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章旨在敘述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研究問題、名詞釋義、研究範圍 與限制。本章分五節介紹,第一節敘述本研究之背景與動機;第二節說明本研究 之研究目的;第三節根據本研究目的擬定研究問題;第四節介紹本研究之名詞釋 義;第五節為說明本研究之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研究背景

國民小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習音樂可以幫助學習者提升興趣、更重要的是 陶冶人之性情(教育部,1993)。Boardman(1988a)主張音樂學習之核心中 最要的是音樂教學。音樂對於人類的影響甚大,音樂不但可以啟發人的創意、

且有助於學習和腦部的發展(滕淑芬,2004)。因此,學習音樂不但可以更強 個人能力的提升,且和人類智性與學業之發展有著甚大的關係。在現今人工智 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時代中,機器人之發展大幅的提升,人類面對其 科技之競爭壓力下,我國主張美感教育和對事物具「感受力」之獨特性(邱紹 雯、賓靜蓀,2017)。「二十一世紀音樂教育新趨勢:世紀初的願景」中指出 音樂教育即美感教育,主張透過音樂經驗以引起情感的體驗與回應的能力,達 到美感教育之目的;音樂教育即是情感的教育,可幫助學生在音樂中更有效的 達到「內在認知」(Knowing Within)(何育真,2013;林小玉,2011),這 即是音樂教育的目標。在藝術表現中每一種模式都是以不同感官接收到所呈現 之(Janet, Janet & Kari, 1997)。綜上所述,音樂為藝術中一個部份,人類即透 過音樂經驗與以不同感官接收到的感知能力,運用於歌唱與演奏樂器的方式並 搭配樂譜中的記譜法,將樂譜中特有的語言提升到另一層藝術的美,並感受且 再次展現出來,而這樣藝術的學習賴於音樂教學。

我國自九十學年度起逐年實施九年一貫之課程,於九十二年公布課程綱要標

準,且明定「藝術與人文」領域之課程內容。藝術與人文領域包括音樂、視覺藝 術,以及表演藝術等三大方面之學習。根據教育部(1993)指出國民小學音樂科 課程標準教材綱要包含音感、認譜、演唱、演奏、創作,以及欣賞等六項,其目 的為培養國小學童音樂感受的能力。另外,教育部指出演奏為使用樂器與展現其 技能,樂器個別教學其樂器類型有鋼琴、小提琴、大提琴等,之目的為使學生個 人表達想像或感受,培養學生表達自我的信心。教育部於九十一年五月推動挑戰 二零零八-E世代人才培育計畫中「一人一樂器、一校一社團」,其目的為平衡 城鄉差距、潛移默化提昇人文素養、培養美的實踐力,並藉由音樂的感染力陶冶 學生的性靈之美(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5)。由此看來,我國音樂教育對 於藝術與人文領域之發展需重視美感體驗,因此,其政策落實在國小音樂課程標 準教材綱要中,教師課程中多以多元方式之進行,政府以提供多元學習的方式,

並鼓勵學生多學習樂器,培養學生其表達與感受的能力提昇人文素養,以符合現 今高度發展國家所需要之人才。

Kratus(2007)指出美國學校的音樂課程,因為課內經驗與課外經驗的不同,

造成學生不喜歡上課內音樂課,在台灣也有這樣的狀況發生。政府給學校的補助 越來越多元,如學校社團性質的發展等,因此,學生可透過社團學習到課外之經 驗。在學校中常見的社團編制包括弦樂團、節奏樂隊、合唱團、直笛隊與管樂團 等活動(侯一欣,2009)。弦樂社團係指弦樂團(弦樂合奏,String Orchestra),

組成之樂器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以及低音大提琴等四項弦樂器(王盈家,

2013)。學校教育在鄉間學校大多因為全校規模不大、缺乏音樂專業之教師、家 長普遍文化水平不高,以及弦樂團人數無法提升等種種原因導致推廣音樂就顯的 格外艱辛(侯一欣,2009)。因此,以弦樂器的發展看來,成立一個弦樂團或弦 樂社團所需要時間與經濟之難度較高也是耗時費力的事。

二、研究動機

研究者在大學時期,主修大提琴,並於今年三月加入迪士尼樂團,其中有一 位非常特別的團員-Judy老師,Judy老師為樂團的行政人員兼樂團團員,同時,

該教師任教於米奇國小與米妮國小之弦樂團教師,利用課餘時間Judy老師參與樂 團與音樂會等活動增加自己的專業成長,以提升教學品質與技巧。這便是國內學 者林進財(2002)指出老師專業成長是教師參與正式或非正式之活動,這能使教 師在工作時能有更多的主導權。臺東有成立近三年的迪士尼樂團,可看見臺東地 方對藝術與人文領域的重視,尤其以迪士尼樂團在臺東米奇國小成立弦樂團,致 力於弦樂演奏的紮根。雖然這些臺東在地弦樂團的成立時間不長,但在團隊這三 年的努力下,已可看見部分弦樂團的蹤影,如2017年米奇國小與米妮國小弦樂團 在臺東藝文中心參加「迪士尼樂團夏季音樂會《動物也瘋狂》解說式親子音樂 會」、米妮國小弦樂團於2017年在米妮國小圖書室舉辦弦樂團之「成立大會典 禮」,以及在「全國音樂比賽-弦樂合奏」等活動中。

綜上所述,研究者認為深耕弦樂演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此研究者想瞭解 此特殊個案教師於民間管弦樂團之參與歷程與對弦樂團教學之影響,此為本研究 之研究動機一。

在去年五月中旬,研究者參加「國立臺東大學音樂學系2017年音樂教育學術 研討會」(Symposium on Music Education 2017),期間發表「音樂教室教師團 體音感教學之個案研究」,此研究採質性取向之描述性個案研究,研究者從此次 的研究過程中獲取甚多的研究經驗,因此,研究者對個案研究法和參與觀察法感 興趣,並想深入探討之,此為本研究之研究動機二。

研究者搜尋國內相關文獻發現,近年來關於弦樂團論文數量非常豐富。研究 者從台灣碩博士論文系統中勾選「論文名稱」、「關鍵字」與「電子全文」搜尋

「弦樂團教學」數量為零篇,再以此系統中勾選「論文名稱」、「關鍵字」與「電 子全文」搜尋「弦樂團」數量有33篇,從33篇中去除21篇為非關於本研究之論文 與非音樂相關科系後,剩下12篇與本研究相關之論文,其中,如王盈家(2013)

臺中市國小弦樂社團經營策略之個案研究、李奇峰(2009)宜蘭縣國民小學絃樂 團推展現況之調查研究、蔡宇光(2016)從西方管弦樂團發展轉型看臺灣民間管 弦樂團面臨的挑戰等論文,研究者發現國內對於教師於民間管弦樂團之參與歷程

與對弦樂團教學之影響相關文獻付之闕如,因此,本研究之研究動機三為本研究 最具價值之所在。

總結以上,本研究採質性取向之描述性個案研究,以為探討Judy老師於迪士 尼樂團之參與歷程,與對指導米奇國小與米妮國小弦樂團教學之影響,並期望能 將研究結果供日後相關研究與教學之參考。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