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2 建議

區分對軍方、研究範圍、研究內容、研究工作等四方面探討。

一、對軍方機構言

從「以中共為師」角度,或是仿效英美訓練方式而言,都應該積極 的考慮引進這一種,「不斷的將團體成員置於一個必須透過團隊合作才能 解決問題的情境」以「親自體驗,逆境成長」教育方式,活化傳統教育 的「老師授課,正向學習」方式,來提升訓練方式的質與量。

台灣地區的年輕官兵,需要什麼方式與內容所組合的「合理冒險訓 練」,這是一個值得不斷去探索的課題,尤其當義務役官兵對「合理冒 險訓練」有了良好的「顧客滿意度」之後,其是否會轉而對於整個服役 過程評價的提高,都是值得研究與思索的。

二、對研究範圍而言

本研究限於人力、經費,特別是時間關係,因此無論是在「心理訓 練定義」以及「合理冒險訓練的官兵滿意度」兩方面,都僅限定於 92 年11 月至 93 年 7 月在某軍校受訓 4 期的學官,以及於 93 年 5 月至 11 月曾經參加「合理冒險訓練」的4 梯次人員,無論是從數量、次數而言,

都有所不足;因此,需要繼續擴大樣本數量與次數,才能建立更普遍周 延的資料來源。

尤其如果要將合理冒險訓練引進軍中,更需要派員對於整個 TA 訓 練所有的課程作一普遍的研究與評價,甚至對於PA 的課程以及 Outward bound 課程都需要去研究與了解,如此才能對「合理冒險訓練」有一個 更宏觀與客觀的評價。

三、對研究內容而言

影響軍人戰鬥動機的內容很多,包含了對戰爭性質的認知、對領導 者的信心、對自己軍事訓練技能的自信、社會民意的動向、軍事團體內 的互動情形等等,此次研究的內容以「合理冒險訓練」所提供的訓練內 容為限,因此對上列五種內容的研究,是一個值得繼續探討的問題;甚 至在心理訓練方式中,還有一種「模擬戰場情境」的訓練方式,如何評 鑑其訓練績效與整體訓練的投資報酬率,都是值得繼續探討的。訓練的 目的在獲得直接而有效的「績效」;績效評估的方法與手段很多,因此,

透過多元與不同的手法,是否會獲得相同的答案,這也是值得繼續研究 與探討的。

四、對研究工作而言

國內研究中共戰力的方式,一般都集中於兵力結構與武器裝備的量 化,但是從國家戰略「淨評估」(類同企業界的SWOT 分析-Strength,

Weakness,Opportunity& Threats)角度而言,最重要的卻是從敵內部的 日常工作型態、偏好與決策文化中,了解其相互運作之關聯,再配合我 方之作戰觀念,作為研判敵作戰觀念之基礎。此一分析看似抽象不具體,

不如兵力結構與武器裝備的量化重要,但卻是「淨評估」過程中,最重 要的一環【49】,本研究採用了大量有關中共心理訓練的資料,如何從中 去窺視、歸納出中共的「日常工作型態、偏好與決策文化中,了解其相 互運作之關聯」是值得繼續探討的課題。

甚至可從「比較分析」方式,找出雙方官兵心理素質的「對稱平衡」

(balance)與「不對稱平衡」(asymmetry)等兩種不同結果,在「對稱」

與「不對稱」之間的差異,就會產生「問題」(problem)與「機會」

(opportunity),並依此機會與問題,來評估(一)自己所處戰略態勢環 境;(二)所處戰略環境之演變趨勢與預測;(三)建立未來作戰構想與 建軍願景等資訊,作為研擬心理訓練戰略之基礎。

依據簡建忠(1994)「訓練評鑑」【56】的分類,包含形成性評鑑

(Formative evaluation)與總結試評鑑(Summative evaluation)兩大類;

總結式評鑑又區分結果評鑑-是否獲得所需的技能的評鑑;實證評鑑

(Confirmative evaluation)-訓練活動 3 個月或一年後評鑑;終極評鑑

(Ultimate evaluation)-受訓學員對工作組織的實際貢獻。本研究係屬 於總結式評鑑中的「結果評鑑」,是一種以品管概念(Go or No Go)運 作的評鑑,以評比出訓練課程的效益。因此對「合理冒險訓練」作實證 評鑑、終極評鑑,是一個值得繼續研究的工作。

美軍引進一個新的制度其標準作業流程為 DOTMLPF 程序,包含 Doctrine 準則、Organization 組織、Training 訓練、Material 後勤、Leadership

(Leader Development)領導發展、Personal 人事、Facilities 技能等 7 項 考慮事項。準此觀之,本研究報告,充其量只能作為引進新作法的一個

「踏腳石」,如欲成事,尚有千塊磚需要後繼者努力。

參考文獻

1. 人民軍隊報(1998),「心理戰悄然走近演兵場」,蘭州軍區,1998 年 10 月22 日第 5 版。

2. 于卲樂(2003),「西點軍校精英訓練課程」,海鴿文化公司。

3. 方婉先、張埔生、涂祿友、何彥華、譚文芳、張剛(2000),「高技術條件 下局部戰爭中的軍人心理素質」,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國防軍事教育 學科重點研究課題,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

4. 王慶新(2003),「人武系統心理戰知識讀本」,軍事科學出版社。

5. 王慧君(1996),「團體領導者訓練實務」,張老師文化。

6. 光明日報(2002),「好似春風度關山-總參通信大隊心理極限訓練見 聞」,光明日報,2002 年 4 月 18 日第 1 版。

7. 余毓珍(2004),「強化心理素質訓練成效報告」,陸軍總部內部發行。

8. 李詩鎮(2003),「探索活動團體氣氛與休閒效益之相關研究」,朝陽科技 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9. 周小獻(2002),「高技術條件下部隊建設實用指南」,軍內發行,海潮出 版社。

10. 周鳳琪(2001),「國中適應不良學生參加探索諮商團體之效益研究」,台 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林恬予(2000),「旅館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欲再宿意願關係之研究」,

長榮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2. 林能白(1999),「服務品質之研究-服務人員人格特質之影響分析與應 用」,管理學報,第十六卷,第二期,第89-105 頁。

13. 林興禮(2005),「共軍建立心戰戰力系列解析」,陸軍總部內部發行。

14. 洪文仙(1999),「顧客導向理念應用於海軍後勤支援之研究」,國防管理 學院戰略班畢業論文。

15. 洪煌佳(2002),「突破休閒活動之休閒效益研究」,專師範大學運動與休 閒研究所碩士論文。

16. 胡安華(1997),「滿意度模式建立與滿意度構面確認之研究」,國防管理 學院戰略班論文。

17. 法制日報 (2002),「開啟心扉超越自我-心理行為訓練場手記」,法制日 報,2002 年 4 月 18 日第 3 版。

18. 海軍光明日報(2002),「中國海軍注重心理戰,健成心理素質培訓體系」,

2002 年 12 月 4 日第 8 版。

19. 馬金生、劉新利、趙景華(2003),「軍事心理學基本概念與原理」,軍事 科學出版社。

20. 陳凡婷、李宗耀、陳永順、虞孝成、張又心(2003),「大學教師績效評鑑 模型建立及分析」,教育研究集刊,第四十九卷,第四期,第191-218 頁。

21. 陳克敏、吳杰明(1999),「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作戰心理研究」,國防 大學教學科研重點課題,國防大學出版社。

22. 陳武成(2000),「提升國軍財務單位顧客滿意度與服務效能之研究」,國 防管理學院指參班畢業論文。

23. 陳皆榮(1997),「冒險性活動對於青少年團隊氣氛影響之研究」。中華民 國體育學會體育學報,第二十三期,第133-144 頁。

24. 陳皆榮(1997),「青少年冒險性挑戰活動實驗之研究-自我概念與焦 慮」。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學報,第二十四期,第120-134 頁。

25. 陳皆榮(2000),「冒險性活動對於青少年自我概念與自我實現的影響之研 究」,立昌書局。

26. 陸宛蘋(2001),「以體驗學習為基礎建構青少年休閒系統-以 Project adventure 為例」,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27. 陸戰戰術學編撰委員會(2001),「陸戰戰術學(第一冊)」,聯勤北部印製 廠。

28. 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譯印(2002),「美軍(心戰)準則 FM22-51「戰鬥壓 力管制」」,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譯印。

29. 國防部總政戰部譯印(1998),「陸軍戰場作戰壓力管理(美軍)」,國防部 總政戰部譯印。

30. 郭炎華(2002),「外軍心理訓練研究」,國防大學出版社。

31. 郭金龍(2002),「探索教育課程對於企業人員人際溝通效果之影響研 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2. 傅和彥、黃士滔(2004),「品質管理觀念、理論與方法」,前程企業。

33. 曾麗娟(1998),「基層聯隊團體之動力現象探討」,復興崗學報,第六十 三期,第167-186 頁。

34. 張文耀(2001),「突破休閒冒險性活動對身心障礙學生提升自尊心之研 究」,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35. 張祺(2004),「俄羅斯伏龍芝軍事管理學院」,華威文化。

第1 版。

37. 孫敏華、許如亨(2001),「軍事心理學」,心理出版社。

38. 解放軍報(2002),「探訪總參通信大隊心理教育和疏導工作」,解放軍報,

2002 年 4 月 18 日第 2 版。

39. 解放軍報(2001),王震,「某團加大對新戰士心理訓練」,2001 年 4 月 2 日第10 版。

40. 解放軍報(2001),程劍,「演兵場上亮點多:某師訓練練膽又練技」,2001 年1 月 9 日第 1 版。

41. 楊慶欣(2004),「探索教育活動引導者技能與特質之研究」,台灣師範大 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42. 楊聰財(2003),「浴火重生-身心壓力戰爭精神醫學」,黎明文化。

43. 溫蘭昌、呂登高、王春生(2001),「師(旅)團心理戰研究」,石家莊陸 軍指揮學院暨北京軍區政治部連絡部合作編寫,軍事科學出版社。

44. 廖炳煌(2005),「共好國際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團隊簡介」,共好國際顧問。

45. 趙真玲(2004),「團隊建立之旅」,原動力團訓。

46. 趙劍非(2004),「英國皇家桑赫斯特陸軍學院「領導塑造課程」」,創智文 化。

47. 劉國順、艾如松、周曉波(2001),「中國第一支心理戰部隊組件實錄」,

解放軍生活,第二期,第9-15 頁。

48. 歐力壽、劉璞(2003),「心理戰知識讀本」,華藝出版社。

49. 潘東豫(2003),「淨評估-全面掌握國家與企業優勢」,經典傳訊文化公 司。

50. 蔡居澤(1995),「探索教育預心理療癒活動的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公民訓育學報,第四期,第409-432 頁。

51. 蔡維傑(2000),「從顧客滿意觀點對中科院後勤支援體系與實際後勤作業 問題之關聯性研究-以天弓武器系統後勤作業為例」,國防管理學院資源 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52. 衛南陽(1996),「顧客滿意學」,牛頓出版社。

53. 鄧桭源、曾國雄(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下)」,

中國統計學報,第二十七卷,第七期,第13767-13870 頁。

54. 鄧桭源、曾國雄(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

中國統計學報,第二十七卷,第六期,第13707-13724 頁。

55. 韓秋風、劉勇、王明山(2003),「心理訓練理論與實踐」,國防大學出版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75-9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