劇為主,專論席勒的美育思想的 論述為數不多。其中較有系統論述席勒美感教育的碩士論文是彭鈺君在 1999 年 完成的《席勒美育思想之研究》,其研究材料的範圍從 1785 年到 1795 年席勒所 完成的數十部美學著作為探討的內容,該文廣泛性的概論席勒美育思想,提供後 人有基礎性的認識及瞭解,同時也留下可繼續深究的空間。 有鑑於此,本文試圖延續前人對席勒美育思想的研究,縮限研究材料的範 圍,將重點放在席勒美育思想較為成熟時期的兩部著作,即《美育書簡》和《論 素樸的詩與感傷的詩》 (On the Naïve and Sentimental Poetry) 。嘗試重新詮釋理解 席勒美育思想中豐饒與深刻的人文內涵,故歸納本研究的重點如下: 一、從席勒的生長背景,探究他精神傾向的發展成因,包括家庭背景、求學過程、 及創造歷程,如何造就席勒深具人文關懷的性格; 二、對席勒所處的十八世紀時代背景的觀察分析,包括啟蒙運動、法國大革命、 4. 此為崔光宙教授在〈教育美學的意義〉一文中所提出的觀點。取自 http://www.nhlue.edu.tw/~visual/2006arted/file/book/1-2.pdf 6.

(7) 英國工業革命、狂飆突進運動等事件,探究構成席勒撰寫美育思想中對人文議題 關注的主要成因; 三、透過影響席勒最重要的兩個人-康德和歌德,瞭解席勒如何在這兩人思想激 盪之下,將之融合與超越,而建構出他那豐富人文內涵的美育觀; 四、將席勒對人性的概念分為三個向度做意義詮釋,分別是:人的自然有機體向 度、人的心理向度、及人的藝術向度。第一個討論的是「自然」中的人文內涵; 其次探究的是創造人文活動的「主體」 ;最後是說明人文的「創造活動」之內容。 五、對人文精神的歷史溯源,並連結至席勒美育思想中核心之人文內涵,分別論 述席勒提出的「自然」 、「自由」、及「遊戲」等思想觀點,逐步勾勒出席勒人文 內涵的完整圖像; 六、最後總結席勒美育思想中的人文內涵,提出結論與建議,並以此作為解決當 前國內藝術與人文領域發展困境的解決之道。 由上述的研究動機與重點,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認識席勒生平及美育思想背景。 (二)探究席勒美育思想的人性概念。 (三)探討席勒美育思想中的人文內涵。 (四)提出結論與建議。. 7.

(8) 第二節. 研究資料與方法. 依據上述的研究目的,對於研究材料的範圍及研究方法的使用,本文以三個 部分來說明之:. 壹、直接資料與間接資料. 本研究的直接資料主要是採用席勒較後期成熟的美學著作,即《美育書簡》 (1793-1794 年)和《論素樸的詩與感傷的詩》 (1795 年)兩本為研究重點,從 中挖掘席勒對美育提出的精闢見解,以瞭解席勒美感教育之精神底蘊。本文參考 的直接資料主要是以 Reginald Snell 在 1977 年所發行的《美育書簡》英譯本為主; 中譯本則以徐恆醇譯的《美育書簡》繁體字版本為參考範本。另一部美學著作《論 素樸的詩與感傷的詩》是以 Julius A. Elias 在 1975 年發行的英譯本為主;中譯本 則以張玉書編的《席勒文集 VI》為參考資料。因席勒本身為文學家,故一般的 哲學書籍較少將他的思想納為哲學體系,而其美學思想的評介大多散見於美學史 書籍中,故研究者多透過西方美學史相關著作,獲得間接資料,以朱光潛《西方 美學史》 、Martinson 在 2005 年編輯出版的《A companion to the works of Friedrich Schiller》 、及 Ugrinsky 在 1988 年編輯出版的《Friedrich von Schiller and the drama of human existence》中第二部分所探討的〈History, philosophy, and the human condition〉作為研究的間接資料,其餘則參考國內外研究席勒美育思想相關的期 刊文章。. 8.

(9) 貳、研究資料的內涵. 一、《美育書簡》的內涵說明. 第一封信到第十封信屬於第一部分,談論「美育思想背景」,席勒在第一封 信就坦白表明,他的美育思想是以康德第三批判《判斷力批判》為基礎的,也就 是他的美學基本立場是與康德一致的,尤其是對美的分析之部分,區別出與經驗 主義及理性主義美學主張的差異,而席勒更進一步將美學的觀念運用在教育領 域,作為促進社會文化改革的方針。文中席勒通過法國大革命及英國工業革命的 歷史事件進行近代人性的分析,得出人尚還缺乏「文化教養」的結論,他認為必 須透過美感教育才能培養人性的均衡發展。席勒美育思想在根本上是呼應了啟蒙 運動的核心精神,也就是強調社會全面性的改革之理想,他認為美感可促進知性 明晰、情感活躍、思想自由和行為莊重,最後達到改善社會風俗的目的。 第十一封信到第十八封信為第二部分,談論「人性統整」的可能性,首先他 提出人有兩種內在的心理機能,一個是感性,另一個是理性,完整的人格應該是 感性與理性都能獲得充分的發展,通過「美育」使得兩種衝動的力量各自設限, 使人的感性更具豐富以及使人的理性更具自由。如他在第十三封信所言:「教養 的任務有兩個:首先提防感性受到自由的干涉,其次是提防人格受到感覺力量的 支配。通過培養情感功能來達到第一個任務,通過培養理性而達到第二個任務」 (Schiller, 1977:69)。席勒進一步指出,感性衝動的對象是「生命」 (life),形 式衝動(理性衝動)的對象則是「形象」(shape),通過「遊戲衝動」可使感性 衝動與理性衝動獲得均衡發展。席勒還依據教育對象性格的差異而提出以不同的 美來教化完整的人性,他說融合美(melting beauty)可使人的精神適時放鬆,得 以教化僵固的性格;振奮美(energizing beauty)則可使人的精神適時緊張,得 以教化弱軟的性格。換言之,通過美可把感性的人引向理性的思維;把理性的人 引向感性的世界。. 9.

(10) 第十九封信到二十七封信是第三部分,提出美感教育最終目的是達到「精神 自由」,在感性與理性各自堅守自己的界限,保持心理力量的平衡,而成為「完 整的人」,進一步朝向「精神自由」的境地,故精神自由是不受感性與理性兩種 力量的束縛,彼此都保有充分的獨立與自由。席勒主張人格完整是精神自由的基 本前提,他在第二十封信說:「當人是完整的,並且他的兩種基本衝動已經發展 時,人才開始有自由可言。只要人還是不完整時,他的兩種基本衝動將有一種被 排除,那麼就沒有自由。運用各種手段來使人恢復他的完整性,便可以恢復自由」 (Schiller, 1977:97) 。唯有通過「美感教育」使人性獲得完整,人開始有自由。 席勒嘗試從人性中尋找美的根源,即「美的性格」。他深切地感受到美感狀態可 說是上天賦予人類最美好的事物,可說是「人性的禮物」 (the gift of humanity), 而美感狀態的培養必須透過「藝術」來達成。最後席勒為他的美育思想提出結論, 即美育目的是培養自由公民及促使社會達到和諧統一。. 二、《論素樸詩與感傷詩》的內涵說明. 席勒另一重要的美學論著《論素樸詩與感傷詩》仍延續《美育書簡》的核心 精神,進行人性分析及強調美感教育的重要性。在此論著裡席勒運用他最熟悉的 文學領域—即詩歌,來延伸思考古希臘詩人及近代詩人的差異。朱光潛認為,古 代人與近代人在心理情況上的對比一直是席勒在長期中深思熟慮的一個問題。該 問題從溫克爾曼(Johann Joachim Winckelmann, 1717-1768)和萊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 1729-1781)提倡研究希臘文藝以來,特別是在浪漫運動逐漸露 出苗頭以後就日漸顯得尖銳。人們逐漸意識到近代人的心理習慣、道德習俗、文 學藝術乃至於一般文化和古希臘都大不相同,因而誰優誰劣的問題以及如何繼承 古典遺產的問題也都跟著來了。這是一種新喚醒的歷史意識。歌德單純地從感性 出發的藝術性格與席勒的徘徊在於詩與哲學之間的性格對比,使席勒自覺相形見 絀。他從自己的限制去診斷近代詩人的病根,他羨慕歌德,羨慕古希臘,認為回. 10.

(11) 到他們所表現的那種人格與自然的統一,感性與理性的統一,是近代詩的唯一出 路。而《論素樸的詩與感傷的詩》即是在這種認識和信念之下寫成的(朱光潛, 2001:109-110) 。席勒從人對自然的愛出發,他所理解的自然是具有廣義性質的, 其包含外在自然與內在自然。 席勒試圖從自然找尋人性美的根源,他認為「自然」呈現出一種內在與外在 的和諧狀態,從古希臘人與自然還是處於統一體的範例中可獲知,他們的內在自 然即感性與理性仍是處於和諧狀態,這時的人體驗到為人的快樂,在自己身上就 可以認識到自然,故古希臘詩人是象徵健康、完整的人格。而近代人卻是相反, 他們與自然已分裂,對自然的依戀就像是病人渴望健康那般的情況,對於他們而 言自然變成了一種「觀念」,這就是產生了近代感傷詩人的原因。由於近代人失 去了原有的「完整性」和「潛能的無限性」 ,席勒認為若要恢復原有的人性和諧, 必須通過文化教養使人回到自然,恢復人性的完整與自由。文中席勒以人對自然 的天性愛好為基礎,得出人性和諧的美與善之本源,通過美感教育可使分裂的近 代人獲得內外在的和諧及統一。換言之,席勒認為藝術形式的美感經驗比其他東 西更能用來喚醒人的道德本質,使其意識到這是人性所獨有的特徵(Bullock, 1985:98)。. 參、研究方法. 本研究係採用當代詮釋學者嘉達美(Hans-Georg Gadamer, 1900-2002)所提 出的詮釋觀點作為研究方法。嘉達美認為理解就是一種歷史事件,理解者本身則 位居歷史的一環,融合過去與現在的視野。本研究依循著嘉達美認為「理解」所 包含的重要概念為主軸(賈馥茗、楊深坑主編,1993:74-76):. 一、先前判斷或視野 本文嘗試對席勒的家庭背景及求學經驗做理解,以掌握他美育思想中人文精. 11.

(12) 神的萌芽,並從席勒所處的時代背景及與他有關的重要人物-康德及歌德,開始 進行理解活動。而對席勒意識背景的探究是構成研究者對其思想的先前判斷,以 求能深入其思想脈絡中,梳理出其人文思想的發生源由與進程。. 二、視野交融 在理解詮釋的過程中,研究者帶著自身的生活經驗與世界觀與席勒的人文思 想進行對話,在前後交互作用的歷史中,透過對話的運作融合席勒的思想與研究 者的現代視野,以窮究其思想之真實意義理解,並重新詮釋出新的歷史意義,其 展現在互為主體性的不斷對話過程裡。. 三、影響史的意識 以席勒生平背景作為研究者對席勒人文思想的先前判斷,其導引理解,亦即 在理解詮釋之前,必需對席勒所處歷史背景有先前認識,此觀點強調理解的歷史 性,以「影響史意識」(強調人對自身存在的歷史性的體驗,包括我的求學與生 活經驗)作為時間距離的橋樑,將理解者(研究者)與被理解者(席勒人文思想) 置於同一個歷史之流中,透過對話形成過去與現在的視野交融,從而達到意義的 重新理解與詮釋。. 12.

(13) 第二章 席勒生平與美育思想背景 德國哲學家費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 1762-1814)曾堅定有力地說道: 「上帝把海洋給了英國,把陸地給了法國,但是卻把思想的天空留給了德國。」 (引自傅佩榮,1995:65)當時的英國和法國的經濟及政治條件均優於德意志, 這兩個國家早已有先進的經濟及民主的政治發展,而德意志卻還只是個由三百多 個小公國所組成的國家,其處於分裂且專制封建的政治型態,無強大的資產階級 力量,未能像英國發展工業革命及法國的政治革命運動。但相對地,德國卻在哲 學、文學、及音樂等方面造就出十八世紀偉大的精神文明高峰。席勒即是出生於 此時代,他的詩歌、戲劇及美學是德國精神提升運動的傑出作品之一,其豐富的 人文思想之孕育與其生長背景、啟蒙運動思潮、康德美學及歌德藝術觀有著深刻 且不可切割的淵源關係。. 第一節. 席勒生平. 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Schiller, 1759-1805)不僅是一位偉大的詩 人,也是一位優秀的思想家、以及進步的人道主義領導者。他是康德的門徒,但 不是他的盲目追隨者,他將康德哲學應用於他實踐性的生命裡,充分展現在一個 屬於他自己的道路上(Carus, 1905:1) 。他的人文精神與他的成長背景有很大的 關係,以下從他的成長背景、求學經驗、及創作歷程分別探究之。. 壹、人文精神的萌芽. 席勒出生在符騰堡公國(Württrmberg)的小城馬爾巴哈(Marbach)。父親 曾擔任准尉、軍醫和植樹官,母親是全職的家庭主婦,家庭經濟狀況不算富裕, 僅能供給一個家庭過簡樸的生活。席勒童年時期,由於父親工作性質的關係,必. 13.

(14) 須經常遷移各地,這種不固定的生活形式,不利於席勒接受完善的教育,儘管如 此,他父母的樸實天性彌補了其所處於世故的環境及有限的知識學習,他們有著 憐憫心、謙遜、誠實、謹慎,和真誠的性格,深刻地照耀在他們的孩子席勒身上, 幼年的席勒在一個充滿愛與溫暖的家庭中健康長成,奠定了他日後充滿人文關懷 的精神傾向,就某一程度而言,這要歸功於家庭教育對他所造成的影響(Carlyle, 1845:3-4) 。往後幾年,席勒回憶起童年生活,他感到自己那時候是幸福美好且 簡單寧靜的。幼年時代的席勒是在充滿愛與關懷的家庭教育中長成,其奠定了席 勒他那人文關懷的早期性格。 席勒八歲時就讀當地的拉丁學校,學習宗教、拉丁文、希臘文、希伯來文以 及德文。直到 1773 年,在違背席勒和家人的意願之下,席勒帶著沈重的心情被 迫進入由符騰堡公爵卡爾.歐根(Karl Eugen, 1729-1793)所創辦的卡爾學院 (Karlsschule)就讀,這所學院原初為訓練軍人的機構,後來改制為專門培養各 種專業人才的學院,招收的對象主要是軍官的後嗣。席勒在卡爾學院求學有長達 八年的時間,受到嚴格的紀律和瑣碎的規定所束縛,學院裡的學生都被嚴禁離開 學校,沒有人身自由可言,親友探訪的時間嚴格受到限制,並且隨時有人監視著, 這裡一切的規定,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能培養出對公爵盲目盡忠的情感,和養成良 好的生活紀律。詩人舒巴特(Christian Daniel Schubart, 1739-1791)更將這所學 院稱之為「奴隸養成所」 (salve plantation)。在這一段求學的時期,深刻地影響 了席勒日後堅決反抗專制政治的叛逆精神,而在他的文學作品裡表現出對專斷政 治和獨裁統治者充滿敵意和鄙視的題材。 儘管卡爾學院是一個如此封閉、專制的學校,但它所開設的課程和鐵的紀律 相較而言,卻是顯得相當開放、多元和自主,它提供若干的專業科目,讓學生能 自由選修,以獲得某科目的專業知能。席勒一開始選讀法律,後來轉讀醫學。為 了能使這所學院在德意志能受到羨慕的眼光,卡爾.歐根公爵極盡全力聘請國內 最優秀的師資來此任教,目的是要使學院的學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品質,在這裡 可學習到希臘文、拉丁文、法文、英文、古典神話學、神學、哲學、歷史、文學、. 14.

(15) 自然、化學、植物學和數學等多樣的學科,這些課程的學習提供了席勒在往後文 學創作上的豐富知識基礎。值得一提的是,卡爾學院的教師 Abel 更把當時代最 進步的美學、道德哲學和文學討論教授給這一群學生,使他們能接受最新的思想 刺激,所以當代的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吳爾夫學派(Leibniz-Wolff school)、英 法的新興哲學、以及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 、歌德等文學作 品都是他們上課的教材(Sharpe, 1991:7-11) 。由此可知,在卡爾學院裡雖然充 滿著嚴厲的紀律管束,相對地,也提供給席勒有機會吸收到最進步的哲學思辨, 促使席勒並沒有因為在這種缺乏形體自由的環境中,而失去追尋生命的精神自 由,反而激勵他有更堅定的決心,在德意志走向民主、自由及統一的艱辛道路上, 勇於付出更大的努力與心血,這也不能說不是卡爾學院所帶給席勒的積極影響。 在 1779 年,席勒完成他第一個學位論文《哲學心理學》(The Philosophy of Physiology) ,評審委員並沒有讓席勒的論文通過,主要的原因乃是他大膽地反駁 傳統權威,這個結果致使席勒必須繼續多留在這所學院一年,這是令席勒所感到 痛苦和不願的。次年,席勒提出他的第二個論文《論人的動物性和精神性的關係》 (An Essay o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Animal and Spiritual Nature of Man)終於 獲得通過。畢業之後,席勒擔任斯圖加特(Stuttgart)的軍隊外科醫生,由於席 勒未能取得醫師的證書,其職位就像護理人員一般,這是一份薪水微薄和社會聲 望低的工作。席勒瞭解到公爵為他所安排的一切,將會是像奴役般的令人厭惡的 生活。於是他展開了逃亡的生活,勇敢地去追尋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盡情地去 發揮自己在文學和哲學方面的才華,這些成就在他往後的豐富著述的作品中,獲 得了印證。. 貳、人文精神的創作表現. 席勒早期第一部戲劇作品是《強盜》 (The Robbers) ,在還是卡爾學院的學生 時就開始撰寫,主要是通過兩個結怨兄弟的故事,來歌頌一個向全社會公開宣戰. 15.

(16) 的豪俠青年。這本劇作於 1781 年完成,以匿名的方式在國外發行,很快地就引 起曼海姆(Mannheim)民族戲院導演達爾貝格(Dalberg)的注意,這部戲劇首 次公演就獲得如雷的掌聲,根據當時演出後的情景是: 「每個人暴著火的眼睛, 握緊拳頭,雙腳把地板跺得震天價響,嘶啞的歡呼!不相識的人們彼此擁抱,彷 彿在這亂紛紛中,一個新的宇宙即將誕生。」這部劇作喚起德意志開明人士的熱 情回應,同時也是作者席勒對德意志封建制度最直接的指控(林欣白譯,1969: 9) 。接著,席勒繼續發表他另一部劇作《斐斯柯》 (Fisco) ,而二次前往曼海姆, 在他回來之後,卡爾.歐根公爵以擅自前往「異邦」之罪,將席勒處以兩星期的 禁閉,並且嚴禁他繼續創作。符騰堡這個封閉又專制的公國,對席勒的種種限制, 使他終於受不了這裡的一切束縛與壓迫,決定和他的音樂家朋友希特萊喀 (Streicher)一起逃出符騰堡,到曼海姆發展文藝活動。之後,席勒的另一部傑 出作品是《陰謀與愛情》(Intrigue and Love),這部戲劇的核心主旨是針對腐朽 黑暗的專制統治社會作更深刻的揭露和抨擊,該著作的傑出表現促使席勒青年時 代的戲劇發展達到高峰。在《強盜》和《陰謀與愛情》這兩部戲劇的內容裡,都 突出地表現出新興資產階級對封建專制主義的強烈憎恨和反抗,刻畫了受壓迫的 市民和資產階級對德意志專制主義的諸侯的挑戰,抒發了新興資產階級對自由的 渴望和對社會改革的嚮往(杜美,1995:155) 。這兩部劇作是席勒在狂飆突進運 動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同時象徵席勒人文思想的理想性,並直接通過戲劇的創 作表現,而突顯出他最核心的精神意向。 在 1784 年,席勒創辦《季節女神》 (Die Horen)雜誌,作為對封建專制社 會批判的發聲管道,原初席勒希望這個雜誌能為他賺進每年一千塔勒,但這雜誌 賣得並不好,而使得他落入了負債的困境。隔年,來自薩克森州(Saxony)的富 有官員克爾納(Christian Gottfried Körner, 1756-1831)和他的一些朋友們,寫信 給席勒表達了他們的激賞與支持,願意提供席勒在萊比鍚(Leipzig)生活所需的 一切費用,於是席勒接受這熱情的邀請而來到了萊比鍚,在這裡席勒獲得許多友 誼的支持和鼓舞,這期間他寫下了著名的詩歌《歡樂頌》 (Ode to Joy)來歌頌友. 16.

(17) 誼力量、世界和平、以及人的良善,該詩歌顯示出在充滿愛的理想世界裡的年輕 活力和想像。當時代的音樂才子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更 依據這首詩的詞來譜曲成為第九交響樂,使其為永垂不朽的經典作品。之後席勒 所著述的《致克爾納論美的信》裡的七封信,是與克爾納分享他對於美的觀察與 見解,這是席勒探討美學的首部論著。 在萊比錫停留了三年的時間之後,席勒察覺到自己需要透過更紮實的哲學基 礎和刺激,來使他的作品更趨於完美,因而決定離開萊比錫。於 1787 年六月二 十日他搬到威瑪(Weimar) ,這裡是德國文人雅士聚集地,當時文壇的著名人士 赫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 1744-1803)、魏蘭(Christoph Martin Wieland, 1733-1813)及歌德等人都居住在此。於是席勒在這裡展開了他豐富的文藝活動 及結識這裡的文人,在這之後的十年他沒有任何的戲劇作品,而開始專心認真地 研究哲學、美學和歷史。於 1789 年,席勒的首部歷史作品《尼德蘭叛亂的歷史》 (History of the Revolt of the Netherlands)受到驚嘆的目光,而由歌德推薦到耶拿 大學擔任歷史系教授。次年結婚。由於教職工作的繁忙,加上當時席勒仍有許多 文學任務在身,導致他終於病倒,在無可奈何的狀態下又累積了新的債務,讓他 無法安心休養病情,後來因病重的消息傳到了丹麥,其中的一位席勒支持者,詩 人巴格森(Baggesen, 1764-1826)便將這消息轉告丹麥王子克利斯坦(Prince Friedrich Christian von Schleswig-Holstein-Augustenburg, 1765-1814) ,他獲知席勒 貧病交加的生活狀態,便決定提供為期三年給予每年一千塔勒的津貼,使得席勒 暫時免除了財務上的困擾,他的疾病也漸漸復原。因為這個契機促使席勒能順利 地專心進行美學研究。這時期他創作了一系列分析悲劇的論文,如《論優雅和尊 嚴》(On Grace and Dignity)及《論崇高》 (On the Sublime)等,也完成另一部 歷史作品《三十年戰爭》(History of the Thirty Years War) ,和兩部重要的美學著 作即《美育書簡》及《論素樸的詩和感傷的詩》等。 依歌德的話來說,「自由」這觀念貫串席勒所有的美學論文和專論,它甚至 經常鼓舞他的文學創作。在席勒的美學思想中,美與自由這兩個觀念是密切連結. 17.

(18) 起來的,詩人的美感理想與社會和道德理想也是密切連結起來的(林欣白譯, 1969:27)。席勒最主要的美育思想集結於《美育書簡》和《論素樸的詩和感傷 的詩》這兩本著述中。前者是寫給丹麥王子一系列的書信共有二十七封,討論有 關於美感教育的問題,它是美學史上第一本討論美感教育的專書,探討如何由實 踐美育而達到社會的全面改革之理想。該著作的問題中心是:藝術如何促進真實 的人類自由之理解?而在這樣巨大的問題之下,必須再進一步問:美感領域如何 與道德產生關連?藝術作為人類活動的意義為何?康德哲學給予了席勒思想的 架構,以及提供了明確關鍵性的見解,促使席勒嘗試去回答這些問題(Martinson, 2005:149) 。在本書中他更提出了具有系統的人文思想,展現於他的藝術見解上。 另一部《論素樸的詩和感傷的詩》則是席勒針對人文的創造活動進行分析與探 究,他首先從古今社會結構的差異所產生出兩種不同類型詩歌,分析出古希臘詩 歌是象徵健康、完整的性格;而近代詩歌則是象徵感傷、分裂的特質。因古希臘 詩人與自然是合而為一;而近代詩人卻與自然一分為二,他從「人與自然」的關 係中突顯出其間的差異。一言以蔽之,席勒希冀透過古希臘詩歌與近代詩歌的對 比,而突顯出他所強調的古典人文精神為何的中心思想。 在 1795 年後,席勒繼續創作詩歌,此時是他的詩藝創作才華的高峰,他大 部分的詩都是哲理詩,在每首詩裡都包含著一個哲學的原則,席勒對於詩人的任 務有著崇高的期待,因他深信詩人的任務不只是娛樂大眾,而是能傳達、教導、 和提升讀者的人文素養,這個精神與他在美感教育中的立論仍是一脈相承的,充 分彰顯人文思想的意旨。他把改革時代的偉大任務交給藝術家們,並賦予「藝術」 偉大莊嚴的形式,這是他在文學上最高的表達方式。如席勒說的:這枯燥乏味的 世界抑制我們潛能的完整發展,惟有在理想的、真理、和美的領域中,我們才能 避免現實束縛的力量。他把這些觀念表達在詩篇裡,如《理想生活》(The Ideal Life)、《舞蹈》 (The Dance)等作品中。席勒對於藝術的實踐見解,實則是受歌 德藝術表現的啟發與影響。在 1794 年到 1805 年期間席勒和歌德展開密切的文學 合作,對於兩人在文藝上的表現都有良好的影響。他與歌德合作寫了四百多篇箴. 18.

(19) 銘體諷刺詩,即《克塞尼恩》 (Xenien) ,主要是針對庸俗的啟蒙學者、胸懷狹隘 的神學者及浪漫主義者(即耶拿學派)所給予的批判(林欣白譯,1969:29)。 此外,兩人的合作也促使彼此邁進另一文學發展的高峰,開創浪漫文學及古典文 學的先河。另方面,在停頓了十年的戲劇表現,於 1798 年之後,席勒再次展開 他的戲劇創作,主要的作品有《華倫斯坦》(Wallerstein)三部曲、 《奧爾良的姑 娘》 (The Maid of Orleans) 、及《威廉.泰爾》 (Wihelm Tell)等名劇。5此時的作 品特色與他後期走向現實主義的發展有密切關係,作品不再只是停留在理想世界 而有更多的現實行動的意向,這是異於他早期的文學表現所進步之處。總言之, 席勒大量的創作表現中充滿人文關懷的展現,這些不同形式的創作亦與他美育思 想中強調的人文精神彼此相呼應。. 5. 學者 Hinderer 認為席勒思想核心是探討人類和生命的存在概念。該學者依據席勒的論文和戲 劇,特別是《強盜》 、 《斐斯柯》 、 《華倫斯坦》等作品,而提出一個強而有力的論述,認為人命中 註定成為他自己,亦即去發展人的意志(will)和愛(love)(引自 Hohr, 2002b:500)。 19.

(20) 第二節. 啟蒙運動時代. 壹、啟蒙運動的精神. 席勒美育思想產生的背景在十八世紀的啟蒙運動,而啟蒙運動乃是繼承著從 十五世紀到十七世紀的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及科學革命,以「人」為中心的精 神延續而來。在文藝復興時期,因過去長期受到宗教力量的束縛與壓迫,而極力 擺脫中古世紀神權至上的觀點,欲建立一個從人的角度出發的世界觀,肯定人存 在的精神滲透到當時所有的人文領域,包括哲學、藝術、建築、文學、宗教、教 育等,其均無不受此精神的影響與感染,此後人們開始運用新的視野看世界,理 解到人的理性之偉大,文藝復興即意味著人性的解放和理性的解放,將在黑暗的 中古世紀之後發出人性的光芒(陳樂民、周弘,2003:184) 。宗教改革運動如同 文藝復興一般,也是因宗教的反動而產生的改革運動,其主要是針對社會的愚昧 而發起對宗教的猛烈攻擊,它以極強大的震撼力鬆動了神權思想的束縛,教會統 一天下的局面從此被打破,人漸有信仰宗教的自由,相信人所具有的理性能力可 直接認識上帝。進入十七世紀的科學時代,自然科學發展更強化了人在理性能力 上的自信表現,開始著重於人對萬物的直接體驗、觀察及思維,倡導科學知識, 進行科學探索,推動科學實驗和發現,並以此作為認識世界的起點。在這時期的 人們,確實已從神的束縛下解放出來,不再仰賴以神為中心的知識觀,並且做好 了即將走進十八世紀啟蒙運動的思想準備。 伏爾泰曾在《路易十四的世紀》 (Siècle de Louis XIV)一書中提到: 「十七世 紀知識的偉大成就,造就了後來的啟蒙運動。」意指十八世紀啟蒙運動的發展是 以上個世紀所建立的知識觀作為思想之基礎,如牛頓的力學定律、洛克(John Locke, 1632-1704)的經驗哲學、及笛卡爾(René Descartes, 1596-1650)的理性 主義等自然律的觀點,予以普遍化到社會的各個層面,啟蒙思想家在繼承前輩思 想遺產的同時,進一步高舉理性的旗幟,認為理性的批判不應僅限於哲學領域, 20.

(21) 而應擴散到宗教、政治、經濟等領域(吳圳義,2006:161-162)。在宗教方面, 伏爾泰(Voltaire, 1694-1778)為重要思想家代表,他以理性主義和懷疑主義為思 想基礎,認為對思想和言論限制是野蠻的行為,強調宗教寬容和個人自由的重要 性,故而提出「自然神論」(Deism)的主張。他相信上帝的存在並且認為上帝 創造宇宙萬物及自然律,祂是宇宙萬物的始原造因(First Cause) ,在創造世界之 後便讓世界自然運作而不加以干涉,故上帝與世界並無現存的關係,其更否認了 傳統信仰中的神蹟或神啟。換言之,自然神論可說是一種調和科學知識、自由意 志和上帝觀念的宗教觀,要用人的理性取代神的意志,徹底打破強加在人民身上 的宗教枷鎖;在政治方面,政治哲學家孟德斯鳩(Charles Louis de Secondat Montesquieu, 1689-1755)在 1748 年出版的《法意》 (The Spirit of Laws)一書中, 嘗試為人類的政治制度尋求最佳的解決方案,主張政府的權力應該分開和制衡 (check and balance) 。他認為人有濫用權力的自然傾向,因此任何型態的政府當 政最終必然流於暴虐,為了防止此種情況發生,他主張政府的三種權力即行政、 立法、司法,應該分立並且要互相制衡。通過建立新的政治體制,以消滅傳統的 封建特權和不平等,進一步實現民主、自由和平等的國家。此理論對日後的法國 和美國之政治制度有直接的影響;在經濟方面,最重要的經濟學家是蘇格蘭人亞 當.史密斯(Adam Smith, 1723-1790) ,他在 1776 年出版的《國富論》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被譽為開創日後資本主義制度 之先河。他在書中指出在自由放任的經濟活動中,每個人基於自利的衝動 (self-interest impulse)來尋覓個人利益,其會使社會蒙其利而增加公眾福祉, 故他倡導分工理論,鼓吹自由貿易,主張政府應盡量不干涉經濟事務,以提升自 由經濟的發展。 綜上所述,啟蒙運動在於運用「理性批判」的精神來檢視過去陳腐、迷信的 舊有社會制度,可將啟蒙運動的精神歸納如下(王曾才,2003:250-253): 一、崇尚理性批判:認為藉著理性的推理可瞭解自然與人生的奧秘,以批判 作為利劍去揭露社會的陋習,而達到完美的制度和社會的理想;. 21.

(22) 二、相信自然律:由於大自然中的天體和萬物表現出來的秩序與和諧,其運 轉又遵依人的理性可以瞭解的一些單純的、數學的和機械的規律,如牛頓的運動 三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所支配,也使人確信世間有放諸四海皆準的規律,使得哲 學家和思想家們乃師法之,以建立理想的人類社會,並找出規範社會制度的法則; 三、進步的信念:從十八世紀以來的人類,認為社會和生活將會與時俱進, 如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工業革命在十八世紀也肇始於此觀點; 四、人道精神:以人為思考的世界觀是這時代的特色,在一切社會制度和文 化發展中,著重人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貳、啟蒙運動的產物. 啟蒙運動對整個歐洲社會影響是巨大的,最顯著的例子便是英國的工業革命 和法國的大革命。近代工業革命的出現是歷經長期的社會演變,最初發生地點在 英國,早在十五世紀末,英國的資本主義便已逢勃發展,而擴及到歐洲各國的工 業發展,其從根本上改變了西方社會的經濟結構,而且也在西方社會的政治和文 化發展起著重要的影響,為近代西方文化的全面繁榮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羅 靜蘭等,1994:292) 。正因工業發展的興盛,致使歐洲社會產生所謂的資產階級, 這一群人在啟蒙運動中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對於社會和國家的思想改革不遺餘 力。 工業革命雖帶來了社會的進步與繁榮,但是值得令人深省的是,它也造成了 人性發展的侷限。在席勒美育思想裡便是針對近代工業發展造成的人性發展危機 提出反省與思考,通過古希臘人和近代人的對比,指出古代和近代社會結構的差 異造成人性發展的不同。他在第六封信清楚說道:. 古希臘人的本性把藝術的所有魅力和智慧的全部尊嚴結合起來,不像我們 的本性成了文化的犧牲品。古希臘人不只是以我們時代所沒有的那種單純. 22.

(23) 質樸使我們感到羞愧,而且由此而使我們對習俗的違反自然而感到慰藉的 那些優點方面,也是我們的對手和楷模。他們既有豐富的形式,又有深度 的內涵;既能從事哲學思維,也能創造藝術;既仁慈又充滿力量。在他們 的身上,我們看到想像的青春和理性的成年結合為一種完美的人性(Schiller, 1977:37-38)。. 在古希臘時代,因社會制度結構還是強調一體性,使人的各種心理能力能獲 得均衡的發展,而能成就人的完整性。但由於近代社會的工業發展,人們只能選 擇性的發展身上的某一種能力,致使人性發展的不完整,造成近代社會產生嚴重 的人性分裂之問題。席勒一針見血地批判道:. 現在,國家與教會、法律與習俗都分裂開來,享受與勞動、手段與目的、努 力和報酬都脫節了。永遠束縛在整體中一個單個斷片上,人自己就變成一個 斷片。耳朶聽到的永遠是由他推動的機器輪盤的那種單調乏味的嘈鬧聲,人 無法發展他存在的和諧,他不是把人性印刻到他的自然裡,而是把自己僅僅 變成他的職業和科學知識的一種標誌(Schiller, 1977:40)。. 席勒將近代人性發展的危機歸究於工業發展造成的結果,但席勒又認為社會 要走向高度的發展,近代分工制度是當今社會勢必要走的路。於是席勒提出惟有 通過「文化教養」,才能使近代人獲得人性的完整發展。 啟蒙運動的另一結果是法國大革命,其革命精神是通過「自由、平等、博愛」 的主張,期待能實現民主政治的社會。在革命之後,自由階級走向極權階級,在 歐洲各國中引起劃時代的變化,各國著名的思想家對啟蒙思想的初期勝利,視為 令人遺憾的暴力運動,尤其今人惋惜的是,革命的手段竟是暴力與殘忍的恐怖行 為,這為啟蒙運動蒙上了一層陰影(辛達謨譯,1995:830-831) 。它與啟蒙運動 的根本精神是背道而馳的,而突顯出人的理性發展的未完成,暴露出人的原始慾. 23.

(24) 望的張狂與野蠻。法國大革命的發生對於歐洲等地的開明人士而言,衝擊是巨大 的,席勒對此進行深切地反省,使他檢討啟蒙理性所帶來的人性發展的問題,進 而認為人性發展均衡的重要性。他在《美育書簡》第五封信中提到:. 在人數眾多的下層階級,表現出粗野、失序的衝動。由於擺脫了社會秩序的 束縛,正以放縱的狂怒,忙於獸性的滿足。另一方面,有教養的階級則表現 出一幅更令人討厭的懶散和性格腐敗的景象,它的根源是來自文化自身,因 而使人更加厭惡(Schiller, 1977:35)。. 由此可知,法國大革命爆發出的問題是過度強調人的理性作用之後果,在人 尚未能妥善運用理性,濫用自由,最終淪於一種自然暴力的行動。因此,席勒美 育思想體現對人性終極意義的關懷,在這兩次的歷史事件中,他理解到完美人性 不是只有理性而已。. 參、對啟蒙運動的反思. 啟蒙運動以「理性」作為檢視整個社會制度的一切標準,它的批判矛頭直指 當時的宗教迷信和封建專制,任務在於消除一切非理性、反理性的事物(趙敦華, 2002:367-368)。然而,啟蒙運動的發生並未將人類帶進高度的精神文明發展, 反而暴露了偏重人類「理性」發展的限制。上述談到的英國工業革命和法國大革 命,所突顯出人性發展的危機問題,致使啟蒙運動所推崇的理性至上的法則將面 臨重大考驗。 狂飆突進運動是反思啟蒙運動的一次文學改革,它是繼人文主義和啟蒙運動 之後,在德國文化史上的第三個運動(杜美,1995:133) 。德國啟蒙時代的詩人 克洛卜施托克(Griedrich Gottlieb Klopstock, 1724-1830)和文學家萊辛(Gotthold Epharaim Lessing, 1729-1781)早已發出狂飆突進運動的先聲,主張抒發友誼、愛. 24.

(25) 情、自然和對祖國的感情,其思想代表著進步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對現存社會制 度的反抗聲音,並且進一步透過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學對人民進行啟蒙教育。在前 人思想開拓的基礎上,這個富有政治意義的狂飆突進運動始於 1770 年,結束於 1780 年中葉,赫德、歌德及席勒為此運動的主要核心人物。 「狂飆突進」 (Sturm Drang)一詞源於克林格爾(Friedrich Maximilian Klinger, 1752-1831)的一部劇作名稱,其象徵著一種急於擺脫時代羈絆和突破封建制度 的革命精神,充分展現出此一文學革命的強大力量與決心。在此時期的每一位詩 人、劇作家的作品中,都滲透著狂飆突進的精神,他們的作品標榜著「自由、平 等、天才」的主張,這些概念都是針對當時德國沉重難解的封建制度問題所思考 的結果。為了破除長久以來的專制政治,解救在苦難中的人民,德意志民族必須 團結一起,促進民族的相互友愛,爭取民族的統一。這一群充滿激進的知識分子, 肩負著時代賦予他們的使命,以他們的筆作投槍發出他們的心聲,抒發他們熱愛 祖國的思想,表達了資產階級的要求和願望。這些訴求充分展現在每一部狂飆突 進時期的作品裡,如席勒的《強盜》和《陰謀與愛情》 、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 惱》等都是與德意志人民的處境有密切的聯繫。在狂飆突進運動中,他們認為「天 才」是這場文學改革中致勝的關鍵,因為天才懂得追求個性自由、個人意志、及 個人理想和具有不凡的創造力和超群卓越的才智(杜美,1995:137-145)。 啟蒙運動訴諸於理性,狂飆突進運動則強調感情。但狂飆突進運動並不否認 理性存在的必要,而是進一步要求感情與理性應獲得統一,也就是達到人性統整 的可能,這是天才所具有的特質。狂飆突進運動欲突顯出「感情」的重要,乃基 於感情作用可以使認識深化,進入問題的根本,喚起人共同的情感,帶來強烈的 力量,同時也彌補啟蒙運動在思想發展上所產生的限制,即忽略人的感情能力的 意義。此觀點從法國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的思想中進一步得 到支持,盧梭提出「感情」的重要性,並以自己的經驗指出,情感在內心中有它 的創意與地位,對理智的形成亦有重要的貢獻,感情與理智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一個完整的和諧的人生,應容許感情的自然流露。並且主張人的真正本性不在少. 25.

(26) 數有教養的人才具有的理性,而在於人所共有的情感,這才是人的真正價值所在 (鄧元忠,1990:254;趙敦華,2002:384)。盧梭對感情的強調及感情與理智 調合的觀點成了狂飆突進運動的重要立論基礎。 在席勒人文思想中的「自然」概念與此時的狂飆突進運動所突顯的情感內涵 有很大的關係,因情感和理性都是構成人性完整的要素。席勒延續了歌德對整體 自然觀的認識與理解,充分展現出人文精神的底蘊。相對地,代表啟蒙運動的康 德,他的自然觀是立基於「現象-本體」二元對立中,這個自然是分割的概念, 它意指的是一種「物」的對象,並非席勒和歌德所指的整體之自然(同時涵攝感 性和理性的雙重天性)。這也是狂飆突進運動超越啟蒙運動思想限制之核心精 神,其更充分實現人文精神的內涵。 總言之,啟蒙運動興起的德意志民族覺醒和對專制主義腐朽統治的反抗,到 了狂飆突進運動被推向另一個新高潮(杜美,1995:143) 。過去曾有學者認為狂 飆突進運動乃是啟蒙運動的反動,但從兩者反封建的精神本質來看,狂飆突進運 動非但不是啟蒙運動的反動,而且還是它的精神延續與補充,只是啟蒙運動強調 冷靜的理智,而狂飆突進運動偏重於情感的吶喊(余匡復,1996:161) 。兩種思 潮的人文思想在席勒美育理論中獲得了進一步的深化與體現。. 26.

(27) 第三節. 康德美學對席勒的影響. 壹、康德美學的思想背景. 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是十八世紀啟蒙時代的哲學家,他的著作 充分表現啟蒙運動的理性批判精神,自他的三大批判相繼問世之後,促使整個啟 蒙運動達到高峰發展。第三批判《判斷力批判》 (Critique of Judgment)一書對席 勒美育思想具有重要意義。他在《美育書簡》第一封信即表明:「我對您毫無隱 瞞,以下命題大多以康德的各種原則為基礎。」 (Schiller, 1977:24)加上席勒的 各部美學都是在康德第三批判發表之後的五年內接續完成,此也充分地說明席勒 美學是深受康德影響。以下就康德美學的背景進行論述:. 一、反映啟蒙運動的核心精神. 啟蒙運動(Enlightenment Movement)是思想解放的運動也是歷史進步的運 動。也就是通過理性思考及科學知識的啟迪,提高人的自覺、自由和自律,建立 人性尊嚴和獨立判斷能力,以進行批判傳統封建社會的陋習和教會的腐敗。簡言 之,啟蒙運動的中心思想主要有三:第一,注重理性;第二,批判傳統;第三, 建立各領域的自然法則(Natural Law)。康德哲學思想受牛頓(Isaac Newton, 1643-1727)進步的自然科學所啟發,使康德以此為基礎作為尋找真、善、美的 自然法則,這些理想具體地表現在他的三大批判之中;另方面,法國啟蒙思想家 盧梭所追尋的民主自由的精神,表現出啟蒙時代對社會的期待,也讓康德為之嚮 往。在這兩個人身上顯現了啟蒙時期追求自然科學與民主社會的時代象徵,同時 也是引導康德在啟蒙時期的重要精神指標。. 27.

(28) 二、解決自然與自由的矛盾. 康德 1781 年的《純粹理性批判》 (Critique of pure reason)和 1788 年的《實 踐理性批判》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分別探討知識論的「真」和倫理學的 「善」的問題,造成現象與本體、理性與感性、形式與內容、自然與自由等種種 二元對立的產生。康德區別出這兩種領域的差異,認為道德世界和經驗世界的間 隙,理論上是藉由象徵主義的概念作為溝通橋樑,也就是藉由美感對象的觀念提 供一種道德理想的感性直覺(Hohr, 2002b:491)。 在 1790 年所發表的《判斷力批判》一書的開頭,康德寫了一個概括他整個 哲學的導論,確立「判斷力批判」的地位。他說:「在自然的感性領域與自由的 超越性領域之間,一個深不可測的鴻溝被固定下來。通過理性的思辨運用,從前 一領域過渡到後一領域是不可能的,好像它們是兩個世界。前一世界對後一世界 絕不可能施加影響,但後者卻應該對前者有影響。『自由』這個概念便應該把它 的律令所提供的『目的』在感性世界裡實現出來,從而自然必須能夠這樣地被思 考著:它的形式的合規律性,至少對於那些按照自由律令在自然中實現目的的可 能性,是協調一致的。因此就必須有一個作為自然界基礎的超感性和實踐地包含 於自由概念中的東西的統一根基。雖然這個根基概念既非理論也非實踐地可得到 認識,因之沒有自己的獨特領域,然而它按照前一原理的思想樣態與按照後一原 理的思想樣態的過渡,都成為可能。」 (李澤厚,1990:475-476)這個統一的根 基就是「判斷力批判」。 康德進一步指出,判斷力蘊含著人的不同心理機能,其中的理解力和想像力 擺盪在自然與自由、感性和理性、及現象和本體之間,讓處於自然世界和道德世 界有了對話的可能性,同時判斷力不屬於任何一方,因它具有獨立自由的特質, 得以溝通原本分裂的兩個世界。. 28.

(29) 三、批判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的美學. 在康德之前有兩大派的哲學思想,分別是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這兩個派別 的美學主張引起康德的批判。康德以經驗主義美學家博克(Edmund Burke, 1729-1797)作為美學思考的起點,他認為經驗主義美學將美感還原為快樂 (pleasure)與痛苦(pain),是把複雜而精緻的美感範疇變得過於淺薄和偏狹, 進而提出美感乃是一種「精緻化的情感」 (finer feeling) ,認為它之所以不同於經 驗主義的快感,在於精緻化的情感是具有知性層面的,其本身超脫任何利害關 係,對於對象的存有是無所欲求的「自由的快感」;經驗主義的快感是純粹由感 官所獲得的快感,它本身具有獨佔性,不可與人共享的,並且涉及利害關係,重 視美感對象的實際存在,忽視美感對象的存在形式,無法真正的理解美感的真 諦。例如,欣賞一朵可愛的花朵時所產生內心的愉悅和滿足與佔有它所產生的愉 快有根本的差異,惟有前者才是美感的,後者僅能說是一種快感,其會隨著時間 的消逝,快感也與之減少。理性主義美學以萊布尼茲—吳爾夫—鮑姆伽頓 (Leibniz-Wolff-Baumgarten)為代表,其將美視為一種完美(perfect)的概念, 把美推向形而上的思考,運用邏輯概念來判斷何謂美,忽略美感源於經驗的層 面,將美受限於某種理想的形式中,缺乏現實美感經驗的感受。康德認為理性主 義與經驗主義一樣,均走向一個極端,兩者對美的界說都有偏頗。 於是康德提出他的美學觀點,試圖在快感和完美的中間找尋平衡點。首先, 他認為探討美的問題必須回到人的主體來思考,主張當人在進行美感判斷時,人 的各種內在心理機能也同時都在發生作用,例如人的理性、理解力、想像力和感 性等,在進行美的分析同時扮演著重要的決定作用,他說美感絕非僅是像經驗主 義所以為的單純由感性對美進行判斷;也絕非像理性主義所認為的純粹由人的理 性來判斷美。康德細膩地觀察出,由於人的心理機能複雜性,使人在進行美感判 斷時,各種內在的心理能力呈現互動及交互影響的狀態,認為人的理解力和想像 力是彼此相輔相成,理解力的提升有助於刺激想像力,想像力又可促進理解的深. 29.

(30) 度,故人的美感是介於自然與自由及理性與感性之間,其將激發出美感的無限性 和可能性。. 四、反映德國的精神提升運動. 啟蒙運動在德國的發展是異於英法兩國,英國及法國自十七、八世紀起,富 有且強大的資產階級已漸形成,反觀德國卻要等到十九世紀才有所謂資產階級。 十八世紀德國仍是落後的專制封建社會,資產階級的力量是微弱無力的,無法像 英法發展出強大的資產革命運動,市民階級在經濟、政治上的軟弱性格,使得當 時代的德國缺乏具體的改革行動力量。正因受限於封建統制和落後困難的現實環 境,使得這些哲學家、文學家們將自己關在書房裡,不是讓行動而是讓精神作自 由的抽象飛翔,在深遠的哲學思辨以及激情的詩與音樂中,去達到和沈溺於現實 活動中的人所不能達到的空前高度(李澤厚,1990:10)。 正因為他們有這樣的共識:行動自由是以精神自由為基礎的。所以德國在這 一波改革運動中,將全部力量表現在精神文明的創造,在哲學、文學藝術、及音 樂等方面都有不凡的傑出成就。誠如在哲學方面,康德的先驗哲學批判了當時的 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兩大學派的傳統主張,大力宣揚「理性」和「批判」的啟蒙 思想,因而造成哲學界的哥白尼式的革命;文學方面,出現了萊辛、歌德、席勒、 海涅等大文豪,創造出文學史上不朽的歷史地位,其不只提升了德國精神文明發 展,更創造了文學史上的藝術高峰;音樂方面,有莫札特和貝多芬開創的浪漫音 樂運動先鋒。從歷史的角度看,不論是在哲學、文學、或音樂等領域的表現,背 後都是反映出啟蒙時代的根本精神,更反映出德國高度精神文明的成就。. 貳、康德美學的內涵. 十八世紀的德國處於文藝昌盛、啟蒙運動風起雲湧的時代,康德以主體美學. 30.

(31) 為中心,把他在美學上的見解表述在他的兩部重要著作裡,其中一部是 1764 年 發表的《優美和壯美的觀察》(Observations on the Feeling of the Beautiful and Sublime)和另一個是 1790 年的《判斷力批判》 。在《觀察》一書他開宗明義就 清楚地與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的美學觀點劃清界限,批判理性主義將美視為「觀 念」或「外在的客觀性質」 ,並認為經驗主義把美當作一種「快感」的錯誤見解。 他進而提出自己對美的主張,認為美感乃是一種「精緻化的情感」 ,它既不屬於 理性又不是感性,而是介於兩者之間,這個觀點為康德早期美學最重要的概念, 其在第三批判中有較系統化的論述與發展。 康德在《判斷力批判》一書中,試圖從性質、分量、關係、樣態作為考察美 感判斷的四項範疇,以進行美的分析。他總結出品味判斷(judgment of taste)就 是美感(aesthetic),而不能是邏輯範疇(logical)。因此美感判斷必然是主觀的 (subjective),也就是說人對於美感對象所感受到愉快或是不愉快,只能說是一 種個人偏好(Ugrinsky, 1988:137)。 一就「性質」 (quality)而言,美感乃是一種「無關心的滿足」 (disinterested satisfaction) :所謂的「無關心」(disinterested)是能超越切身利害關係,與對象 是否實際存在無關,是種純粹的觀照; 「滿足」(satisfaction)含有知性內涵,具 有心靈、精神層次的意義,與之相對的「快感」 (pleasure)則缺乏心理層面的內 容,是一種「有關心」(interested)的主體偏好或個人心理滿足,其繫於美感對 象的實際存在和主體之間的利害關係,這是經驗主義和康德美學最大的分歧。接 著康德從區分「道德判斷與美感判斷」的不同來分析美感。他認為,道德判斷是 通過「理性」來判斷幸福是否符合善的目的;而美感不同於道德判斷的,美感乃 是一種主體的感官享受大自然的恩賜,不必受理性原則支配與自然法則的限制, 在本質上是一種「自由的想像」 (崔光宙、林逢祺主編,2000:196)。康德認為 惟有既是感性又理性的人才享有美感愉快。由此可知,美感愉快充分體現人作為 感性與理性相統一的存在本質,美感既必須與對象的一定形式相關,是由對象的 形式引起的感性愉快,不能僅由主體的純理性意志所引起,所以必須與一定的「感. 31.

(32) 性對象」相聯繫;又因美感只與對象的感性形式相關,不是與對象的感性存在有 關,所以它又不與主體慾望的感性有關,而只與主體的理性存在相關。但它雖與 主體的理性存在有關,又必須落實在主體的感性形式,即美的感受上。具體言之, 美感是一種與理性相關的感性愉快(李澤厚,1990:480-481) 。亦即美乃是一種 主觀的理性。 二就「分量」 (quantity)而言,美感是「無概念的普遍愉快」 (The beautiful is that which apart from concepts is represented as the object of a universal satisfaction) :所謂「無概念」乃是指美感是一種單純的直覺,不依附於任何概念。 而「普遍愉快」 (universal satisfaction)意指美感判斷具有經驗性的普遍,康德從 這裡區分出他所謂的美感是不同於理性主義的先驗普遍規律,也不同於經驗主義 快感的無普遍性觀點。康德說: 「美感判斷沒有一定的概念把它侷限於一個特殊 的認識規律中,而且美感涉及各種認識能力,包括快感、理解力和想像力等,於 是取得了自由活動之餘地。」接著又說:「美感判斷沒有一定的概念為前提,但 理解力和想像力相互協調的狀態裡,精神得以自由活動。故無概念的認識也就是 理解力和想像力兩者在相互協調又自由馳騁的活動。」 (崔光宙、林逢祺主編, 2000:197)美感判斷並非像一般邏輯判斷那樣有確定的知性範疇來規範束縛想 像,使它符合於一定的概念,而產生抽象的知性認識,而是想像力與理解力處在 一種協調的自由運動中,超越感性而又不離開感性,趨向概念而又無確定的概 念,康德認為這就是產生美感的主要原因。簡言之,從美感的「量」來看,美是 不涉及概念,但又是普遍地使人愉快的對象。因凡是美的東西,都會人人感到美, 也即所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心理狀態。 三就「關係」(relation)而言,美是「無目的而又合於目的性之形式」(The judgment of taste has nothing at its basis but the form of the purposiveness of an object.):所謂「無目的」是指無外在目的,超越切身利害關係的無目的性,美 不為任何外在目的所驅使,不同於經驗主義將構成快感的因素,建立在外在目的 之滿足; 「合於目的性的形式」又可稱為「主觀的合目的性」 ,也就是美感對象的. 32.

(33) 形式合於人的理解力和想像力的形式。康德以「無目的」的觀點,與理性主義所 強調的「完美」概念作區分,反對其將美感依附於概念的解釋。康德從「功能」 (function)的角度來判斷美感對象,而區分出有兩種形式的美,一種是「自由 美」(free beauty),另一種則是「附庸美」(dependent beauty),前者是自由的給 人快感,並無預設概念以限定美感對象應有的形式,例如一棵樹或一座山帶給人 的是一種自由美感;後者則是有預設某些目的和覺察到美感對象的相關特質,例 如建築物是帶有作用與目的性質的一種附庸美感。康德將自由美與純粹美感判斷 聯繫起來,它是不需要對象有一種目的存在;有目的性形式的附庸美則不然,它 必須是由預設所規定的(Ugrinsky, 1988:137)。 四就「樣態」(modality)而言,美感是「範例的必然性」(necessity of exemplary):康德將美感判斷界定為「主觀必然性」(subjective necessity)的判 斷。他說快感源於後天經驗,缺乏必然性的特質,而知識判斷有感性和知性的先 天形式為基礎,道德判斷則以普遍客觀的道德律為依據,因此均具有客觀必然 性。接著康德必須要說明「主觀」與「必然性」既然是兩個矛盾的概念,則主觀 必然性的美感判斷何以成立?他透過「共通感」(common sense)來加以解說, 何謂共通感?康德認為共通感是一種人們所共有具有的主觀原理,通過感受而非 概念來決定人產生快感與否,這是康德在美學範疇所立下的預設,即假定所有觀 察者對美感的判斷是有普遍一致的傾向,使得主觀必然性得以成立(崔光宙、林 逢祺主編,2000:199-200)。 上述是康德對美的分析。接著康德將美感分為兩種,一種是優美(the Beautiful) ,另一種是壯美(the Sublime),前面提到的四項範疇是這兩種美的共 同特質。 關於「壯美」康德進一步的論述說明。他認為壯美乃是一種心理轉化機制, 使人從痛苦、恐懼的負面情緒將之轉換為積極、樂觀的正面情緒,也就是當人面 對大自然所表現出來的那種無限性和不可抗衡的力量時,超過人的理解力和想像 力,在這樣的過程中自然的偉大精神會喚醒和激發起人內心深處的無限潛能,也. 33.

(34) 就是對自我人格的精神使命。康德認為這是作為美感主體的人所獨有的精神發 展,但它的條件是具有高度文化素養的人才可能體驗的,他將它稱之為「精神心 境」,這種心境乃是超越動物性慾望而欲與宇宙萬物相融和的情感。康德指出壯 美與優美的最大差異乃在於,壯美的心境是與「善」的密切連結,在康德心目中 「壯美」是理想美,因為它與人生最高的善是密切連結的,如康德所說的:「美 是道德的象徵。」. 參、席勒對康德美學的延續與超越. 在席勒美育思想脈絡中,處處顯見康德美學思想的痕跡,同時他亦對康德美 學的思想內涵有著進一步地改進與修正。康德在哲學上所揭示的自由批判精神, 將本體與現象、自然與自由、理性與感性等範疇予以二元對立,及將美聯繫到人 的心理功能的自由活動和人的道德精神之上,上述這些基本概念都成為席勒美學 思想的出發點。誠如席勒在第十一封信中所言:. 在人的身上可區分出一種持久不變的東西和一種經常變動的東西,持久的東 西稱為人格,變動的東西稱為狀態。這就在人身上產生了兩種相反的需求, 即是感性的和理性的本質的兩種基本法則(Schiller, 1977:63)。. 席勒深受康德對概念的切割方式之影響,在他的美學論述中也常見這種概念 的分類。但是席勒及康德兩人對於對立概念切割(諸如現象與本體或感性與理性) 的後續觀點顯然是不同的。康德總是試圖將一些對立概念突顯出來,卻未能達到 真正的統一,因為他認為美是一種「主觀性」判斷;而席勒雖然也將這些概念對 立起來思考,可是他看到了諸多對立概念之間相互融合的希望,進而提出「遊戲」 的概念來融合兩者。這也就是他在美感教育中所強調的美的「客觀性」的理論內 容。席勒曾在 1792 年 12 月 21 日寫信給他的朋友克爾納說道:. 3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中文科、常識科及圖書科協 作,以「活在資訊中」為主 題,進行本科、跨學科讀書 會,增加閱讀量,培養閱讀 興趣..

兄弟兩人合作的成果,是一部內容不斷擴充的文集,蒐集的故事最後多達 211 則。這部文集名 為《獻給孩子和家庭的童話》(K inder-und H ausm archen ),於 1812~1864 這 52

關於理解和連結的後設認知、以及對數學價值 的賞識態度。包括「為什麼要這樣」、「為什 麼是這樣」等問題的理解。「識」很難被翻譯

關於理解和連結的後設認知、以及對數學價值 的賞識態度。包括「為什麼要這樣」、「為什 麼是這樣」等問題的理解。「識」很難被翻譯

法治 (Rule of Law) 没有統一定義。當代最廣為人知及引用的有關著作是英國兵咸勳爵 (Lord Tom Bingham) 在2010年所寫的 “The Rule Of Law” (中譯本: “ 法治 : 英國首席大法官

為配合中學中國語 文課程的實施,教育局課 程發展處邀請教師、學者 推薦適合中學生學習的材

為麥樹堅散文集《對話無多》作序的葉輝指出,收錄 於集中的另一篇作品《家訪》,曾獲 2002 年中文文學

Paper presented at an invitational conference sponsored by the National Educational Research Policy and Priorities Board, the 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