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 五 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依據文獻探討及研究結論,研究者提出進一步的建議,俾供教育行政機關、

師資培育機構、國中小輔導教師及未來研究者之參考。

一、教育行政機關

(一)建立輔導工作的教學輔導教師制度幫助資淺輔導教師更快適應輔導工作,

而有餘力參與專業成長

輔導年資未滿 3 年的國中小輔導教師不但要調整自己過去學術所學及實際現 場中的落差,適應跨系統合作的溝通與協調,再加上輔導議題多元且差異性高,

以及學校人員普遍輔導知能有限的情況下,各種來自內外的工作壓力皆影響資淺 輔導教師專業成長之參與。若能透過近似於教學輔導教師之概念,請益校內或附 近學校的資深輔導教師協助導入學校生態,減輕資淺教師獨自墾拓輔導工作之壓 力與負擔,而能使資淺的輔導教師較有餘力參與專業成長。

113

(二)提供國小兼輔參與專業成長之獎勵與合適的減課時數

國小兼輔主要是以導師兼任之,在國小教學未分科、授課包班制的情況下,

兩節的減課時數光是用來個案晤談、撰寫紀錄、親師合作等事宜即用盡,甚至可 能超過。若能等同於國中兼輔減授四節課,則對擔任國小兼輔之意願較高,也使 得國小兼輔在協助輔導工作之外,有充裕時間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

(三)依學生不同階段的需求,劃分國中與國小的輔導教師專業成長課程 不同階段的學生輔導需求不同,也顯現不同階段的輔導教師在參與專業成長 上的差異,團體課程、專題演講、讀書會、校外研習、札記寫作、專題研究等專 業成長途徑,主要針對重大議題進行深入了解與專業探討,國中輔導教師面臨的 學生問題較為複雜而重視專業度高的課程,顯現高度參與;相較之下國小輔導教 師則較少參與上述途徑。若能依據服務對象的不同而給予不同的學習內容與方式,

將有助於提升國小輔導教師的參與情形,也獲得更貼近自己需求的專業成長。

(四) 重視參與專業成長的阻礙影響,並予以排除或酌量。

專業成長的阻礙中,除工作過於繁重之外,路途太遠亦是高度阻礙專業成長 的原因。就校外研習、專題演講而言,輔導教師的人數較其他領域之教師少,其 服務學校的所在地分散縣市各區,又加上縣市合併後要參與研習往往只能往原市 區跑,交通不便所耗費的路程時間再加上輔導教師其原有的工作負擔,對於鄉鎮 或偏遠地區的輔導教師要抽出時間參與專業成長其阻礙影響確實頗大。因此,主 辦單位應在規劃研習及講座地點時,應衡量到輔導教師的所在地區盡可能排除其 交通上的困境。

二、師資培育機構

(一)輔導學分班的訓練課程應加強專業成長的重要性與介紹專業成長之途徑 輔導工作耗費心力頗大,單以 26 學分班與 20 學分班課程所提供的專業訓練 有限,再加上輔導知能並非一朝一夕形塑而成,需要長時間透過理論與經驗反覆 省思與應用,因此除了基礎訓練之外,亦需要強調專業成長的重要性與幫助,或 是在課堂中提供督導機會或是體驗不同的專業成長途徑,銜接基礎訓練與實務課 程,方能使完成學分班課程的輔導教師重視專業成長而增加其參與情形、提升專

114

業能力。

三、國中小輔導教師

(一)輔導教師需了解自己專業成長的目標,並根據途徑的優點與限制選擇不同 的專業成長途徑

雖然對輔導教師而言經驗分享是最快速有用的專業成長方式,但同時亦須了 解到經驗分享僅限於片段式的學習,受限於前輩或同儕經驗的來源正確性、不同 對象其特質與能力在處理問題的適切性。因此對於想要不斷提升專業能力的輔導 教師而言,專業成長除了透過經驗分享之外,更需要配合不同學習方式的途徑或 課程模式,方能具備更完善的專業知能。

(二)重視同儕間的經驗交流與專業對話,組成輔導教師社群或是共同備課 本研究發現 30 歲(含)以下的輔導教師在專業成長動機上顯現高度學習興趣,

且在專業成長上亦經常參與,凸顯出其專業成長的高度需求。然而,實際上在校 園中難以找到夥伴可以互相討論與支持,雖有教育局提供每月一次的團體督導研 習,但由於參與人數較多與提案次數之限制,以至於能得到的協助有限。建議輔 導教師可以集結處室內夥伴、認輔或兼輔教師、校園中對輔導知能有興趣的教師,

或是鄰近地區的輔導教師,組成輔導教師社群或是共同備課,探討相似議題的個 案、設計班級輔導課程。透過彼此集思廣益,分擔輔導教師面對全校輔導工作之 負擔與壓力、促進輔導工作經驗的交流與討論,以達到專業成長之效果。

(三)安排固定參與專業成長的時間或習慣

本研究發現國中小輔導教師選擇專業成長途徑主要考量到時間是否配合,實 際上國中小輔導工作往往因應突發或緊急通報等預料之外的事案,或是研習課程 卡到晤談時間但又無法找人代為接案;又或是缺少完整的時段可自主運用。建議 國中小輔導教師在每月或每週行事中特別空出時間規畫專業成長,使得在輔導工 作之餘也兼顧自我的專業成長。

11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