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理論基礎與研究方法

3.1 理論基礎

由於車流與人流是否能共通互用,本研究在此採用 Fang[54]學者的說法,由 於行人的移動比車流更複雜,但有某些模式可用使車流模式應用在人流上。故本 研究係以人行系統行人流動特性研析與模式建立,並期望構建其微觀模式,本研 究將依微觀人流理論,並參考超車原理,進而探討行人超越行為,以此作為理論 基礎,再依文獻評析、攝影調查、與統計迴歸分析,作為本研究之研究方法。

3.1.1 人流理論 一、巨觀人流理論

美國 HCM2000 引用了 Fruin、Oeding、Navin and Wheeler 與 Pushkarev and Zupan 的研究,將人流特性中的流量、速度、密度之間的關係繪製出比較圖,以 下逐一說明:

A. 速度-密度關係

介於行人流速度與密度及流量的基本關係與車流相似。當流量與密度增加時,

行人速度降低。當密度增加與行人空間減少時,行人個體的移動力程度降低,即 行人平均速度降低。圖 11 顯示學生、通勤者與購物者三種行人的速度與密度關 係。

圖 11 行人速度與密度關係圖 資料來源[51]

B. 流量-密度關係

由於人流與車流類似,流量、密度與速度存在關係,然而使用密度的倒數-行人空間可更為清楚表達,故表示為:

Vped = Sped / M ... (式 3.1)

其中 Vped為流量, Sped為行人速度,M 為行人空間。

藉由多位學者的調查,基本的流量與空間關係圖如圖 12 所示:

圖 12 行人流量與空間關係圖 資料來源[51]

此圖顯示最大單位的流量會落於狹小的密度區間內,約位於每人 0.4~0.9 平 方公尺的地方,當每人空間少於 0.4 平方公尺時,流率將會驟減。若每人最小空 間只剩下 0.2~0.3 平方公尺時,所有移動將會停止。

C. 速度-流量關係

圖 13 顯示行人速度與流量之關係,此圖與車流類似,顯示出當較少行人於 通道上時,他們有足夠的空間選擇較高的行走速度。當流量增加,因為人與人間 較接近的互動致使速度降低。當位於臨界流量時,移動變的更加困難,流量與流 速同時降低。

圖 13 行人速度與流量關係圖 資料來源[5]

D. 速度-空間關係

圖 14 顯示行走速度與每人空間的關係,移動速度超出一般範圍的行人中,

在平均每人空間少於 1.5 平方公尺時,即使最慢速的行人也無法到達他們的期望

31

行走速度,以每秒鐘 1.8 公尺移動較快速的行人也必頇要在平均每人空間超過 4 平方公尺時才可達到他們的行走速度。

圖 14 行人速度與空間關係圖 資料來源[51]

人流系統與車流系統中重要特性變數:流量(Q)-密度(K)-速率(V),三者之關 係乃是透過方程式 Q=K*V 來描述,關於行人設施服務水準方面的研究,乃是源 由於車流觀念。服務水準在車流系統中乃是指用路人對於現場操作狀況的一種

「質的量測」,同樣將服務水準觀念移植到而在行人流系統中,例如採用錄影調 查或現場觀測方式,調查主要行人集中道路的人行道、行人穿越道等設施,進行 行人行走速率、流量及密度關係之研究,以及經由調查資料與統計,採用適當的 的速率與密度迴歸模式,如線性的Greenshield’s model,得流量與密度之關係式。

並可以針對流量、密度、速率等參數予以分等級,訂定服務水準(Level of Service,

LOS)。

行人的服務水準除了考慮如車流的密度、速度、流量等,還有一些行人專屬 的量測因子,如選擇自己想要的速度及超越他人的自由度[17],穿越行人的難易 度(或超越慢行者的可能性)、與主要行人流反向行走的能力、不必改變步行速 度或步伐且不與他人產生衝突的行為能力[50]。

藉由巨觀車流及人流理論,本研究以台北市路口穿越道行人為對象,進行行 人密度、速度、流量關係式之探討,並繪出各關係圖以及求出迴歸方程式,對行 人流特性以巨觀方式進行分析。

二、微觀人流理論

Gianluca Antonini 和 Michel Bierlaire[52]奠基 Discrete Choice Models (DCM) 上,繼續將行人模式分成驅使性與非驅使性的行為,而驅使性又可分為強迫性互 動與吸引性互動,前者指衝突避免行動,後者則指領導跟從行為。首先其假定:

1. 距離變因:用資料證明人會直接地行動至最終目的地,這是策略性並且 經由人理性抉擇過的。

2. 維持方向變因:人會盡量的縮小與最適行動角度的角度差。

3. 自由流量加速變因:人具有察覺速度變動的傾向,且當人受吸引時,行 動速度會減緩。

接著其依據以上已證明的假說推演出以下的解釋:

1. 衝突避免行動:

A. 當人行走時,越可能遇到可預見障礙物的路徑,越具較低的效益。

B. 移動較快的障礙物比較慢的障礙物具有更大的負面行動影響。

C. 當迎向障礙物所佔視野角度越大,行走改變方向的角度也越大。

2. 領導跟從行為:

A. 如果先行領導者距離該行人越遠,領導行走行為的能力越弱。

B. 先行領導者速度越快,行人速度也會越快。

C. 如果先行領導者與行人的相關角度越大,其影響能力就越小。

根據 Fang W., Yang L., Fan W [53]的研究,假設行人行進過程中會因三種基 本行為影響其下個時間點行進的方向,而其假設之三大基本行為如下:(參見圖 15)

1. 移動(Move):當前進方向無障礙所選擇之行為。

2. 迴避(Avoid):當前進方向有阻礙物所選擇之行為。

3. 盤旋(Swirl):當前進方向有一同向移動但速度較慢者所選擇之超越行 為。

圖 15 行人行進過程中三大基本假設行為圖 資料來源[53]

藉由上述理論,本研究假設之三類行為如下:1.超越前方行人(超越);2.

僅做橫向偏移(橫移);3.跟隨前方行人(跟隨)。超越行為指的是當所觀察之行 人於跟隨過程中有偏向,並進行超越前方行人之動作者;橫移行為指的是所觀察 之行人於跟隨過程中,僅向左右兩側偏移後繼續行走,不進行超越亦不繼續跟隨;

跟隨行為指的是所觀察之行人於跟隨過程中,持續跟隨前方行人至離開穿越道 者。

3.1.2 車流理論

由於本研究係以人流為研究主體,但車流與人流有類似之處,故車流理論將 可提供本研究之參考,一般對模擬車流之對象區分,則可分為三種:1.微觀車流;

33

2.介觀車流;3.巨觀車流。三種層次分述如下:

1. 微觀車流(Microscopic traffic flow)

其主要係以個別車輛其相互運作與影響之關係為研究之方向,其處理過 程較為複雜,且較不易模擬較大型之網路,但可細部探討個別車輛運作之影 響因素分析。

2. 介觀車流(Mesoscopic traffic flow)

其主要係以車隊之形式為研究之方向,使用調查資料之平均數值作為描 述車流行為之特性,將可避免車輛間複雜的相互運作與影響,即不處理車輛 間相互干擾等複雜因素,進而達到節省時間之效用,亦可用於較大型之網 路。

3. 巨觀車流(Macroscopic traffic flow)

其主要係以整體之車流狀況為其研究之方向,透過流量(Q)、密度(K)與 速率(V)三項指標作為其基本指標,其並不針對個別車輛間之行為運作與影 響做描述。

3.1.3 超車原理

超車行為之產生係指,車輛在車流中行駛時,當本車車速低於駕駛者本身期 望速度,或是本車速度與前車速度之差值大於駕駛者之容忍程度,則後車會以變 換車道之方式進行超車,以滿足其自身的推進行為。依變換車道條件而言,可分 成三種情形:

A. 自由性變換車道:當本車與附近車輛皆距離甚遠,本車可任意地變換 車道。

B. 選擇性變換車道:當前車車速低於本身期望速度,而欲採取變換車道 行為時,得考慮鄰車道之車流狀況,採漸行漸進的方式逐步完成變換 車道行為。

C. 強迫性變換車道:大多指鄰近上、下匝道之變換車道行為,其變換車 道時間往往較正常所需時間來得短。

徐立新[25]與沈彥宏[26]利用車輛進行超車時之偏向角與加速度進行研析構 建超車時變換車道模式。在前方車種為小型車方面,可發現變換車道之偏向角及 加速度,與本車車速有顯著相關,顯示變換車道之偏向角受到本車車速影響,當 本車車速越大,其偏向角越小;而加速度方面,本車車速越大,其加速度值越小。

而目標車道前車亦為主要考量因素,此為考量變換車道完成後,避免與前車相撞 (安全考量因素),故會與加速度與偏向角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