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建議

由研究結果中發現工作家庭衝突對離職傾向呈現顯著正向影響,換 句話說,宅配駕駛員若體認到工作如果干擾到家庭生活,就會產生較高 的離職傾向。因此,本節將分別對宅配駕駛員與宅配業者提出建議,其 說明如下:

一、宅配業者於招募時應參考本研究中員工的家庭生活的狀況對於工作 的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年齡層以 36 歲至 45 歲以及服務年資為 6 至 10 年 的宅配駕駛員所感受到的工作家庭衝突最大;子女數 1 個的宅配駕駛員

則是對協調工作與家庭的能力的認同程度最高。因此建議於招募時,如 有上述年齡、服務年資以及子女數背景的求職者,可多加了解求職者對 於工作與家庭是如何兼顧的,實際作法為何?當兩者發生衝突時,曾如 何處理與因應,其結果如何?作為甄選的參考依據。

二、欲進入宅配職場從事駕駛的工作者應先評估此職業的工作特性對於 家庭的影響

宅配駕駛員的工作特性係對時間及精力有大量的需求,即此為長工 時、勞力密集、遇產業旺季須配合加班等工作特性,建議欲投入此宅配 駕駛員職業者,應先了解其工作特性再衡量自身的情況,經評估規劃後 選擇是否投入此職業。

三、宅配業者應針對員工工作家庭衝突問題建立輔導員機制與環境或有 關輔導以協助員工通過職業高原現象

依據學者指出有下列條件者即為職業高原員工:(1)年齡在 40 歲以 上,(2)任職時間超過 5 年,(3)服務年資 5 年以上沒有獲得進一步晉升 (或者職位輪調)的員工。又研究調查顯示,員工工作三年之後,出現職 業高原現象的有10%,而工作五年之後,則會達到 30%以上。換言之,

職業高原會對組織和個人產生負面的影響,當員工處於高原狀態的時候,

便會產生較低的工作投入、工作動力、工作滿意度、較大的壓力、較高 的缺勤率和更多的健康問題,進而提高其離職傾向。

本研究結果顯示年齡層以 36 歲至 45 歲以及服務年資為 6 至 10 年 的宅配駕駛員所感受到的工作家庭衝突最大,以及年齡在26 歲至 35 歲 以及服務年資2 至 5 年的宅配駕駛員,其離職傾向是高於其他群組,此 類宅配駕駛員可能正處於職業高原現象,建議宅配業者可建立輔導員機 制與環境,當駕駛員的年齡與年資落於上述族群時,便指派專屬輔導員,

除了了解並分享彼此的工作經驗外,著重協助並提供解決工作問題的處

理方式,以及如何兼顧工作與家庭間的平衡,降低對工作的挫敗感,減 輕其工作壓力,並營造出亦師亦友的氛圍。

此外,亦可定期舉辦家庭日、運動會、園遊會、績優員工表揚大會,

藉由各項活動的設計,讓駕駛員的家屬了解這份工作的專業性與重要性,

進一步讓駕駛員與其家屬體會到,唯有彼此間的支持與體諒才能在工作 與家庭間取的平衡,當然,公司將不餘遺力的照顧駕駛員與其家屬,以 創造雙贏;此外,建議可與專業諮商機構合作,定期舉辦工作壓力、生 理、情緒、家庭等議題講座,或是提供定期的諮商服務,讓宅配駕駛員 無論是在工作或家庭上都能有抒發的管道。

四、宅配業者應協助駕駛員規劃職涯路徑,提供未來發展選擇

建議宅配業者應對宅配駕駛員一職規劃職涯地圖,其方向可分為:

(1)現場職、(2)幕僚職、(3)管理職,可從新進人員的時候,便提供未來職 涯藍圖,讓駕駛員清楚明白未來發展的選擇有哪些,每個階段公司將如 何提供資源,他們如何配合公司的人才養成,使其明白公司視駕駛員為 寶貴的人力資源,而非只是”人力”,以期減低駕駛員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而是有相當明確的目標;並搭配相關教育訓練,增加其知識技能,讓駕 駛員感受到公司對他的重視與投入。

五、後續研究建議

1. 本研究主要探討宅配駕駛員的工作家庭衝突與離職傾向間的關 係。其中工作家庭衝突之構面係經過因素分析後得出五項構面,此構面 可能因產業特性而有所不同,以本研究而言,此構面能僅針對個案公司 的條件與現況進行分析,可能無法涵蓋各種產業之工作家庭衝突構面,

企盼後續之研究者可參考本研究構面加以思考並依其產業特性,找出更 貼近不同產業特性之構面。

2. 本研究之問卷發放對象以作者任職之個案公司,其個案公司亦為

台灣前四大宅配業者之一,後續之研究者可再試以其他宅配業者進行深 入討論宅配駕駛員的工作家庭衝突與離職傾向間的關係。

3. 本研究認為性別對於工作家庭衝突未達顯著差異,此分析結果有 可能是因為本研究的樣本,其男性與女性樣本數分別為285 與 16,使得 性別差異的互動效果不易顯著。但因宅配駕駛員普遍以男性組成,未來 建議可直接針對單一性別針對此研究議題進行深入探究。

最後,本研究部份假設並未獲得支持,是否是因為研究假設未臻完 善,抑或是產業特性與工作特性所致,其實都有待進一步探討與釐清;

故後續的研究或可加入其它變項去做更進一步的分析。

綜合上述,本研究的主要研究貢獻有三:第一,突破過往多數研究 僅檢視女性工作者的工作與家庭衝突情形或是對其離職的影響,然本研 究係探討宅配駕駛員此一職務的工作與家庭衝突與離職傾向間的關聯;

其次,相較於既有研究,本研究進一步將工作與家庭衝突依據宅配駕駛 員的工作特性,區分為五個構面,其中包含了工作中的角色對家庭的影 響,以及家庭中的角色對工作的影響。再者,本研究除分析工作與家庭 衝突與離職傾向間的關係,也進一步檢視不同的個人因素分別對於工作 與家庭衝突以及離職傾向是否存在顯著差異。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翊安、紀乃文(2013)。服務人員職家衝突與情緒耗竭、工作績效的 關係:組織獎酬與關懷制度的跨層次干擾效果。台灣組織與管理學 會(TAOM)年會暨研討會,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高雄市。

王瑤芬、洪久賢(2004)。我國觀光餐旅業員工離職傾向研究之內容分析。

觀光研究學報,10(4),125-143。

王麗玲(2010)。工作與家庭衝突對組織承諾之影響-探討主管支持家 庭行為、工作家庭重心之調節效果。第十八屆國防管理學術暨實務 研討會論文集,635-654。

王國浩(2009)。臺北市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角色壓力與工作滿 意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臺北市。

朱志敏(2005)。走出職業高原。中國人才,20(5),50-51。

吳明隆(2011)。論文寫作與量化研究 = Quantitative research & thesis

writing。臺北市:五南。

伊慶春、簡文吟(2001)。已婚婦女的持續就業:家庭制度與勞動市場 的妥協。臺灣社會學,1,149-182。

呂玉瑕(2011)。臺灣民眾性別角色態度的變遷:1991-2001。臺灣社會 學,48,51-94。

李強、關奕檬、喬倩琪(2013)。員工職業生涯高原現象研究綜述。陝 西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31(2),80-84。

李和健(2007)。工作限制、家庭責任與職家衝突之關聯:以社會支持 為調節因子。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

林明鏡(2014)。台灣外資藥廠從業人員職業高原現象研究。私立淡江 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俞洪亮、蔡義清、莊懿妃(2010)。 商管研究資料分析: SPSS 的應用

(第二版)。台北市:華泰文化。

涂金堂(2012)。量表編製與SPSS。臺北市:五南。

徐宗國(1993)。女人和男人的工作與家庭―攸關時間。婦女與兩性學 刊,4,175-206。

倪惠文(2007)。管理創新活動涉入與工作-家庭平衡之關聯。國立中 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溫金豐、崔來意(2001)。高科技公司女性專業人員工作-家庭衝突及 工作倦怠之研究:社會支持的效應。管理評論,20(4),65-91。

許碧芬、周清霈、吳偉立(2001)。上司部屬性別組合對上司支持與工 作-家庭衝突關聯性干擾效果之研究:以高科技從業人員為例。中 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研討會論文集,459-464。

郭騰淵(1991)。國中教師工作價值觀、角色壓力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 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郭重信(2011)。人格特質、工作家庭衝突、工作倦怠與離職傾項關係之 研究—以嘉義縣消防局為例。南華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 版,嘉義縣。

郭倍宏(2010)。工作-家庭衝突、工作壓力、知覺主管支持與離職傾向 關係研究:以輔導會所屬員工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 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以亨(2011)。從人力資源管理探討工作中衝突和家庭衝突與工作滿意 度。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臺北:行政院國科 會科資中心。

陸洛、高旭繁、黃茂丁(2005)。工作與家庭的雙向衝突:前因、後果 及調節變項之探討。應用心理研究,27,133-166。

曾昆一(1993)。資訊服務業技術人員離職傾向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 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彭國芳、陳乃華(2011)。宅配組織之內部服務品質因子對宅配服務司 機之工作滿意與服務行爲之影響-路徑模型之釐清。資訊與管理科 學,4(1),50-68。

黃英忠(2001)。現代管理學。台北市:華泰。

黃美鳳(2005)。臺北市大學教師的工作-家庭衝突及其對家庭生活滿意 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北市。

蔡政安、廖明坤(2015)。資訊科技通路商之商業模式互動關係探索研 究。商略學報,7(2),89-112。

蔡婷婷(2006)。工作家庭政策、工作家庭衝突與組織承諾之研究。國 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婷婷(2006)。工作家庭政策、工作家庭衝突與組織承諾之研究。國 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