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6.2 建議

1. 本研究以實地攝影調查法調查行人穿越道上行人移動情形,於此會錄影 地點位置則會使本研究受限於拍攝地點的地理條件。由於本研究將研究 行人有偏向情況,可能會有拍攝角度問題造成無法判讀的情況產生,建 議未來可多尋找其他更適合拍攝之地點,若能以垂直角度拍攝則為最佳,

可避免視覺誤差,使得資料更具有代表性。

2. 本研究資料判讀為人工判讀行人資料,且僅能以輔助的定位點如行人穿 越道地面枕木紋來分析行人距離資料,因為僅能以輔助點判讀,若有不 定行向或行人並非行走於輔助點附近,則資料就無法判定。未來冀望可 發展數位科技判斷系統,若能精確取得行人步行之移動資料,進而能更 準確取得速度、加速度與偏向角等等數值,則對於改善模式偏誤與誤差

103

更能縮短人工作業時間。

3. 資料蒐集方面,行人步行狀況有非常多種,由於種類眾多故某些特定模 式之蒐集較不容易,雖然有此現象但由於資料蒐集不易,分析也就更為 難。就本研究而言越過模式係為一種可想像與現實生活尚可見的,但由 於資料不夠多,故無法進而分析,期望未來有更多資料以供後續研究。

4. 本研究之前提假設較多,由於行人行為過於隨機與受個人心理因素影響,

本研究尚無將心理狀態考慮進模式中,也忽略流量密度等等因素來進行 模式構件,僅以最簡單行人行為來進行模式建構。將來可多考慮流量、

密度對於模式之影響關係,也利用問卷考慮行人心理因素,更可討論單 點個人與周遭行人流之間之影響,擴大研究範圍與方向。

5. 由車流理論與超車行為來看,偏向角對於移動行向式非常重要的,不過 因為行人的移動與車輛的移動狀況較不相同,本研究中偏向角僅利用判 別方式來作處理,並無法其他變數來推導出偏向角為何,其中偏向角與 行人改變行向的界定係為一門學問,冀望將來會有更多學者專家加以討 論研究。

6. 本研究模式建構較為陽春,但亦可說明表示為行人行為的模式。於研究 過程中可發現,偏向角並非行為開始就存在,可能在行為開始後幾秒才 出現偏向移動,而後就往前行進。而本研究礙於時間與經費無法將偏向 角之時間關係表示再模式其中,後續研究可以更加細微觀研究各時間點 偏向問題。

7. 本研究模式建構係利用線性迴歸方式求得,將來可發展非線性關係之模 式建構,由於本研究之時間與經費不足,若討論非線性關係則需要有完 備數學背景與數學方法,本研究僅能以基本觀念與方式建構,未來希望 能拋磚引玉,引起更多專家學者能對於行人行為作更艱深之研究。

參考文獻

1. 黎韋利,「人行道服務水準評估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碩士 論文,民國 88 年 6 月。

2. 黃俊杰,「都市人行道界面組成型態對行人知覺影響之研究」,台灣大學碩士論

文,民國 87 年 6 月。

3. 林上閔,「都市商業區行人對步道類型選擇偏好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碩士 論文,民國 86 年 6 月。

4. 李協政,「商業區人行系統行人流動特性研析與行為模式-以台北市信義商圈 路口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民國 97 年 6 月。

5. 許添本、田欣雷、賴以軒,「捷運車站行人流特性分析」,都市交通季刊,第 15 卷第 1 期,1-11 頁,民國 89 年 3 月。

6. 林廉凱,「捷運車站乘客動線人流模式與干擾量度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碩 士論文,民國 91 年 6 月。

7. 溫日宏,「新市鎮行人步道系統規劃與設計之研究:以高雄新市鎮綜合示範 社區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民國 84 年 6 月。

8. 丁育群,「建築物逃生器具之種類及其設計」,建築師,民國 77 年 6 月。

9. 鍾隆文,「視覺式行人偵測與二維向量行人模擬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博 士論文,民國 86 年 6 月。

10. 劉英標,「汽車駕駛人行車控制指示系統之模式構建研究」,博士論文,成功 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民國 85 年 2 月。

11. 李樑堅,「建立微觀車流模擬模式以發展交通適應性號誌控制邏輯之研究」, 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民國 81 年。

12. 張家祝、柯松澤,「台灣地區高速公路進口匝到加速車道設計標準之研究」, 運輸計劃季刊,第十八卷弟一期,1-36 頁,民國 78 年 3 月。

13. 黃國平,「混合車流二維座標模擬模式之建立及驗證」,碩士論文,國立臺灣 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民國 71 年。

14. 傅耀南,「以混合車流模擬方法設計單─交叉路口號誌時制之研究」,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民國 77 年。

15. 黃泰林,「構建智慧型適應性網路號誌控制模式之研究」,博士論文,成功大 學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民國 83 年 6 月。

16. 林鄉鎮,「以類神經網路探討駕駛人跟車模式之可行性研究」,中華民國運輸 學會第十一屆學術論文研討會,1093-1104 頁,民國 85 年 12 月。

17. 陳柏榮,「高速公路微觀車流模擬模式雛型建立之研究」,碩士論文,成功大 學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民國 83 年 6 月。

18. 林宏達,「處理跟車及變換車道之串接式模糊推論系統」,碩士論文,元智大 學工程研究所,民國 90 年。

19. 胡順章,「高速公路雙車道路段變換車道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105

土本工程研究所,民國 83 年 6 月。

20. 賴淑芳,「高速公路交流道區段匝道併入車流行為之探討」,碩士論文,淡江 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民國 82 年 6 月。

21. 陳奕志,「含類神經網路變換車道的高速公路微觀車流模擬模式之研究」,碩 士論文,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民國 87 年 6 月。

22. 林鄉鎮,「以虛擬實境(VR)及類神經網路(ANN)應用於高速公路小汽車變換 車道行為之研究」,中華民國運輸學會第十三屆學術論文研討會,821-829 頁,民國 85 年 12 月。

23. 鐘炳煌, 「應用汽車駕駛模擬系統從事高速公路加速車道併入行為之研究---以類神經網路為分析工具」,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研究 所民國 91 年 6 月。

24. 曹壽民、蘇昭銘,「都市快速道路下匝道車輛強迫性變換車道之特性分析」, 運輸計劃季刊,第二十三卷 第一期,1-10 頁,民國 83 年 3 月。

25. 徐立新,「考量跟車及變換車道行為之高快速公路微觀車流模式研究」,國立 交通大學碩士論文,民國 94 年 6 月。

26. 沈彥宏,「郊區公路快車道微觀車流模式建立與實證分析」,國立交通大學碩 士論文,民國 95 年 6 月。

27. Mehammed S. Tarawneh. (2001). Evalution of Pedestrian in Jordan with

Investigation of Some Contributing Factors. Journal of Safety Research, 32, p.p.

229-236.

28. Abishai Polus, Joseph L. Schofer and Ariela Ushpiz. (1982). Pedestrian Flow and Level of Service.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p.p.46-56.

29. William H.K. Lam, John F. Morrall, Herbert Ho. (1995). Pedestrian Flow in Hong Kong.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1487, p.p.56-62.

30. William H.K. Lam, Chung-yu Cheung. (2000). Pedestrian Speed/Flow Relationship for Walking Facilities.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p.p.45-50.

31. Muhammad M. I. and Robert B.N..(2007). Behavioural Issues in Pedestrian Speed Choice and Street Crossing Behaviour: A Review. Transport Reviews, 28:1, p.p.61 – 85.

32. Alexandra Wills. (2004). Human movement behaviour in urban spaces:

implications for the design and modelling of effective pedestrian environments.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 Vol. 31, p.p. 805 -828.

33. Fruin, J.J. (1990). Pedestrian Planning and Design. Elevator World Educational Services Division, Mobile, AL..

34. Hall, D. (1966). The Hidden Dimensions. Doubleday and Co., New York, N.Y.

35. Teknomo, K. (2006). Application of microscopic pedestrian simulation model.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F: Psychology and Behaviour Vol 9 issues 1, p.p.15-27.

36. Hoogendoorn SP., Bovy PHL., Daamen W..(2003). Walking infrastructure design assessment by continuous space dynamic assignment modeling.Journal of Advanced Transportation, Vol. 38, Issue:1, p.p.69-92.

37. Inger Marie Bernhoft, Gitte Carstensen. (2007). Preferences and behaviour of pedestrians and cyclists by age and gender.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F, p.p.83–95.

38. Serge P. Hoogendoorn, Piet H.L. Bovy. (2005). Pedestrian Travel Behavior Modeling. Networks and Spatial Economics, Issue:5, p.p.193–216.

39. Yordphol Tanaboriboon, Sim Siang Hwa, Chin Hoong Chor. (1986). Pedestrian Characteristics Study in Singapore.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Vol.

112, No. 3, pp. 229-235.

40. Gordon Simpson, Lucy Johnston, Michael Richardson. (2003). An investigation of road crossing in a virtual environment. 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 Vol.

35, Issue:5, p.p. 787-796.

41. Weng, W.G., Shen, S.F., Yuan, H.Y., Fan, W.C. (2007). A Behaviot-Based Model for Pedestrian Counter Flow. 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Vol. 375, Issue: 2, p.p.668-678.

42. Armin Seyfried, Bernhard Steffen, Thomas Lippert. (2006). Basics of modeling the pedestrian flow. Physica A 368, p.p.232-238.

43. D. Helbing, P. Molnar, F. Schweitzer.(1998). Computer Simulations of

Pedestrian Dynamics and Trail Formation. Evolution of Natural Structures, p.p.

229-234.

44. D. Helbing, P. Molnár.(1995). Social force model for pedestrian dynamics.

Physical review. D. Particles and fields, Vol. 51, Issue:5, p.p. 4282-4286.

45. R. Kukla, J. Kerridge, A. Willis, J. Hine.(2001). PEDFLOW: Development of an Autonomous Agent Model of Pedestrian Flow.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Vol. 1774, p.p. 11-17.

46. Motoharu Hosoi, Shintaro Ishijima, and Akira Kojima. (1996). Dynamical Model of a Pedestrian in a Crowd.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Robot and Human communication, p.p.44-49.

47. V.J. Blue, M.J. Embrechts and J.L. Adler. (1997). Cellular Automata Modeling of Pedestrian Movement. IEEE, p.p.2320-2323.

48. Masakuni Muramatsu. (1999). Jamming Transition in Pedestrian Counterflow.

Physica A.

49. Gazis, D. C., R. Herman, and R. B. Potts, ―Car-Following Theory of

107

Steady-State Traffic Flow‖, Operations Research, Vol. 7, pp.499-505, 1959.

50. Herman, R., E. W. Montroll, R. B. Potts, and R. W. Rothery, ―Traffic Dynamics:

Analysis of Stability in Car Following‖, Operations Research, Vol. 7, pp.499-505, 1959.

51. Washington, D.C. (2000). Highway Capacity Manual.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Special Report 209.

52. Antonini, G., Bierlaire, M., Weber, M. (2006). Discrete choice models of pedestrian walking behavior.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40, p.p.667-687.

53. Fang W., Yang L., Fan W.. (2003). Simulation of bi-direction pedestrian movement using a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Physica A, 321, p.p. 633 – 640.

簡 歷

姓名:蕭禎祥 籍貫:高雄市

出生日期:中華民國 71 年 10 月 17 日 電子郵件:hcshing.tem96g@g2.nctu.edu.tw 學歷:

中華民國 98 年 6 月 國立交通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碩士班畢業 中華民國 96 年 6 月 東吳大學商用數學系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