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第二節 建議

研究者在高職冷凍空調專業領域上實施 PBL 教學模式的反思,以供未來研究 相關議題作為參考。

壹、 對 PBL 教學模式之建議

一、 教師首先規劃 PBL 教學模式

在 PBL 的教學中,教師則是扮演促進者的角色來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的活動,

因此教師先依 PBL 整體的教學模式設計出 PBL 教案,設計出非結構問題的學習單 來進行教學之歷程,來評估學生學習的成效和診斷學習的動機,而在實施過程中 難免會遇到阻礙,教師則要隨時修正教案和教學歷程,相信在 PBL 教學時一定能 夠事半功倍。

二、 教師了解學生的程度

研究者發現學生對問題討論的議題及學習單的內容不宜太艱澀,才能引起高 分組和低分組的學習欲望而產生興趣,因此,在 PBL 非結構問題的設計要稍為融 入日常生活的議題,同時也要和課程目標相關,才能達到 PBL 教學之成效。

三、 教師要善用課餘時間

在實施 PBL 教學時,所花的時間往往長於傳統式講述教學法,建議利用早自 習、下課時間、社團時間或是午休時間,以分組登記的方式到圖書館或是電腦教 室查尋資料,因此可以縮短蒐集整理資料的時間,學生也可以在限定時間內提出 更豐富的報告資料。

四、 教師角色需做適當的調整

研究者在 PBL 教學上發現,部分學生未參與探討行列,教師必須在各組間走 動,一方面可針對學生討論的議題加以引導,一方面對少數不積極的學生加以勸 說並在旁協助引導他,以減少小組間爭吵與不配合的情形。因此教師須調適自己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的角色,扮演學習的引導者或促進者,讓學生有多方面的嘗試機會,同時也要相 信學生本身的能力,才能促進自我的學習。

貳、 未來研究的方向

本研究只針對冷凍空調科二年級來實施 PBL 教學的歷程,在學科概念上對學 生學習的動機和學習的成效有明顯改變。因此,未來研究可嘗試在高職領域中的 專題製作課程,結合能源與科技的議題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由發揮自己 的創意,同時也藉由小組合作的精神,不斷地去實驗與探究的結果產生自己所發 明的新作品。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方吉正(2003b)。情境認知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載於張新仁(主編):學習與教 學新趨勢,249-285。台北:心理。

王文科、王智弘(2006)。教學目標的分類。能力本位行為目標文輯,中國視聽教 育學會,5-16。

王春展(1996)。情境學習理論及其在國小教育的應用。國教學報,8,53-72。

台電(2013)。夏季與非夏季電價表。

http://www.taipower.com.tw/UpFile/_userfiles/file/%E7%B0%A1%E8%A6%81%

E9%9B%BB%E5%83%B9%E8%A1%A8(2).pdf 台電(2013)。時間電價表。

http://www.taipower.com.tw/UpFile/_userfiles/file/%E7%B0%A1%E8%A6%81%

E9%9B%BB%E5%83%B9%E8%A1%A8(2).pdf 台電(2013)。儲冷式空調系統離峰用電措施。

http://www.taipower.com.tw/UpFile/PowerSavFile/main_6_2_4.pdf 伍振鷟、林逢祺、黃坤錦、蘇永明(1998)。教育哲學。台北:五南。

江珮瑤(2007)。以問題導向學習融入討論式數學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教育 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朱則剛(1994)。建構主義知識論與情境認知對教育科技的意義。視聽教育雙月刊,

35(4),1-15。

吳清山(2002)。問題本位學習。教育研究月刊,97,120。

沈中偉(2005)。科技與學習理論與實務(第二版)。台北:心理。

李文興、陳匯中、黃緒耀、鄭喬鴻、許智凱、林延彥(2004)。儲冰空調系統經濟 效益分析。冷凍與空調,55,24-29。

李美瑜(1993)。情境學習環境與去情境學習環境對國二學生物理壓力概念學習成 效影響。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李筱雲(2009)。不同問題結構的問題本位學習對八年級學生自我導向科學學習表 現之影響。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之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李祖壽(1979)。教育視導與教育輔導(上)。台北:黎明文化。

周崇儒(2000)。談建構主義的教學。研習資訊,17(3),43-49。

岳修平譯(2006)。教學心理學–學習的認知基礎。台北:遠流。

林怡珊(2008)。自然科問題本位學習對六年級學生科學概念與科學學習動機之影 響。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之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林國書(2003)。PBL 教學在國中理化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網路 學習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麗娟(2002)。「問題導向學習」在網路資源式學習之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

60,42-53。

林寶山(2001)。教學原理與技巧。台北:五南。

計惠卿、張杏妃(2001)。全方位的學習策略ー問題本位學習的教學設計模式。教 學科技與媒體,55,58-71。

柯明村、唐炳順(2001)。高效率溫度分層化冰水儲冷系統技術理論與實驗研究。

冷凍與空調,55,143-149。

唐偉成、江新合(1998)。以問題解決為導向的教學理念與模式。屏師科學教育,

8,12-28。

莊雅萍(2006)。問題中心數學探究教學對高職學生問題解決態度與能力的影響之 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行動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張世忠(2000)。建構教學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

張民杰(2003)。超學科統整模式之一ー問題本位學習在國中九年一貫課程的設計 與實施。新竹師院學報,17,389-424。

張新仁(2003)。Gagne 學習條件理論與教學應用。載於張新仁主編:學習與教學 新趨勢。台北:心理。

張淑宜(2006)。運用問題本位學習於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對國小學生創造力的影 響。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郭炯廷(2011)。問題本位學習對六年級學童的問題解決能力與環境態度之影響。

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之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陳玨名(2006)。「問題本位學習」教學模式對國小五年級學生數學科學習動機、

學習態度與學習成就之影響。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之碩士論文,未出版,桃 園。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毓凱(2005)。「問題本位學習」教學模式對國中二年級學生自我導向科學學習 傾向與科學學習動機之影響。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之碩士論文,未出版,桃 園。

陳銘偉(2004)。「問題本位學習」教學模式對高職學生之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歷 程與成效的影響。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之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陸奕身(2002)。建構取向之高商經濟學教材設計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 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曾孟慧(2006)。「問題本位學習」教學模式對五年級學童數學學習的數學態度和 後設認知之影響。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之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黃政傑、吳俊憲(2006)。合作學習發展與實踐。台北:五南。

黃琡惠(2002)。問題本位學習的課程設計評析,國民教育研究學報,8,53-73。

黃鎮江(2008)。綠色能源。台北:全華。

黃鳳琴(2002)。建構主義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看星星」單元學習成效及概念 分析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賈伶悌(2004)。問題引導學習對國小四年級學童科學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台北 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兆琪(2006)。以問題導向的合作學習模式探究國小六年級學童對「颱風」主題 之概念學習。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市。

經濟部能源局(2010)。台灣電力系統的日夜負載曲線圖。

http://www.ecct.org.tw/print/42-4.htm

溫瑞烘(2002)。問題本位學習用於資訊教學之探討。中華技術學院學報,24,

195-212。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楊海濤、沈崇詩、許明財(2002)。空調實習Ⅱ。台北:全華。

劉佩雲、簡馨瑩譯(2003)。問題解決的教與學。台北:高等教育。

潘世尊(2003)。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載於張新仁(主編),學習與教 學新趨勢。307-344。台北:心理。

蔡尤溪、蘇新智、林哲雄、黃佳文、韓明紘(2001)。以儲冰低溫式之區域冷房紓 解都會區夏季尖峰電力負載。冷凍與空調,55,95-103。

蔡尤溪、李宗興(2008)。儲冰空調系統技術(修訂版)。台北:全華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鄭明長(1997)。近側發展區對教學活動的啟示。研習資訊,14(2),79-85。

謝禎宏(2006)。「問題本位學習」教學模式對國小三年級學生科學概念與小組溝 通之影響。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之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蘇燈城(2011)。能源應用與原動力廠(第二版)。台北:全華。

貳、外文部分

Albanese, M. A., &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Barrows, H. S. (1985). How to design a problem-based curriculum for the pre-clinical

years.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Barrows, H. S., & Tamblyn, R. H.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Brooks, J. G., & Brooks, M. G. (1993). In search of understanding: The case for

constructivist classroom. Alexandria, Virgini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amp, G.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paradigm shift or a passing fad. Medical

Education online, 1-2.

©

Cordeiro, P., & Cambell, B. (1995). Problem-based learning as 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86800)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Duch, B. (1996). Problem: A key factor in PBL. Retrieved November 21, 2004,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udel.edu/pbl/cte/spr96-bhys.html.

Edens, K. M. (2000). Preparing problem solvers for the 21

st

century through problem based learning. College Teaching, 48(2), 55-60.

Faidley, J., Evensen, D. H., Salisbury-Glennon, J., Glenn, J., & Hmelo, C. E. (2000).

How are we doing? Methods of assessing group processing in a problem-based learning context.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search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interaction.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Glasgow, N. A. (1996). New curriculum for new times: A guide to student-center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Hooper, S. (1992).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40(3), 21-38

Lee, R. M. K. W., & Kwan, C. Y. (1997). The use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al education. 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 1(2), 149-157.

Levin, B. B. (ED.). (2001). Energizing teacher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ith problem-based learning.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haran, S., & Shaulov, A. (1990). Cooperative Learning, Motivation to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S. Sharan Ed.,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Slavin, R. E. (1990).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Tam, M. (2001). Introduc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Learning matters at Lingnan.

Retrieved August 13, 2012, from

http://www.ln.edu.hk/tlc/learning_matters/05-2001-242001.pdf.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Torp, L., & Sage, S. (1998). Problems as possibilities: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K-12

education.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Von Glaserfeld, E. (1984). An introduction to radical constructivism. The Inverted

Reality (pp.17-40). New York:Norton.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ilkerson, L., & Feletti, G. (1989). Problem-based learning: One approach to increasing 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A. F. Lucas (Ed.),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pp. 51-60).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

班級:____________ 學號: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同學看完每一題敘述之後,根據你(妳)自己的想法,勾選□同意、不同意、其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