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研究綜合前述研究結論,針對高科技產業之人力資源部門、高科技產業之 教育訓練人員、大專院校相關人力資源與教育訓練科系及後續研究者提出以下四 點建議:

壹、對高科技產業人力資源部門之建議

高科技產業之人力資源部門可參考本研究之發現與組織內部教育訓練人員 進行分析比較,進而釐清其未來發展方向及培訓重點。再者,高科技產業之人力 資源部門可參考本研究所建構之教育訓練人員專業職能指標,以及配合該組織之 特色與發展重點,訂定出適合該組織之教育訓練人員應具備之專業職能標準。最 後,亦可利用本研究所建構之教育訓練人員 54 項專業職能指標,作為人力資源

141

部門、教育訓練發展部門等單位之人員徵選、升遷、輪調之參考依據。

貳、對高科技產業教育訓練人員之建議

高科技產業之教育訓練人員可參考本研究所建構之教育訓練人員專業職能 指標,包含7大構面「分析調查能力構面」、「行政管理能力構面」、「教學與 培訓能力構面」、「設計發展與運用能力構面」及「評估與評鑑能力構面」、「人 際關係能力構面」及「諮詢顧問能力構面」及54項專業職能指標,作為自身能力 檢視之參考依據。

参、對大專院校相關人力資源與教育訓練科系之建議

人力資源已成當今社會為最重要也最寶貴的資產,企業之興衰也繫於內部人 力資源之良窳,然而教育訓練人員為此也肩負著重責大任,故教育訓練人員之素 質也應受到重視。大專院校之相關人力資源與教育訓練科系,可再增設企業教育 訓練之相關課程,並可參考本研究所建構之教育訓練人員專業職能指標,來增設 不同構面之課程,以培育更多的教育訓練人才,更可提供業界教育訓練人員及人 力資源人員進修之管道。

肆、對後續研究之建議

本研究提出以下兩點對後續研究之建議:

(一)由於各個產業特性不同,後續研究可選擇其他產業進行教育訓練人員專業 職能指標之研究,亦可選擇多種產業進行差異性之比較,以瞭解不同產業間教育 訓練人員專業職能要求之差異所在。

(二)本研究利用德懷術研究方法針對應然面探討教育訓練人員之專業職能指 標,後續研究可利用本研究所建構之教育訓練人員專業職能指標,以問卷調查法 針對實然面作一調查,藉以瞭解教育訓練人員實際上所具備之專業職能,並與應 然面兩相對照,瞭解應然面與實然面間之差距。

142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AUO 培育計畫。2010 年 3 月 7 日,取自 http://hr.auo.com/cht/auoculture.

aspx?cid=P_00000003

AUO 學習發展相關制度。2010 年 3 月 7 日,取自 http://auo.com/auoDEV/

Career.php?sec=aulLdSystem&ls=tc

TSMC 人力資源培訓課程。2010 年 3 月 7 日,取自 http://www.tsmc.com/

chinese/f_employment_new/f02_development/f0202_training-programs.htm 王文科(2008)。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朱延智(2007)。人力資源管理。臺北市:五南。

呂貞儀(2003)。企業推動知識管理與教育訓練之研究─以中華汽車為例。國立 台北科技大學技術與職業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聲吼(2000)。人力資源發展。臺北市:五南。

李坤(2001)。人力資源主管影響策略之研究。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誠(2001)。高科技產業人力資源管理。臺北市:天下文化。

邱倉木(2009)。創造訓練的價值 從主管買單開始。訊連科技 eHRD 人才發 展電子報。2010 年 3 月 7 日,取自 http://tw.cyberlink.com/stat/ehrd/

cht/article/2009/Aug-02.jsp

吳秉恩(1996)。企業教育訓練策略與訓練成效之研究-以組織學習觀點分析。行 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吳俊緯(1997)。台灣地區大型企業教育訓練制度與經營績效之關係研究。私立 高雄工學院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淑華(譯)(2001)。Susan & Randall 著。人力資源管理-合作觀點(第七版)。

臺中市:滄海出版。

143

吳瓊治(2002)。教育訓練績效評估之探討。品質月刊,38(6),37-41。

林思伶(1994)。企業訓練專業人員的培育,教學科技與媒體,18,32-40。

林佩瑩(1996)。國小資優教育教師專業能力之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 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盈助(1997)。企業教育訓練人員發展基本專業能力之需求評估研究。私立淡江 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林文蘭、張瑞容(1998)。淺談企業內教育訓練,尌業與訓練,16(4),3-6。

林茂山(2003)。高科技產業人力資源角色功能之研究-以國內 IC 設計業為例。

元智大學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林文政(2004)。訓練人員專業職能量表之建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林淑慧(2006)。從人力資源管理概念談公務機關未來之訓練走向。T&D 飛訊,

49,1-9。

周瑛琪(2008)。人力資源管理:跨時帶領航觀點 3 版。臺北市:全華圖書。

洪榮昭(1991)。人力資源發展:企業培養人才之道。臺北市:遠流。

洪維賢(1997)。人力資源管理與發展。臺中:國彰。

洪維賢(2005)。教育訓練與人力發展。臺中:國彰。

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2010)。建構學習資訊網絡厚植優質科技人才。2010 年 3 月 9 日,取自 http://e-learning.sipa.gov.tw/edu/d01c.jsp

徐美惠(2005)。高科技產業人力資源角色模型之建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 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許駿煒(2000)。高科技產業員工教育訓練成效評估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科技 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國嘉(1991)。如何做好員工訓練-企業人手冊 9。臺北市:遠流。

陳明漢等(1992)。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實務手冊。臺北市:中華企業管理發展中

144

心。

陳玟曄(2006)。職業訓練師資的能力內涵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 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春興(1993)。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博堯(1995)。宏碁培育電腦講師範例。工業雜誌,301,57-60。

張火燦(1998)。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臺北市:揚智文化。

張添洲(1999)。人力資源—組織、管理、發展。臺北市:五南。

張仁家(2005)。企業訓練與發展。臺北市:全華科技圖書。

張瑞明(2009,2 月)。職能基準的人力資源管理。訊連科技 eHRD 人才發 展電子報。2010 年 3 月 7 日,取自 http://tw.cyberlink.com/stat/

Ehrd/cht/article/2009/Feb.jsp

郭芳煜(1987)。怎樣做好員工運練。臺北市:管拓文化事業。

郭崑謨等(1990)。人事管理。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郭瓊玉(1995)。台灣訓練人員相關專業能力分析與培育課程研究。私立輔仁大 學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馮丹白(1998)。職業訓練師應具備的能力內涵。尌業與訓練,16(2),3-5。

游鴻裕(2009)。人力資源管理-新世紀觀點。臺北市:雙葉書廊。

黃富順(2000)。成人教育導論。臺北市:五南。

黃英忠(1993)。產業訓練論。臺北市:華泰。

蔡瑞琴(1992)。人力資源管理教材。臺北市:必成出版社有限公司。

劉世勳、李然堯(1995)。情境式學習在企業員工教育訓練之應用,尌業與訓練,

13(4),44-48。

鄭志宏(1995)。企業界教育訓練人員基本專業能力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教育 資料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琳琳(2005)。IC 產業中之研發部門的教育練需求評估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

145

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樓玉梅、趙偉慈、范瑟珍(2006)。我國 94-104 年科技人力供需分析。行政院 經濟建設委員會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臺北市:行政院經建會。

盧冠諭(2005)。台灣管理顧問業教育訓練人員專業職能之研究。私立輔仁大學 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賴景昌、林國仕(2004)。知識經濟。科學發展,377,58-63。

遲嫻儒(2004)。訓練貴?不訓練更貴!趨勢篇-訓練四大趨勢。管理雜誌,360,

102-110。

魏梅金(譯)(2002)。Spencer & Spencer 著。才能評鑑法:建立卓越績效的模式。

臺北市:商周。

簡貞玉(譯)(2007)。A. N. Raymond 著。員工訓練與能力發展。臺北市:五南。

二、西文部分

Bowin, R. B. & Harvey, K. F. (2001).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 experiential

Approach ( 2nd ed.). NJ: Prentice Hall.

Clark, R. C. (1986). Developing the „D‟ in ISD part 1: Task general instructional methods. Performance & Instruction Journal , 25(3), 12-17.

Chen, K. C., Denise, M. W., Lin Zhao, P., Chuang, K. W. (2008). Human resource role in work-life balance: A case of high technology knowledge workers in Taiwan. Journal of Business Case Studies, 4, 23-28. Retrieved April 14, 2010, from http://www.cluteinstitute-onlinejournals.com/PDFs/1548.pdf

Goldstein, I. L. (1974). Training : Program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CA:

Wasdsworth.

Gilley, J. W., & Eggland, S. A. (1993). Principle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CA :University Associated.

Goldenstein, I. L. (1993). Training in organizations. (3rd Ed.). Pacific Grove, CA:

Brooks/Cole.

146

Hall, D. T. (1986).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 career development in changing

times.Career development in organiz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Holden, M. C., & Wedman, J. F. (1993). Future issues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The results of a Delphi stud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41(1), 5-24.

Huat, T. C. & Torrington, D. (1998).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southest Asia

and Hong Kong. Singapore:Simon & Schuster.

Knowles, M.S. (1970). The modern practice of adult education: Andragogy versus

pedagogy. NY: Association Press.

Kenny, J. B. (1982). Competency analysis for trainers: A model for

professionalization. Training & Development Journal, 36(5), 142-148.

McGehee. W., & Thayer, P. W. (1973). Training in business and industry. New York:

Wiley & Sons.

McLagan, P. A. (1983). Model for excellence: The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of the ASTD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study. DC: American Society for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Miller, V. A. (1987). The history of training in R. L. Craig(ED).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handbook. New York: Macmillan.

McLagan, P. A. (1989). Models for HRD practice. Training & Development Journal,

43(9), 49-59.

Mirabile, R. J., (1997). Everything you want to know about competency modeling.

Training & Development, 51 (3), 73-77.

Nadler, L. (1970). Developing human resources. TX:Gulf.

Nadler, L. (1982). Designing training program: The critical events model. MA:

Addison-Wesley.

147

Nadler, L. (1984). The handbook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NY: John Wiley &

Sons.

Nadler, L., & Nadler, Z. (1989). Developing human resource (3rd ed). San Francisco : Jossey-Bass Publishers.

Quinn, R. E. et al. (1996). Becoming a master manager: A competency framework.

(2nd 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Riggs, H. E. (1983). Managing high-technology companies. CA: Lifetime Learning . Raelin, J. A., (1996). From generic to organic competencies. Human Resource

Planning, 18(3), 24-33.

Spencer, L. M. & Spencer, S. M. (1993). Competence at work. NY: John Wiley &

Sons.

Schuler, R. S., Jackson, S. E. (1999).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Oxford: Blackwell.

Wexley, K. N., & Latham, G. P. (1991). Developing and training human resources in

organizations. (2

nd Ed.).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Weinstein, M. B. (2000). Thirty-three world -class competencies. Journal of Training

& Development, 54(5), 20-23.

148

附錄

附錄一 教育訓練人員專業職能調查問卷----專家效度審查問卷

「高科技產業教育訓練人員專業職能指標之研究」專家效度問卷

指導教授:游進年博士 研究生:張美慧

第一部分:基本資料

【填答說明】

請您尌個人及任職狀況,在符合情況的□內打「V」標示 一、性別: □(1)男 □(2)女 □適合 □修正後適合 □刪除

修正意見:

二、服務年資:□(1)未滿 5 年 □(2)5 年以上至未滿 10 年 □(3)10 年以上至未滿 15 年 □(4)15 年以上至未滿 20 年 □(5)20 年以上

□適合

□修正後適合 □刪除

修正意見:

敬愛的教授、教育先進,您好!

這是一份有關「高科技產業教育訓練人員專業職能指標之研究」的問 卷,問卷的目的在於瞭解高科技產業教育訓練人員所需具備之專業職能,

為建立此問卷的專家效度,懇請惠賜卓見。

本問卷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基本資料」;第二部分為「高科 技產業教育訓練人員專業職能指標調查問卷」。請您尌每一小題之適用程 度與是否適合,在題目後面認為適當的□中打「V」標示,若有修正意見 亦請您不吝指教,直接書寫於該題下方「修正意見」空白處。感謝您的寶

本問卷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基本資料」;第二部分為「高科 技產業教育訓練人員專業職能指標調查問卷」。請您尌每一小題之適用程 度與是否適合,在題目後面認為適當的□中打「V」標示,若有修正意見 亦請您不吝指教,直接書寫於該題下方「修正意見」空白處。感謝您的寶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