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三位特教班學生在接受故事結構教學後,均提升了其閱讀理解能力,因此以 下研究者就本研究的結果提出研究建議,依據本研究結果的發現,將研究建議分 為兩部分,分別是對未來教學上的建議以及對後續研究之建議,以作為後續研究 發展之方向。

一、 對教學上的建議

(一) 依學生個別表現給予足夠的練習與複習

本研究發現,故事結構教學法對於本研究受試者在閱讀理解方面的 學習效果較有助益。而有研究指出(呂美娟,民 87)過度練習是閱讀障 礙補救教學中重要的學習方法,此法有助於學生於閱讀時的記憶與理解。

因此,若能延長暫時性支持策略教學的時間,並能在教學結束後多給予 學生練習與複習的機會,相信更可以讓學生熟練策略的運用並達到自動 化及預期目標,使策略成為學生在學習或閱讀時的一部分。

(二) 在閱讀教學中融入閱讀理解策略

本研究發現三位受試者,雖然識字能力正常,可是因為不知如何運 用或未能適當選擇閱讀理解策略,以致在閱讀理解的表現較弱。但三位 受試者在經過閱讀理解策略的教學後,其整體閱讀測驗的學習效果很不 錯。故事結構教學法提供了一個有效暫時性的策略支持,為學生搭建閱

讀時的鷹架。因此,建議學校閱讀教學的目標,除了教導學生課本上的 內容與知識外,建議加上閱讀理解策略的教學,輔助學生閱讀,使學生 能獨立運用策略在閱讀上以利其對課本內容知識有更深一層的理解。就 本研究來看,故事結構教學法的效果較佳,學生較易了解策略的使用方 式且實施容易。因此,建議可以故事結構教學法作為記敘文體文章閱讀 策略教學的起點。

(三) 給予學生多一些的時間、機會與鼓勵

在本研究教學過程中多是利用提問方式引導學生回答與文章內容有 關及運用策略時該注意的要點。在前一二次的教學中,受試者較無法掌 握閱讀理解策略的運用方式,也較無法在教學者初提問時理解並回答正 確。教學者則利用「換句話說」的提問方式引導學生找尋文章中的重點 與脈絡,並多給學生時間、機會思考與回答,儘可能鼓勵讓學生自己陳 述出自己的想法,對於學生正確或具創意的想法或回答給予口頭上的鼓 勵與支持。經過這樣的訓練,研究者發現受試者在第二週時就較能掌握 及了解策略運用的方法與好處,增加學生運用策略的興趣與動機。

(四) 結合相互教學法達到故事理解的加深加廣

故事結構的教學有助於讀者掌握文章主要概念,但是在研究中觀察 餐與學生作答情形可發現,讀者理解偏向於表面的故事發展,對於主角 內在的感受雖然學生可以經由文章組織結構略知一、二,然而卻無法敘 述出深層的涵義,流於表象,除非經由教師的層層引導,學生才能說出 其內在涵義,因此研究者建議結合交互教學法中的四步驟教學:摘要、

提問、澄清、預測來進行故事結構教學。

(五) 提供額外的閱讀課程

從教學研究結果發現,三名受試者及其家長、教師皆表示故事結構 教學能提升其閱讀興趣,因此,身為教育者不僅要讓學生在閱讀上更感 興趣,更要養成學生的閱讀習慣,因此,可選擇早自習的時間採取長期 且密集是的故事結構教學,建議教師能進行每周三次以上的故事結構教 學。

(六) 著重閱讀教材內容的生活化

從教學研究結果發現,特教班學生對於和自己生活背景經驗相關的 教材內容會有較多的反應,能回答教師疑問的正確率也較高,因此,若 在初期的教材上編輯和學生生活背景及經驗相關的內容,較能夠提高學 生學習興趣及提高對故事六大元素的熟悉度。

(七) 教學進行中,隨時提醒學生策略之使用時機與方法

在教學研究過程中發現,建議爾後教學者在教學進行中,須隨時提 醒學生策略之使用與方法。一方面,提供受試者充裕練習策略的機會;

另一方面,則提供學生靈活運用策略的情境,如此對學生在閱讀理解能 力的提升及維持效果上,或許會更有幫助。

(八) 教師實施教學時,須提供學生適當的協助

教學者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並適時提供協助,

且在適當的時間慢慢將學習的責任轉移到學生身上,逐步減少教學者的 協助;不過學生面對新文章或較陌生的故事內容時,往往不知該如何掌 握重要結構內容,因此教師須經由示範引導,協助學生逐漸發展、養成 並內化閱讀能力,在這個提供協助的過程必須拿捏的恰當,如果給予過 多的協助,學生易缺少獨立運用策略的機會,若給予太少的協助,學生 可能無法確實掌握這項策略能力。

二、 未來研究上的建議 (一) 實驗設計方面

本研究的設計,由於限於人力、經費及研究者可用資源的限制,僅 設計三位受試者接受實驗教學並驗證其成效,無法將此研究結果推論至 其他類似個案上。因此,建議未來在各方面條件許可下,可增加研究對 象之人數,以量化研究方式進一步驗證故事結構教學法對國中特教班學 生閱讀能力增進之成效是否亦優於摘要策略,應較能作為實際教學上的 參考。

(二) 研究對象方面

在閱讀理解發展階段中,閱讀新知期為小學四年級到國中二年級,

在這個時期孩子需要靠閱讀來學習,閱讀是其學習的主要利器,雖然本 研究的三位受試者已經是國三的學生,但其重要性不容偏廢。再者,除 了低閱讀能力學生會在閱讀上有困難,閱讀障礙、智能障礙學生與自閉 症兒童在閱讀理解上亦常出現困難。而本研究只以三位國三特教班學生

為對象,因此,建議未來可以不同年級、不同障礙程度、類別學生為研 究對象,研究其在故事結構教學法上的學習成效。

(三) 教學方式方面

本研究採用一對一的方式進行個別教學,較能顧及到每個學生的個 別需要。然而在實際的教學情境中,只有資源班與特教班可以從事小組 式的教學,而較不符合大班級團體教學的實際需要。因此,建議未來可 使用團體教學之教學方式,以了解團體式的故事結構教學法教學是否有 仍助於閱讀理解方面有困難之學生,可作為普通班教師在閱讀教學時的 參考。

(四) 策略方面

本研究以故事結構教學法教導國中特教班學生閱讀理解,並進而發 現故事結構教學法對於本研究的受試者是有效的。而事實上,閱讀策略 種類繁多,有許多策略亦有其成功及有效之處。因此,建議未來可以比 較其他不同單一閱讀策略或策略包裹的成效,進而找出更有效的閱讀策 略,提供給在實務教學上的老師們作為教學時的參考,以幫助在閱讀上 有困難的學生能勝任閱讀。

(五) 延長教學介入時間

本研究受限於有限的時間,僅安排三週的課程進行教學,因此成效 有限,但是從研究資料我們可以發現,三位參與學生在實施階段的平均 答對題數和準備階段的平均答對題數相比皆有微幅的上升,且三位參與 學生在完成階段的後測測驗中,平均答對題數皆有上升,學生的導師十 分肯定故事結構教學能幫助他們增加語文知識,也認為故事結構教學比 其他教學方式更容易了解,但是可能閱讀理解是包含許多複雜的成分,

必須經過長時間且密集的進行補救才能有明顯效果,另外班級導師也表 示三位參與學生中,C生的學習能力最緩慢,因此研究者認為,當教學時 間再延長,並增加教學密度,故事結構教學法能更有效的提升C生的閱讀 理解能力,長時間且密集的教學對於特教班學生閱讀理解的提升效果應 能更加顯著。

(六) 選取不同文體的閱讀材料

本研究所採去的閱讀材料皆為社會性故事文章,皆為故事體文章,

從教學研究結果發現,學生對於故事體文章的閱讀理解能力有所成效,

若將來能夠更進一步選取不同文體的閱讀材料,便可了解故事結構教學 法的介入對不同文體的理解成效。

(七) 慎重篩選及長期了解研究對象

本研究三位受試者均為國中九年級特教班學生,研究者在篩選對象 係由導師推薦,且僅考慮受試者的識字能力、閱讀理解程度,並未包括 所有的背景變項。教學者進行教學介入後,隨著時間的增長,對受試者 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因此建議未來的研究者在選擇研究對象時,宜先長 時間、深入了解受試者,真正篩選出閱讀理解障礙之受試者也避免影響 研究結果及推論。

(八) 採用更多元的方式以評量閱讀理解能力

本研究採用選擇題型的閱讀理解來評量受試者的閱讀理解能力,受 試者即是不能理解文章內容,也可透過猜測的機率而得分,未來的研究,

可考慮搭配使用填空式、克漏字或問答式的閱讀理解測驗,亦可增加晤 談、學習單或自我對話等方式,進一步了解受試者與文章互動的歷程。

(九) 類化至其他情境的教學

本研究設計採單組前後測方法檢驗-故事結構教學法對國中階段特 教班學生社會性故事閱讀理解教學之成效,雖然能一對一個別觀察並指

本研究設計採單組前後測方法檢驗-故事結構教學法對國中階段特 教班學生社會性故事閱讀理解教學之成效,雖然能一對一個別觀察並指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