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由研究結果與討論,提出建議供學生、家長、教師、學校、政府行政機關及 未來研究做參考。

壹、對學生、家長、教師、學校、政府行政機關之建議

一、瞭解十二年國教之真正內涵,摒除不勞而獲的觀念:研究結果中,七年級學 生認為十二年國民教育的實施,廢除基測學生素質不會降低。政府推行十二年國 教的美意,是要提升國人的素質,而不應是如學生想的,可以不用讀書考試,就 能讀高中職校,若真如學生所想的話,十二年國教的三大願景:1.提升中小學教育 品質;2.成就每一個孩子;3.厚植國家競爭力,就會因學生在不用考試後沒有目標,

而放棄認真學習,提升國民素質的美意,就完全大打折扣了。

二、落實高中職社區化政策,讓子女就讀鄰近學校:研究結果中,臺東縣家長較 不贊成高中職校社區化至鄰近學校就讀。馬總統表示,十二年國教並不是要讓明 星學校消失,而是希望能夠普遍提升其他高中的素質,各界對於免試入學比例、

比序項目等有不同意見,但他相信都可以藉由討論凝聚共識。總統說,臺灣的競 爭力就是教育,現在已經到了落實十二年國教的時刻,不能再蹉跎。而家長也要 相信政府對我們全國人民的誠意,為了提升孩子們的競爭力,必會將高中職校整 體的檢核與改造一番,成為符合家長與孩子心目中的理想學校。

三、家長應建立「最好的學校,是最合適的學校」觀念:研究結果中,教育程度 為高中職家長較不贊成高中職校申請採計國中成績。家長應該有更開放的觀念,

給每個孩子多元發展的機會,每個學子超越過去僅注重學科上的表現,以自己心 目中的第一志願進入最適合的學校,才能尊重孩子們的個別差異並落實人才的多 元化,提升國家競爭力。

四、確實瞭解十二年國教的內涵,努力朝基本目標與精神去達成:研究結果中,

服務年資 11~15 年比 31 年以上的教師更認為政府宣導十二年國教政策目標充足,

十二年國教的五大理念是:1.有教無類;2.因材施教;3.適性揚才;4.多元進路;5.

優質銜接。教師們平常在教育學生時,應秉持上述各項原則,好好的針對每一個 孩子的需要,給予正確或適當的引導,例如:簡化某部分課程,讓學習能力低落 的學生也有能力從中得到基本知識,而資質較高的學生則可以給予更多元化的教

材或練習,以滿足他學習的欲望。

五、加強十二年國教全校性宣導,勿只針對適用學生說明:研究結果中,七年級 學生比九年級學生更清楚或認同十二年國教為免考試、免費與非強迫。就目前學 校政策,只是對七年級學生與家長宣導,十二國教這項教育政策,不應只是讓要 接受十二國教的學生與其家長還有教師本身知道外,我們應該更要尋求所有人的 瞭解與支持,瞭解的愈多也愈能夠認同,才能夠支持政府與學校推動十二國教的 改革,也不會製造出更多的反對聲浪。

六、擺脫成績至上觀念,給學校教師更多彈性發展與創新多元空間:研究結果中,

大型學校教師較中型學校教師支持廢除基測課程應做調整。其實許多教師教學的 方針,都是受到學校高層給予的指示或壓力,為了讓家長能夠認同這個學校,目 前最簡單有效的做法就是拼基本學力測驗成績,更早之前是拼聯考成績,而填鴨 式教學也是最短期快速有效的教學方式,其實有許多教師就是受限於學校的規定 與壓力,無法用更多的時間來發展或發揮其創新課程或教法,在目前的許多學校,

仍視此種做法為邪魔外道,不務正業,這些是不能配合學校做法的教師,就會在 無形與有形中受到高層或一般教師同仁的排擠或側目,學校應該要隨著十二年國 教改變觀念了,若校務一直隨著家長的觀念而做調整,學校教師自己的專業何在。

七、鼓勵教師第二專長進修,勿給教師太多進修的限制:研究結果中,大型學校 教師較中型學校教師支持國高中師資能夠負擔課程的銜接。通常學校單位對於教 師的請假或調動大部分是不樂見,尤其是中小型學校。就學校層面來說,教師的 兼代課問題會牽動其他教師的權益,當導師或行政人員又會影響到其他教師的代 職缺問題,對學生來說,常常更換任課教師或導師,學生就必須不斷調整學習方 式,對老師的信任感也會大大降低,必定會影響到課業成績。但為了增加教師的 本身專長或第二專長知能,短期的陣痛是必要的,學校不應再用任務制來強迫進 修教師在進修的同時兼任多項職務,或直接限制教師參與進修活動,這樣對十二 年國教的推行多元化教學又是一項阻礙。

八、分階段達成十二年國教之目標,勿急於一次完成目標:研究結果中,臺東縣 教師較臺中市教師希望政府分階段實施十二年國教配套措施。急於達成或實施十 二年國教的結果,就會如之前的九年一貫課程一樣,朝令夕改,駡聲不斷,政府 的美意完全白費,最重要的是學生學力可能退步、家長無所適從以及教師勞累奔 波,得到的結果很多都呈負面狀態,實非政府先前所預料,應待全國人民均有一 定的瞭解後,認同且支持大部分的措施,再來正式推行,試辦應減少影響層面,

才不致於在失敗時對試辦學生、教師或學校影響太大。

九、增加編列每年度的教育經費,勿使教育經費飄揺不定:研究結果中,臺東縣 教師較臺中市教師希望教育經費應專款專戶編列預算。學校的政策措施或者計畫 不應隨著國家財源的增減而有太大變動,畢竟教育是百年大計,實不應短視於目 前的成效不彰,隨意捨去任一項早已制訂好的計畫,或考慮投資在教育上的經費 太多,扣減教育經費,實施教育政策若無法徹底,等於是提早放棄學生的道理,

前面的努力都將是白費工夫,投注在教育上的經費也等於完全浪費。

貳、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本研究樣本限於人力與物力,只著重在臺東縣與臺中市兩個縣市的研究,無 法完全代表全國各縣市的看法,未來還可針對其他其他縣市來研究,或許會得到 不同的結果。

二、本研究原本應按地區學校比例分配來做問卷調查,故臺中市樣本應多於臺東 縣,但受限於臺中市聯絡不易及各校教師配合度旳問題,臺中市較不易找到填寫 問卷的對象,故臺中市的獲得樣本反而比臺東縣少;反之,研究者由於長達十五 年以上的時間在臺東縣任教,對臺東縣各校教師的熟識度較高,也能找到更多願 意幫忙填寫問卷的學校及教師。未來研究者在這個問題上需多加留意並且克服。

三、有關大型學校與中型學校在學校資源、教師態度、學校氣氛、學生學習成就 以及學生家庭背景等等的相關研究,研究者皆未納入本次研究中,未來可加入以 探討這些相關因素與研究問題的關連性是否存在。

四、本研究由於在十二年國教未開始實施就進行,相對擁有的基本概念就薄弱許 多,未來研究者應參酌更多建議,相信會找到更深入的研究方向與結論。

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分

中央社(2007)。十二年國教學者建議更名為改進發展高中教育。中國時報。2010 年12月14日,檢索自http://bloguide.ettoday.com/alexandros/textview.php?file=58791 內政部(2006)。臺灣少子化現象的探討。2010年12月5日,檢索自

http://www.ris.gov.tw/ch9/f9e.html

王盈鶯(2007)。臺灣與英國之綜合中學比較。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64 期,檢索 自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64/index.htm

林寶山(1991)。美國教育制度及改革動向。臺北市:五南。

朱敬一(2007)。差之毫釐 失之千里。中國時報。2010年12月3日檢索自

http://sites.google.com/site/go12edu/wei-he-wo-men-yao-shi-er-nian-guo-jiao/zhu-jing-yi

朱玉仿、朱麒華、陳清溪、蔡明學(2008)。2007年臺灣地區民眾對重要教育議題 看法之調查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第四卷第三期),21-52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編 (2004)。九十一年臺灣原住民族統計年鑑。臺北市:

原住民族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7)。民國 95 年臺灣原住民經濟狀況調查。2010 年 12 月 6 日,檢索自

http://www.apc.gov.tw/main/docDetail/detail_TCA.jsp?isSearch=&docid=PA00000000 1087&cateID=A000447&linkSelf=260&linkRoot=4&linkParent=49&url=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2010)。99年10月臺閩縣市原住民族人口-按性別年齡。2010 年12月4日檢索自

http://www.apc.gov.tw/main/docList/docList.jsp?cateID=A000297&linkParent=49&lin kSelf=161&linkRoot=4

李建興(2009)。擴大試辦高中免試入學。聯合晚報。2010年12月4日檢索自 http://www.npf.org.tw/post/1/5266

林明煌(2009)。日本中等教育課程改革的現況與特色。教育資料集刊,42期,91-124 周祝瑛(2003a)。羊年談教改新願。臺北市:世一

周祝瑛(2003b)。臺灣教育改革之研究。發表于「民辦教育研討會」。上海華東師 範大學,2003年。

周祝瑛(2009)。邁向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由繁化簡的高中、職免試入學方案。

教育資料集刊,42期,25-42

巫有鎰(2007)。學校與非學校因素對臺東縣原、漢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臺 灣教育社會學研究,7期(1),29-67。

洪汝芸(2006)。第四篇:十二年國教規劃案系列(一)--「高中職社區化」之研

究。政策週報,20期,19-24

吳清基(1995)。綜合高中的理念與實施。教改通訊,11 期,48-51

吳清山、高家斌(2005)。十二年國民教育政策發展的回顧與展望。教育資料與研 究,63期,53-66

徐明珠(2001)。高中職社區化的結如何來解。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0 年 12 月 5 日,檢索自 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EC/090/EC-B-090-005.htm 徐明珠(2003)。聯考與多元入學問題探討。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0年12月7日,

檢索自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EC/092/EC-B-092-001.htm

徐明莉、許愷麟、陳德瑜、陳絹宜、洪腕彣、賴秋燕、林忠駿(2005)。以高中職

徐明莉、許愷麟、陳德瑜、陳絹宜、洪腕彣、賴秋燕、林忠駿(2005)。以高中職

相關文件