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節根據研究結果及結論,研究者提出下列幾點建議,希望提供對未來教 學者與對未來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與參考。

一、對未來教學者之建議

從本研究發現音樂教師確實可以透過參與管弦樂團,進而影響自身的音樂 素質,也因為本研究個案教師參與的樂團係屬於民間非專職樂團,試想若教師 在參與非專職樂團都能有許多收穫,那專職樂團的收穫可想而知,因此,若是 現場音樂教師可多參與管弦樂團中,相信對音樂教育工作者的教學會有很大的 助益。另外本研究之個案教師常鼓勵學生參與樂團,他認為學生在參與樂團的 過程中確實有成長,因此教師、學生參與管弦樂團。另外是進修研習部分,部 分管弦樂團中皆有不定期舉辦所謂大師班、音樂營等活動,身為團員身分的音 樂教師或學生便可針對有興趣之領域參與研習,教師也可透過參加研習或進 修,來增加自我的專業能力。

二、對未來研究者之建議

本研究旨為探討國小音樂教師在參與管弦樂團的歷程,對其弦樂團教學的 影響為何?從研究中發現個案音樂教師因參加民間管弦樂團而對其教學理念的 改變與新的收獲,更影響了個案教師的待人處事、未來自我期望、教學等。研 究者建議未來的研究者可擴大研究範圍,試探討弦樂團教師參與樂團後以觀課 與訪談進行研究的事後回顧法,未來研究者可以嘗試進行質量混和的追蹤研 究,尋找一位或多位未參加過弦樂團之學生或老師,採用訪談或量表的方式測 量其參與前的起點行為,並持續追蹤其參與中的改變。也可以同時比較弦樂教 師與其他平遍的教師在參與管弦樂團後兩者的差異為何。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文科、王智弘(2014)。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文科、王智弘(譯)(2002)。質的教育研究(原作者:James H. McMillan,

Sally Schumacher)。臺北市:師大書院。

王品方(2016)。國民小學資深音樂教師音樂欣賞教學實踐之個案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昭正、朱瑞淵(譯)(1999)。參與觀察法(原作者:Danny L. Jorgensen)。

臺北市:泓智。

王盈家(2013)。臺中市國小弦樂社團經營策略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5)。挑戰 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2-2007)。

臺北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何育真(2013)。Reimer及Elliott音樂教育哲學再探究:批判教育學的觀點。藝 術教育研究,26,37-79。

何育真(2014)。衍生教學法在「音樂理論與實作」通識教育課程之應用。載於 慈濟大學(主編),2014卓越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花蓮:慈大。

何康國(2005)。我國交響樂團產業之研究。臺北市:小雅。

余奕蓁(2009)。新竹交響管樂團的發展與營運研究兼論社會教育功能。(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吳家恆(1999)。音樂百匯1樂器總論(原作者:Keith Spenec)。臺北市:智庫。

李正德(2013)。中國小學低年級弦樂團體教學之行動研究(以福建省廈門市 延奎小學為研究對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市。

李佳卉(2006)。國小弦樂團合奏訓練與實務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奇峰(2009)。宜蘭縣國民小學絃樂團推展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政賢(譯)(2014)。質性研究:從開始到完成(原作者:Robert K. Yin)。

臺北市:五南。

沈純嘉(2016)。北部地區中等學校弦樂團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沈清松(2004)。大學理念與外推精神。臺北市:五南。

周海濤、李永賢、張蘅(譯)(2009)。個案研究—設計與方法(原作者:Robert K. Yin)。臺北市:五南。

尚榮安(譯)(2001)。個案研究(原作者:Robert K. Yin)。臺北市:弘智。

林小玉(2011)。二十一世紀音樂紀教育新趨勢:世紀初的願景。奧福音樂,2,

11-21。

林世華、陳柏熹、黃寶園、傅瓊儀、趙如錦(譯)(2005)。社會科學研究法;

量化與質化取向(原作者:Keith F. Punch)。臺北市:心理。

林生傳(2004)。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臺北市:心理。

林進財(2002)。有效教學:理論與策略。臺北市:五南。

林維忠、陳謙斌(譯)(1984)。小提琴演奏與教學法(原作者:Galamian)。

臺北市:全音樂譜。

邱紹雯、賓靜蓀(2017)。美感教育,從「我在乎」態度開始!。親子天下,

90,78-83。

邱顯仁(2009)。弦樂團體教學增進國小高年級注意力與肢體能力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侯一欣(2009)。開啟音樂教育的另一扇窗:談鄉間小學的絃樂團經營困境與 契機。教師之友,50(1),34-41。

施姍佑(2003)。臺灣地區國民小學弦樂團組訓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洪珀慈(2014)。彰化縣國民小學陶笛團組織、訓練、與經營現況之調查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洪梅芳(2006)。光復後南臺灣私人樂團之活動-以「有忠管絃樂團」(1945-1966)

為例。臺灣音樂研究,3,66-90。

孫郁茜(2008)。非音樂班弦樂團指導者教學專業能力之實務探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徐頌仁(1883)。歐洲樂團之形成與樂配之發展。臺北市:全音樂譜。

高珮馨(2015)。尼爾森之小提琴入門教學法。高雄市立中正高級中學學報,

6,161-164。

張春興(2011)。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市:台捷國際文化。

莊敏仁(2011)。American perspective on music teaching in Taiwan. 成功的音樂 學策略:一位美國教授對臺灣音樂教學的觀點。臺灣百年來學校藝術教育 發展,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150-168。

郭美女(1998)。基礎的音樂教育-節奏教學。國教之聲,32(1),8-14。

郭美女(2006)。符號學在藝術與人文課程運用之研究以義大利小學藝術教育 為例。藝術教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學術論文發表會。國立屏東師院。

陳友新(1991)。參加音樂比賽的學校樂團之組織、訓練、表演。音樂教育季 刊,19,4-10。

陳向明(2002a)。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向明(2002b)。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臺北市:洪葉。

陳必揚(2003)。古典入門-Classical Music。臺北市:米羅。

黃輔棠(1995)。教教琴.學教琴小提琴技巧教學新論。臺北市:大呂。

黃輔棠(1999)。小提琴團體教學研究與實踐(上、中、下)。台北:大呂。

楊明暐(1996)。大家來聽管絃樂。臺北市:台英雜誌。

溫立文(2010)。街頭北斗實務手冊-邊青街頭工作理論及實踐。香港:社會 工作者總工會。

葉嘉琳(2011)。弦樂團體教學增進國小低年級注意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熊澤民(2008)。西洋音樂簡史與名曲主題。臺中市:熊澤民。

趙惟儉(2002)。小提琴教學法。臺北市:世界文物。

滕淑芬(譯)(2004)。聽音樂˙孩子更聰明(原作者:Sharlene Habermeryer)。

臺北市:智庫。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謝佳璇(2017)。NTSO 遍撒音樂種子在社區。樂覽雜誌,183,80-85。

謝朝鐘(2016)。樂團教學。臺北市:全音樂譜。

蔡宇光(2016)。從西方管弦樂團發展轉型看臺灣民間管弦樂團面臨的挑戰(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臺北市。

蔡嘉紋(2005)。高大宜教學法運用於大提琴初級課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二、西文部分

Barrett J. R., McCoy C. W., & Veblen. K. K. (1997). Music in the 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 Soundways of knowing. New York: Schirmer Books.

Boardman, E. (1988a). The generative theory of musical learning. Part II. General Music Today,2(2), 3-6, 38-32.

Boardman, E. (1988b). The generative theory of musical learning. Part III. General Music Today,2(3), 11-16.

Consortium of National Arts Education Associations (1994). National standards for arts education. Reston, VA: MENC.

Herkstroeter, K. (2004). Choosing musice for your string orchestra. American String Teacher, 54(3),40-42.

Kratus, J. (2007) . Music education at the tipping point. Music Educators Journal, 94(2), 42-48.

Machis, J. and Forney, K. (2003). The Enjoyment of Music: An Introduction to Perceptive Listening, 9th ed, New York: W.W. Norton and Company.

Menghini, C. T. (1999). Musice as the curriculum: An Approach to score selection and preparation, The Instrumentalist, 53(10),28-32.

Palela, A. D.,& Leversena, J.R. (2007).The linguistic benefits of musical training.

Trend in Cognitive Sciences, 11 (9), 369-372.

Thomson, J. (1999). Developing musicians, step by step by step and piece by piece:

An interview with Robert Garofalo. The Instrumntalist, 53(10),21-22.

附錄一

參與研究同意書

附錄二 訪談大綱

訪談大綱(一)

原因與持 續參與動 力

一、請問您為什麼要參加迪士尼樂團?

二、請問您在迪士尼樂團中對自己在指導國小弦樂團有何幫助嗎?

原因是什麼?

三、請問您是什麼原因讓您想繼續參加迪士尼樂團?

團練歷程

四、請問您在迪士尼樂團中有何團練的經歷?(例如:管弦樂合奏、

管樂合奏,以及弦樂合奏等)

五、請問您在團練的經歷中遇到什麼問題?那如何解決?

演出歷程

六、請問您參與迪士尼樂團受邀至外的演出經歷有那些?有何印象 深刻的事?

七、請問您在演出的經歷中遇到什麼問題?那如何解決?

訪談大綱

訪談大綱(二)

一、請問您在迪士尼樂團團練經歷中的分部概念如何影響您在「米奇弦樂團」、

及「米妮弦樂團」的教學?

二、請問您在迪士尼樂團團練經歷中指揮老師是如何培養團員的聆聽能力?這 個概念如何影響您在「米奇弦樂團」、及「米妮弦樂團」的教學?

三、請問您在迪士尼樂團團練經歷中指揮老師是如何培養團員的節奏感能力?

這個概念如何影響您在「米奇弦樂團」、及「米妮弦樂團」的教學?

四、請問您在迪士尼樂團團練經歷中指揮老師是如何培養團員的弦樂器演奏能 力?這個概念如何影響您在「米奇弦樂團」、及「米妮弦樂團」的教學?

五、請問您帶「米奇弦樂團」、及「米妮弦樂團」分別的演出經歷有哪些?

六、請問您為什麼要帶「米奇弦樂團」、及「米妮弦樂團」去參與這些演出?

七、請問在迪士尼樂團中的演出經歷,對你帶「米奇弦樂團」、及「米妮弦樂 團」去表演有何影響?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