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以本研究之結果與討論,提出以下之建議:

一、給教師們的建議

現今社會為多元化發展,相對音樂風格也不單只是單一元素,從小學到高中,

音樂課,可給予學生多樣性音樂風格類型。流行音樂較為隨手取得之資訊,但不 該只是單一聽及唱兩類,可藉由流行音樂素材進而延伸其它類音樂風格。舉例之:

FIR 的〈千年之戀〉可以介紹甘美朗這樂器及音樂,或是巴哈〈G 弦之歌〉也常 被使用於流行音樂中,教師可以因而介紹巴哈這作曲家及他的其他作品,讓學生 對於古典音樂有更寬廣的認識,不再只是日常生活中聽到的那些曲目。

所以在國小至高中音樂課,不應該都因為升學之壓力,就無需正常讓學生上 音樂課,反之音樂教師可以該堂課,多讓學生多聽古典音樂,可讓學生適時放鬆、

於其他課業也可有正增強效果。

二、給學生的建議

現今網路、資訊如此發達,學生無論何時應時時保持好奇心,別侷限於流行 音樂一類,可以主動搜尋涉略其他類型音樂風格。如:可加在各大書局、APP、

各類古典網站、臉書……等,都有許多免費古典音樂、搖滾音樂、爵士音樂方面

90

的資訊供同學們參閱學習。且可於在各縣市文化中心、藝文中心聆聽其他類型音 樂風格,或是各縣市政府也會不定時舉辦許多戶外音樂活動,供市民以較舒適也 能增加藝術氣息方式呈現,如:臺南市政府於文化中心廣場舉辦久石讓特別音樂 會與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合唱團、大衛蓋瑞小提琴獨奏會、嘉義管樂節、彰化縣政 府舉辦維也納交響樂團來台演出、高雄衛武營舉辦打狗草地音樂會……等眾多類 型音樂會,雖在文化中心內都需購票入場,但因有些票價也不為便宜,或資訊較 不靈通的音樂愛好者買不到票,政府會與地方文化中心共同邀民眾一起欣賞,推 廣音樂平民化,人人能欣賞,不再為單一族群之喜好。

三、給未來研究生的建議

研究者本身也為教學助理,於跟課觀察有些經驗,但在自編問卷這方面經驗 較為不足,應可多觀察成功人士或專業人士對於問卷運用於教學上的成功案例,

加以修正。在於訪談學生時,應需以更專業的方式,來訪問學生,且提供學生古 典音樂資訊時,應以更便捷方式解釋,讓學生可更深入理解。以下幾點給未來研 究者做為參考。

對於通識課程研究已有許多人著手進行,但對於音樂偏好之研究,似乎不太 多,因此對於未來研究者可從這方面著手進行。且可不侷限於電影配樂可以其他 方式進而研究探討。此研究採用質與量並行,但於將來興趣研究者,可採用純質 性研究或純量化研究,如以純質性研究方法,可更加深入討論探究學生的音樂偏 好為何、生長生活背景因素都可再多些訪談及其介入。如純量化研究可採用不同 統計方式,且問卷可再細分或深入探究其他背景變項,且音樂方面可再增加不同 類型音樂或音樂題數可再增加,且播放時間再拉長些,及其結果也許會改變。

91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McRae, B. (1996 )。爵士樂手冊(徐天池、劉世杰、劉漢琪譯)。臺北:普洛文化。

Tirro, F. (1998)。爵士音樂史下(顧連理譯)。臺北:世界文化出版社。

Music timeline. (2014 年 3 月 28 日) 。取自:google Music timeline。

Palmer, R. (2004)。搖滾樂狂操的歷史(文鎧威、蔡明坤譯)。臺北:城邦文化。

大衛‧波德維爾(2008)。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臺北:師大書苑。

方美霞(2003)。大台北地區學生世界音樂偏好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師範大學,臺北。

方銘健(2007)。音樂․美學․從傳統到現代。臺北:仁泉。

王介安(1994)。導演李安的電影音樂與電影。影響電影雜誌,52,159-163。

王介安(1996)。電影音樂發燒書。臺北:平氏。

王恭志(2001)。美感教育之探析。國教輔導,40(6),34-39。

王雲階(1984)。論電影音樂。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王瑞蓮(2011)。流行音樂運用於國小藝術與人文領域音樂教學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史小華(2008)。電影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電影音樂。吉林:長影。

石巧易(2007)。華格納──《威森東克歌曲》之詮釋與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臺北。

92

石守謙(1996)。國內藝術通識教育課程實施的現狀與通病。通識教育季刊,3(4),

1-11。

伍潔芳(1996)。50 大電影音樂發燒書。臺北:遠流。

朱中愷(1998)。電影音樂地圖。臺北:商智。

何朱嘉(2004 年 5 月 2 日)。奧斯卡歷屆最佳配樂。

取自 http://www2.lib.nctu.edu.tw/Multimedia/new/index/oscar_score_1.htm

何秀煌(1998)。從通識教育的觀點看─文明教育和人性教育的反思。臺北:東 大。

何育真(2008)。B. Reimer「美感教育」與 D. J. Elliott「實踐哲學」立論分析之 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宋秀娟、林友棻(2009)。電影音樂融入通識教育課程之探討--以大葉大學及建 國科技大學為例。臺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刊,8,P.217-236。

宋婉萍(1998)。大學生音樂偏好、人格特徵與創造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李安(2012 年 11 月 20 日)。少年 Pi 首映備受好評有望引進內地。Mtime 時光網。

取自 http://www.goyeah.com/index.php?control=snsgroup&action=show_topic&postid=49671

李子凡(2012 年 11 月 20 日)。李安 30 億打造《奇幻漂流》 掐預算導演兼伙夫。

臺灣蘋果日報網。取自http://ent.appledaily.com.tw/enews/article/entertainment/20121120/34652623

見晴(1992 年 2 月 15 日)。電影配樂功能(5)──幽默與諷刺。世界電影,284,

102-104。取自:http://ge.ntcu.edu.tw/

見晴(1992 年 3 月 21 日)。電影配樂功能(6)──寂靜無聲。世界電影,286,

93-95。取自:取自:http://www.kkbox.com/tw/tc/column/reviews-42-1701-1.html

周慶華(2008)。從通識教育到語文教育。臺北:秀威。

93

林喚玲(2007)。音樂與影像的蒙太奇(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 學,臺南。

林建煌(2007)。消費者行為。臺北:華泰文化。

林舜惠(2008)。國小藝術與人文教科書之音樂欣賞內容分析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姚世澤(2004)。台灣音樂教育的變革與未來發展趨勢之探究。台灣教育,628,

2-13。

侯吉諒(2009,1 月 20 日)。譚盾、音樂、及其他(下)。取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an/20/today-art2.htm 約翰史威茲(2007)。美國爵士樂全攻略(陳志宇譯)。臺北:左耳。

范珺惠(2011)。台北市高中生之流行音樂偏好、態度與聆聽習慣調查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孫秀蕙(2006)。爵士歌‧爵士樂。臺北:商周。

徐芷楹(2010)。情境模式課程設計之音樂欣賞教學研究—以宜蘭縣清溝國小為 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

桑慧芬(1996)。當電影愛上古典音樂。臺北:萬象。

桑慧芬(2005)。影像閱讀時代。臺北:五南。

張宜蓁(2013 年 9 月 21 日)。從「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電影配樂感受跨文化音 樂的戲劇動能。取自 https://tw.music.yahoo.net/column/reviews-42-1701-1.html 張頌齡(2002)。建構式音樂教學之實徵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臺北。

張芳杰(1984)。牛津高級英漢雙解辭典。臺北:東華。

94

張萬居(2009 年 10 月 9 日)。電影配樂。

取自 https://research.google.com/bigpicture/music/

梁啟慧(2006)。談電影音樂及當代原創配樂大師。藝術賞析,2(10),17。

梁福鎮(2001)。審美教育學—審美教育起源、演變與內涵的探究。臺北:五南 出版。

連瑞淇(2008)。音樂通識課程因應不同大專屬性與多元化專業學習需求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郭長揚(1996)。音樂美的尋求。臺北:樂韻出版。

郭長揚(1997)。音樂美的尋求-應用音樂美學。臺北:樂韻出版社。

郭為潘(1992)。人文主義的教育信念。臺北:五南。

陳 綾 君 (2007)。 多 元 音 樂 聆 聽 於 國 小 學 童 音 樂 性 向 及 音 樂 偏 好 之 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陳幼慧(2013)。通識最前線:博雅與書院教育人才培育圖像。臺北:政大。

陳伯偉、游家政(1997)。師範院校通識課程規劃。載於黃政傑主編,大學課程 與教學(P.40~66)。臺北:漢文。

陳伯璋(1994)。大學課程結構的知識社會學分析。載於黃政傑、歐陽教主編,

中美大學教育之比較研究(P.20~55)。臺北:政大。

陳宜珍(2009)。情境音樂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陳頎如(2005)從《女武神》檢視華格納之總體藝術作品觀(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東吳大學,臺北。

陳榮彬(2005)。當電影遇上爵士。臺北:高談。

95

陳榮彬(2008)。電影夾心爵士派。臺北:信實文化。

彭怡鈞(2009)。希臘悲劇的歌舞形式。藝術欣賞,5(5),30-36。

陸邵陽(2009)。聲音,視聽語言。北京:北京。

傅行健(2009)。音樂情意教學應用於國小學童情緒智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

傅家維(2011)。李安電影音樂表現之探究─以《理性與感性》、《臥虎藏龍》、《色 戒》與《斷背山》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曾珮琳(2005)。國小學生的音樂風格偏好。師友,458,63-65。

曾珮琳(2005)。國小學生音樂風格偏好之研究以彰化市國小中高年級學生為 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曾美玲(2010)。學習成果本位評估模式之研究-大學「西洋音樂史與賞析」課 程教學之運用(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曾偉禎(2007)。色戒──導演李安的色與戒。人生雜誌,291,82-84-86。

馮志平(2010)。西方音樂史與名作賞析。大陸:人民。

黃 靜 芳 、 吳 舜 文 (2007)。大 學 生 音 樂 選 曲 與 情 緒 反 應 之 相 關 研 究 。 國 際 藝 術 教 育 學 刊 , 5( 1), 54-59。

黃俊傑(1995)。當前大學通識教育的實踐及其展望。通識教育季刊,2(2),p.29。

黃崑錦(1995)。美國大通識教育— 美國心靈的攀登。臺北:師大。

楊沛仁(2001)。音樂史與欣賞。臺北:美樂。

楊麗文(1982)。訪虞兆中校長-談大學教育的真經神。台大人,試刊號,p.91。

虞兆中(2005)。轉型中的大學通識教育:理念、現況與展望。中國論壇,17(3),

p.195。

96

熊蕾(2003)。音樂教育的哲學。北京:人民音樂。

臺中教育大學通識教育網站(2014 年 2 月 15 日)。取自:http://ge.ntcu.edu.tw/。

趙怡如(2004)。我國大學院校「通識教育」音樂鑑賞相關課程規劃研究(未出 版之博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劉 藝(1978)。奧斯卡 50 年。臺北:皇冠。

劉 藝(1978)。奧斯卡 50 年。臺北:皇冠。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