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根據研究結果與發現,針對普通班教師、學校行政單位、教育行政機關及 未來研究等四方面提出建議。

壹、對普通班教師的建議 一、提升自我特教專業能力

根據研究結果發現專業知能層面使用的平均數低於整體平均,相關研究亦 指出普通班教師缺乏特殊教育相關專業能力,表示普通班教師在特教知能方面 有很大進步空間。因此鼓勵普通班教師能主動閱讀情緒行為問題處理相關資料、

參加相關研習、尋求相關進修機會、向專業團隊請益相關問題、參與身障生的 相關會議等,增進自己的特教專業能力,以因應身障生的需求,創造師生雙贏 的局面。

二、妥善運用情緒行為問題處理之支援系統

融合教育趨勢下,普通班教師任教到身心障礙學生的機會變高,研究結果 顯示多數普通班教師反應大部分的身障生有情緒行為問題,但在支援系統層面

92

的使用卻偏低,尤其是特教支援這部份。建議普通班教師遇到身障生出現情緒 行為問題時,除了尋求校內支援服務(學務處、輔導處、認輔制度),也可透 過特殊教育相關專業人員、社會資源、縣內特教資源中心、縣內輔諮中心或大 學特教中心等校外支援系統協助,共同討論及改善身障生的情緒行為問題。

貳、對學校行政單位的建議

一、鼓勵校內組成情緒行為問題專業成長社群

特教法規指出,具情緒與行為問題的身障生之行為功能介入方案需要以團 隊合作方式擬定,因此建議教師在校內形成情緒行為問題專業成長社群,定期 針對學生的情緒行為問題進行討論,交流彼此的想法與意見,或藉由情緒行為 問題影片解析,引導教師合宜的身障生情緒行為問題處理方式,亦可邀請態度 積極且曾任教過身障生的普通班教師,請他們分享處理情緒行為問題的技巧,

透過楷模學習與自我省思,達到正向專業成長。

二、落實個別化教育計畫功能

研究結果顯示課程與教學層面平均數較低,相關研究則指出班級人數太多、

課程不易變動、教材太多、學生個別差異太大等,造成教師的困擾,這些原因 亦影響調整課程與教學方式的困難。另外,個別化教育計畫中有說明具情緒與 行為問題的身障生需擬定行為功能介入方案,所以落實 IEP 功能相形重要,普 通班教師應在 IEP 會議中提出身障生的學習狀況,特教教師提供課程與教學策 略,從教學內容、評量方式、各種教學策略、多元動態活動、考試服務、教材 形式、教學環境等方式進行彈性調整,使不同類型身障生在學習上都能適得其 所,發揮最大潛能,降低情緒行為問題的產生。

三、提供特殊教育學生行政支持服務

根據本研究結果發現 14~36 班的國中普通班教師比 37 班以上以及 13 班 以下的教師積極運用支援系統策略。學校行政單位應加強彼此之間的聯繫與溝 通,提供完善的配套措施,學校相關處室行政人員應結合各類專業人員,提供

93

身心障礙學生家庭諮詢、輔導、親職教育及轉介等支持服務;普通班安置身心 障礙學生應確實酌減該班人數,減低教師的壓力;對於輔導身障學生有績效及 態度積極的教師,學校行政應給予獎狀或是在校務會議上獎勵其表現,增進普 通班教師正向接納身障生的意願。

叁、對教育行政機關的建議

一、落實身心障礙學生情緒行為問題相關支援服務之法規

地方主管機關根據特殊教育法皆有訂定情緒行為問題相關支援服務辦法,

如:「特殊教育行政支持網絡聯繫及運作方式實施要點」、「就讀普通班身心 障礙學生教學原則與輔導辦法」,地方主管機關應督促學校落實特殊教育相關 法規條文,協助普通班教師知悉相關法規,使身心障礙學生情緒行為問題處理 獲得正當性的支持。

二、強化普通班教師情緒行為問題之相關專業知能

根據本研究結果發現特教背景修畢特殊教育 3 學分或參加特教研習 54 小 時以上的教師比從未參加任何特教相關研習或學分課程的教師積極運用因應 策略,且行為輔導層面為全量表分數最低的層面。教育行政機關若能定期舉辦 情緒行為問題之相關研習、研討會、工作坊,或是要求各校在校內辦理情緒行 為問題之相關研習,提供普通班教師學習的機會,相信在不同背景的教學工作 者相互砌磋下,得以提升普通班教師輔導學生的能力。

肆、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擴大研究對象

本研究僅以南投縣國民中學普通班教師為研究對象,因此結果不適合推論 至其他縣市及其他教育階段。是故,未來可將研究對象擴展至其他縣市及其他 教育階段。

94

二、運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本研究僅以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國中普通班教師對身心障礙學生情緒行 為問題因應策略之探討,建議未來研究者可運用訪談形式或行動研究,更深入 瞭解及蒐集普通班教師的意見。

三、增加研究變項

本研究中僅探討教師的背景變項對因應策略的差異,但其實探討國中普通 班教師對身心障礙學生情緒行為問題因應策略,涵蓋更多面向因素,就研究變 項而言,如身障生的障礙類型、身障生的家庭環境、教師的人格特質等。是故,

未來研究可考慮針對不同的變項去探討。

95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大延、曹純瓊(1998)。示範、時間延宕及提示對自閉症學童自發語言之成 效研究。臺北市立師院學報,29,291-315。

王天苗(1999)。迎向二十一世紀的障礙者教育。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 主編:迎千禧談特教,1-25。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

王天苗(2002)。發展遲緩幼兒在融合教育環境裡的學習。特殊教育研究學刊,

23,1-23。

王淑惠(2011)。由特殊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分析國小階段身障生在普通班接 受教學調整與考試調整情形。雲嘉特教,13,23-30。

王淑霞(2001)。國中教育人員對於實施融合教育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王睛瓏、詹瑞祺(2005)。自閉症孩童與焦慮行為。特教園丁,20(3),60-69。

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2014 年 8 月)。特殊需求學生情緒行為問題處理。

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第二十三屆焦點座談,臺灣師範大學。

江芳宜(2005)。正向行為支持方案對改進高職輕度智能障礙學生問題行為之 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

何素華(2001)。在融合的教育環境中如何設計課程。載於嘉義大學特殊教育 中心(主編):融合教育論文集,119-131。嘉義: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 育中心。

何東墀(2001)。自閉症教育。載於許天威、徐享良和張勝成(主編),新特 殊教育通論(348-381 頁)。臺北:五南。

吳昆壽(1998)。融合教育的省思。特教新知通訊,4,169-172。

96

吳南成(2010)。融合班教師對實施融合教育的觀點、教學困擾與因應策略之 研究——屏東縣一所小學教師之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 教育大學,屏東。

吳國維(2005)。視覺障礙學生就讀普通班教師教學困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吳淑美(1999)。融合教育的實施與困境。國教世紀,188,6-11。

吳淑美(2004)。融合班的理念與實務。臺北:心理。

李水源、陳琦蓉(2003)。普通班教師面對身心障礙學生之工作壓力與因應策 略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4,1-20。

李啟澤、李孟智(1999)。注意力不足暨過動症。基層醫學,14(3),42-45。

李曉薔(2008)。台北縣國中普通班教師教導過動症學生之教學困擾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李靜宜、洪榮照(2011)。亞斯伯格症兒童社會故事教學之實務。特殊教育叢 書——特殊教育現在與未來,10001,13-25。

周台傑(2001)。學習障礙。戴於許天威、徐享良、張勝成(主編),新特殊 教育通論(71-105 頁)。臺北:五南。

林文田(2008)。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的態度及其角色知覺之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林育毅(2002)。普通班實施融合教育之作法——以唐氏症為例。屏縣教育季 刊,12,2。

林育毅、王明泉(2007)。「正向行為支持」在友善校園中的應用。臺東特教,

26,18-22。

林幸台、吳武典、吳鐵雄、楊坤堂(1992)。性格行為量表。臺北:教育部。

林東山(2005)。台中縣國小學生對接受融合教育之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97

林惠芬(2001)。功能性評量對智能障礙學生問題行為介入處理成效之研究。

特殊教育學報,15,85-105。

林惠芬(2008)。「全校性正向行為支持」方案的介紹,特教園丁,24(2),

38-47。

林翠英(2008)。情緒障礙學生的特徵與教學實務。特殊教育季刊,107,9-13。

林穎昭(2008)。台北市高中職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之態度調查研究。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林寶貴(1995)。語言障礙與矯治。臺北:五南。

林寶貴(2012)。特殊教育理論與實務(第三版)。臺北:心理。

卓怡君(2006)。國中普通班教師面對班上身心障礙學生之教學困擾、因應策 略及所需支持系統之研究——以高雄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邱上真(2001)。普通班教師對特殊需求學生之因應措施、所面對之困境以及 所需之支持系統。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1,1-26。

邱上真(2004)。特殊教育導論。臺北:心理。

施顯烇(1998)。情緒與行為問題:兒童與青少年所面臨與呈現的挑戰。臺北:

五南。

洪儷瑜(2000)。青少年社會行為評量表。臺北:心理。

洪儷瑜、翁素珍、黃慈愛、林書萍、彭于峰、吳怡潔(2000)。情緒障礙學生 輔導手冊。教育部特殊教育小組主編:國立臺南大學印製。

洪儷瑜、翁素珍、黃慈愛、林書萍、彭于峰、吳怡潔(2000)。情緒障礙學生 輔導手冊。教育部特殊教育小組主編:國立臺南大學印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