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依據本研究所得之結果,研究者提出下列幾點建議供教師及學校處理學生同 儕衝突之參考,並提出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壹、對教師方面的建議

一、慎選衝突處理方法

從研究中發現,老師對研究對象的處置方式,意外成為其他學生用來報復他 的方式,這不僅對研究對象不公平,也是間接鼓勵與他不合的同學趁機檢舉他。

因此教師在處理學生的問題時,應小心選擇處理的方法,找出能更圓融處理的策 略。另外,家長介入容易讓學生產生老師與家長站在同一陣線的感覺,所以是否 要讓班上同學瞭解學童父母介入同儕衝突事件的過程,亦是老師需要再斟酌的部 分。

二、平常心看待女生小團體

女生基於對情感依附的需求,他們自然而然的會成為一群一群的小團體,所 以只要有女生的班級,一定會有數群的小團體產生。這是種自然現象,不是導師 說禁止就能禁止的了。不過同儕團體對學童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因此教師除了教 導學生如何解決自身的同儕衝突,可以教導學生協助同學解決同儕衝突的心態與 技巧,藉由同儕團體的力量使衝突事件得以圓滿落幕。

三、多給予人際關係欠佳學童正面肯定

由於導師的看法與觀點會對班上學生產生影響,因此對於班上同儕關係欠佳 的學童,老師應多去瞭解其與同儕相處的狀況並多針對其優點、能力或長處給予 正面肯定,讓其他同學也能跟著改變對他們的觀感,同時協助學童學習如何建立 良好的同儕互動。

四、請輔導處協助輔導

對於有人際關係障礙的學童,導師如果在衡量時間及自身專業後認為無法妥 善處理者,或可轉由輔導處協助處理,藉由輔導處在輔導上的專業能力,來改善 並解決學童的人際問題。

貳、對學校方面的建議

一、設立溝通技巧課程

在研究中發現,許多學生之所以會與同儕發生衝突,多是因為缺乏溝通技 巧,所以導致雙方產生衝突。所以學校可在導師時間或彈性時間,安排溝通技巧 練習之課程,以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

二、提供學童衝突因應技巧課程

溝通技巧課程可以協助學生降低衝突發生的頻率,而衝突因應技巧的課程,

則可以幫助學生發展正面、利社會性的因應策略,以使得學生在日後能擁有更健 全的人際關係。因此,學校可以在課程設計時可以加入相關內容,例如提供學生 衝突的情境,讓他們能去思考在衝突事件中可以有哪些不同的解決方式。

三、提供老師衝突管理相關課程之進修

雖然同儕衝突是學生社會學習的一部份,但班級內若同儕衝突過多,則會影 響到教師的授課情緒與進度。因此研究者認為學校應提供衝突管理的相關課程讓 教師進修,以協助教師發展其預防學生衝突或解決衝突的策略。

參、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就研究對象而言

本研究之對象為四名五年級學童,所以要蒐集下課時四名學童的與同儕互動 的情形會比較吃力。研究者建議,可以選擇兩名同儕關係欠佳的學童,如此較能 看到學童互動的全貌。此外,也可加入學生家長之訪談,以得知家長的教育方式 對學生因應同儕衝突的影響。

二、就研究方法而言

因為本研究有較多的研究對象,所以本研究比較偏重學童同儕衝突的實然 面,因此研究者認為,在縮減觀察對象人數後,可以進行學童對於同儕衝突應然 面與實然面差異之比較。

三、就觀察時間而言

學童同儕衝突最常發生在下課時間或老師不在教室裡的時間。不過衝突的發

生並沒有規律性,所以研究者每天能留在研究場域裡的時間越長,對研究而言會 越有利,比較不會有遺漏的情況產生。

參 考 文 獻

壹、中文部分

方紫薇(1996)。大學生人際衝突因應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中華輔導學報,4,

1-43。

王文科(1995)。教育概論。台北:五南。

王玟琳(1998)。現代青少年衝突面面觀。學生輔導通訊,57,66-73。

王琳、林美珍、陳皎眉(2002)。母親教導衝突解決策略之內容與孩子知覺的關 係。教育與心理研究,25,221-250。

王朝茂(1992)。學校衝突問題之探討。教育文粹,21,106-126。

王馨生(1983)。兒童心理學。台北:台灣書局。

朱元祥(2001)。衝突管理策略分析。教育研究月刊,83,63-71。

余仲安(1987)。小學生的成長與生活輔導。台北:益群。

余朝權(2003)。組織行為學。台北:五南。

巫和懋、夏珍(2003)。賽局高手—全方位策略與應用。台北:時報文化。

吳忠泰(2002)。國民小學教師對師生衝突來源知覺及因應策略之研究—以台中 市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吳麗雲(2001)。衝突情境中的師生互動。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李介至(2001)。青少年同儕衝突之問題分析。中等教育,52(6),172-185。

李佩怡(1999)。人際關係理論。測驗與輔導,152,3152-3156。

汪明生、朱斌妤(2000)。衝突管理。台北:五南。

周春美、沈建華(1995)。如何建立學校組織衝突管理模式。技術及職業教育雙 月刊,25,49-53。

林欽榮(2002)。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揚智。

林欽榮(2002)。組織行為。台北:揚智。

林斌(1997)。衝突管理與青少年人際關係—談判途徑的思維與運用。教師天地,

87,30-37。

邱東坡、邱紹一(2001)。談青少年衝突。輔導通訊,72,44-51。

邱淑燕、張惠真、王薇婷、羅珮瑜(2002)。幼兒在自由時間的同儕衝突歷程—

以兩位幼兒為例。90 學年度第九屆獨立研究論文摘要發表。2002 年 9 月 4 日,取自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網頁:

http://www.tmtc.edu.tw/~kid/study/study9.htm

洪福財(1995)。學校組織衝突成因及其因應策略。教育資料文摘,214,171-192。

洪錦沛(1995)。台灣省中部地區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工作情境衝突知覺之研究—

以衝突理論為途徑。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中市。

胡峻豪(1997)國民小學校長之衝突管理策略及其成效。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范熾文(1999)。師生間的衝突與管理之探討。班級經營,4(2),51-58。

唐永豐、錢永鎮(1999)。同儕衝突。輔導通訊,57,45-48。

孫淑琴(2000)。學童依附關係、內在運作模式和同儕衝突處理策略之相關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常雅珍(2001)。低年級學童常見的衝突。師友,406,82-85。

張照璧(1999)。國小學童師生衝突知覺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金鑑(1985)。管理學新論。台北:五南。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2001)。教育心裡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德銳(1994)。教育行政研究。台北:五南。

張慶勳(1996)。學校組織行為。台北:五南。

陳竹英(2003)。國小教師處理學童人際衝突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陳玲玲(民 83)。學童友伴選擇、友誼概念與友誼知覺之相關研究。教育研究資 訊,2(1),122-133。

陳茂全、郭政源(2000)。國民中學訓導工作中衝突事件與處理策略。訓育研究,

39(3),28-32。

陳建光(2000)。淺談組織內的衝突管理。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58。2003 年 5 月 9 日,取自:http://www.tvc.ntnu.edu.tw/各期雙月刊/58/58-11.htm

陳淑琴(1999)。幼兒衝突行為的化解與輔導實務探討。台中師院幼兒教育年刊,

11,19-32。

陳嘉皇(1996)。國民小學學校組織衝突管理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章淑婷(1989)。幼兒人際問題解決能力與其同儕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馮惠偵(2003)。描繪一張友誼的圖:三個國小一年級女生與朋友互動之研究。

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曾燦金(1994)。衝突係助力乎?亦阻力乎?—論組織衝突之正反功能及其在學 校行政管理之啟示。教育資料文摘,34(3),150-158。

程淑華(1998)。教導學生成為衝突管理的高手。學生輔導通訊,57,122-125。

黃德祥(1996)。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黃德祥、李介至(2002)。青少年同儕衝突、因應策略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彰 化師大輔導學報,23,163-195。

黃囇莉(1999)。人際和諧與衝突—本土化的理論與研究。台北:桂冠。

楊瑞珠(1996)。學生同儕衝突與師生衝突之解決策略。輔導通訊,47,5-10。

楊慕慈(2002)。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華騰。

鄔佩麗(1999)。衝突事件與危機處理。測驗與輔導,152,3163-3167。

榮泰生(2001)。組織行為學。台北:五南。

歐用生(1995)。質的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劉劭純(2002)。友誼關係在人際關係教育上的意義。師友,419,48-51。

劉英台(1986)。國中生人際問題解決態度與相關變項之關係暨「人際問題解決 小團體輔導方案」效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台北市。

劉清芬(1999)。師生衝突成因與解決策略。教育實習輔導,4(4),51-54。

蔡玉惠、陳佳芸、蔡宜芳(2002)。幼兒衝突類型與處理方式—以遊戲時間的角 落活動為例。90 學年度第九屆獨立研究論文摘要發表。2002 年 9 月 4 日,

取自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網頁:

http://www.tmtc.edu.tw/~kid/study/study9.htm

蔡明若(1994)。國小學童人際衝突因應策略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姿娟(1998)。淺談人際衝突管理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教育實習輔導,4(3),

17-22。

蔡培村(2000)。人際關係。高雄:高雄復文圖書。

蔡培村、張玉鈴(1997)。新新人類的人際關係。教師天地,87,8-15。

鄭美芳(1998)。人際衝突的發展過程與管理。學生輔導通訊,57,74-83。

龍冠海(1989)。社會學。台北:三民。

謝忠豪(2000)。中等學校師生衝突之探討。教職園地,35,30-33。

謝怡珮(2000)。國小一年級同儕衝突歷程研究:一種敘說分析。台北市立師範 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瞿立鶴(1992)。教育行政。國立編譯館。

Biklen, S. K. & Bogdan, R. C. (2001)。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李奉儒等譯)。 嘉義市: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1998)

Devito, J. A.(1998)。人際傳播(沈慧聲譯)。台北:揚智。(原著出版年:1995)

Ganery, D. J., & Cody, M.J.(2000)。人際溝通—目標本位取向(盧蓓恩譯)。台北:

五南。

Greenberg, J.(2001)。組織行為(謝馥蔓、張善智譯)。台北:美商普林帝斯霍爾。

(原著出版年:1999)

Papalia, D. E., Olds S.W. & Feldman, R.D.(2003)。人類發展—兒童心理學。(張慧 芝譯)。台北:美商麥格羅•西爾。

Papalia, D. E., Olds S.W. & Feldman, R.D.(2003)。人類發展—兒童心理學。(張慧 芝譯)。台北:美商麥格羅•西爾。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