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音樂偏好相關研究

音樂會隨著年齡增長喜歡類型也會跟著改變。個人喜好音樂程度不論是對於 古典音樂、流行音樂、搖滾樂、台灣民謠、或是各國不同類型之世界音樂風格往 往都會改變。本章節將探討個人背景變項,對其在音樂風格偏好之影響,其中包 含性別、年齡、是否曾學習過樂器、家庭社經地位、家中使用語言情形、及參加 過音樂性質社團或比賽,以下分別敘述之。

40

一、何謂音樂偏好

偏好(preference)一詞源於拉丁文 praefero,意謂著選擇某件喜歡事物的過程 與活動(Schutten, 1987)。音樂偏好係指對於所接觸音樂的喜歡程度或感興趣的情 感反應,是音樂心理學中重要的領域。其會受到作曲者、表演者、管絃樂團、廣 告商、娛樂界、等影響甚至可能因消費者興趣,而影響了個人對音樂的價值判斷。

Hamm, Nettl 和 Bymside(1975)音樂與社會和文化是有相結合,並會產生 獨特的功能和個人滿足感。一個簡單的音樂作品偏好,皆具有深重的選擇意義,

音樂偏好是透過大眾的趨向來做音樂的選擇(Cattell & Anderson,1953)。多數研究 透過音樂偏好與音樂態度的實證調查來進行(Benski, 1989)。

Payne (1980)發現受過專業音樂訓練者,經過音樂偏好檢測,比較外向者,

音樂喜好程度會偏向「情感音樂」反之,較內向者,音樂喜好程度會偏向較規律 性質的音樂。Dollinger (1993)經測試發現較果斷、明確者較偏好搖滾音樂,較開 朗者喜歡流行音樂較多。偏好相較於品味而言,偏好針對兩者以上事物呈現較短 暫與不穩定的選擇或喜好程度(胡珮玟,2002;陳綾君,2007)。音樂偏好屬於 情感反應的一種,且和音樂本身各樣特徵有關係,例如:音調、速度、節奏、風 格等等;音樂偏好亦反應出聆聽者的音樂相關經驗、情緒狀態、人格特質、價值 觀、生活型態以及所處的社會環境等(李維靈、郭世和、張利中,2004;胡珮玟,

2002;陳綾君,2007;Miller, 1992)。因此,音樂偏好是欣賞者根據過去的經驗 以及當下的身、心理狀況,對某種音樂的情感反應,並立即做出主觀且不涉及認 知或美感判斷的喜好選擇(方美霞,2003;林其融,2005;胡珮玟,2002;殷玉 瑾,1995; 陳綾君,2007;曾珮琳,2005)。音樂所引發的感受會因人而異,具 有個別差異性,與聽者個人過去的經驗與記憶息息相關;此外,即使是聽同一首 音樂,在不同的時空下,也會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及體驗(中華民國應用音樂推廣 協會,2003)。

41

所謂「音樂偏好」(music preference),一般指個人對於不同的音樂,相較之 下,較喜好某種音樂,而較不喜好另外一種音樂(宋婉萍,1998)。音樂偏好指 的是個人對特定類別音樂與音樂活動所抱持的「態度」。態度通常是指個人在環 境中遇到人、事、物等的各種情境時,所採取的應對行為傾向(周正秋,1998)。

音樂偏好為一種的情感的反應,是欣賞者根據過去的經驗,及當下的身、心理狀 態,對某樂曲或某種風格的音樂所做瞬間的選擇,並表達其喜歡或不喜歡的程度

(方美霞,2003;曾珮琳,2005)。LeBlance(1987)曾綜合心理學、哲學與美 學研究結果,將影響一個人音樂偏好的因素歸納整理成五大類,包括(引自張玉 杰,1998):

(一)音樂學習因素(聽覺敏銳度、音樂能力、訓練)。

(二)欣賞者個人背景因素(個性、性別、種族、社經地位、成熟度、記憶等)。

(三)音樂刺激的本身因素(如音樂刺激的物理屬性、本身的複雜度、指涉含 義、品質等)。

(四)環境因素(同儕、家庭、學校及環境中的偶發狀況)。

(五)傳播媒體的因素。

在音樂偏好理論方面,Droe(2006)提出近代三個音樂偏好理論典範論述,包 括 LeBlanc (1980)的音樂偏好層級次序圖、Walker (1980)刺蝟理論(hedgehog theory),以及 Madsen 和 Geringer (2001)的理論,LeBlanc (1980)所提出的音樂偏 好形成層級次序模式圖被為音樂偏好的重要典範,此模式圖指出影響變因可分成 八個階層(如圖2-3-1):第一個階層是音樂輸入聆賞者時,受到音樂物理特性以 及文化因素(如:家庭、同儕)的影響。第二、三和四階層包含聆賞者當時的生 理狀態、基本的注意力和情緒狀態。第五階層則包括聆賞者本身的特質、訓練與 成熟度。第六到八階層聆賞者決定其偏好,包含大腦的思考過程、尋找決定性的 特點,最後是偏好的判定與選擇。Droe (2006)認為不僅第一階層受到教師及權威 者的影響,第四階層的音樂能力與音樂訓練也受到音樂教育影響。

42

圖2-3-1 LeBlanc音樂偏好變項模式,摘自Cutietta, R. A. (1992). The measurement of attitudes and preferences in music education. In R. Colwell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sicteaching and learning, p.300. New York; Schirmer.

43

Walker (1980)的刺蝟理論解釋音樂複雜性與音樂偏好之間的關係。個體對於 刺激之複雜度各有其不同接受度,然而,若對個體過度刺激,其反應便猶如刺蝟 一般地蜷曲起來並且抽出刺激來源。此比喻在解釋過度刺激時,個人忽視刺激 的 行為,其中刺激包含聲音、視覺或觸覺。當音樂的複雜程度是接近聆賞者當時心 理所能接受的情況時,對音樂便產生偏好,然而過度頻繁或過於不常見的刺激會 使聆賞者停止處理刺激,偏好程度降低。反之,當刺激的複雜程度達到聆賞者理 想的接受程度時,偏好程度提升。對於聆聽者而言,重複複雜的刺激可使刺激簡 單化,聆賞者因此偏好提高;然而重複過度簡單的刺激,則會減低聆賞者對於音 樂的偏好程度(引自 Droe, 2006)。

Madsen 和 Geringer (2001)的理論認為有意義的聆聽是基於聆賞者對於音樂 的注意力。個體獲取或處理這些音樂刺激以前,便需要專注於這些刺激。當聆賞 者專注於音樂的刺激,再藉由聽覺上的辨識能力與情緒的支持,即是有意義的聆 聽。此不同於將音樂僅當成是背景音樂般聆聽。此外,聆賞者當時的情緒狀態也 會受到聽覺上的辨識與專注力影響,專注力以及伴隨的聽覺亦會影響情緒狀態。

倘若教室的環境中有注意力不佳的音樂偏好受試者,會使整體的音樂偏好程度受 到影響(引自 Droe, 2006)。由以上的音樂偏好理論可知,音樂偏好的產生除了受 到聆聽者個人特質(例如:性別、年級、當下心理狀態與情緒...等)的影響外,

亦受到環境(例如:家庭、教師...等)、音樂作品特性(例如:樂曲複雜度、演 奏品質...等),以及聆聽音樂的行為或次數頻率影響。

二、音樂偏好的影響因素

Inglefield (1974)指出音樂偏好不只是內在的音樂特性、個別、心理與社會變 化之間的互動,也會因壓力而改變音樂偏好。青少年會表達與有影響力的同儕有 著相同的音樂偏好(Johnstone & Katz, 1957)。Abeles (1980)判定人格特質與情緒狀 況與音樂有關但無顯著,性別對於偏好並沒有影響,不同人種、社會階級、政治

44

觀點的互動、重複性高、大眾媒體、同儕團體、教師的介入引導與個人音樂經驗 等都會影響音樂偏好。

LeBlanc (1991)表示年輕聽者對所有曲子的強烈音樂偏好,在青年期偏好開 始下降,直到成年會再變寬廣,到了老年偏好又開始下降。西方古典音樂,偏好 表現強烈傾向十八十九世紀的古典音樂,美國學生邁入青春期,音樂偏好似乎或 集中在搖滾音樂或是鄉村音樂。

好音樂之所以被喜愛,是因為它自己的價值與用途而非音樂本身的優點,個 人愛好將會影響什麼「好」音樂的選擇,Chancellor (1974、1975)也表示,所有 的藝術不明確,且從主觀、多元化和相對性來決定藝術的價值。Hamm、Nettl 和 Byrnside (1975)把音樂和社會、文化做結合,他們認可音樂的個別實用性,且 認為音樂能讓人滿意。Meyer (2001)相信音樂的結構及緊張或放鬆的形式,從前 二者中聆聽者可以認識情緒回應,不需要自己發出聲音,也可以是音樂體驗的重 要環節。在極端觀點中,音樂是無意義的,除了它進行額外的音樂訊息如指涉或 (Meyer, 1956; Reimer, 1989)脈絡的關係(Schwadron, 1967)。審美相對主義

(aesthetic relativism) (Schwadron)考慮到不同的音樂風格有不同的價值體系,對音 樂結構是很重要的,音樂偏好應該考慮到文化和功能。Keston 和 Pinto (1955)調 查大學生的音樂偏好,和古典音樂相比發現他們更有意願花時間及金錢購買或涉 略流行音樂或搖滾音樂。

傳統觀點認為「好」音樂之所以好,是由於其音樂刺激的內在觀點,在這樣 一個觀點裡,旋律,和聲,和被描繪成好的制式典範,甚至是偉大的音樂。如果 聆聽者被教導正確的典範,在這樣的理想教育,其偏好將符合一定的美學理想。

這個觀點中,好音樂歸功於形式主義優秀的結構象徵(Meyer, 1956; Reimer, 1989),

或孤立主義就美學而言的地位(Schwadron, 1967)。音樂的價值可能就存於音樂它 與生俱來的本身。音樂更確切地說是藝術,擁有激發人類的特性,新穎的變化、

且驚奇、複雜性和不明確的解釋,關係到種類和架構,影響觀測者的反應。不穩

45

定可導致不安;不協調可能會增加注意(Berlyne, 1971)。Meyer (1956)指出關於音 樂享受的理論,如前所述,延遲音樂預期提升的愉悅感,藉由挫折感的消失來達 成。

(一)年齡層

劉純瑛(2007)以問卷調查的方式針對國小六年級學童探討音樂偏好與音樂 聆賞之關係。音樂偏好選曲共 30 首,包含古典音樂、世界音樂(美洲、歐洲、

非洲、中東、南亞、東南亞)以及傳統音樂。研究結果發現,以古典音樂為主要 聆賞類型的學校或家庭,對於受測學童古典音樂的偏好有積極的影響,而家庭音 樂聆賞類型不特限於某一類型的學童,在傳統音樂與世界音樂的平均分數較高。

Boal-Palheiros 和 Hargreaves (2001)探討 9-10 歲與 13-14 歲孩童之音樂偏好

(N=120),研究發現:聆聽音樂是孩童的重要休閒活動─特別是年紀較長的孩童。

然而,聆聽音樂因著孩童所處的地方不同而會引發不同的作用。在家聆聽音樂偏 向產生享受、感性的感受,以及偏好與社會相關聯之音樂;在學校聆聽的音樂則 較能誘發學童產生對於學習和活動的積極性,特別是對於課堂上之內容。

然而,聆聽音樂因著孩童所處的地方不同而會引發不同的作用。在家聆聽音樂偏 向產生享受、感性的感受,以及偏好與社會相關聯之音樂;在學校聆聽的音樂則 較能誘發學童產生對於學習和活動的積極性,特別是對於課堂上之內容。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